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的名字》向「指揮泰鬥」曹鵬致敬:義務普及交響樂、關愛自閉...

2020-12-13 中華網娛樂頻道

如果你是欣賞交響樂的入門級新手,你大概會好奇「為什麼樂手都盯著樂譜看,沒人看指揮,指揮還是全場C位呢?」實際上,普通觀眾只看到了指揮看似輕鬆地在舞臺上揮動著指揮棒,卻無法看到在演出背後由指揮竭力完成的樂曲解讀和排練組織。昨晚21:30,尋訪紀實節目《閃亮的名字》在東方衛視播出,「尋訪者」陳辰走近著名音樂指揮家曹鵬以及默默支持他的家人;「演繹者」趙立新則立體地展現了曹鵬的藝術造詣和奉獻精神。

古人云「知樂則幾於禮矣」,說的是音樂可以善民心。曹鵬致力於普及交響樂,也是因為他相信通過傳播音樂之美,整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將會提高。《閃亮的名字》講好主旋律故事,凝聚正能量,為國民提供了一個精神出口。節目播出後的實際效果也表明:《閃亮的名字》不僅喚起了民眾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也通過郭永懷、曹鵬等科學家、藝術家喚起了國民的文化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關愛自閉症兒童

曹鵬是最暖心曹爺爺

這頭是被撞後落在地上的小提琴;那頭是害怕得躲在門後的自閉症孩子。一邊是滿臉歉意的自閉症孩子媽媽;一邊是怒形於色的被撞孩子母親。面對不贊同自閉症孩子與普通孩子一起學習的家長,曹鵬(趙立新 飾)擲地有聲地說:「我在這裡想提醒這位家長,在我們天使知音沙龍裡沒有不正常的孩子。你們的孩子有選擇,他們沒有,如果一定覺得天使知音沙龍的理念跟你有衝突,那就另請高明吧。」聽到這番話,自閉症孩子衝出房門一把抱住曹鵬(趙立新 飾)……

