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程式設計師做到35歲就要轉行呢?那之後去做什麼

2020-12-25 騰訊網

大家都說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認為程式設計師是體力活,並且在國內,實際情況看到也的確是這樣的,年齡大一點的程式設計師的確很少,35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大多都轉技術管理或者做架構師了,或者一些已經轉行做技術培訓什麼的,那麼35歲以後就不能做開發了麼?

的確,在28歲左右,IT程式設計師能夠達到他們事業的頂峰,公司器重、薪水高、受人尊敬,讓他們成為「人見人愛」的人。然而之後,大部分人會走下坡路,直到35歲,走進事業的「死胡同」,面臨「失業」和「中年」兩重危機。

為什麼大多數IT程式設計師在35歲之後就會失業?現實原因很殘酷:IT行業存在年齡歧視。

在35歲之後,你可能期望有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工作條件,然而,你的技能並不比25-30歲的人更出眾。你的性價比變得很低。

在你剛畢業的時候,你在學校學到的是最先進的技能和技術,但是這些技能和技術的「保鮮期」最多10年。10年之後,如果你沒有跟上新技術,你就可能被這個行業淘汰。

在許多公司,IT程式設計師沒有可以攀升的晉級階梯。「高級工程師」可能是最高的級別了。在這個級別之後,你必須進入管理角色,然而,管理崗位畢竟稀缺。

那麼為什麼程式設計師被人稱為是吃青春飯的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編程技術飛速迭代, 新技術層出不窮, 各種語言、各種框架、各種新技術理論每年都會更新, 因此程式設計師的技能庫也要緊隨著行業技術變化的腳步更新。 隨著程式設計師的年齡增長,相應的學習能力卻是在退步的, 因此往往會出現跟不上行業技術腳步的情況。 此外, 在成家立業後大量的時間肯定會被家庭瑣事佔用, 能花在學習新技能上的時間也就更少了。

第二, 工作成果產出的問題, 換種說法就是加班時間多少的問題。關於這一點70、80後程式設計師的確沒法子和剛畢業的毛頭小子相比。 小孩子年紀輕輕精力旺盛還沒有老婆孩子需要照顧 ,說加班就加班說通宵就通宵, 吃喝拉撒睡都在公司也不成問題, 最重要的是人家要的錢還少。你一大叔能比的過人家嗎? 這也是壓力的來源。

相信很多程式設計師都會被這個問題困擾, 覺得程式設計師是一個沒有將來的職業, 而且會羨慕如醫生、律師、會計這些所謂越老越吃香職業, 覺得這些行業能給從業者的後半生帶來保障, 換句話說, 覺得從事這類行業會更有安全感。

在很多人眼裡,程式設計師就是高工資的代名詞,也是絕大部分人對程式設計師的第一印象,可是我們絕不會像羨慕公務員那樣,去誇讚程式設計師:這麼高的工資,一輩子就不用愁了,在現實生活中,似乎也沒見過五六十歲的碼農,佝僂著在電腦旁碼這代碼。

去年,正在巔峰時期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宣布,裁撤一大批在崗員工,其中開發崗位是重災區,而被裁撤的開發人員中,絕大部分是35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們,於是一種論調再度回歸人們的視野,「高齡」程式設計師的出路在哪?

似乎,程式設計師每天都要面對「加班」這兩個字,還得和頸椎病、腰疼等職業病做鬥爭,年齡大了,吃不消了,就到了隱退的時候。似乎,程式設計師就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

IT行業的三大主要出路選擇

在調查中,有37%的人認為中國的IT人,在35歲時應該往管理方向靠攏。這也是目前大多數業內人士持有的觀點。

在IT行業,新技術、新概念和新思維如洪水般不斷湧來,讓人目不暇接。為了不至於落伍,IT人的全部時間基本都花在了學習和應用技術上。每天高效率的工作,人就像上了一輛高速列車,身不由己,想停也無法馬上歇下來。

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從人的生理條件看,一個30多歲的程式設計師和一個20出頭的年輕程式設計師在一起編程,從工作心情上、反應速度上、作業效率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公司為了降低開發成本,會傾向於對經驗少的年輕開發者支付較低的報酬。

另一方面,從社會角度看,大多數IT人在35歲已經成家立業,肩負的擔子,遠非以前那種一人吃飽全家吃飽的狀態可以相比,這多少也牽制了大家對於工作的精力投入。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管理或是適合做管理,調查顯示還有32%的IT人選擇了在35歲時進行創業。給老闆打工不如給自己打工,這是很多人最樸素的想法。

35歲前拼的是體力,進行各方面創業條件的準備,比如資金的積累、人脈關係的培養、財務知識和公司經營管理理念的學習等,到了35歲,就能萬事具備,大幹一番,開創人生的另外一個高峰。

業內專家認為,35歲的人雖然精力比不上年輕人,但是他憑藉沉澱的經驗和知識,正是開始職業生涯新的起點的好時光。

有12%的IT人並不認為年齡是一個檻,調查顯示他們選擇了一條,不同於常人思維的路。他們認為,做技術牛人不是神話!

