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我國數位電視用戶為2.03億戶 國內高清頻道已達450個

2020-12-20 數位電視中文網

12月3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新聞發言人吳保安接受記者採訪,就我國廣播電視網絡建設、科技發展、智慧廣電建設等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以下為內容詳情:

一、請簡要介紹中國人民廣播事業的誕生和發展歷程。

1940年,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座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周恩來總理從蘇聯帶回延安的一部廣播發射機發出無線電波,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團結和凝聚各方力量、打破敵人的輿論封鎖發揮了重要作用。很多有志青年就是因為聽了延安的廣播而投身革命,延安廣播被稱為「茫茫黑夜中的燈塔」。

79年來,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廣播電視事業在艱苦歲月中創業,在戰勝困難中前進,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展。國家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直播衛星戶戶通工程、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位化覆蓋工程、有線電視數位化整體轉換工程、深度貧困縣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工程、廣播電視走出去工程等,廣播電視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從設備簡陋、條件艱苦的「窯洞電臺」發展成為了裝備先進、覆蓋廣泛、隊伍龐大的現代傳媒。當前,我國已建成有線、無線、衛星、網際網路等多種傳播手段並用、國內國際傳播並舉的廣播電視綜合傳輸覆蓋網,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顯著增強,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8.94%和99.25% ,不僅解決了全國14億人聽廣播看電視的問題,還將中國的聲音傳向世界各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廣播電視大國。

我國廣播電視發展史,就是一部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代又一代廣電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辦廣播、興電視、建網絡、出精品、推融合、強監管、保安全,推動廣播電視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廣播電視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生動反映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熱情謳歌黨和人民新的偉大實踐,努力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當前,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全國廣播電視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初心使命,銳意改革創新,努力繁榮發展我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業,建好守好意識形態陣地,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二、請簡要介紹我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監測監管網的發展現狀。
廣播電視網絡是黨的重要宣傳思想陣地,是國家重要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是廣大人民群眾獲取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和載體。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已經建成有線、無線、衛星、網際網路等多種方式協同配合的全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

目前,全國共建有7323座地面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臺,46396部發射機,總功率達129524千瓦,承擔了我國對內、對外廣播任務。我國使用中星6A、中星6B、中星6C等10顆衛星,78個轉發器,通過38座廣播電視地球站,完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臺等中央和地方播出機構、410餘路電視節目和500餘路廣播節目的傳輸覆蓋任務,全天候為全國上萬座無線發射臺站、有線電視前端提供穩定可靠的中央和地方廣播電視節目源,為1.4億直播衛星用戶提供111套電視節目和86套廣播節目。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絡總長225.27萬公裡,有線電視用戶2.16億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2.03億戶,數位化率為93.98%,高清用戶達1億戶,超高清用戶1600多萬戶。

為確保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與傳輸,全國廣電系統建立了集衛星、有線、無線、網絡視聽於一體的廣播電視監測監管體系,對全國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和覆蓋效果進行實時監測、全面管理。指揮調度方面,實現了全國安全播出資源管理、應急聯動指揮、應急信息統一發布等功能,確保廣播電視播出安全,切實守住守好陣地,防範風險,堅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三、廣電總局在推動廣播電視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廣播電視是20世紀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廣播電視發展與科技發展始終相生、相伴、相隨。廣播電視科技創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文化強國的重要支撐。

黨和國家對廣播電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高度重視,給予了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廣播電視發展經歷了從聲音廣播到電視廣播、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無線到有線、從地面到衛星、從標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等一系列技術的迭代更新和發展變革階段。全國廣電系統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廣播電視製作播出體系、傳輸覆蓋體系、監測監管體系、科技支撐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廣大廣電科技工作者在多個領域研發了一系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和產品,不斷壯大廣播電視發展實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21世紀以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廣播電視發展又迎來了新一輪重大技術革新和轉型升級。全國廣播電視系統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廣播電視高畫質化、移動化、泛在化、分眾化、差異化、智慧化發展趨勢,積極推動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區塊鏈等高新技術在廣播電視內容生產、分發傳播、傳輸覆蓋以及接入服務中的應用。融合媒體制播、高效協同覆蓋、高清超高清呈現、沉浸式視聽體驗、全流程智能監管等新方式、新手段,讓廣播電視服務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安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服務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科技在賦予新時代廣播電視發展新動能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今年年初,廣電總局與工信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發布了《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全國多地積極響應,11個省市發布了4K超高清視頻發展實施方案。據測算,未來三年,我國4K超高清視頻將帶動4萬億相關產業發展,為國家信息化和經濟建設注入新的活力。當前,廣電總局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加快推動廣播電視從數位化網絡化向智慧化發展,從功能業務型向創新服務型轉變。我們相信,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服務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的加速應用,新時代廣播電視將越來越成為數字中國、智慧城市、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四、據了解,廣電總局正在大力推進智慧廣電建設,請介紹一下目前的工作進展情況。

