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吃苦打工16年,將棄嬰供成博士,生父母趕來認親,結果怎樣?

2020-12-19 騰訊網

1983年上映了一部萬人空巷的電影,它的名字就是《搭錯車》。隨著這部電影的不斷大賣,劇中的歌曲《酒幹倘賣無》也隨之大火。

還依稀記得有幾句歌詞是這樣唱的:「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是你撫養我長大,陪我說第一句話,是你給我一個家,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

這部影片以臺北市信義路眷村為背景,講述了臺灣退伍老兵啞叔,養育養女阿美的感人故事。

本以為這只是電影中的橋段,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上演了真實的一幕。在1987年的臘月二十四,一戶貧苦人家便收養了一個棄嬰,並將她撫養長大供她念書。

一、湖北孝感火車站的棄嬰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曾出現過大量嬰兒被遺棄的現象。

1987年臘月二十四,是傳統「小年」,這一天以扛煤氣罐掙錢為生的肖崇陽,像往常一樣騎上自己的三輪,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煤氣站位於城西掛口村附近,距離他家大約有六七公裡的路程路。肖崇陽要在氣站8點開門時準時趕到,一來不耽誤客戶用煤氣,再一個就是想多跑兩趟多賺點錢。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忙了一上午回家吃飯,然後再接著去換煤氣。

他的午飯要麼是買兩個包子,要麼就是一盤清炒白菜和幾片泡蘿蔔,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肖崇陽的家庭並不富裕。

而此時剛出生的女嬰,則被遺棄在孝感190醫院,兩周後,一個名為祁春蘭的女人,在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看到了她。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份善良,於心不忍的祁春蘭看到了這個乖巧可愛的棄嬰之後,突然就生出了一種想收養她的念頭。

於是她便和院方商量之後,將這個被人遺棄的孩子抱回了自己家。每一次相遇都是緣分使然,祁春蘭和自己的養女的相遇,便是這種緣分,為他們牽了線。

祁春蘭是肖崇陽的愛人,當時的肖崇陽年僅38歲,從部隊退伍後在一家棉紡廠食堂打雜,空餘時間靠扛煤氣罐賺錢。

由於祁春蘭的身體原因,所以夫婦倆婚後一直沒有孩子。肖崇陽在下班回家之後,看見妻子的懷裡抱著一個女嬰,當時就感覺特別詫異。

在得知這個孩子的來龍去脈後,肖崇陽喜出望外、並決定收養這個孩子,兩人一商量後給她取名晶晶。

此時的晶晶不再是棄嬰,而是變成了一個有父母的寶貝。雖然她的親生父母狠心的將她遺棄,但是這再一次眷顧了這個可憐的孩子。

她的養父母對她視如己出,縱然家庭條件十分貧困,也依然花大力氣去培養她。

二、晶晶被收養後的生活

晶晶是一個長相可愛性格開朗的孩子,她的出現,讓原本沒有孩子的肖崇陽夫婦,仿佛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和希望。

這個孩子給貧苦的夫妻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兩口子都特別喜歡孩子,恨不得時刻待在孩子的身邊。

但由於家庭條件實在太差了,他們根本沒有錢買奶粉。但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挨餓,就精心熬製玉米糊糊,一口一口地餵她。

這個被他們視若掌上明珠的女兒,也在夫妻二人的呵護之下,快樂的成長著。

但由於祁春蘭基本上沒有勞動能力、而家裡又添了一張嘴,所以肖崇陽的壓力更大了。

但是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縱然是苦一點累一點也會很快樂。雖然一家人每天都只能以粗茶淡飯度日,但是房子中每天都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網絡上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生我養我者父母,捨命相報;生我未養我,斷指可報;未生我,未養我,何以為報?」。

晶晶作為一個棄嬰,她的命運就像風中飄蕩的柳絮一樣,根本不知道飄到何時才到頭。但幸是她碰到了自己的養父母,這實在是不幸中的萬幸。

為了能夠讓晶晶健康而快樂的成長,肖崇陽不得不打好幾份工,雖然薪水比較微薄,但卻很快樂。

為了能夠讓女兒擁有更好的生活,夫妻二人只能口挪肚攢,將剩餘的錢都花在女兒的身上。

原本以為一家人會幸福的生活下去,但是生活的不如意,又怎麼會放任他們呢?就在晶晶一天天長大的時候,祁春蘭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

