青山綠水的優美環境下,孕育了華貿學子求學成才的理想;濃鬱的學習氛圍下,彰顯著華貿人才銳意進取的雄心。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 校訓
芳華正茂,青春啟航。與中國大學教育同行15年,從「創百年學府,育產業精英」的願景到「辦學規模和辦學水平躍上新臺階」的斐然成績,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以下簡稱「華南商貿」)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為探尋學校發展的秘密,信息時報特對學院新任院長劉劍清進行了一次專訪。劉劍清認為,華南商貿的跨越式發展有兩大法寶:「人品工程」和「商貿特色」;而關於學院的未來,劉劍清也提出了他的展望:「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創品牌」,力將學院建設成為「廣東一流、全國知名的高水平高職院校」,讓華南商貿再現「南博速度」。
素質教育作用凸顯
疫情面前華貿人躬身入局
「這場疫情,讓我們懂得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深刻含義;這場疫情,也讓我們明白了『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的責任擔當;這場疫情,更讓我們看到了全國人民的空前團結,看到了祖國的強大,看到了祖國未來更美好。」3月9日,在廣州華南商貿舉行的2020春季學期雲升旗儀式上,劉劍清一番激情澎湃、振奮人心的講話,點燃了華貿人激昂向上的情緒。而這樣的感觸,恰恰是華貿人勇於擔當、傲立潮頭的真實寫照。
此次疫情,更是將華貿人的高素質、高素養體現得淋漓盡致。「春融水暖萬物新,華貿人士氣前所未有的高漲。從上到下,全是一條心。」學院副院長鄭雪梅如此說道。
看,疫情無情人有情,教師行動盡顯華貿底色。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卜忠群自2月1日起,率先回到學校工作崗位上,開展春季新學期的教學準備工作;人文外語系教師崔新玲不僅先後捐款5641元,還將她籌集到的價值1.5萬元藥品捐贈給湖北黃岡市基層醫院,全體師生黨員踴躍捐款捐物,參加到獻愛心活動當中。
看,抗疫號角吹響,青年旗幟飄揚。疫情面前,學院信息工程系學生李泳主動擔任基層防疫宣傳防控志願者,學院學生會生活部幹部鍾樂積極投身到深圳市寶安區林坡小區從事志願服務活動……
事實上,這一切都離不開華南商貿歷來對黨建和素質教育的重視。學院黨委書記王書漢表示,學院高度重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將主題教育融入業務工作,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開展「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活動;加強發展黨員工作。
素質教育方面,學院圍繞「勞動育人」主題,積極開展系列勞動實踐活動,豐富了「人品塑造工程」內涵;穩步推進愛國主題教育,在兩校區組建國旗護衛隊,常態化開展國旗護衛訓練,堅持每周一早晨在兩校區同時舉行升旗儀式;出臺學院學生綜合素質拓展方案,統籌學生教育、管理、服務與創新等領域,最終導向自我評價、過程評價、量化評價相融合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拓展教育評價體系;舉辦第十一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暨第二屆大學生心理素質綜合拓展大賽,積極開展心理諮詢服務和心理危機幹預工作……
劉劍清告訴記者,「萬丈高樓平地起,看的還是基礎」,而素質教育便是那基礎。「文化大家一般看不出來,但文明是人人可見的,所以我認為素質教育還需落到實處,在合格公民、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等方面的培養不可掉以輕心。」
致力德技兼修人才培養
彰顯商貿特色
「針對華貿學生,首要的是『人品工程』建設,其次是『商貿特色』建設。」在採訪中,秉持「把需要工作的人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理念的劉劍清強調,立德樹人是華貿的根本遵循,人品和商貿是華貿的兩大特色。
不過,如果只強調「人品工程」,那就悖離了國家對人才的需求點;如果學校只培養學生的「德」,充其量只是培養了一個好人,我們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技」。
為此,華貿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致力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
在這裡,專業建設立足「一條主線、兩翼發展」戰略。學院把「商貿主線、文貿並舉、商工融合」辦學思路貫穿於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實踐之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商科人才培養基地,為社會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生專注實操課程
