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服務,我們是專業的!
本專業是否應該繼續考研?跨專業考研又該如何選擇?熱門專業是否真的值得一試?有哪些專業可以撿漏?……每周二,考驗核電站的《考研專業深度解析》將會推出系列專業解析!
第三期
01
學科簡介
新聞傳播學是研究新聞活動、傳播活動及其他人類傳播現象的學科。本學科以人類社會新聞與信息傳播活動為對象,從不同維度研究不同形態和類型的新聞與信息傳播活動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在性質上,兼跨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本學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大眾傳媒的新聞傳播而展開,在近些年,其研究視野和範圍大大擴展,網絡傳播、媒介文化、數字傳播、信息和文化產業等各個方面,已成為本學科研究的重要內容。目前,本學科下設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與數字傳播、廣告學與傳媒經濟學四個學科方向。
02
學科方向
新聞學:以新聞生產及傳播,特別是職業新聞傳播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三個方向:第一,新聞理論研究:對各種新聞傳播新現象新問題、數位化時代新聞傳播發生和發展、提升全民媒介素養等提供理論支持和說明;第二,新聞業務研究:以傳統的&34;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新聞業務研究,正在轉變為事實、娛樂、評論等敘事技巧與文字、圖像、影像、聲音綜合運用的研究,成為新聞學研究的前沿;第三,新聞史研究:為職業和非職業新聞傳播者提供本領域人文歷史意識,尤其是提供當代新聞傳播歷史發展變化的基本概念方面。
傳播學:以人類傳播現象為研究對象,重點在於傳播、交流與人類的關係及其變遷。主要包括三個方向:第一,傳播理論研究:主要包括傳播與人的交往、傳播制度、傳媒生產、受眾、傳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內容包含媒介生產與政治經濟權力、媒介文本的意義呈現;第三,傳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傳播觀念史、傳播文化史和社會史等。
廣播電視學與數字傳播:以廣播電視和以數位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兩個方向:第一,廣播電視研究:主要包括節目和頻道(率)的構架、類型、製作和運營,廣播電視節目和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受眾、收視(聽)率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體研究:強調以信息科學和數位技術為主導,以傳播理論為依據,內容涉及基本理論研究、內容產制研究、產業模式研究以及傳播與技術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時,研究新媒體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關係。
廣告學與傳媒經濟學:由廣告學和傳媒經濟學兩個相關聯的部分構成。廣告學與傳媒經濟學的學科基礎是傳播學理論、社會心理學、經濟學和管理學。主要分五個方向:第一,廣告傳播理論:研究廣告的傳播特性、功能、類別、程序,廣告發展的歷史與變化趨勢;第二,廣告運作與管理:研究廣告主、廣告公司、媒介的廣告運作與廣告經營機制;研究社會對廣告傳播的管理與控制;第三,品牌傳播:圍繞著品牌建設而進行的廣告策劃與創意、設計與製作以及媒體運用;第四,傳媒經濟理論:傳媒經濟的本質,傳媒產品的性質與產制方式、傳媒的消費結構、行為與績效、媒體市場失靈與政府規制等內在規律;第五,傳媒經濟實務:研究傳媒組織的決策、戰略及其他經營管理問題。
03
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區別
新聞學和傳播學具有很大的相關性,但他們也有著一定的區別。新聞學側重於新聞採、寫、編、評等業務實踐層面,具體到各類新聞的採制和運作;而傳播學研究範圍廣泛,研究人類社會活動中的各種傳播活動,以及研究傳播活動主體與外部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
1.研究範圍不同。新聞學主要以傳統的報業為主,評論是重點。學習內容包括理論方面的馬克思主義的新聞理論、新聞史,實踐方面的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新聞學有理論新聞學、中外新聞史、應用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攝影、編輯出版等專業分支。傳播學涉及了幾乎所有媒體的所有內容。傳播學學習的內容既有專業課程方面的人類學、語言學、符號學、信息學、社會學、心理學,也有廣告、新聞、影視、營銷、對外交流等內容。傳播學包括傳播法學、傳播理論研究、媒介發展研究、跨文化交際、廣告學、藝術傳播等分支。