2019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發給第四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的賀信中指出,「希望中阿雙方攜手努力,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智慧廣電媒體,發展智慧廣電網絡,為增進中阿民心相通、推動中阿戰略夥伴關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是對深化中阿廣電合作的希望,更是對廣播電視整體工作的明確要求,為廣播電視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廣電總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系統大力推進智慧廣電工程建設。按照2018年廣電總局出臺的《關於促進智慧廣電發展的指導意見》,用3-5年時間,推動實施智慧廣電發展的廣度、深度顯著增強,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國廣電系統積極響應,目前已有10多個省(區、市)制定發布了智慧廣電建設實施方案,取得了積極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在打造智慧廣電媒體上發力,進一步增強廣播電視宣傳能力。廣電總局持續強化科技對廣播電視的支撐、保障和引領作用,今年先後發布了《廣播電視人工智慧應用白皮書》《廣播電視行業應用大數據技術白皮書》等指導性文件,全系統在打造智慧廣電媒體上取得明顯成效。一是提升智慧內容制播水平。各級廣播電視機構大力推進建設「一體化資源配置、多媒體內容匯聚、共平臺內容生產、多渠道內容分發、多終端精準服務、全流程智能協同」的智慧廣電內容制播體系,融合制播能力顯著增強。二是突出移動優先戰略,推動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管理服務共享融通,向移動端傾斜,讓「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加快變為現實。三是提升高清超高畫質電視發展水平。廣電總局提出到2020年,高清頻道要成為電視主流播出模式,省級和較發達地市級電視臺基本實現高畫質化,其餘地市級電視臺主要頻道實現高畫質化。同時,紮實推進4K超高畫質電視發展。目前,經廣電總局審核批准,全國高畫質電視頻道已經達到450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廣東電視臺相繼開辦了4K超高畫質電視頻道。

第二,在發展智慧廣電網絡上發力,進一步增強廣播電視傳播能力。按照高速、泛在、智慧、安全的方向,統籌多種傳播方式,加快網絡技術更新與升級改造,打造功能更加強大的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一是著力打通「最後一公裡」,加快各種傳輸方式的協同覆蓋,提高服務基層水平,到2020年基本實現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二是推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5G建設一體化發展,綜合發揮5G的技術優勢和全國一網的規模優勢、系統優勢,向天地一體、互聯互通、寬帶交互、智能協同方向發展,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功能完備的廣播電視現代傳播新體系。

第三,在培育智慧廣電生態上發力,進一步增強廣播電視服務能力。全系統以智慧化發展培育新動能新業態,提升服務能力,加快培育和建立智慧廣電新生態。一是在強化廣電功能、保持廣電特色的基礎上,適應新需求、走向服務端,建設面向用戶、多元智能、內容豐富的智慧廣電生態鏈和服務新體系。二是創造性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效銜接智慧社會、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積極推動與政務、商務、教育、醫療、旅遊、金融、農業、環保等相關行業的業務和服務合作,加快與物聯網、車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網絡業態的集成創新、協同服務,引導新供給、新消費、新業態。三是統籌推進廣電大數據中心建設,發揮好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廣播電視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超過1.4億有線電視和IPTV用戶,為廣播電視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第四,在加強智慧廣電監管上發力,進一步增強廣播電視安全保障能力。堅決壓緊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發展和監管並重並舉,以智慧化發展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一是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智慧廣電安全保障體系,建好「剎車」,築牢「堤壩」,把好「關口」,確保用戶安全地享受多元化的智慧服務。二是強化系統安全,構建智慧廣電的信息安全制度體系和技術規範,切實保障導向安全、數據安全、技術安全、渠道安全、應用安全。三是創新監管體制和運行機制,推進監測監管系統的網絡化、智能化、協同化。加快推進基於統一雲平臺架構的全國監測監管體系建設,實現跨業務、跨網絡、跨平臺、跨終端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全天候」智慧化監管,努力做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

