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巴中9月4日訊(張琪 馮歡)近日,巴中市人民檢察院召開了一場行政檢察監督案件公開聽證會。
魏某甲、魏某乙因與某街道辦事處產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糾紛,不服法院生效判決,向市檢察院申請監督。因二人系父子關係,經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市檢察院決定對兩案合併進行公開聽證。此次聽證會由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燕主持,並邀請省人大代表、省級人民監督員、市級人民監督員和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擔任聽證員。
「作為一種新型的行政管理手段,行政協議引進了公民參與國家行政的新途徑。行政協議既有作為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性』的一面,也有作為公私合意產物『合同性』的一面。行政機關為實現公共利益與行政相對人就房屋拆遷安置補償達成一致意見所形成的協議,雙方均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王燕說。
2013年8月,魏某甲、魏某乙分別與某街道辦事處籤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協議約定:「魏某甲、魏某乙將舊房及相關附屬設施拆除,街道辦事處補償原告各項費用。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字確認。」協議籤訂後,街道辦事處向魏某甲、魏某乙支付了拆遷款,二人分別領取了相應的拆遷獎勵金、附屬設施補償費、拆遷款、過渡費等款項。2017年9月,魏某甲、魏某乙各分得住房一套,面積分別為114.58平方米、98.3平方米。後魏某甲、魏某乙以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不是其本人籤字、未收到拆遷安置補償款等為由分別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無效,並補償相關損失。一、二審法院以房屋拆遷安置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雙方已按該協議履行了各自的義務為由,判決駁回了魏某甲、魏某乙的訴訟請求。魏某甲、魏某乙不服,向市檢察院申請監督。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介紹基本案情及法院裁判情況後,主持人組織雙方當事人圍繞案件爭議焦點,即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是否有效、協議是否已全面履行等問題,充分發表意見及理由,並進行了舉證、質證。
聽證會現場播放了魏某甲、魏某乙二人選房的視頻資料。該視頻證實魏某甲、魏某乙通過抽籤選定了拆遷安置還房,選房過程由公證機關現場公證,街道辦事處當場公示了選房結果。
聽證員針對檢察監督環節案件爭議的焦點問題進行了提問:「申請人,請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是否你本人籤字?」「視頻中選房現場是否你本人?」「街道辦事處,你們是否已經向申請人發放了拆遷安置補償費等款項?」雙方當事人對聽證員的提問一一進行了回答。聽證員經過獨立評議,形成了聽證評議意見,為檢察機關作出審查決定提供參考。
「檢察機關舉行公開聽證不僅有利於保障申請人的請求權和參與權,也有利於增強行政檢察監督的透明度,提升監督的精準度和公信力,以『看得見』的方式切實維護司法公正。」王燕說,「全市檢察機關將進一步用好公開聽證這種方式,把釋法說理和矛盾化解貫穿辦案全過程,以實實在在的辦案成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