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關愛大秦嶺」環保行動

2021-01-09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獲「美麗中國」第二屆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陝西賽區團體賽「優秀組織獎」

【關鍵詞】大學高職、陝西西安、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創新活動形式、打造組織品牌、關愛大秦嶺、環保志願行動

一、背景與起因

保護大秦嶺是建設美麗陝西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每個大學生應盡的責任。「關愛大秦嶺」環保志願行動項目就在這樣的的重要背景下誕生的,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一直深入推進實踐育人和志願服務育人工作,以「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為宗旨,引導青年學生深入基層、服務社會,不斷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在實踐的熔爐中增長見識、砥礪品質、強化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梁之材。

學院緊密圍繞「關愛大秦嶺 保護母親河」的活動主題,緊密結合學院、專業特色,發揮學院地理學社、環保DIY俱樂部等環保社團的專業優勢,依託學校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和青少年科學營項目,重點開展環保宣傳教育、環境清潔公益行動、秦嶺水土資源狀況調查、生態移民實施情況考察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秦嶺清潔行動及環保教育活動等四大方面的環保志願專項活動,用獨特的目光和專業的視角去觀察、去體驗、去思考,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成長鍛鍊。

二、做法

6.1暑期社會實踐

暑期社會實踐是該項目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參與群體範圍最廣的實踐形式。多年來,暑期實踐始終圍繞民生話題開展,調研內容包括秦嶺生態移民問題、生態保護、水土流失等,突出了「關愛大秦嶺」的主題。暑期社會實踐是學院全體學生的必修環節,學院結合學校文件精神,出臺《學院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認定辦法》,並規定每個學生畢業必須在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方面獲得2個學分,根據實踐過程中的表現和實踐成果進行成績評定。暑期社會實踐具有完整的培訓、實踐及考核評估體系,具體培訓內容包括社會科學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團隊建設、財務制度、論文寫作等。學院專業課教師擔任實踐團隊的指導老師,為支隊提供學術研究指導,對實踐方向和內容進行把關。

項目組從2009年開始分別赴寶雞鳳縣、安康紫陽、漢中勉縣等進行秦嶺生態保護、生態移民調查以及農村能源狀況等考察實踐等,制定調研問卷,通過實地調查、深入農戶家中座談、發放宣傳單及調研問卷等方式,收集相關資料,認真撰寫論文及調研報告,已經在重要以上期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0餘篇,彙編成果集5本;此外,組織學校第五屆大學生環保創意大賽等活動,吸引大學生對秦嶺保護的關注。暑期實踐的成果形式多元,內容豐富,包括論文調查、新聞作品、調查報告、實踐成果匯報及成果展覽、實踐總結表彰等,每年都會在校外媒體刊發多篇報導,並獲得諸多校級以上獎項。

附:2009-2013年暑期社會實踐獲獎名單

1.2009年陝西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2.2010全國「百納杯」環保知識競賽優秀組織獎

3.2011年陝西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標兵團隊

4.2012年陝西省首屆「保護母親河」個人獎

5.2013年陝西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

6.2013年陝西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論文

7.2013 年陝西省秦嶺環保志願行動優秀環保社團

8.2009-2013年陝西師範大學社會實踐優秀項目獎

9.2010-2013年陝西師範大學社會實踐優秀組織獎

6.2寒假實踐與雙休日實踐

除了暑期實踐,學院每年都會有50-60名同學在院團委的組織和動員下赴秦嶺部分地區參加寒假實踐,一方面是進行初步的社會實踐體驗,另一方面也是為暑期實踐做更充分的準備——不少寒假實踐的選題都會在暑期實踐中繼續深入展開。在學期中,學院組織社團或班級團支部在雙休日內赴秦嶺七十二峪口,如南五臺、太平峪等開展秦嶺清潔環境清潔工作,對附近的群眾開展環保理念宣傳等一系列形式靈活、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

6.3環保宣教志願活動

為了在小學生中積極普及環保知識,學院組織青年學子在師大附小、大雁塔小學等地分別以「秦嶺的秋天」、「 節約用水」、「珍惜糧食」等主題的環保教育課程,增強小朋友環保意識;同時共同組織參與環保志願活動。

三、取得成效

學院團委一直以來高度注重學生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鼓勵學生走入基層、了解基層。每年暑期學院通過項目化運作的模式,組織全院青年學生結合「保護大秦嶺」的主題,結合學院專業地理科學、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系統、旅遊管理、水土保持與防治等專業實際,開展實踐課題申報,經過項目評審及答辯,給與500-2000元的經費支持,每年大約有15-30項的項目獲得資助,約有100餘名大二、大三、大四年級本科生及50餘名研究生參與暑期實踐,寒假也有60餘名本科生參與寒假實踐。其中,暑期實踐支隊通常都由學院的老師、研究生帶隊指導。其餘的同學按照「就近方便,按需組隊,點面結合,小型多樣,突出重點,重在實效」的活動原則,走進社區、走進農村、走進企業,了解市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提高團員意識、提高思想素質、提高實踐能力,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社會實踐活動。

