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儒離開《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之後,引發的爭議不斷,網友紛紛猜測李誠儒中途離開這個節目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和郭敬明不對位,也有人說是開槓陳凱歌大導演,但這些都只是臆測,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看不慣節目中一些不公平的規則。
11月25日,李誠儒公開表示已經加盟《我就是演員》,並表示:
來到新的表演舞臺,有人問我想找尋什麼樣的演員,我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尊重!尊重表演,尊重作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才能讓人如沐春風、如痴如醉、如獲至寶!期待將這幅《尊重》送給一位好演員!
從這段話中不難發現李誠儒對挖掘後起之秀的標準,用四個尊重側面懟了《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尊重表演、尊重作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這四個詞太像李誠儒在《演員請就位》中懟郭敬明、槓陳凱歌的場面了。
《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在第一季的輿論風波暫且不論,就看正在播出的第二季李誠儒是如何逐漸寒了心的。 李誠儒在節目中,以敢說出名,在節目中就沒有他不敢說的話,因此引發了不少網絡熱議,就拿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一事。
4個導演,一共擁有8張S卡,擁有S卡的演員有權優先選擇角色、防止被淘汰。S卡並未規定哪個導演用幾張,一般四位導演公認演技比較好的演員都會給予S卡。郭敬明在沒有和其他導演商量的前提下,直接給原先定位B級的何昶希S卡,引發李成儒等人的不滿。
用郭敬明的話來說只是單純的個人想法,想找何昶希拍戲所以給了S卡,李誠儒在節目中直接懟:「我不喜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各種作法。」並還嘲諷郭敬明小小的年紀要懂得尊重人,質疑發S卡的公平公正問題,懟的郭敬明特沒面子,譁聲四起,現場一度失控。
當然除了懟郭敬明,李誠儒還絲毫不給陳凱歌面子。作為早期陳凱歌史詩級巨作《英雄》,李誠儒對其的評價是:「受風評影響,沒看過,不敢看!」對此陳凱歌尷尬地笑了一笑,而後便開始諷刺李誠儒,「封閉世界出來的相對比較保守,對世界的進步不太關心。他是生活和沉浸在過去時代中間的感受到過去時代夕陽的一位老藝人。」
在陳凱歌說這番話的時候,明顯看到李誠儒在臺上如坐針氈,表情很不自然。至少來說李誠儒對陳凱歌的評價是有褒有貶,可陳凱歌對李誠儒的評價儘是諷刺。不僅如此節目組的主持人也好,還是一些設施安排也罷,對李誠儒並不是很尊重,好像坐在臺上的不是一位老戲骨、國家一級演員。
《演員請就位》導演可以不看演技,憑藉自己的喜好選擇流量明星,也可以相互之間吐槽、諷刺,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下,不僅很多選手怨聲載道,而且觀眾看了也十分不理解。也許是心灰意冷,抑或是節目初心已經改變,李誠儒選擇了退出《演員請就位》。
李誠儒充分地證明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句古話,他退出《演員請就位》後轉身加盟《我就是演員》,其中包含了很大的一個因素。
《演員請就位》它的定位就是「導演選角真人秀」,局限於四名導演爾冬陞、陳凱歌、趙薇和郭敬明,他們四人決定了參賽演員的去留問題,這也就為什麼郭敬明僅憑自己的喜好就將S卡給予到並不出眾的何昶希,因為他有這個權力。這也是為什麼在上一季時演了幾十年戲的明道會被刷下淘汰,因為不受導演待見。
李誠儒四個尊重來表達自己想要尋找的演員,是因為在流量為王的年代,把影視圈整的是烏煙瘴氣。眾多老戲骨,在公眾場合或者訪談中,細數流量明星的不是,他們佔據著絕對優勢的資源,卻沒有相匹配的能力。
就拿王勁松來說,一位演過23年戲的老戲骨了,只要的是他的戲,基本上都全力以赴地去塑造角色,比如林耀東、蠍子等令人熟知的角色。他在一次論壇中就直接批評過一些不背臺詞的年輕演員「你多不要臉吶!」,直接贏得了眾多網友的支持。
再拿演過32年戲的陳道明來說,演技已然封神,特別是他演皇帝這個角色,更是影視劇中的代表。在一次採訪中直言不諱地批評年輕演員的職業素養,拿著天價片酬,動不動就找替身,動不動就摳圖等。
所以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郭敬明選擇何昶希的動機是什麼?難道不是看中其身上的流量嗎?就像《爵跡2》被CCTV評價是「四流電影」一樣,流量導演、流量演員、流量平臺加流量IP,郭敬明是直接跟「流量」掛上鉤的導演了。
相反《我就是演員》雖說和《演員請就位》類型差不多,可它的定位是「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旨在挖掘一些真正在演技上有過硬素質的演員。一個演員,始終要回到演技本身,把其它的標籤、光環都撕掉,才能成為一個好演員,這正是李誠儒想要挖掘的演員。
作為老戲骨,思想封建也好,還是不太關心世界的進步也罷,至少來說像李誠儒、陳道明、王勁松等人,他們是希望把演戲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這不僅是文化的傳承還是精神的傳承,也是作為演員對觀眾一種負責任的表現。相信李誠儒加盟《我就是演員》,會繼續發光發熱,挖掘好出好演員,能夠把他的墨寶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