2.就業方向不同。新聞學多在傳統的媒體,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單位就業,另外還可以在出版社、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師資格證,到學校裡當老師。傳播學可在傳統媒體、新媒體、廣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門等就業,選擇範圍更加廣泛。
3.考研複習要點不同。新聞是一門人文學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觀平衡,其核心課程是採訪和寫作;傳播學是社會科學,是商業社會下的產物,培養學者或者學者型記者,因此在複習的過程中,要與傳統的人文學科拉開距離,而多靠近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並且要多看歐美原著。
04
就業前景
就業方向之一:傳統媒體
目前傳統紙質媒體、廣播電視媒體和期刊是我國傳媒市場的中流砥柱,他們依然是新聞潮流的主角,也是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的首選。
近年來,受到電子媒介強大的時效性壓力,報紙媒體不得著力於調查性報導和分析性報導。所以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不僅僅需要具備良好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新聞敏感和採訪突破能力,有時甚至需要具有宏觀經濟與政策、區域經濟和調查性報導的能力。部分報紙為事業單位的身份,能夠吸引名校研究生的加入。
除報紙外,廣播電視臺也是新聞傳播專業考研學生未來的就業首選。目前廣播電視業多採取市場化運作,每年都要引進大量的人才。雖然各電視臺招聘人數眾多,但一般待遇較低,有較長的項目實習期,因此實踐競爭壓力比較大。適合真正對廣播電視業有熱情,並且在制播技術上有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加入。
結合以上,各專業要求新聞傳播專業人才無不涉及多個方向,這就需要在讀研期間,要廣泛涉獵其他專業學科,可選修一些實用性、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同時儘可能進入強勢媒體實習,有質量的實習經歷會使你在應聘時更加受到賞識,也會提升你的履歷,使你認清自己在媒體行業中的優勢和劣勢,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揚長補短。
就業方向之二:新媒體策劃
這裡所說的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主要是指網絡媒體、移動媒體及廣告公司。相比傳統媒體,以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為依託的新媒體,在資訊時代是最具潛力的朝陽行業之一。作為朝陽產業,新媒體行業更需要市場高手來策劃有效消費,因此媒介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緊缺。目前,網絡媒體產業的發展遵循「創意產業」的規律,廣告經營人才也很適合投身網絡媒體。
網絡媒體對個人的經營意識與創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們在讀研期間,要多關注產業新聞,了解國內外傳媒市場的運作規律。學習一些網站製作技巧以及相關的技術軟體也非常必要。
另外,像廣告公司、新聞發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時尚雜誌編輯等也是新媒體行業中較受畢業學生歡迎的行業。但這類公司可能對同學們在個人特長方面有更深的要求。總的來說,這幾類公司,必須要求學生有前期實習的經歷。
就業方向之三:行業編輯
相比傳統媒體具有較高素養的編輯、記者,有些人群雖然從事的是新聞事業編輯職業,也許並不需要很專業的新聞調查研究能,如網絡編輯、影視節目製作公司高級編導、線下刊物編輯、企業刊物編輯、記者等,但他們同樣需要具備簡單新聞傳播知識,上述行業也為新聞傳播專業碩士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目前網絡媒體從業人員已經從規模和數量上超過傳統媒體,雖然人數眾多,但隨著網際網路的更深入發展,網絡編輯也成為市場上搶手的人才,尤其是跨專業新聞傳播學研究生。
其次是影視製作編輯和企業內刊編輯。隨著電影、娛樂業等行業的迅猛發展,這些公司對影視節目的編、播、採人才都有廣泛的需求。如果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寫作能力,熟悉電視節目製作流程和電視表現手法,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這類新聞學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非常廣泛。
(摘自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