相關焦點

  • 《閃亮的名字》指揮家曹鵬「暖心」關愛自閉症兒童
    中國網娛樂2月15日訊如果你是欣賞交響樂的入門級新手,你大概會好奇「為什麼樂手都盯著樂譜看,沒人看指揮,指揮還是全場C位呢?」實際上,普通觀眾只看到了指揮看似輕鬆地在舞臺上揮動著指揮棒,卻無法看到在演出背後由指揮竭力完成的樂曲解讀和排練組織。
  • 《閃亮的名字》指揮家與自閉症兒童的音樂世界
    該項目通過義務音樂培訓,讓眾多自閉症兒童學會唱歌、跳舞以及樂器演奏,給自閉症兒童家庭帶去了久違的歡聲笑語。如果你有關注自閉症的相關話題,你會了解這位94歲的老人用音樂「打開」自閉症孩子耳朵、眼睛、嘴巴的故事有多動人,它傳遞了「愛與尊重」,讓每一個生命都得以綻放。
  • 交響樂普及者曹鵬——「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它可以培育人生的力量」
    與自閉症孩子工作只是曹鵬晚年踐行公益的一小部分,他更重要的貢獻在於向公眾普及交響樂。如今「上海曹鵬音樂中心」之下有三個業餘樂團:2005年成立的「上海城市交響樂團」(簡稱「城交」)、2010年成立的「上海學生交響樂團」(簡稱「學交」)、2014成立的「上海城市青少年交響樂團」(簡稱「青交」)。
  • 第十屆「愛在城市——關愛自閉症慈善音樂會」舉辦
    4月9日,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上海曹鵬音樂中心、天使知音沙龍等機構共同承辦的第十屆「愛在城市——關愛自閉症慈善音樂會」溫情上演。國家一級指揮、中國著名指揮家、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自閉症關愛基金」終身愛心大使、93歲的曹鵬先生親自擔任演奏指揮。 慈善音樂會上,天使知音沙龍的自閉症孩子們與上海城交響樂團、上海學生交響樂團的樂手們共同演奏了13首中外名曲。
  • 馬雲「指揮」交響樂,談不上「冒犯藝術」|新京報快評
    馬雲指揮交響樂,充其量就是個內部年會的小花絮,興之所至、盡興而歸、無傷大雅,不必大驚小怪。▲馬雲指揮交響樂。文 | 思凝最近,馬雲又出圈了,這一次是當起了樂隊指揮。視頻擴散開來,引發輿論熱議。有觀點認為,這樣的舉動令藝術蒙羞,再次證明「只要有錢就能瞎指揮」。據了解,視頻來自日前在廊坊舉辦的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周年音樂會,指揮家餘隆、小提琴家呂思清與中國愛樂樂團聯袂奉獻了一場頂級古典樂盛宴。
  • 交響樂指揮的作用究竟是啥?是在瞎比劃嗎?
    不了解交響樂的小夥伴們也許會發出疑問指揮的作用究竟是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指揮那些事~指揮是一支樂團的靈魂人物在樂團中擁有無可爭議的權威著名指揮家阿什肯納濟曾經這樣解釋指揮家的意義 準確表達出作品的意境和情感指揮家對樂隊的指揮也是音樂的一種詮釋和再創作那麼,指揮們都是如何實現對整首曲子的調動和控制的呢?
  • 國家大劇院推出民樂器"混搭"演繹交響樂
    二胡、琵琶等演奏《今夜無人入睡》,阮、笙等演奏《鄉村騎士》序曲……8日,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用中國民族樂器演繹西洋交響樂,「跨界混搭」演繹了眾多中外經典返場曲,從而拉開了國家大劇院「民族藝術精賞系列」的序幕。
  • 餘隆做客「古典音樂百家講堂」,答疑樂迷困惑—聆聽交響樂不必糾結...
    如今,隨著交響樂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著走進音樂廳。但交響樂畢竟是一門舶來藝術,一首大部頭的交響樂作品,欣賞起來有時比話劇、舞蹈甚至歌劇要難上不少,對於新入門的樂迷來說,「太過高雅」、「聽不懂」等類似的擔憂,是大家最常向音樂家反饋的話題。
  • 任士榮 義務教盲人學習手風琴的音樂泰鬥
    原標題:任士榮 義務教盲人學習手風琴的音樂泰鬥 他是中國手風琴泰鬥,他更是義務為盲人教授手風琴的良師,在他的帶領下,盲人朋友在音樂中找到了歡樂和自信,而他也在和盲人朋友們的交流中越來越年輕。他就是空政文工團手風琴演奏家任士榮。 任士榮教盲人學琴,這因緣還要從18年前說起。
  • 縈繞天地間的迴響——紀念中國指揮大師李德倫百年誕辰
    在新中國第一代指揮家裡,李德倫兼備了超群的才華與非凡的智慧。那些年帶著中央樂團到全國各地演出,下工廠、進校園、到農村,他自己準備為群眾普及知識的解說詞。英國作曲家布裡頓有個作品《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中國指揮家李德倫也有個類似單口相聲的開場白。音樂會演出之前,他將交響樂隊所有聲部所有樂器,一個一個、一件一件介紹給聽眾。
  • 餘隆指揮 奏響交響樂「最強音」
    餘隆 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文/白贇 汪琴 20年,一個不算很長但卻體現「愛樂質量」的數字符號。風雨兼程20年,有執著追求的夢想,有暗潮洶湧的險礁,有寬敞明亮的坦途,有狂風驟雨的洗禮,有披荊斬棘的驚險,有春華秋實的喜悅。再過兩天,杭州餘杭大劇院就要響起這個交響樂團的「最強音」。
  • 為什麼我們聽不懂交響樂?
    前言當看到或聽到交響樂三個字的時候,您的第一直覺是什麼?高雅?曲高和寡?陽春白雪?還是天邊飄過五個字,「那都不是事?」其實無論您喜歡與否,當您的孩子開始學習音樂的時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若干年內,您得和交響樂過招了。交響樂真的很難麼?俗話說的好,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 《閃亮的名字》走進銀川中小學幼兒園
    12月11日,由銀川市委組織部、銀川市委宣傳部、銀川市委黨校、銀川市委黨史研究室、銀川市教育局、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閃亮的名字》走進思政課」在銀川市閱海第四小學正式啟幕。 活動立足寧夏黨史、銀川黨史,以史冊上熠熠生輝的閃亮名字為切入點,挖掘那些為人們熟知或不熟知的時代英雄,解讀他們的傳奇人生。
  • 馬勒寫過幾部交響樂?
    馬勒究竟寫過幾部交響樂?按音樂西方音樂史的編號是9部,但我們也可以認為馬勒一共寫了11部。古斯塔夫·馬勒的交響樂,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必修課」。那麼,馬勒究竟寫過幾部交響樂呢?如果我們接受音樂西方音樂史的編號,那就是9部。
  • 把中國交響樂推向世界是我的使命
    一個指揮家必須耳朵好、反應快,靠手、靠身體、靠眼睛裡的神採,引導樂隊敏銳感受到指揮用意我14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姐姐希望我學鋼琴,將來成為作曲家。有一次,賴廣益老師看見我指揮童聲合唱,對我說:「陳燮陽,你將來可以學指揮啊,我幫你練!」於是,他帶我練耳。後來,我進入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名師黃曉同。
  • "愛佑安琪"慈善交響樂30日演出 香港名家齊漢芳主棒
    據了解,此次慈善交響音樂會的曲目既包括中國民眾膾炙人口的管弦樂曲《我的祖國》、《蘇三》,也有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的《塞維亞理髮師》、美國作曲家詹姆斯.霍納的電影《鐵達尼號》主題曲《我心永駐》、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樂》等西方交響音樂經典作品,中西合壁,值得期待。
  • 關愛自閉症慈善音樂會唱響國家大劇院
    關愛自閉症慈善音樂會唱響國家大劇院 2018-04-09 22: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楷欣     第十屆「愛在城市——關愛自閉症慈善音樂會
  • 90高齡的著名指揮大師鄭小瑛執棒長沙新年音樂會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兆紅)她是我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也是第一位登上國外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 她就是今年90高齡的中國交響樂界泰鬥、著名指揮家鄭小瑛。今天下午,正在長沙音樂廳指揮排練的鄭小瑛接受了記者採訪。交響樂等高雅藝術提升了長沙文化形象雖然年屆九旬,但鄭小瑛激情滿滿,步履穩健,指揮有力,她戲稱自己終於晉升「90後」,讓人嘆服「藝術使人年輕」的妙諦。
  • 《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
    《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音樂家,也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像《英雄交響樂》、《命運交響樂》、《田園交呼樂》、《合唱交響樂》等在全球都聯名遐邇,可以說他的一生為音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