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餘周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國家就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這是當時中國人口政策的基調。然而,如今卻不同於過去了,因為中國的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於是國家就相繼提出了「全面放開二孩」和「延遲退休」的政策,在2015年,國家就正式宣布:「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因此實施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也就此終止,截止到如今,我國的二孩政策已經全面開放了。
雖然早在幾年前已經全面開放了二孩政策,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卻還是依舊在日趨嚴重,
造成了我國的勞動力,逐漸越來越短缺。因此,在今年兩會期間,延遲退休問題也受到高度關注,事實上,我國現在的平均退休率是退休年齡相對較早的。相對而言,提前退休實際上增加了社會的壓力,勞動力的減少必然會減少收入。因此,未來的退休肯定會有延遲,但具體在什麼時候實施還有待確定。
其實出現如今老齡化的現象也並不意味,縱觀全球發展史,許多發達國家都經歷過類似的發展階段。然而,根據機構研究顯示,我國將在2022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到了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6500萬。從時間上來推算,在這批老人中的大多數都出生在五六十年代,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恰好趕上了80、90年代時實行得如火如荼的「計劃生育」,因此在這一批老人中,許多人未來都將只有一個孩子來養老。
而在當時的國情之下,國家提倡「優生優育」,也使許多家庭撫養孩子的壓力減輕了不少,也緩解了當時我們國的人口壓力。然而,正是由於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如今,在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已經長大成家的獨生子女卻也承擔了很大的負擔。
到如今在這個階段,90後應該算是生育的主力軍了。然而,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種情況,雖然有二孩政策的加持,但如今的90後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不少90後夫妻逐漸開始不願意要孩子,或者是不願意那麼早要孩子,甚至有很多90後都成了不婚族,而且現代社會也有一個現象,往往在經濟越發達教育程度越高的地方,其新生兒出生率反而越低。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也是因為如今的社會,經濟壓力十分的大,要培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十分的高,加上面對高額的房價,已經買房的家庭還要面對每月高額的房貸,因此也就造成了很多年輕人,「生不起,不敢生」。再加上這一批90後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將來要面對的還有雙方老人的養老問題,如果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那可能面對的就是兩人要贍養四位老人,如果再有兩個孩子,這可能就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負擔得起了。
事實上,一些省份也提前看到了這些問題,並且已經提前採取了行動,例如,遼寧省出臺了各種政策允許居民生二胎,而相關的政策補貼已達20萬元,可即便如此也仍未能提高出生率。因此,為了幫助獨生子女減輕贍養老人、撫養孩子以及生活的負擔,國家推出了「獨生子女補貼」。
近年來,我國的各項相關政策也都在不斷完善,如今獨生子女的福利也終於到來。到了2020年,獨生子女補貼仍還是集中在兩個階段,孩子出生後直到18歲之前,或者父母60歲以後,每人一年可領2400元,也就是每個月有200元的獨生子女津貼,雖然說不是很多,但它仍然是一個國家對於獨生子女的一筆「支持」基金。
當然,每個地區的獨生子女補貼政策也會有所不同,在各個地區也都會有一些調整,因為每個省的發展是不一樣的。例如,根據網絡數據顯示,目前河南省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1000元,最高可享受15年,遼寧省的標準是一次性補貼2000元,武漢目前的標準是每人每年3500元,而目前最高的是上海,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金補貼,標準是一次性支付5000元。
除此之外,在所有的省份,農村地區的獨生子女考上二本及以上的,那麼就可以申請政府補貼學費,具體金額約為2000 - 5000元左右。與此同時,城市也會提供大量關於學生的兼職的機會,所以這也不僅是給你補貼資金,同時還會給你提供更多的機會。總之,「獨生子女」在中國可領取的補貼還是比較多的,其主要對象為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津貼、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補貼、教育補貼和意外傷害傷殘津貼。
當然,想要領取補貼,除了年齡等需要滿足要求外,父母還需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必須要有這個證書,如果沒有這個證件,是不能申請的。但是,為了更人性化的處理這種情況,如果有些父母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申請相關證件的話,他們也可以在提供相關材料後申請補辦。
除支付補貼費外,贍養老人也包括在特別扣除中。根據《國務院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通知》,如果納稅人是獨生子女,則每月可減稅2000元,這也顯然是為了對獨生子女進行減輕負擔。由此也可以看出,國家也在盡力幫助獨生子女家庭減輕負擔。對於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父母年滿60歲,和擁有獨生子女證的家庭,就可以去申領這筆錢了,如果有符合條件的不要忘記哦!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