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喊冤」:山寨貨不等於假貨,我們是認真打假的!

2020-12-15 百家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創維與拼多多的嘴仗還在持續,一方面是創維發布維權聲明並下架自己在拼多多上的全部商品,另一方面是拼多多拼聯合創始人達達的喊冤,說創維 6 月還在與拼多多合作,卻在上市前夕未與拼多多溝通就下架商品。

而對與平臺假貨問題,拼多多 CEO 黃崢也表示 " 打假,我們一直是特別認真的。"在溝通會上,拼多多列出了他們的打假成績單。稱拼多多自創業第一天就投身打假。

拼多多列出了他們的打假成績單:

下架 1070 萬件問題商品,攔截 4000 萬條侵權連結;

主動刪除商品量是權利人投訴的 125 倍,聯合 400 餘品牌取證打假;

1.5 億元消費者保障基金,先行墊付,閃電退款;

假一賠十,奉行電商行業最嚴格賠付標準。

涉嫌售假?黃崢:對廠商不能靠堵,還得疏導

事實上,從今年 6 月 18 日拼多多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召開媒體溝通會,到 7 月 31 日臨時召開媒體會,黃崢被媒體問及最多的問題莫過於平臺是否涉嫌銷售假貨及劣質產品。而就在拼多多 IPO 敲鐘的前幾個小時,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曾談到在上市後如何治理平臺產品質量的問題。他認為," 必經的階段不能被跳躍,像阿里巴巴吃過的苦,都是要吃的,只是相對(而言),有哪些坑我們知道了,可能解決問題的速度更快,前人的經驗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略顯殘酷。拼多多解決問題的速度,顯然不像輿論暴風雨那樣來得更快、更猛烈。伴隨資本推動、股價狂飆,拼多多自上市那天起全面進入大眾視野,並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敲響了誠信警鐘。

7 月 28 日,創維方面發表聲明稱,已關注到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要求其停止售假行為;7 月 29 日,童話作家鄭淵潔通過微博表示,拼多多平臺上有賣家銷售盜版皮皮魯圖書,涉嫌侵犯其著作權。

回應 "7.5 元奶粉事件 ":

用來引流去火的菊花晶 低價奶粉安全可食用

就此前網傳 7.5 元奶粉事件,拼多多回應稱,此舉是為了用來引流去火的菊花晶。

菊花晶是以菊花經科學提煉成膏後,配白糖粉等加工製作而成,適用於兌在牛奶中飲用,解決部分嬰兒喝奶粉上火問題。

同時拼多多發言人在針對低價奶粉事件中表示,平臺上的低價倍嬰美奶粉很多只是臨期商品,也是安全的可以食用的。

" 中國的媽媽和爸爸喜歡給小朋友吃新鮮的,但是保質期過半的奶粉(因銷售不出去)會逐漸走近臨期,而在怎麼處理臨期奶粉這個問題,我們願意和各大平臺一起建立臨期嬰幼兒奶粉的處理標準。"

回應創維維權聲明:

此前有合作 商品卻突然下架

7 月 28 日,創維集團旗下 RGB 電子公司發布聲明稱,拼多多購物平臺上出現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銷售,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和創維品牌權益。創維 RGB 電子公司負責創維的電視生產業務,也是創維旗下上市公司創維數字的股東。

拼多多在溝通會上對此事做出了正式回應,同時列出了和創維合作、遭投訴的時間表:

6 月 17 日,創維在拼多多上線官方旗艦店;

6 月 20 日,創維電視總監拜訪拼多多,雙方建立工作組;

7 月 26 日,創維未做任何溝通突然下架全部商品;

7 月 28 日,創維發布維權聲明。

7 月 31 日晚間,針對拼多多的 " 喊冤 ",深圳創維 -RGB 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國在創維 2018 年新品戰略發布會後,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記者回應稱," 創維的確曾在今年 6 月份與拼多多商議過合作事宜,不過在洽談合作的時候就已經要求拼多多方面下架(假冒商品),但是直到 7 月份一個月的時間仍沒有下架。既然不能將假冒商品下架,那麼我們只能將自己的商品下架。現在我們也是在溝通之中,希望能下架(假冒商品)。"

創維集團總裁劉棠枝也表示,創維堅持品質至上,尊重智慧財產權,尊重商標,絕不縱容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銷售。" 所有的渠道和流量都應該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贏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合作,離開相互尊重這個前提,這種合作不會長久。"

據悉,此前創維已經與 7 月 26 日下架了自己在拼多多平臺上的所有商品,而記者注意到,截至 7 月 31 日晚間,在拼多多平臺上仍能搜索到創維聲明中附所提及的部分假冒創維品牌。

拼多多聯合創始達達表示," 我們之前學習淘寶 18 年的歷史和經驗,希望拼多多經過這次風波,能夠與行業各大平臺解決和規範白牌機的問題。"

而在黃崢看來,近期輿情對於拼多多山寨電器的爭論,根源在於很多產業產能過剩,很多中小企業希望通過蹭流量的方式來銷售產品,人在短期利益面前是會動搖的。所以 " 要跟大禹治水一樣去疏導這些白牌機廠商,你不能只靠堵,也要靠疏導。"