做IT是很辛苦,但反過來想,難道做其他工作,就不辛苦了?壓力就不大了?這個世界沒有不辛苦的工作。

不要像坐在井底的青蛙,抱怨世界就這麼小。這口井,束縛了我們思想觀念,而觀念決定我們的發展格局。一個觀念的轉變,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

對於IT人來說,技術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往更高層次發展的決定因素,往往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你本身有沒有目標、和你達成這個目標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工資上萬的程式設計師,為何在35歲「高齡」時,都會被迫轉行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模特、空姐這類吃青春飯的職業,然而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卻也被一部分人貼上了「青春」的標籤,甚至在碼農界,流傳著35歲不轉行,就是在等死這樣危言聳聽的言論,為何平均工資上萬的程式設計師們,會有這樣的焦慮呢?
  • 從事軟體編程12年了,35歲大齡程式設計師,準備轉行,大家有什麼建議...
    很多程式設計師在工作10年後,都開始思考5年、10年甚至更久以後的自己,會是怎樣一種生活工作狀態。張工是一名java程式設計師,從事軟體編程有12年了,從asp到asp.net 到移動開發Android 、iOS開發,java開發,都做過。目前在公司從事java一線開發,準備轉行了,大家有建議?
  • 知乎熱議程式設計師「35歲定律」,32歲女生轉行學Java是否可行?
    有網友表示,程式設計師真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32歲轉行學Java晚不晚?  一位國企編外的32歲女生在知乎發起了詢問,「剛開始自學 java,給自己一年時間有出路嗎?」  多數網友對這個想法並不看好。很多人說程式設計師到了35歲是一個瓶頸期,隨著年齡增長需要考慮精力、興趣、時間、工資、抗壓能力等因素。
  • 真實案例:兩次轉行,我為什麼要做程式設計師?
    一次次的慘痛經歷告訴我,我可能不適合做機械這行。所以讀研時,我轉行了,去了相鄰專業自動化,做機器人控制算法。讀過研的童鞋都深刻的體會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就話的現實意義,我也如此。從建模起,各種碰壁,一路艱難苦恨爬到仿真做成,但是實驗卻因為時間、精力以及找工作等各種原因難以成行。
  • 初中學歷可以轉行做程式設計師?
    初中學歷可以轉行做程式設計師,但是能否有更好的發展很難說。我本人普通本科畢業,做了六年程式設計師,而且我本科期間所學專業也不是計算機,後來成為程式設計師也是自學轉行的,自認為轉行做程式設計師並不難。但是我並不建議你這麼做,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1.程式設計師是腦力勞動,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邏輯思維如果只是學會寫程序,去IT培訓機構培訓幾個月就可以實現,成為一名初級程式設計師真的不難。
  • 我35歲,程式設計師,「中危」後幫別人規劃人生
    35歲,有妻有子,有房有車,但卻沒有上升空間了。做程式設計師,35歲是個「終極門檻」,如果不能往上做管理,可能就要重新考慮是否需要轉行——如果不主動考慮,也很可能被公司主動「優化」。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安曉輝的故事:他是個「程式設計師職業規劃師」,專門為遭遇職場瓶頸的程式設計師「規劃人生」。一切轉折,也發生在他自己的中年危機時期——35歲。以下是關於他的真實故事:35歲還升不了管理,還要不要繼續做程式設計師?
  • IT行業,程式設計師35歲危機如何救贖?
    一、什麼是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在網際網路行業有一種現象,35歲之後找工作會越來越困難,而對於本公司的35歲員工,因為太「貴」,激情和創新力不足,所以很多公司選擇進行「優化」,也就是裁員。而且,很多技術驅動型公司,會把程式設計師崗位的招聘年齡也限制在35歲。
  • 「大齡」碼農的「中年危機」:35歲之後,IT程式設計師的出路在哪?
    前段時間,小編在貼吧上看到一位37歲的程式設計師老兵在講述自己的被裁之後找工作四處碰壁的經歷,不禁讓小編想起了去年「都挺好」當中的橋段「真的徹底瘋了,失業第四個月,投了500封簡歷,就收到3個面試。找了獵頭朋友,他說很多崗位超齡了,只有少部分崗位可以放寬到40歲但是匹配度不高。這周開始考事業單位,沒想到還各種限制35歲。
  • 程式設計師不想在IT行業發展,對未來很迷茫,接下來該轉行嗎?
    那為什麼一個人在這個行業裡面工作一段時間以後會感到迷茫呢? 其實這種迷茫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第一種是來自於自身的感受,第二種是來自於外部信息的刺激。 既然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那為什麼你不想在這個領域裡面發展,這就要結合你個人的一些特殊情況,來做具體的分析和考慮。
  • 被嫌棄的35歲程式設計師
    「幹的活兒我挺喜歡的,還能掙錢,工資拿的還不低,為什麼要焦慮呢」,從業 20 多年的程式設計師任從文(化名)是個天生的樂天派。「我從來沒有產生過年齡焦慮。因為我堅信技術是有價值的,隨著時間的積累,技術掌握的越純熟,越有價值。
  • 三十而已,35歲想「轉行」該怎麼做?