先進的教學設備
學生專心研學
在這裡,有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課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劉劍清將課堂分為4種類型:第一課堂就是學院按培養計劃設置的傳統課堂;第二課堂就是學生在課餘時間的活動;第三課堂是社會課堂,把老師學生放到校外去;第四課堂,讓學生適當參與老師或企業的教科研和生產服務等。在這4種課堂的帶動下,華貿學子帶著探尋的目光,揮灑拼搏的汗水,積澱成豐富的技能和學識。
求知若渴、勤奮進取的華貿學子
在這裡,有用激情澆灌夢想的優秀老師。劉劍清向記者介紹:「打造高質量高效率、與社會崗位高度契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對學校來說,學生的重要性排第一,教師第二。」據了解,學院研究生學歷教師、高職稱教師佔比70%以上,擁有骨幹教師和「雙師型」教師、專業帶頭人140餘人,教職工共400多人。學院通過提供一流的薪酬生活待遇引入高層次人才,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結構並提升教師素質。
在這裡,有非常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學院現有輪滑社、街舞社、聲樂社、書法社、志願者協會等40多個學生社團。此外,還組織開展了不少志願服務系列活動,辦好校園科技學術節、文體藝術節、「一團一品牌」活動,落實「青年大學習」主題活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華貿青年說等思想引領類活動。
老師精心教練太極
新操場首次啟用舉辦年度校運會掠影
在這裡,還有多方面、全方位的深造路徑。華貿目前擁有校內外實訓和實習基地200多家,覆蓋所開設的全部專業,同時還有SYB創業培訓班、工商模擬周、頂崗實習和就業供需見面會等讓每個華貿學子不斷挑戰自己。記者還了解到,學校已經與多所重點本科高校合作,可以提供便捷提升學歷通道;更有積極提供到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等國文化交流的機會。
「對於本科生而言,要做到德才兼備;而對於高職的學生,則需要德技兼修。企業用人,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使用,無才無德堅決不用。」劉劍清意味深長地說道。
內涵發展逐上臺階
教學、科研等捷報頻傳
「學院95位物流專業學生與來自全國336所本科高職院校共計22103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共有37位同學總積分排名為全國前20%。」日前,華貿學院傳來捷報,在由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長風學霸拉力賽」上,華貿學子成績喜人。
與此同時,華南商貿在科研方面也傳來喜訊。
3月19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校認定類科研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該校申報的4項特色創新類(人文社科)項目,4項青年創新人才類(人文社科)項目,共8個項目,全部獲得立項。華南商貿已經完成「質量工程」全部12大類項目省級評審認定,共有17個項目獲省級立項。其中,競爭性項目3項,在全省87個高職院校中排名42位,同類學校20中排名第4,前3名均為公辦學校。2019年,學院教師公開發表論文72篇,省級以上課題立項39項,創歷史新高;積極組織2020年省級項目申報20餘項,科研助力教育教學作用明顯。
事實上,自2005年正式成為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學校,至今華南商貿也就只有15年光景。因為年輕,所以朝氣蓬勃,內涵發展逐漸上臺階。尤其是2017年併入廣東南博教育集團,依託南博教育集團雄厚的辦學實力與辦學優勢,學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
為了提升辦學實力,在南博集團大力支持下,學校不斷完善辦學條件,加快建設步伐,力爭把學院建成環境宜人、設施完備,智慧型現代化一流高職校園。
環境宜人的華南商貿
優美的校園環境
在教學方面,華貿2018年「創新強校工程」考核分數57.82分,比上年提高15.77分,在同類民辦院校中排名第四;「電子商務」和「軟體技術」兩個專業獲得「質量工程」省級二類品牌專業立項(全省民辦院校僅有20項)。同時,確定電子商務專業群、計算機專業群、旅遊專業群三個專業群申報省級「高水平專業群」。
在學生培養方面,學院為參加技能考證的1968名學生提供考前輔導,首次組織會計考證考前輔導培訓160餘人、英語四級考證考前輔導培訓85人、教師資格證考前輔導培訓200餘人,和中師教育機構聯合開展學考考前輔導培訓;加大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等教育機構的聯繫,和菲律賓新埃西哈科技大學籤訂合作辦學協議,和泰國吞武裡大學籤訂合作辦學意向,和日本酒店協會籤訂學生帶薪實習協議。據了解,今年共輸送10餘位教師到菲律賓高校讀碩讀博、5位學生到日本帶薪實習,選定13位商務日語專業學生2020年6月到日本帶薪實習。
