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樵夫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當一個人,有了足夠多的閱歷後,會在人際交往中,形成自己的擇友觀念。
那些講究誠信的人,通過自己的言行,給人一種靠譜的印象,從而贏得好人緣,他們也能因此,交到適合自己的知己朋友。
而那些,不守信的人,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很難讓人產生期待。
直到碰壁無數後,許多人才能意識到,原來人生最好的底牌,不是自己多努力,也不是腰包裡多有錢,而是能夠取信於眾人,做事有擔當。
用巴菲特的話來說,「靠譜,是比聰明更加重要的品質」。
生活於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義務。
若想在餘生的漫長時光裡,將日子過得舒心,大家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做一個有擔當的人;這樣才能在付出之後,贏得一份收穫,把握一種幸福。
如果,在責任面前,我們選擇了退縮和逃避。
那麼在往後的時光裡,大家將會明白這樣的道理,人生有些苦頭避無可避,在你選擇避開的時候,殊不知,它會以新的形勢出現在你的面前,也會讓你面臨更大的挑戰。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湯霖
一個靠譜的人,會在生活中主動去擔當,他會義無反顧地,去承擔應盡的責任,在磨礪中不斷提升自己,也會因此擁有一個精彩的人生。
人際交往中,很容易遇到聰明人。
但是,那些值得信賴的人,尋尋覓覓中,卻時常很難得。
經過一段人生的旅程,朋友們才會明白,若想生活順心一些、事業穩健一些,和靠譜的人做朋友,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能夠結識靠譜的人,不僅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還能與對方的相處中,避開不期而遇的陷阱,把握意想不到的幸運。
交靠譜的人,才不會耗費有限的光陰,也不會陷入人際的困境;若想餘生少走彎路,與4種靠譜的人做朋友,希望你能明白。
無論處於怎樣的環境裡,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底線。
懷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態度,做好該做的事情,避免損人利己的事情,這樣才能在時日的推移中,成為大家認可的對象。
生活中,那些講究原則的人,他們既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也能堅守內心的初衷。
在一如既往的堅持中,不僅能樹立良好的形象,也能依靠自身的堅守,給人一種靠譜的印象。
因為對方有原則,所以不用去設防,只需要坦誠相待,感受友誼帶來的溫度。
和這樣的人交往,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友誼的珍貴,在光陰的長河中,彼此也能守住情誼的底線,從而讓雙方,成為真正的人生知己。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什麼樣的人,能夠走得順暢一些呢?
如果一個人,將大把的時間,用在吹噓高調上,每每有了一些成績,便大肆宣揚自己的不平凡。
這樣的舉動之下,不僅會浪費時間,還會讓自己招嫉,從而讓人生被設絆。
倒不如,做一個「訥言敏行」的人,在餘生的路上少說話、多做事,反而能夠在默默無聞中,更快地向成功靠攏。
當然,後者也會用行動,讓人產生靠譜、值得信賴的印象。
與低調努力的人做朋友,不僅能夠在旅途中,少一些磕磕碰碰,還能在其帶動之下,做一個穩打穩紮的人,不覺之中,就能讓大家贏得厚積薄發的機會。
不答應則罷,一旦做出了承諾,便會用擲地有聲的行動,將諾言變成現實。
可想而知,這樣的人走到哪裡,都能用自己的真誠舉動,給人留下值得信賴的形象,也能樹立一個靠譜的招牌。
一直以來,做人要守信用,是一個人贏得信賴的關鍵;可是偏偏有許多人,在面對利益的時候,總會有所選擇的,忘記自己的承諾。
那些缺乏誠信的人,大家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時候,與他共事一次。
如果有再多共事的機會,想必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打起了退堂鼓,畢竟和一個不靠譜的人談合作,無異於前途渺茫,過程可能挑戰連連。
一個講究誠信的人,才會讓我們產生靠譜的感覺,和這樣的人相處共事,不僅內心感覺踏實,即使遇到了一些挑戰,我們也願意在心平氣和中,與對方一起將問題解決掉。
與他人的交往中,大家都希望被尊重。
可是要知道,人際關係如同一面鏡子,你如何對待別人,他人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反饋於你。
大家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誰都不願意,將其浪費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
比如說,當你希望與某個人聯繫,可是打電話不接、發消息不回,你左等右等之後,半天的時間,他才應了一句,「對不起,忘記回復了」。
和這樣的人交往,你無法找到被尊重的感覺。遇到不懂得尊重你的朋友,你會發現,與他交流的過程中,就是一種虛度光陰的事情,心態再好的人,也會逐漸失去了耐心。
和尊重你的人做朋友,這樣的友誼,會讓人心平氣和,不會讓人在相處中走彎路;大家在一起的時光,也會被幸福和快樂所渲染。
交「靠譜」的人,與之相處的過程,才會多一些釋懷,少一些煩憂。
若想在餘生中,少走許多的彎路,不妨做一個真誠的人,去結識值得相處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