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高考第一天,也是很多人將會銘記終生的一個日子。
只不過,他們銘記的不是高考,而是生命中痛徹心扉的一場離別。
7日12時30分,貴州安順,一輛滿載著乘客的公交車在行駛到虹山湖大壩中段時,突然左轉加速衝破石護欄墜入湖中。
意外發生在一瞬之間,等到有市民反應過來,公交已經連車帶人沉沒在湖裡。
在一些目擊者拍攝的現場視頻中,我們依稀能夠看見,湖面上不斷有人影起起伏伏,似是有些乘客從車中逃了出來,但很快,就再也看不到人了。
隨即,搜救隊到達現場展開營救,截至晚上10時,已搜救出37名落水人員,遺憾的是,僅有16名生還,21名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那一趟公交車,經過很多學校,有很多乘客是學生。
一名學生被救出來之後,緊緊攥著書包,她說下午還有考試。
一名學生是今年參加高考的藝考生,她身材高挑、皮膚白皙,是學校晚會的主持人,有一口很好聽的播音腔,她本該在今年考取一個好學校的,可是現在卻躺進了ICU裡面。(消息來源於同班同學@知乎林軒囍)
而更令人心痛的是,已經確認遇難的學生,有5人。
看到這樣的數據,我胸口悶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如果沒有這場意外,他們本該像正常考生一樣,早早到達考場外,爭分奪秒地背完最後一個知識點,吐槽上午的語文不簡單,下午的數學看不明白,然後在試卷上,給自己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和少年歲月,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再奔向一個嶄新的未來。
可惜生命有時就是這樣,總會在你放鬆警惕的時候,告知你要提前退場。
想到這裡,我真的很感慨。
五年前,我曾在貴州安順住過一段時間,記得剛到這裡的時候,當地的朋友和我說,在安順,一定要平平安安順心順意。
那些日子是我至今想起來都會貪戀的愜意,而如今只有一聲嘆息。
安順的一名老師發消息給我說,今天的安順全城哀悼,不知怎麼地,我的眼淚就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世事無常,人生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
曾經的人間桃源,現在卻是懷念數十亡魂的傷心地。
墜橋事件發生後,很多網友感嘆:這屆考生好難。
先是一場疫情把他們阻斷在家裡,一邊害怕病毒擴散犧牲更多生命,一邊還要為未來焦慮奮戰。
好不容易熬過了疫情,又來了洪災,南方多個地區發生洪澇災害,極大影響了高考期間的交通出行。
安徽歙縣,甚至因為積水過高,導致考生無法出行,本應該有2000人參加的考試,最後也只有500人到達考場,最終全天考試不得不被迫取消。
其實不只是考生,我們自己也是,一場疫情改了我們的生活,禁足在家裡幾個月,許多公司倒閉,許多人面臨失業的危險,還經歷了泉州酒店坍塌、燃氣車大爆炸.
去年年底我們還有很多想法想要去實現,而今年只剩下兩個字:活著。
安順公交車事件的評論區,有網友留言:今天才覺得,曾經那些「考生忘帶準考證」、「計程車司機免費送考」的熱搜,是那樣彌足珍貴。
太宰治說:人生無常如水流。
何為水流?不會停滯,無法回頭。
我們曾經以為來日方長,卻沒想到有些人會乍然離場。
曾經我們認為永遠不會改變的事情,永遠不會離開的人,可能下一秒,就會從我們的生命中抽離,讓人猝不及防。
在我的手機裡,一直保存的一個視頻。
那是汶川地震時候,一個救援現場。
被困者叫陳堅,被救援人員發現的時候,他已經被壓在大石板下三天三夜不能動彈,在此之前,他沒有吃一點東西。
疼痛伴隨著飢餓,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被發現的絕望,我無法想像陳堅是以什麼樣的意志力撐了三天三夜。
被解救過程中,他嘴裡不斷重複著老婆孩子的名字,像是給自己打氣一般喃喃自語:我不能讓我的孩子生下來,就沒有爸爸,我不能放棄我的家人,所以要堅強,必須要堅強。
生死關頭,家人的成為了他唯一的支撐。
幾個小時之後,他被消防人員從石板下搬了出來。
他得救了,他能回家了。
但是。
在獲救後不到一小時,陳堅突然體力衰竭,整個人虛脫。
他的瞳孔開始渙散,心跳開始紊亂,幾分鐘後,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這個視頻給了我強烈的衝擊,前幾分鐘,所有人還在為他感到高興,如釋重負,而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卻只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
救援人員哭著罵他怎麼不再堅持一會,再堅持一下就能回家了,但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清楚,面對生命,有時候我們就是要接受自己的束手無策。
「我的老婆叫譚小鳳,她家是桑棗人,這輩子我沒抱太大希望,只要我們兩個人和和睦睦過一輩子就行了」
陳堅想要的並不多,他才26歲,剛剛組建家庭,馬上就要迎來新生命,解鎖人生新角色。
