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破!臺灣首辦飛安高峰會 明年登場
交通部政務次長兼航發會董事長王國材(中)昨天與美國世界飛安基金會副總裁馬克米藍(左)簽署合約,宣布明年世界飛安高峰會在臺北舉行。 記者雷光涵/攝影
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與美國世界飛安基金會昨天舉辦合作簽署儀式,宣布明年世界飛安高峰會(International Air Safety Summit,IASS)將首度移師臺北舉辦。臺灣這次爭取世界飛安高峰會由航發會申辦,以降低官方色彩,且打鐵趁熱在舉辦的一年又十個月前簽約,不希望事情生變。身兼航發會董事長的交通部次長王國材表示,我方按慣例會以Chinese Taipei名義出席。
2.總統提名 江惠民任檢察總長
江惠民被提名為下屆檢察總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顏大和任期五月七日屆滿,蔡英文總統昨天提名臺中高分檢檢察長江惠民為新任檢察總長,諮文已送至立法院,諮請行使同意權。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會以最快速度安排議程。希望在四月底前完成行使同意權。
六十三歲的江惠民,臺大法律學系畢業,歷任檢察官、主任檢察官,苗慄、臺中、高雄地檢署檢察長、法務部常務次長等職。他表示:「這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承擔」,他深知檢察體系有諸多挑戰,願與全體檢察官共同努力,「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檢察系統能得到人民的信賴」。
3.婉拒促轉會委員 陳翠蓮:什麼都不方便說
臺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日前突然婉拒出任促轉會委員,引發關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今天公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名單,前監委黃煌雄將被提名為「促轉會」主任委員;但原在委員名單中的臺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日前突然婉拒出任,府院緊急找人補齊,這一波折也讓促轉會未來如何順利運作受到關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去年十二月廿七日經總統公布後,「促轉會」迄今尚未成立、運作。行政院長賴清德承諾三月底前會把促轉會委員名單送立院審議,今天是承諾的最後期限。
有媒體報導,陳翠蓮認為黃煌雄對於轉型正義一知半解,她「無法接受」由黃出任促轉會主委,因而婉拒提名。但陳翠蓮昨天對記者詢問則低調表示,既已婉拒「什麼都不方便說」。
4.蔡英文、朱立倫 同天花蓮觀光
總統蔡英文(前右二)昨天赴花蓮兩天一夜觀光,並鼓勵民眾到花蓮觀光消費。 中央社
花蓮強震重創觀光,蔡英文總統昨天到花蓮兩天一夜觀光,新北市長朱立倫也率市府員工及眷屬到花蓮旅遊。蔡總統強調,不論黨派,只有一個目標,希望花蓮產業趕快恢復。花蓮縣長傅崐萁則搶在蔡總統抵花蓮首站前,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希望總統能給花蓮更多資源。這次花蓮行,蔡總統特別邀請媒體同行。蔡總統表示,這段時間,除企業積極鼓勵員工到花蓮旅遊,民進黨部昨天到花蓮旅遊,朱立倫也在花蓮,她認為這些行動都非常好。
5.新北市府:花蓮強碰總統 實在太巧了
新北市府組成旅遊團,昨天由市長朱立倫(中)帶隊,以行動幫助花蓮。 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我們新北來了」,新北市長朱立倫昨率領超過六百人的市府員工旅遊團造訪花蓮,市府估計此行至少可為花蓮帶來四百萬元觀光效益。至於此行是否意在與同天造訪花蓮的蔡英文總統「拚場」?朱立倫說行程早在一個月前排定;市府則表示,「強碰總統」只能說「實在太巧了」!蔡總統昨天上午九點抵達花蓮拚觀光,朱立倫在兩個小時後就帶新北首發團來到。花蓮縣長傅崐萁說,新北是全臺廿二個縣市中第一個用行動愛花蓮的地方,朱市長不僅本人來,還帶來兩列車的鄉親、員工,為花蓮振興觀光注入強心針。
6.賴揆:核二2號機再轉 沒時間表
立法院昨天總質詢前,國民黨立委舉牌抗議核二廠二號機跳機,要行政院長賴清德(中)道歉。 記者林伯東/攝影
核二廠二號機併聯發電一天就跳機,國民黨立委昨天為此杯葛立法院院會,直到朝野協商後,行政院長賴清德同意在五月十日之前率領相關部會到立法院進行能源專案報告,院會才在中午恢復總質詢。賴清德表示,核二廠二號機再轉會堅持安全第一、專業判斷,按照標準程序執行等三原則,不會為了電力需求去犧牲安全,「什麼時候再轉,沒有時間表。」對於民進黨政府讓核二廠二號機再轉,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在總質詢質疑,「民進黨曾說臺灣根本不缺電,為何要再轉?」對此賴清德說,二號機是因為大修之後,經作業程序申請,原能會也查核無虞才讓它再轉,都符合自然程序。
1.風電18案場送件 淘汰一半
離岸風電風場遴選收件昨天截止,共十八個案場、合計十一GW(十億瓦)前來申請,預估只有一半案場入選;圖為國外已完工的離岸風機。 美聯社資料照片
離岸風電風場遴選收件昨天截止,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說:「通過環評的案場都來申請了,總計有十八個案場、十一GW(十億瓦)。」由於眾多廠家競逐五點五GW,估算未來「將有近一半無法入選。」經濟部官員昨天興奮地說明收件結果。收件順利說明臺灣發展離岸風電踏出關鍵的一步,不但吸引了國際廠商來臺,與國內廠商結盟,帶動國內風電產業的發展。預計六月底前可以選定廠商,也可以預見二○二五年可完成五點五GW的離岸風電裝置容量,提高綠電供電佔比。
經濟日報提供
2.達德與臺銀簽約 融資年底到位
