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升格和更名似乎成了咱們高等教育圈的潮流,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果一所大學自身辦學實力得到了提升,那麼更改為更符合目前定位的校名,是理所當然;而有的高校自身實力一般,但為了招生,不得不申請更名,來回折騰。
就在昨日,教育部規劃司公布了2019年高校擬設置高校名單,共有11所高校;而2018年擬設置高校數量就高達40所(更名成大學18所,新設19所,獨立本科3所);數量差距頗大,很顯然在本輪更名操作當中,很多高校被退回重造了。
這11所高校當中,其中包含獨立學院升格獨立本科高校4所,新設本科高校3所以及學院升格為大學的高校4所;從高校性質來看,公辦高校8所,民辦高校3所。本輪更名最大贏家是安徽省,3所高校位列其中;福建省則是其次,擁有2所;甘肅/新疆/廣西/湖南/江蘇/山東各擁有1所。
這次教育部公布的名單當中,更名的4所大學都相當有看點;阜陽師範學院在1977年就開始本科招生了,當時僅次於安徽師範大學;今天這個「大學」校名眾多師生期盼已久,如今實至名歸!說句題外話,安徽省的師範高校數量多的驚人,師範類教育是真正的做到了遍地開花!
淮海工學院前身就是淮海大學(籌),海洋學科一直是它的強項,而沿海強省當中,也唯獨江蘇沒有一所「海洋大學」,所以依託連雲港豐富的海洋資源及強大的經濟實力,江蘇海洋大學也是實至名歸!
甘肅政法學院作為甘肅省唯一的政法類高校,承擔了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的政法類人才輸送,本輪升格更名可謂是全體師生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
湖南商學院升格更名工作經常在校官網及湖南省教育部門官網進行了報導,可見人們對其更名工作的關注,本輪升格成功,也正式官宣了中國第四所工商大學誕生了!小編個人猜測,湖南理工學院會成為湖南省下一輪的重點。
本輪名單之外,有許多高校苦心經營多年還是沒坐上這班車;其實有一些高校更名呼聲是比較高的,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擬中國氣象大學)、山東工商學院(擬山東工商大學或山東財富管理大學)、上海政法學院(擬上海政法大學)、合肥學院(擬合肥大學)、北京農學院(擬首都農林大學)、南寧學院(擬南寧大學)等,相信名單還有很多,畢竟每一位校友都希望自己的母校能夠更加強大。
大學升格和更名雖然可以幫助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和招生質量,但弊端也是存在的,比如讓人容易忽視以往校史;校名趨同性更強,直接影響公眾對它的認知;忽視社會需求,盲目增設新專業,脫離自身發展途徑等;但不管如何,壯大自身辦學實力才能佔據主動權。
肯定有很多網友要留言,麻省理工學院這個例子了,小編只想說這是英譯原因,尊重美國自身高教習俗。麻省理工英文簡稱是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爾濱工業大學英文簡稱是HI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京理工大學英文簡稱是BIT(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三校英文簡稱唯一區別就是地名而已。
本文由學生範原創,歡迎關注,每天與你分享大學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