他只想和老婆安安穩穩地過日子,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和和睦睦的,平平安安的,料理好一日三餐,照顧好妻兒吃飽穿暖。
然而,就是這樣稀鬆平常的事情,平時在我們眼裡都稱不上是願望的願望,在意外面前,卻變成了奢求的願景。
而我們每次,卻只有在意外出現的時候,才願意去認真審視生活中那些被自己所忽視的平凡的美好。
人就是這樣,總願意等,願意用時間還多的藉口,心安理得地揮霍好年華。
愛人說,我們出去旅行吧,你說工作這麼忙,哪有時間?等等吧,風景在那裡又不會跑。
直到你看見巴黎聖母院那場大火,才發現有些東西,真的是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的;
父母說,周末過來陪陪我吧,你說好不容易放假,我也想休息休息,等等吧,等下次我有長假。
直到你第一次直面他們的衰老和死亡,才知道,子欲養而親不待不單單是寫在教科書上的道理;
孩子說,媽媽,別人的手工作業都是和家長一起完成的,你不能幫幫我嗎?你說,等我把手頭上的家務忙完,聽話。
直到孩子不再和你說貼心話,不再和你親密無間,才明白那些不被自己重視的要求是何等珍貴
那些不被自己珍惜的人和事,總要等到消失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句「再見」,「等等」,意味著永別。
樸樹的《送別》曾經唱哭過無數人,在這首歌網易雲的評論區,寫滿了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遺憾,有一個最打動我:
男孩的父親因為勞累過度引發的心肌梗塞永遠離他而去,父親一輩子操勞,養育他們姐弟三個,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從沒讓孩子們缺衣少吃。
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們長大,正是享福的年紀,卻撒手人寰。
而被父親牽掛了一輩子的他,只來得及在電話裡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沒見到父親最後一面,成為了他一生的遺憾。
他沒想到,父親會走的這樣突然。
他本以為自己賺錢了就能替父親撐起這個家,他本覺得往後的日子長著能讓父親好好享享清福。
但他卻不知道,生命要將一個人從你的生活中剝奪的時候,是完全不講道理的。
真正的送別,不會如歌中所唱,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夕陽滿天。
而是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清晨,有的人就留在了昨天。
不只是親人是這樣,朋友之間也是這樣。
記得大學時期有一個同學生病了,我們班上的幾個同學組織一起去看他,後來他穿著病服一直送我們。
可是沒有想到,後來他病情惡化,那一面竟然真成了我們生命中的最後一面。
有很多人,其實你已經和他們見完了這輩子的最後一面,你只是不知道而已。
《朗讀者》裡,袁泉說:你在路上隨便碰到的一個路人,都是別人做夢都想見到的人。
生命來來往往,再見或許再也不見。
這一生,就是個不斷告別的過程,我們無法決定誰要在什麼時間在哪裡下車。
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每個時間節點上的人和際遇,才不會在你翻閱這一生的時候發現,滿篇寫著遺憾和後悔。
只有用力地愛過,才能好好地去告別。
所以,請用力去愛,不留遺憾。
每一次離開,請好好抱抱那個和你告別的人;每一次說再見,請用力一點再用力一點;每一次相聚,請好好珍惜;
「親人、朋友只有今生的一次的緣份,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
生命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漫長,別把時間浪費在爭吵、賭氣、猜疑上。
趁現在還來得及,去見你想見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去過你想要的生活,永遠不要等到明天。
作者簡介:桌子先生。來源: 桌子的生活觀(zzdshg),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著有暢銷書《你只是假裝很努力》、《我們終將與美好的一切相遇》。掌閱讀書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遇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11萬高考生的隱秘心事,都藏在這個紅色樹洞裡,看完嚎啕大哭
● 今日高考,評論區10000個學生為它點讚:孩子,這一路上你並不孤單
● 「被餵食炸藥後,她與腹中胎兒無聲死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中國最帥天團」在俄羅斯刷屏後,世界朋友圈炸了:對不起,我們又贏了!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免費閱讀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