同學們通過社會實踐認識了真實的社情民生,對諸多社會問題有了自己的思考,培養了「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的群眾意識;在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上,參與實踐的同學逐步學會在課外實踐的過程中運用在第一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增強了將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能力。實踐作為一個融會課內外知識的大課堂,在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同學們大學生涯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組織單位,學院團委連續多年被評為陝西師範大學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五四紅旗團委。

從基層團組織建設的角度來說,「保護大秦嶺」社會實踐極大地調動了班級團組織成員參與團的活動的積極性,使學院團委的工作獲得了有力的抓手,擴大了基層團委在廣大青年團員心中的影響力,甚至極個別不是團員的同學也在參與了社會實踐後對團組織產生了歸屬感。每年的春季學期,學院團委會組織一系列的實踐動員、培訓活動,並在每一場動員、培訓之後及時收集同學們的反饋信息,以完善之後的活動。通過這樣由點至面的方式,社會實踐在基層團員中覆蓋面廣、參與度高,不僅使同學們取得了收穫,也使團組織在不斷的自我完善中加強了自身建設、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此外,學院團委引導同學們取得了諸多優秀的實踐成果,產生了良好的校內外社會影響。

四、主要啟示

4.1理念上的創新

突出了學生實踐能力、科研意識、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和服務社會能力的培養,要求項目申報過程突出科研項目的運作模式、實踐過程突出學生學術精神的培養、結項過程突出實踐成果的學術含量。

4.2模式上的創新

打破了傳統社會實踐過分強調「統一性」、「同質化」的傾向,注重結合學生專業實踐和社會需要,形成了以科研項目申報立項方式進行規劃指導社會實踐的「項目化運作」新模式,有效提升了社會實踐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

4.3內容上的創新

在實踐的主題和內容上,做到了「三個結合」: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與學生專業學習相結合、與地方發展需求相結合;在成果的產出和推廣中,實現了「三個銜接」:與學科競賽相銜接、與科技創新相銜接、與服務社會相銜接。

4.4機制上的創新

將社會實踐納入大學生素質拓展8學分考核評價體系;納入學生學術科研考核和綜合素質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了學科交叉融合、優勢互補的立項組隊機制;建立了教師對學生社會實踐全程指導的機制。

4.5 培養方式創新

學院團委將實踐工作與學生的學術志趣培養相結合,在提高學院本科生實踐積極性的基礎上,學院團委同時也注重培養其學術研究的能力,著實做到了由「實踐」向「學術」的轉化與結合。

 

 