2001年,祁春蘭因病離開了人世,彌留之際的她將晶晶叫到身邊,將她的身世和盤託出,晶晶才知道她是從醫院撿回去的棄嬰。

然而,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後,她並沒有自暴自棄或自怨自艾,而是奮發圖強,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唯一的父親過上好日子。

同時她還表示,無論以後發生什麼事,肖崇陽和祁春蘭都是她的親生父母,看著眼前的晶晶,祁春蘭欣慰的離開了人世。

妻子去世之後,肖崇陽便一個人承擔起了養育晶晶的重任。除了棉花紡織廠的工作之外,她還找了一份好的扛煤氣罐的兼職。

崇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養育著自己的養女肖晶晶。2005年,晶晶考上了學,本以為畢業後就可以找工作,然後養活自己的父親肖崇陽。

但是她的親生父母出現了,想上門認親,據說她的親生父母因為拆遷有錢了,表示願意提供晶晶出國留學的費用。

但是晶晶根本不願見他們,她說自己只有一個父親,那就是養父肖崇陽。

後來晶晶談了個外省的男朋友,但是她提出要留在湖北,因為她要照顧自己唯一的父親,她的做法感動了很多知情者。

民間有一句俗語:「受人滴水之恩,將湧泉相報」,更何況是養育之恩呢?雖然並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但是卻比親生的還要親。

結 語

每當重溫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會再一次被感動的流下熱淚。一對貧窮夫妻收養了一個棄嬰,並且不僅將她養大還供她讀大學讀博士,這種恩情遠超過親生父母。

2011年62歲的肖崇陽,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還在扛煤氣罐,想女兒了便坐幾個小時的火車去看一眼,簡單、快樂還很幸福!

