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選得好,天天過的像高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至關重要。每年都有後悔選錯專業的考生,大家給出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樣的,其中因為專業掛科率而後悔的學生不在少數。
大學生們掛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考前沒有認真複習、專業內容太難、複習範圍太廣等等。
下面是大學裡,學生掛科率奇高的4個專業,掛科後補考也未必能過,就連班級裡的學霸都難以招架,更別說學渣們了。
大學「掛科率」奇高的4個專業,補考未必能過,連學霸都難以招架臨床醫學專業:考前不給劃重點
「老師您能給劃個重點嗎?」「你見過哪個病人會按照重點生病?」這段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對話,讓人看後無力反駁。
臨床醫學專業不僅學習難度大、複習範圍廣、整本書都是複習重點,更何況該專業的書籍不止一本,如果沒做好考前複習,學生很容易掛科。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習難度大
學習生涯中,數學是眾多學子公認難學的科目,需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光靠死記硬背而不去理解,學習數學只會更加吃力。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學習難度到底有多大?學生的評價是:低下頭再抬起頭可能就錯過了重點內容,後面再想跟上老師的節奏就難了,這也是為什麼該專業掛科率高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學霸也未必能保障自己不掛科。
物理學專業:考察範圍廣
學習物理專業,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學能力,因為物理計算中,會涉及數學方面的基礎知識,考察學生力學、統計物理、光學、熱力學、高等數學等方面的知識,數學和物理較差的同學,最好別選擇這個專業,不然很容易在大學期間掛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涉及領域多
談及計算機類專業,大家的印象大多是就業前景好、薪資高、待遇好,的確如此,但大家不能只看到光鮮的一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也是掛科率奇高的一個專業。
學習該專業,涉及的領域很多,且每個領域的知識內容都非常難學,如果學生沒有集中精力放在專業課的學習上,掛科、補考只能是「家常便飯」。
分析:掛科之後的「補考」並不簡單如果學生某一專業掛科了,就要面臨著補考和重修,竟有部分考生將補考當成是一種退路,認為反正有補考,自己通過補考就行了,實際上大學生掛科之後的補考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通常來說,期末考試之際,大學各科老師會出兩套試卷,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用的是其中一套試卷,餘下的那套試卷是留給補考學生用的。
兩套試卷的內容肯定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掛科的學生想要順利通過補考,需要重新複習專業課本中的重點內容。
在別的同學已經結束考試放鬆時,掛科的學子只能「孤軍奮戰」,為補考做著努力,更重要的是補考過了,也會留下記錄,一旦考生的成績檔案留有大學期間的補考記錄,再想保研就很難實現了。
而且有些高校,學生掛科後是不安排補考的,只能選擇「重修」,重修是比補考更壞的結果,意味著學生需要再上一個學期已經掛科的專業課,很容易耽誤自己下學期的專業學習進度。
重修耽誤的不只是考生的時間與精力,還會給考生帶來更大的學習壓力,其實無論是補考還是重修,都會帶來一定的學習負擔,耽誤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進度。
如果大學生能夠利用複習周好好溫習專業課程,提升複習效率,不掛科還是很容易實現的,一旦掛科,會給考生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大學期間掛科會帶來哪些影響?無緣獎學金的評定。很多高校的獎學金評定,其中一項標準就是看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即便是學生沒有掛科都不一定能夠拿到獎學金,更何況有掛科的經歷,會被取消獎學金評定資格。
即便是學生在其他方面表現十分出色,也沒辦法去申請獎學金了,不過只針對這一年,不影響新一年的獎學金申請。
有可能導致延遲畢業。對於那些多次補考沒有通過,最後只有選擇重修的學生來說,很容易延期拿到畢業證,如果重修考試也沒過,看來是太「留戀」大學生活了。
選擇實習單位易受限制。大學裡部分專業需要在大學最後一年去到實習單位實習,比如醫學生需要去到醫院實習,但部分實習醫院則不接受大學期間有掛科經歷的學生去實習,所以大學期間專業課程掛科的影響不容小覷。
在沒有真正經歷大學生活之前,很多學生往往會被「沒有掛過科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這句話所欺騙,甚至一些大學生以掛科為榮,肆意揮霍著自己寶貴的大學時光,以掩飾自己懈怠學習、不求上進的事實。
學子們經歷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才有機會考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而大學是人生當中,最為美好的一個階段,如果學生在升入大學後,如同脫韁的野馬,只顧享受輕鬆的生活,而忽視專業學習,導致頻頻掛科,最終無法順利畢業,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