相關焦點

  • 【聯播快訊】廣電總局開展電視購物頻道專項清查整治工作!
    廣電|局、臺、網 1、針對監看發現部分電視購物頻道播出的收藏類購物節目存在虛假宣傳等違規問題,廣電總局近期組織有關省局開展全國電視購物頻道收藏類購物節目專項清查整治工作。
  • 中數傳媒牽手天威視訊 高清影視頻道深圳開播
    對廣大球迷來說,他們將非常幸運地收看到體育電視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高清數位訊號播出的世界盃。央視《高清影視》頻道將藉此良機,首次使用高清數位訊號在國內獨家播出本屆世界盃全部64場賽事,其中56場為現場直播,8場賽事由於同時進行將錄播後在高清影視頻道播出,累計播出量將達到250小時。  屆時,深圳市數字付費電視用戶將通過《高清影視》頻道,觀賞到最真切的世界盃比賽。
  • 廣電總局叫停網際網路電視直播世界盃,咪咕:不影響移動用戶!
    世界盃賽事漸近,廣電總局針對網際網路電視播放事宜重新進行了明確:根據網際網路電視管理的181號文中對於直播業務的管理要求,2018世界盃比賽不允許在網際網路電視平臺上進行賽事的直播和延時播出,否則都屬於違規,只能在賽事結束後提供比賽點播服務
  • 工信部:10月IPTV總用戶數達3.12億戶 同比增長6.2%
    工信部:10月IPTV總用戶數達3.12億戶 同比增長6.2% 截至10月末,IPTV(網絡電視)總用戶數達3.12億戶,同比增長6.2%,比上年末淨增1813萬戶。
  • 2018年我國50寸電視中不再有高清?
    2017年10月19日消息,眾所周知,隨著用戶對大尺寸電視需求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彩電廠商也在擴大超大尺寸電視市場布局,而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全球4K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50寸電視中不再有高清。
  • 中國家庭電視收視用戶達4.47億戶 產業各方要求不一致制約產業發展
    6月26日,中國信息消費推進聯盟最新發布的《2017-2018中國視頻用戶體驗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視頻源質量、交互體驗、觀看體驗是決定用戶視頻體驗提升的關鍵因素。國內市場支持HDR、高幀率、廣色域的4K電視尚不足10%,機頂盒不足0.1%,產業各方對技術標準和體驗等級的要求不一致,嚴重製約著產業的健康發展。
  • 廣電總局推進視頻高畫質化,珠江數碼助力更好的視聽體驗
    隨著人們對更好品質生活的追求,視頻信號也經歷了從模擬、數字、高清到如今超高清的4個階段。視頻清晰度的不斷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人們對更好的視聽體驗的追求。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前景迎利好超高清視頻是繼數位化、高畫質化之後的新一輪重大技術變革,是5G商用部署的重要場景和驅動力。
  • 恩平廣電有線數位電視新增2個頻道!「魅力恩平」APP也可收看!
    恩平廣播電視臺有線數位電視用戶可直接打開電視進入直播頁,在頻道列表選擇或直接遙控器輸入數字:90(初三教育)(高清)、91(高三教育)(高清)、92(小學一年級教育)(標清)、93(小學二年級教育其中,90、91頻道為高清頻道,只有安裝了高清機頂盒的用戶能看到;新增加的102、103為對應的標清頻道,所有用戶都能看到。
  • 中國廣播電視電影事業最新數據大全
    截至2013年1月21日,共開辦4165套節目,其中廣播節目2831套(不包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61種語言對外廣播),電視節目1334套。2012年全國付費頻道頻率共144個,其中電視頻道130個,廣播頻率14個。  2012年,全國完成約28.2萬個20戶以下通電自然村"盲村"的建設任務,村村通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
  • 珠江電影頻道停播 年初首家地方電影頻道東方電影頻道已停播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曾冠名為電影頻道的,至少有以下幾家:央視電影頻道、西部電影頻道、峨眉電影頻道、長影電影頻道、湖南電影頻道、上海東方電影頻道、珠江電影頻道等。珠江電影頻道於2008年12月30日正式啟動播出,有《影視在線》《娛樂星視線》等欄目,通過廣東有線電視網傳送到全省各地,覆蓋1400多萬有線電視用戶近1億電視觀眾,正式播出後每天節目時間達24小時。