相關焦點

  • 保護秦嶺 志願者在行動陝西秦嶺環保志願服務隊走進祥峪森林公園
    文字:姚竹梅、溫泉2020年10月7日,隨著喜慶的雙節長假接近尾聲,為了宣傳環保大秦嶺,清理遊客隨手亂扔在山間的垃圾,陝西秦嶺環保志願者服務隊和祥峪森林公園景區聯手組織了一場「保護大秦嶺,淨化美好家園」活動。
  • 陝西20個市縣區20個環保小分隊2020位志願者在行動!
    20個環保小分隊志願者在行動,寓意我們愛公益、愛環保。」地點:漢中市漢臺區 小分隊:陝西理工大學陽光公益協會 關愛好褒河水呵護好秦嶺「父親山」9月13日,由陝西理工大學陽光公益協會和機械工程學院組成的90
  • 你好,這裡是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
    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大多數已成為中國地理科學、資源環境、區域規劃、生態環境建設、旅遊企事業管理、教育科研部門的專業技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其中許多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和企業領軍人,為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歷史沿革】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前身為1958年的江西師範學院地理系,1962-1978年期間停辦。1979年地理系恢復招生,1993年增設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1994年更名為環境資源科學系,1996年增設城市規劃專業,1999年改名為城市與環境學院。2003年7月學校在對原城市與環境學院的有關專業進行調整的基礎上成立地理與環境學院。
  • 保護大秦嶺垃圾換禮品 呼籲愛心企業為秦嶺環境保護出一份力
    本次活動鼓勵遊客自帶垃圾下山,旨在保護秦嶺環境。  看看十大峪口有哪些?  本次「保護大秦嶺 垃圾換禮品」活動將在十大峪口開展,十大峪口分別如下:  長安區:小峪、子午峪、白道峪、灃峪。  鄠邑區:曲峪、石鏡峪。
  • 世界環境日|今天,我們一起感受陝西的「綠色力量」!
    自1974年以來,每年的6月5日都被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2020年世界環境日聚焦「生物多樣性」,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陝西考察時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秦嶺,習近平總書記陝西考察調研的第一站。「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秦嶺深處,群峰逶迤,峽深谷幽,鳥鳴山澗。秦嶺自然景觀秀美、生態資源豐富,是各類野生動物天然的棲息地,維護秦嶺生態環境美麗和諧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 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2021碩士招生考試科目調整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招生信息>正文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2021碩士招生考試科目調整 2020-09-08 21:5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陝西商洛一個縣,別稱「鹿城」被譽「陝南明珠」,是大秦嶺的封面
    陝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西周、秦、漢、唐等14個政權在陝西建都,陝西省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位於黃河中遊, 南部跨漢水上遊, 北部跨黃土高原, 中部為關中平原,南北資源兼備, 多種景觀俱全,商洛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與鄂豫皖、湖北省接壤,橫跨長江、黃河兩流域,面積
  •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2012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試參考書目333王道俊、郭文安主編:《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王炳照等著:《簡明中國教育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張斌賢主編、王晨副主編:《外國教育史》,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張大均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 陝西白鹿倉投資控股集團與陝西師範大學舉行校企合作籤字授牌儀式
    5月29日,陝西白鹿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舉行了隆重的校企戰略合作籤字授牌儀式。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教授、陝師大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馬耀峰,黨委書記李晉東,黨委副書記郝高建,陝西鋒雙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任弘罡、陝西鋒雙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靜、陝西鋒雙實業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部長袁浩等出席了授牌儀式。本次籤約授牌儀式由陝西鋒雙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克榮主持。
  •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導師介紹: 陳曉端
    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學科帶頭人,西北基礎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當代教師教育》雜誌副主編,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研究生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全國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國際督導與課程開發協會會員(ASCD),國際課程研究與促進協會會員(IAACS)。
  • 陝西師範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陝西師範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陝西師範大學2012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試參考書目333王道俊、郭文安主編:《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王炳照等著:《簡明中國教育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張斌賢主編
  • 新疆師範大學 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
    現有地理科學(師範專業)、地理信息科學(非師範專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非師範專業)、旅遊管理(非師範專業)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非師範專業)五個全日制本科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旅遊管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地理學教學課程論1個碩士研究方向;地理科學、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三個成人教育本、專科專業。
  • 歡迎報考山東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地理與環境學院的前身為地理系,是1950年山東師範大學建校伊始即設立的六個系科之一;1995年3月28日成立人口·資源與環境學院,是學校第一批設立的學院;2015年6月更名為地理與環境學院。畢業生除了主要從事中小學地理教育教學研究以外,還適宜到國土、環保、旅遊、建設、交通、水利、海洋、農業、城市規劃等部門從事科研或管理工作,可以繼續攻讀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海洋科學及其它相關學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本專業所屬主幹學科為地理學和教育學。
  • 崇義謝文淦義工之家赴上堡梯田風景區關愛環保大行動
    珠穆朗瑪網訊 4月9日,崇義益生堂謝文淦義工之家12名愛心義工相聚崇義著名風景區上堡梯田,不過此行並非為了踏青賞景而來,而是專程過來撿垃圾搞環保。此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發關注,不少遊客紛紛拍照轉發朋友圈,點讚愛心義工的環保舉動。
  • 陝西師範大學遠程教育學院2021年春季網絡教育招生簡章
    陝西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幹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教師的搖籃 」。陝西師範大學有六十多年的繼續教育歷史,是西北地區普通高等學校中最早設立成人教育機構的院校。陝西師範大學遠程教育學院是學校繼續教育的辦學學院。
  • 陝西師範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新增統計學專業
    這所學校就是陝西師範大學,今天我們請來了陝西師範大學招生辦老師秦文靜,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陝師大今年的招生政策,歡迎秦老師來到我們的訪談間。  秦文靜[陝西師範大學招生辦老師]:各位網友好。  秦文靜[陝西師範大學招生辦老師]:陝西師範大學的校訓是「厚德、積學、勵志、敦行」,正如這個校訓所傳達出的精神氣質一樣,陝西師範大學有很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她以培養「為人師表、行為示範」的教師為辦學起點,經過69年的發展,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了一所具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一流大學。
  • 陝西師範大學舉辦「弘揚抗疫精神,凝聚青春力量」特別主題團日活動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陝西師範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馬義澤結合支教和助力疫情防控的經歷,表達了「情系家國、激揚青春」的真摯情感;陝西師範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劉倩分享了投入基層抗疫一線的見聞與感觸,詮釋了對青年擔當、青春責任的理解;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2018級本科生李鉑川通過在美訪學的經歷和中美抗疫實踐的對比,呼籲廣大青年要在後疫情時代做「奮鬥者」「修行者」和「識途者
  • 「環保+創意」 重慶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這一場視覺盛宴...
    「環保+創意」,重慶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這一場視覺盛宴超有料!   「生態的藝術,藝術的生態。」昨(4)日下午4時,一場平行展,以物為尺度——2020年重慶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藝術師生作品展開幕式及研討會在學校美術館舉辦。
  • 旅遊烹飪領域黃埔|陝西旅遊烹飪職業學院
    陝西旅遊烹飪職業學院學院創始人:李繼先 校 訓:德技兼修、崇勞創新。學院先後撰寫出版了《中國經典菜餚》等一批論著;在國家教育部、財政部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子庫--烹飪工藝與營養傳承與創新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中,陝西旅遊烹飪職業學院獨立承擔《中國名點實訓庫》的研究與創立;陝西省教學資源庫《中西名點》的建設;協同陝西電視臺推出了烹飪類欄目《直通陝烹院》學院師生多次受中國烹飪協會委託外出交流,充分彰顯了我院的行業地位和研究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