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百家品牌亂戰DIY市場;十年後,通路廠商成為割據市場,同質化成為時代代名詞;
十年前,超頻還是個稀罕物;十年後,智能酷睿開啟自動超頻新時代;
十年前,性能決定用戶選購決定因素;十年後,蘋果開啟了用戶體驗先河。
時代的變遷、技術的積累和沉澱,讓DIY品牌數量在銳減。然而自主創新讓DIY廠商更加強調設計和凸顯個性。是彰顯實力還是宣傳噱頭?今日吐槽板卡5大設計。
近期,華碩推出了一款定位迷你市場的ITX板型的Z77主板,型號為P8Z77-I Deluxe。作為華碩一款Deluxe系列產品,豪華的用料自然不可缺少。受到板型的限制,主板的設計師奇思妙想,將供電部分垂直出了一塊供電子卡。外置供電模塊增加了PCB的使用空間,為這款能夠超頻的Z77主板提供了更強勁的實力。
華碩 P8Z77-I DELUXE 主板的外置供電模塊
供電模塊外置自然不是只有華碩一家。在顯卡領域七彩虹九段玩家顯卡使用了SO-DIMM內存插槽擴展了顯卡供電部分。用戶在日常使用時可以拆下供電模塊,而在極限超頻狀態下,外置的供電模塊能夠分擔一部分供電電路,讓極限狀態下的顯卡產品同樣能夠穩定工作。
七彩虹九段顯卡的外置供電模塊
其實在外置之前,各家品牌就為了實現更多的供電電路而絞盡腦汁。其中索泰至尊版顯卡將PCB進行了延長,增加使用面積,從而為增加的供電電路尋找「落腳」的地方。
千萬級供電 哥們用得著嗎?既然談到處理器供電電路,那其實必須要吐槽一下。面對越來越多的處理器供電相數,千萬級供電成為了廠商宣傳的一個重點。在今年6月份的臺北電腦展商,華碩、技嘉分別推出了擁有40相和32相處理器供電的Z77主板。用「瘋狂」來形容這兩款產品再合適不過了。
這樣的設計更多的是彰顯實力
「一個和尚抬水吃,兩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更多的處理器供電相數,雖然可以承載更多的電流,但即使在極限超頻狀態下,處理器功耗也是有限的。太多的處理器供電電路讓供電間的協同也更加複雜,加之供電模塊的轉換效率的問題,32相供電的技嘉Z77X-UP7主板雖然採用了最新IR的DrMOS,但耗掉的問題仍是需要考慮的。
或許只有極限超頻才能體現「瘋狂」的性能
超頻的關鍵因素並不只有供電電路一個。優秀的CPU體制、細膩的BIOS選項,都是覺得最終效果的因素。就像不是每一臺跑車都需要V6,V8優秀的發動機,直列4缸設計的寶馬Z4跑車一樣得到了用戶的支持。千瓦級處理器供電電路,其實更多的只是廠商宣傳的一個重點罷了。
大尺寸意味高性能?或許國人鍾籟「大」,現在什麼物件不做個大號的,似乎是有點拿不出手。麥當勞要出個巨無霸(雖然不太大),國產汽車各個都要做個跨界,緊湊型車的價格B級轎車的空間。而在各類大中,自然也缺少不了板卡的身影。
EVGA的怪獸級主板(圖片來源於網絡)
先來看看來自米國的EVGA SR-X主板,基於伺服器C606完整晶片的它,可以支持多達兩顆至強E5-26XX系列處理器。而為了能夠承載更多的供電電路和散熱模塊,該主板採用了HPTX主板,尺寸達到了經偵的381mm*345.4mm。除了裸奔,筆者甚至想不到能夠裝載它的機箱。
華碩MARS II顯卡 怪獸級的尺寸
顯卡產品也從來不缺少「大」的產品。諸如華碩的MARS系列顯卡,微星的Lighting顯卡。足有成人小臂版的長度,加之誇張的重量,讓這類產品的外觀已經戰勝了性能的重要性。
重量大、尺寸大,並不意味著性能就足夠強悍。看看如今NVIDIA公版產品,雖然「網卡」尺寸存在太多的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優秀的性能仍值得肯定。
太神奇 不開機竟能玩超頻?伴隨著華碩R4E X79主板的發布,華碩推出了一項新的特色技術,OC-KEY超頻技術。通過該技術將系統的狀態重迭顯示在您的屏幕上,輕鬆實時監控系統的運作情形。它可讓您實時檢視 POST 程序代碼、完整的硬體狀態,甚至讀取 VGA Hotwire 與 Subzero Sense 的信息,同時用戶可以調校系統參數,不開機超頻的目的。OC-KEY技術在華碩MAXIMUS V EXTREME(M5E)Z77主板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延續。
華碩R4E/M5E主板搭載的OC KEY模塊
作為一項新的技術,我們暫且不去評論OC-KEY技術的實用性和易用性到底有多高,畢竟作為一項創新我們必須去鼓勵和支持。OC-KEY號稱「不開機就能超頻」。關機超頻指的是在電腦關閉的情況下,單純啟動OC-KEY。在對OC-KEY內部設置進行更改的情況下,下次開機則會讀取其中的設置,從而實現超頻。
開機後啟動OC-KEY非常實用
在《Z77王者再臨!華碩M5E OC-Key實戰超頻》一文中,我們的專業編輯展示了華碩OC-KEY功能的安裝及設置過程。初次使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就技術和特色而言,華碩的OC-KEY功能已經給我們帶來眼前一亮。
HiFi級音質 廠商的不同尋常路
擺脫了性能時代,用戶更加強調對PC的使用體驗。為了強化主板所提供的「附加」功能。主板廠商瞄準了音效卡和網卡這兩個並不太起眼的設備。
技嘉G1主板提供強悍的音頻及網絡晶片
提到對於音效卡和網卡提升,我們首先聯想到的是技嘉G1系列主板,專業的Bigfoot大腳音效卡,讓我們見到了原來板載音效卡和網卡也可以變得從此不一樣。不過遺憾的是,由於專業賽事將bigfoot網卡視為「作弊」,因此G1後續產品不得不集成兩塊網卡,在保留Bigfoot網卡的同時,提供了一個Intel網卡。
映泰HiFi主板對電路部分進行了有力的強化
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不滿足整合音效卡的性能,廠商自然也看到了這一點。映泰針對用戶推出了Hi-Fi系列主板,作為一套低成本的音頻解決方案,映泰仍採用了Realtek系列音頻晶片,不同的是強化了音頻電路。用專業的功放電路,搭配特色音頻軟體,給用戶提供更優秀的視覺享受。
寫在後面:
面對產品的同質化,以及「特色」逐步缺乏的情況下,為了贏得用戶廠商加大了產品研發力度的支持,推出了頗具特色的產品。這種特色成為了廠商彰顯實力的一種體現,也成為了產品宣傳的有力支撐。
如今板卡廠商為了強調差異化,越來越多的為自家產品植入了各種新鮮的功能或特性,這些特性都有什麼過人之處?你知道它們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