相關焦點

  • 他們是棄嬰,卻成功逆襲,真希望這樣的事情多一點!
    關於親情,哥不想以最大的惡意進行揣測,畢竟在來認親的父母中,有的明知夏華斯不是自己的女兒,也會抱著她大哭一場。他們也並非冷血無情的人,這些年飽受良心的折磨。 不同於很多身患疾病的棄嬰,夏華斯是一個健康的女嬰,當年遺棄她的人,丟下孩子的那一刻,心多狠。而有44對認親失敗的父母,則意味著夏華斯被遺棄的時候,還有44個嬰兒成了棄嬰。
  • 滕州政府尋找棄嬰生父母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但是總用一些狠心的父母將孩子遺棄。近日,滕州市民政局發布尋找棄嬰生父母公告,在滕州市北辛街道辦事處北劉莊路口發現一名被遺棄的女嬰,請孩子的親生父母持有效證件與市民政局聯繫,照片公布....  滕州政府尋找棄嬰生父母
  • 湖北被棄女嬰24年考上「博士」,親生父母上門認親,到底該不該認
    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學,親生父母卻跑來認親。於是他們夫妻兩就擔負起來父母的責任,直到孩子考上博士,她的親生父母才出現,兩人本來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是咬著牙把孩子帶大的。晶晶哭著說:「你們永遠是我的父母,我也是你們的女兒」,不得不說,晶晶是一個極重感情的孩子,她在得知自己不是他們的孩子時,並沒有說要去找自己的父母,而是只想和眼前給她吃給她穿的養父母在一起,至於親生父母在哪裡她並不關心。考上博士父母上門認親,到底該不該認?
  • 西安六旬老人4年前「無證」收養棄嬰 如今沒戶口上學成難題
    2016年12月26日的清晨,當保潔員的張老漢聽到一個消息。張老漢:大概清晨六七點,我的電話突然響了,接聽後是我外甥打來的電話,他說有個小孩可以抱養,問我要不要?我當即說要。張寨村村委會以及現場證人出具的「撿拾棄嬰情況證明」顯示,這名孩子拾獲於2016年12月16日,是張老漢外甥在打掃衛生時發現的,當時孩子哭得很厲害,無人照料,孩子身上也沒有任何消息。一晃四年過去了。現如今,張老漢一家子抱養的這名女嬰在鄰村的一所民辦幼兒園上小班。在他們一家人的精心照顧下,四歲的孩子既可愛又很懂事。
  • 江西女棄嬰耳朵全是蟲子,護士邊說邊流淚,沒有良知的父母
    不過還有一種人也是令人非常氣憤的,他們被稱為沒有良知的父母,就比如近日發生的事情,江西女棄嬰耳朵全是蟲子,護士邊說邊流淚。近日,江西南昌有人發現一個棄嬰,馬上報警之後,120趕來處理,結果發現這是女棄嬰,江西省兒童醫院醫師李輝兵表示,這個棄嬰還帶著胎盤,臍帶也沒有斷,然後滿身都是泥土,可想她的父母有多恐怖。
  • 網友十年跟拍拾荒老漢救養棄嬰 用網絡幫助他人
    拾荒老漢救養棄嬰網友十年跟蹤拍攝   因連續10年跟蹤拍攝拾荒老漢救養棄嬰的照片,網友「秋江月」被媒體大篇幅報導。這個「秋江月」,在現實生活中還擁有河南省鹿邑縣委機關公務人員的身份,他就是閆廣君——一個有著12年網齡的「老網民」。
  • 首批被外國人收養的棄嬰:耶魯女孩尋親記
    耶魯女孩詹娜,在美國媽媽的陪同下,回到中國尋找屬於自己的血緣;河南農村「爬行媽媽」任少雲,將女兒嬌嬌送進了大學的美麗新世界。這又是兩個相似的故事,牽縈於棄嬰和養母之間,關於生命,關於愛。美國女孩詹娜·庫克正在中國尋找她的答案。這是些對普通人至為簡單的問題:我的父母是誰?他們在哪裡?我是什麼時候來到這個世界?問題的答案,在大洋彼岸的中國。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相認,她為養父拒絕認親
    她的養父叫肖崇陽,一個把她養大,供她上學上到博士的平凡的父親。  1987年的某一天,肖崇陽和妻子,兩個人一起到醫院裡做檢查。因為妻子的身體不是太好,他們經常要去醫院。在這一次他們到達醫院的時候,他們聽到了一個嬰兒的啼哭聲,而且這種聲音愈來愈大,他們順著聲音尋找過去,發現了被遺棄的一個女嬰。
  • 為落戶北京 把4個兒童「包裝」成棄嬰·都市快報
    順義民政局一科長獲刑 為了讓4名兒童落戶北京,順義區民政局某科科長沈某濫用職權,將4名一直和生父母生活的兒童,「包裝」成無法找到父母的棄嬰,並聯絡收養人,虛構收養經歷,最終導致4名兒童以收養的方式落戶北京。 順義區法院以濫用職權罪一審判處沈某有期徒刑1年3個月,沈某不服提起上訴。
  • 四川一公廁現「紙箱寶寶」 網友譴責棄嬰父母
    四川一公廁現「紙箱寶寶」 網友譴責棄嬰父母 2015-11-04 14:04:17參與互動    瀘州廁所現「紙箱寶寶」 網友譴責棄嬰親生父母
  • 「想陪孩子走更遠」17年收留3棄嬰的好心媽媽,現在怎麼樣了
    河南重病媽媽收養3棄嬰在1997年的冬天,賈雲正向自己打工的醫院走去2018年,在知道自己的病情越來越不好的時候,賈雲做出了一個決定,她決定幫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親人,這讓幾個孩子哭成一片,他們並不希望離開賈雲的身邊,對他們來說賈雲就是家人,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媽媽能夠健康。