德商wpd達德能源集團昨天宣布與中鼎工程、臺朔重工、臺銀、華銀、玉山銀、富邦銀及中國信託等本土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未來將合作達成政府二○二○年五二○MW離岸風場的建置目標。達德執行董事歐貝合信表示,達德從二○○一年開始嘗試開發離岸風電,在德國協助傳統電力公司完成首座商業運轉的離岸風場。達德自二○○六年開始在臺灣參與完成陸域風場的開發、成為在臺專案融資首例,也是臺灣目前最大的獨立再生能源營運商,未來希望能與本土合作夥伴共同衝刺完成第一座風場。
3.美元定存夯 優利上看2.4%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如市場預期升息一碼(○點二五個百分點),以國銀龍頭臺灣銀行為首的公股銀行,本周也陸續調高美元定存牌告利率。各銀行也續推美元優惠定存方案,利率上看百分之二點四。市場人士指出,Fed上周升息,預期今年年底前至少還有二次調升利率的空間,預期各銀行四月起推出的美元優利專案,利率條件也會提高。
目前不少銀行推出美元優惠存款專案,土地銀行率先宣布四月美元定存優惠利率,若臨櫃辦理,以「新臺幣結購外幣存款」、他行「外幣匯入匯款」等新資金達十萬美元以上,更可享六個月、九個月及一年期年利率百分之二點四的高利美元定存。
1.天宮一號墜落倒數 陸媒:災難機率低
太空中心卅日公布天宮一號主體最新預測落點,從原本預測落點在大西洋靠近古巴處,轉為非洲與南美洲之間,約智利東方(紅叉處),但還是在大西洋內。 圖/太空中心提供
中國大陸第一個太空站「天宮一號」殘骸墜落地球進入倒數計時。「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卅日發布消息稱,「天宮一號重返地球的時間約在北京時間四月一日前後一天重返大氣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天宮一號卅日運行在平均高度約一八九點五公裡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一八一點八公裡、遠地點高度約一九七點二公裡、傾角約四二點六八度)。」
外界擔心「天宮一號」攜帶的一些有毒燃料無法在重返大氣層時完全燒毀,大陸權威人士稱,「天宮一號」所用燃料屬於太空載具普遍使用的燃料,重返大氣層時剩餘的少量燃料將隨結構部件一同燒毀,不會對地面造成危害;其次,太空載具在重返大氣層時,動能大部分將轉化為熱能,進而使自身燒蝕燒毀,不會產生有害物質。
2.陸挺半導體 祭所得稅優惠
大陸扶持半導體產業鏈不遺餘力,財政部等四部委昨(30)日宣布,擴大積體電路生產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優惠,包括對65奈米製程前五年、130奈米製程前兩年都免徵企業所得稅,以擴大政策扶持,讓中國芯「國產替代進口」加速達陣。財政部、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四部委發布《關於積體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溯自今年1月1日起擴大積體電路生產企業所得稅政策優惠。
其中,今年投資新設的積體電路線寬小於65奈米,或投資額超過人民幣150億元,且經營期15年以上的積體電路生產企業或專案,前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起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至期滿為止。
1.外交報復 美俄關係惡化
美國駐俄國大使洪博培(左)已被俄國外交部告知報復措施,圖為他去年十月三日向俄國總統普亭(右)遞交到任國書。 法新社
俄國與西方國家的外交戰持續升溫,繼廿九日驅逐六十名美國外交官後,卅日更召見英、法、德、加拿大等驅趕俄國外交人員的國家大使,說明報復措施,並給英國一個月期限,將駐俄外交官裁減到與俄國駐英外交官同樣的人數,以報復歐美國家聯手驅逐俄國外交官。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廿九日警告,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正在回到類似冷戰時期的緊張狀態,對於目前缺乏緩和緊張局勢機制的狀況,古特雷斯表示「非常擔憂」。
俄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我們會給這些(西方國家)大使抗議信,並告知俄國的報復措施。」俄國外交部並未說明報復措施的細節,不過外長拉夫洛夫廿九日說,俄國將「以牙還牙」,但「不限於」對等報復。
2.微軟快攻雲端 組織大改造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公布三年來最大規模組織改造計畫,合併針對企業界的軟、硬體部門,並將Windows作業系統部門併入雲端事業,凸顯微軟加快進入雲端運算時代的腳步。
彭博資訊報導,微軟此番調整還包括Windows部門主管邁爾森離職,Windows和雲端業務合併後,由古斯裡(Scott Guthrie)掌舵。納德拉並指派辦公軟體Office部門主管賈哈(Rajesh Jha)負責新成立的「體驗與裝置」團隊,微軟表示,透過運用多重感測,這支團隊的重心在於研究各種雲端裝置如何與用戶互動。
3. 4千億美元股利 4月行情活水
全球股、債市剛結束躁鬱的第一季,投資機構看好4月行情。 路透
全球股、債市剛結束躁鬱的第一季,投資機構看好四月行情。摩根史坦利(大摩)指出,第二季全球上市公司估計共將發放四千億美元的股利,三到五月是主要發放期,將為股市帶來一股新活水,債市跌勢也可望舒緩。大摩表示,今年元月分股市大漲,但二月卻大幅回檔,陷入區間波動,三月下旬又出現科技股重挫。大摩指出,隨著第一季結束,及股利發放旺季來臨,投資人的緊張情緒將能得到暫時的紓解;「四月通常是全球股市的強勢月分」,香港及新興股市四月的表現尤其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