    很多人將35歲當做職業生涯的一道坎,因為各種原因開始對現有工作產生倦怠,想突破、想轉行,但此時轉行是不是意味著過去所有的經驗都將被放棄?這時候轉行真的還來得及嗎?到底是該做出改變,還是應該認清現狀?人生本來就是在不斷選擇,如果你真的已經有了轉行的想法,就去做,不要後悔,過程中總有收穫。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 被嫌棄的程式設計師的35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35 歲變成了一個很「殘酷」的年齡。35 歲的中浪,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前浪和後浪拍打在沙灘上,連浪花都不剩。中年危機已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但對程式設計師這個群體來說,35 歲的危機感似乎格外重一些。
  • 轉行做程式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現在很多行業越來越不景氣,很多人開始考慮轉行,想要在另一個領域裡面發展。隨著IT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好,待遇和就業前景廣闊,現在成為了很多職場人轉行的目標,那麼什麼人適合學習IT呢?很多轉行的人都會考慮這個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轉行做程式設計師需要具備的條件。
  • 300名程式設計師分享他們在30歲,40歲,甚至50歲獲得第一份程式設計師工作的故事.
    我想說:「我可能可以找到一批程式設計師,分享他們在30歲、40歲獲得第一份編程工作的故事。這樣我就可以說服大家停止擔心自己的年齡。」我可以在網上找到那些有多年編程經驗的人,但是我無法找到誰是在30+才轉行做程式設計師的。
  • 35歲網際網路打工人生存調查:轉行、創業、出國應對「中年危機」
    和汪程相比,柳鎮(化名)已經39歲了,可卻是「半路出家」,3年前才跳槽到網際網路行業當工程師,難免更焦慮。「我們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我的工作職位處於一線,還沒有工作經驗,得跟剛畢業的年輕人競爭工作崗位。」柳鎮在製造業呆了了十多年,之後轉行到網際網路做圖像測試方面的工作。他所在的公司屬於外包公司,客戶有一個大型晶片項目,他負責其中一個模組ISP的性能測試。
  • 27歲程式設計師被炒:感覺不轉行會30歲中年危機,猶豫是否回家做幼師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行業薪水普遍比較高些,不過也是吃青春飯,很多程式設計師都會遇到職場中年危機,面臨被辭退的風險。近日,一名27歲的程式設計師被老闆炒了,如今老家裡有一份幼師的工作,在猶豫要不要回老家做幼師,因為感覺不轉行繼續做程式設計師的話,到了30歲還會有中年危機,如果現在回老家做幼師的話說不定還能開家幼兒園呢。
  • 33歲被bat裁員:他奉勸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存錢要趁早,找時機轉行
    33歲被裁:他奉勸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存錢要趁早,找時機轉行!什麼時候開始程式設計師被定性成吃青春飯的職業了?很多不是科班出身的從業者,不需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研究技術,只要簡簡單單那的報一個培訓班,幾個月就可以輕鬆進入網際網路,拿著上萬的薪水。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完善,應該沒有任何一門程式語言是可以讓程序們安心養老的吧。當然,除了程式語言外,年齡也是足夠讓程式設計師恐慌的原因之一。
  • 吃青春飯的十二個職業,三十歲就要考慮轉行,你中槍了嗎?
    哪些職業是吃青春飯的呢?01 IT程式設計師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從事IT編程就意味著,一旦開發出新的技術、系統或程式語言,你就要把自己的電腦從窗口扔出去,重新開始學習。IT技術更新換代速度之快和淘汰之殘酷,由此可見一斑,大家都聽說過著名的摩爾定律吧。
  • 35歲之後,大齡程式設計師你還能拿什麼去求職?
    目前國內招聘市場,針對程式設計師開發工程師雖然沒有年齡的要求,但從目前的聲音來看,年齡會是一個硬傷。首先,一般國內開發工程師黃金年齡差不多也就10來年。算下畢業後十年的話,年齡差不多是30出頭左右,這時候如果還在做普通開發工程師,那麼年齡確實會比較尷尬,畢竟普通工程師一般年齡都是在25到30左右。其次,計算機這行業更新換代速度太快,日新月異,不斷湧現出來的新知識新技術,總會讓人感覺自己一直在退步。而且,過了35歲,一般家庭孩子都已經有了,精力也沒有那麼旺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速度也沒有那麼快了。
  • 27歲程式設計師遭遇中年危機,轉行回家幼師,網友的回覆太心酸
    不過有些人還是很羨慕碼農的也就是所謂的程式設計師,他們都是做編程的,如果說他們的工資低我想沒有再高工資了,當然了他們也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經驗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而現在不少的公司只要你有能力給你的待遇也是很好的,就比方說阿里的期權,這估計是很多人都夢想的,不過這個行業也是有危機的,年齡越大肯定是越不好做了,不過有位27歲的程式設計師想要轉行,能做什麼呢?我們一起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