  • 24年養育怎能忘?面對有錢父母「認親」,女博士毅然選擇貧窮養父
    」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感恩的就是父母,最讓人無法忘懷的也是父母。正所謂烏鴉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動物尚且如此,人更是如此。不過,這種父母與子女的親情,其實並不僅僅來自於血緣的聯繫,有的時候也來自於情感的紐帶。在現實生活中,真有「情感超越血緣」的感人事跡。一個棄嬰被一對夫婦收養,一養就是24年,還培養成了一個優秀的博士。
  • 21個棄嬰的父親 一位"破爛王"的愛心苦旅
    從當清潔工到撿破爛為生,49歲的胡同開生活一直非常清苦,然而他又是最富足的。13年來,面對21個被遺棄的生命,他毅然擔當起了做"父親"的責任。    這不是胡同開第一次將援助之手伸向被遺棄在悽風苦雨中的孩子。從江西省永新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來到雲南昆明打工的胡同開,從1993年收養第一個棄嬰開始,命運就徹底地發生了變化。     收養晶晶時,胡同開身邊已經有了7個棄嬰,加上妻子和兩個兒子,僅靠他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根本無力負擔這個龐大"家庭"的開支。"既然撿回來了,就一定要把他們養活。"
  • 西安六旬老人收養棄嬰,如今遇到這個難題!該咋辦?
    2016年12月26日的清晨,當保潔員的張老漢聽到一個消息。張寨村村委會以及現場證人出具的「撿拾棄嬰情況證明」顯示,這名孩子拾獲於2016年12月16日,是張老漢外甥在打掃衛生時發現的,當時孩子哭得很厲害,無人照料,孩子身上也沒有任何消息。一晃四年過去了。
  • 濟南棄嬰島迎棄嬰最多一天:痛哭中22個孩子被棄
    福建女子將孩子送進安全島後痛不欲生  昨天的棄嬰島,被遺棄的孩子最多,共22個,其中4個被遺棄在島外。」孩子的奶奶說,家裡實在沒錢了,才想把大孫子送到棄嬰島,希望濟南兒童福利院能給予照顧。「沒想到生下來的嬰兒會是這樣。」  住不起院,放家裡怕孩子呼吸停止  這名男嬰出生於5月16日15:08。男嬰的出生讓全家人只高興了三天。因為第四天,這名男嬰就被檢查出大腦發育不良,並在後來的幾天內,出現過三次呼吸停止的狀況。  為給孩子治病,家裡至少已花了5萬元。「光我知道的,孩子他爸就從我家拿了3.8萬,另外還跟親戚借了1萬,這些錢全都花光了。
  • 親生父母為生兒子將女兒送養,如今想認親,養母:想見拿100萬
    過去的時候有一些家庭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總是想要生個兒子來傳宗接代,但是不一定第一胎就可以生下一個兒子,所以就導致生下的女兒不受寵愛,甚至說可能會將其送人。近日,劉湘雲一家人平靜的生活,被自己養女的親生父母周肖華夫婦打擾了,因為雙方之間20多年來從來沒有過來往,現在突然跑出來要見親生女兒英子,這讓劉湘雲十分的氣憤,因為劉湘雲認為他們是想要把自己養育20多年的孩子帶走。劉湘雲提出了一個條件稱,生母拿100萬給她,就願意讓她見英子一面。
  • 孩子被當棄嬰收養,生父提起訴訟!法院判了
    2017年2月,海安市民金建玲向海安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報警稱,她的父母於2016年8月撿到一男嬰。此後,派出所將男嬰交由當地社會福利院代養。當地福利院在報紙上刊登尋找棄嬰生母公告,期滿後無人認領。三個月後,派出所向當地民政局出具了撿拾棄嬰(兒童)報案證明,載明未查找到該男嬰的生父母。
  • 桐鄉市民政局認領棄嬰公告
    1.某女嬰,2006年7月4日出生,2006年8月25日發現被遺棄在桐鄉市濮院羊毛衫市場一區。被撿時身穿花襯衫,隨身附出生年月紙條。  請以上棄嬰和兒童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自公告之日起60天內,到桐鄉市民政局認領,逾期未認領的,視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 台州14歲「棄嬰」身上藏狗血劇情
    得知女兒找了個外地男友,在三門老家的阿霞父母是一萬個不同意:阿霞是我們唯一的孩子,嫁到三門外都不同意,怎麼能嫁到江西那麼遠的地方去呢?兩人心急火燎地趕到椒江,阿霞告訴爸媽,小斌有多少優秀,對自己有多少好;小斌也苦苦哀求,說自己會留在台州生活,一輩子對阿霞好。但最後的結果,是父母「押」著阿霞回到了三門,手機也被沒收了。
  • 德國推廣「棄嬰艙」惹爭議 此前發生多起殺嬰案
    德國推廣「棄嬰艙」惹爭議  德國醫護人員在展示怎樣將嬰兒放入「棄嬰艙」。  圖為義大利的一處「棄嬰艙」。  非常看臺  今年以來,德國已經有數十名嬰兒被親生母親所殺,大部分都是被母親打死或丟棄在荒野或垃圾箱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