  • 3D頻道開播 主動式全高清3D電視成為消費者首選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3D頻道開播以後更凸顯了全高清畫質的重要性,所以建議消費者選擇3D電視時要慎行,以全高清3D電視為選購目標。」  目前,天津地區在售的3D電視分為主動快門式3D電視、被動偏光式也就是「不閃式」3D電視。走訪賣場的過程中,記者發現,索尼、三星、夏普均只推出主動式3D電視,而大部分國產品牌對兩種3D電視都有所涉及。
  • 駁文章《電視APP之死:廣電總局領導反問為何要我們適應網際網路」》
    作為一家三網融合戰略諮詢公司,跟廣電總局、電信管理局、國信辦的領導和各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公司有著廣泛的接觸與溝通,對個中原委也算比較了解。首先介紹和定義一下《電視APP之死:廣電總局領導反問為何要我們適應網際網路》(以下簡稱該文)的主角,以免大家歧義和誤解,如果你連這都不屑於搞清楚的話,再往下就不用看了。
  • 2020年廣電政策發展研究報告
    電視節目製作時間345.58萬小時,同比下降3.40%;播出時間1950.99萬小時,同比增長1.35%。另一方面,中宣部副部長,廣電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也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的主旨演講中提到,「用戶繼續保持增長,截至今年6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8.88億,佔網民整體的94.5%。
  • 廣電總局清查整治電視購物頻道,23檔收藏類節目涉違規停播
    廣電總局清查整治電視購物頻道,23檔收藏類節目涉違規停播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 2020-12-26 12:25
  • 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融合發展是一場重大而深刻的變革
    國內速遞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融合發展是一場重大而深刻的變革4月2日上午,總局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2019年第2次集體學習會,專題學習研討媒體融合對廣播電視工作的挑戰和機遇。會上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同志提出五點要求:一、方向要把牢。
  • 卡達Ooredoo開通4K超清電視頻道
    ,傳統的1080P全高清解析度已經不能滿足不少觀眾的觀看需求,清晰度更高的4K超高清在近些年來開始備受關注。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國外一些國家的4K超高畫質電視頻道發展情況。SPI International是一家全球性的媒體公司,目前在全球五大洲中,經營著超過30個電視頻道,其付費電視用戶數量超過了4500萬戶。最近,該公司宣布,在繼羅馬尼亞、葡萄牙、盧森堡、荷蘭與土耳其之後,卡達也於近期開通了4K超高畫質電視頻道。
  • 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頻道登陸天津 「廣電雲課堂」再添新內容
    按照教育部和國家廣電總局統一部署,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頻道(「CETV-4」)將正式登錄津門,充實「廣電雲課堂」內容。市教委和海河傳媒中心積極協調頻道落地,從2月18日起,天津廣電網絡數位電視獨家直播,頻道號299;天津廣電網絡數位電視和天津網絡廣播電視臺IPTV均可點播收看。
  • 廣東省地市級以上播出機構電視頻道全部實現高畫質化
    截至11月底,廣東省地市級以上播出機構71個電視頻道全部實現高畫質化。一是高度重視。省政府和廣電總局籤署《推動廣東省4K超高畫質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廣東廣電局制定《廣東電視頻道高畫質化規劃方案》,專題召開全省電視頻道高畫質化建設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二是綜合施策。
  • 借超高清東風 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迎來規模商用
    為推進4K超高畫質電視發展,指導電視臺和有線電視、衛星電視、IPTV、網際網路電視等規範開展4K超高畫質電視直播和點播業務,保障4K超高畫質電視制播、傳輸、接收及顯示質量,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印發了《4K超高畫質電視技術應用實施指南(2018版)》(以下簡稱《實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