不僅如此,作為「廣東省五大中學信賴高職院校」,華南商貿還擁有青山綠水的優美環境,書聲琅琅的學習氛圍,是莘莘學子求學成才的理想之地。這裡為學子提供的是「廣東專科最靚最舒服宿舍」,開辦了足以滿足學子各式各樣舌尖需求的豪華飯堂,建設了可以召開大型運動會的華麗運動場。
滿足學子各式各樣舌尖需求的豪華飯堂
可以召開大型運動會的華麗運動場
銳意進取
建設廣東一流、全國知名的高水平高職院校
「2020年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時間節點,智能化、數位化、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或即將催生許多新業態、新經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勢必會對我國經濟社會以及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劉劍清對未來的分析非常準確。
在他看來,隨著「雙一流」、「雙高」的啟動建設,以及規範達標與品牌提升要求的提出,這意味著高校必須高質量發展。民辦高校,特別是民辦高職院校,正在面臨著「重新洗牌」的考驗。為此,劉劍清對2020年及以後學院的總體工作思路進行梳理和總結,讓華南商貿再現「南博速度」,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劉劍清明確提出,要將「創百年學府,育產業精英」作為學院的願景與使命,將「高職合格評估、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作為未來3年內的近期目標,把「建設廣東一流、全國知名的高水平高職院校」作為未來5-10年的中長期目標。用劉劍清的話來說,就是堅持「整體穩中求進,局部小步快跑」工作思路,力爭「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創品牌」。
往近了說,學院當前的主要工作目標是迎接高職合格評估,同時全力做好全年招生以及就業工作。受疫情影響,學院招生工作重點由線下宣傳轉為線上宣傳,學院今年招生有「與廣東科技學院開展『專升本』銜接辦學試點、首設新生獎、援鄂醫務子弟免費上學、寬鬆轉專業、錄取機率大」五大亮點,專業亮點有被教育部「點名」就業不用愁的電子商務(省級品牌)、人工智慧、軟體技術(省級品牌)等,今年除了新增醫學健康系,另還增加了教育部今年首批招生的「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和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視覺傳播設計與製作、媒體營銷、跨境電子商務、休閒服務與管理專業。專業的設置逐漸形成了緊靠行業與企業的發展需求來調整和布局,努力完成全年5500人的招生任務;就業方面,力爭2020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不低於95%、專業對口率70%、起始薪酬3500元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99%。接下來,學院還將在今年擬引進碩士及以上學位或高級職稱教師91人,其中高級職稱45人。
往遠了說,學院啟動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對現有專業進行整合優化,組建6-8個左右的高水平專業群,引領其他專業的協同發展。「對以後的專業設置,一定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需求。此外,還要重點發展民生領域的專業。」劉劍清告訴記者:「我們準備將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現有專業、課程進行升級改造並嵌入到專業學習裡面,讓學生都能熟悉掌握並運用這些技術。」劉劍清希望,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能在5年內「初見成效」。
日語專業學生赴日帶薪實習
「接下來還會開展企業深度教學,真正實現職業教育和行業企業的無縫對接,把學生、老師、課程、輔導員都放到企業中去,把課堂搬到企業中去。」劉劍清表示,學院可以借鑑新加坡的教學工廠的經驗,深化產教融合,在「做中教,做中學」,將會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每個專業與3-5個優質企業籤訂深度合作協議,並在人才培養、專業與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實質性的合作。
對此,王書漢說道:「每個人都要站好自己的位置,做好本職工作,為學院的總體發展服務。」採訪最後,「對當下有耐心,對未來有信心」的劉劍清用厚重有力的四個字表達了自己深切的期望:未來可期。
編輯:Nuonuo
戳這裡進入
跨省聯動,復工「放大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