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歷史和哲學是最典型的文科專業,也是大眾接觸最多的學問,凡是有點文化的人都可以說幾句。但是要想有所成就,必須有十年八年的功夫鑽研才行!算是比較高雅的學問。
封建時代要想做官,必須參加科舉,科舉考的八股文就是文史哲這些學問!所以整天研究這些的人都很傲氣,大家稱之為讀書人,又稱「文人」。不僅販夫走卒得罪不起他們,就連普通地主也不能輕易得罪!真得罪了文人,人家可能當時沒有能力反擊,暫時隱忍下來,發奮苦讀。說不定幾年以後人家中了秀才,然後見了縣太爺可以站著,你個普通人必須下跪,而且人家可以與縣太爺說上話。你若有什麼把柄落入文人手中,能讓你掉成皮,悔不該當初。如果後來還中舉了,那就可以跟縣太爺平起平坐,迎來送往,你想巴結都找不到門!要是中了進士,那就是朝廷的官了,不需要自己動手,自然有人幫他收拾這些仇家。
現代社會仍然有很多人對文史哲非常感興趣,作為自己的一個愛好來打發業餘時間,有的人甚至想以此為終身職業。
在我看來,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不適合學習這些高雅專業。原因如下:
一個人活在世上,有兩個責任是免不了:養活自己,成家以後能夠養得起老婆孩子。無論做什麼工作,獲得的收入應該能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正常的生活。
要想學好文史哲,要有豐富的知識,必須博覽群書,通曉古今;要有優秀的文字功夫,需要不停地練筆,才能下筆如有神!還要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和鋼筆字,字如其人,這是你的門面。不僅僅學問搞得好就行!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水磨工夫,要有十年磨一劍的毅力,還要有長期坐冷板凳的思想準備。
普通人家的孩子特別喜歡這些專業,非讀不可的話,必須要有安貧樂道的思想準備。我建議考入師範院校學習這些專業,畢業以後進入體制內的學校做專業老師,靠專業吃飯,國家為你的能力買單。雖然不能發財,但是可以衣食無憂,這基本上是最好的出路。
有的人說學習這些專業,可以考公務員。當然可以!但是考上以後那就由不得你想幹啥就幹啥!工作上的瑣事讓你忙得不可開交。還想研究文史哲,做夢去吧,能把工作幹好就不錯了!為什麼這樣說?封建時代是農耕社會,以農業為主,只要糧食足夠了,天下就太平!種糧食的都是一些目不識丁的農民,農民能知道的東西,聰明的讀書人,其實他也知曉一二,只是不屑於去做而已!所以說農耕時代文人統治天下那是穩穩噹噹的。現代社會,我們國家已經是工業時代,甚至就要進入信息技術時代,還靠「半部論語治天下」,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社會的複雜程度是封建時代百倍千倍!作為一個公務員,無論你學什麼專業,你都必須要接觸農業、工業、商業、財政金融、科學技術、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國防軍事等這些事務,至少要懂得一些常識。不知道也行,你就不用想升職了,一輩子做個小吏就行。但是要把這些常識掌握,也能讓文科生精疲力盡!他哪還有時間去研究什麼文史哲。
當然還有的人說,可以進入文化傳媒行業發展,當然也可以!這個領域不僅需要過硬的文字功底,最重要的是要能抓住客戶心裡,迎合客戶的想法,讓客戶滿意,人家才願意掏錢。你一個鐵骨錚錚的傳統文人幹得了這些嗎?即使你幹得了,你也別想搞些什麼專業研究了!整天卑躬屈膝,迎來送往、花天酒地,一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為了。
現在的文史哲專業適合什麼樣的人去研究呢?請記住:家底豐厚,衣食無憂的大戶人家的孩子,無論是真有興趣,還是只想混個文憑,都可以去讀這些專業。
真有興趣,本科碩士博士十幾年下來,肯定收穫頗豐。因為人家是真愛,肯下功夫!因為人家不差錢,不用考慮柴米油鹽吃喝玩樂這些瑣事,想怎麼幹都行!房子也不是個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想買哪就買哪!所以人家可以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做研究。有付出就有回報!成果出來,自然有高校伸出橄欖枝,該有的待遇都有,啥也不會少!還是穩穩噹噹的上層人士。
如果只想混個文憑,那就更容易了!富二代情商都不差,請客送禮無師自通,沒有他擺不平的!即使情商低一些,大把銀子砸下來,誰能扛得住?隨便拿個文憑,回家繼承偌大家業,只需要把握大方向,擺平各種關係,日常管理事務讓職業經理人負責即可。
你看見哪個富二代去學金融、計算機專業的?人家才不去吃那個苦、浪費那個腦細胞。每天吃喝玩樂,遊山玩水,豈不自在?
普通人家的孩子,無論學習什麼專業,最後都要面臨如何將自己的專業和知識技能變現的問題!你沒有資格說,我學了四年的歷史專業,就是為了興趣,並不想靠這個東西賺錢。呵呵,你好大的臉,20多歲的人了!還靠父母接濟生活,丟不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