同時,黃崢也表示,拼多多願意攜手中國所有品牌電視機廠商徹底梳理電視機 " 傍名牌 " 現象治理方案,以及聯合中國白牌電視機產業帶,探討品牌化發展策略。

不過,低價打法瞄準低線城市女性的拼多多," 山寨 " 似乎是其難以擺脫的烙印。但在剛剛上市之際,就遭遇如此大面積的輿論爭議,難免讓黃崢口中這個 " 三歲的孩子 " 有些招架不住。達達將此次輿論風暴稱之為 " 可以載入史冊的一次輿論攻擊 "。之所以將其定性為 " 攻擊 ",主要是因為拼多多方面認為,大多數的網絡消息在拼多多看來根本是子虛烏有,一些網絡段子暴露的問題商品,純屬惡搞。

平臺失責?黃崢:打假我們一直是認真的

發展速度快,可能是大部分人對拼多多成長過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曾有媒體形容,1000 億的 GMV,京東用了 10 年、唯品會用了 8 年、淘寶用了 5 年,拼多多只用了兩年零三個月,這是拼多多發展迅速的最好證明。或許正因為發展過快,公眾對平臺的期待也有了相應的 " 情感訴求 ",上市後的拼多多又多了一個 " 讓中國打假倒退二十年 " 的標籤。

" 假貨是人性問題。" 對此,達達回應," 假貨問題是社會問題,讓 3 歲的拼多多承擔是不公平的。" 達達說," 對於白牌電視機和嬰幼兒奶粉,我們要搞清楚這兩個行業到底存在什麼問題,打假不是一家的事情,同行大家一起從供應鏈、到下遊的銷售端,一起來打架,假貨就會越來越少。"

曾有業內人士直言,假貨並不會是此後拼多多發展的阻礙,畢竟此前該走的路阿里都已經走過。資料顯示,2015 年 1 月,阿里巴巴在美遭到集體訴訟,導火索是中國工商總局在發布的 " 白皮書 " 提到阿里旗下淘寶銷售假貨等問題。儘管該訴訟在隔年 6 月被美國地方法院駁回,但當時對阿里的間接影響是:4 個交易日蒸發 300 多億美元市值。此後,阿里在打假工作上投入的資金和精力與日俱增,並成立了專門的 " 打假隊 ",而此類事件對阿里的市值影響亦呈現逐年遞減趨勢。

但對拼多多具有借鑑意義的不只是阿里。早年的聚美優品同樣是頭頂各類榮譽光環,在成立 4 年後即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開盤發行價達 22 美元,更甚於如今的拼多多。但因多次陷入假貨風波,聚美優品股市表現急轉直下。截至目前,聚美優品股價只能徘徊於 2~3 美元之間。

究竟是像阿里那樣破而後立,還是像聚美優品那般受困瓶頸?這要視拼多多未來的打假成效而論。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賈路路曾對記者表示,售假利潤大、售假成本低、監管難度大、消費者知假買假、維權成本高等等多種因素,共同促成了電商平臺假貨泛濫。

同時,賈路路認為,平臺假貨泛濫這種現象不是某個平臺的問題,這種現象從根本上表現了法律對社會中產生的新事物、新現象規制的滯後性,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全解決的,也不要過度寄托在單個平臺治理上。

未來拼多多如何打假?" 打假,我們一直是特別認真的。" 黃崢表示," 這幾天不光是競爭對手,有各種各樣的人都在對我們進行全面的監督,從長期來講也是省了我們很多人力、物力的,因為都把問題找出來了,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怎麼去逐步解決。有一個意識我是比較強烈的,不能夠眉毛鬍子一把抓。"

黃崢早年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 2016 年 4 月時起,拼多多開始有計劃加大力度打假。但在從 4 萬多個供應商中發現了幾十家售假供應商並凍結相應貨款後,這也造成了雙方的矛盾激化。

" 堵住公司的門,不讓我們員工進,在辦公區域打人、恐嚇。" 在 2017 年 4 月舉辦的 " 新經濟 100 人 CEO 峰會 " 上,黃崢作為當場的受邀嘉賓,如此表述公司在經營中遇到的問題。而到了今年 6 月,類似的事件還在上演。根據媒體報導,6 月 13 日,在部分商家到拼多多上海總部維權的過程中,雙方出現肢體衝突。

記者查詢拼多多的《假貨處理規則》注意到,若平臺發現商家疑似銷售假貨,將通過實施暫時下架商品、臨時增加保證金金額、限制店鋪資金提現三項舉措中的一項或多項對商家進行處理。商家在收到平臺通知後的 7 個工作日內需進行一次舉證,若舉證不充分,需在此後的 5 個工作日內進行二次舉證。一旦平臺判定商家售假事實成立,商家要賠付消費者的並非單筆訂單的 10 倍金額,而是該款商品歷史總銷售額的 10 倍。

對此,黃崢曾解釋稱,拼多多 " 假一罰十 " 等打假政策是在淘寶打假規則的基礎上做了推進,相比其它平臺更為嚴格。" 我們一直在堅決打假,我們在技術上也在努力。但把所有行業問題全部怪在才三歲的拼多多身上,是不公平的,請大家給我們一點時間。" 達達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拼多多的生意佔比還是很小的,打假不應該是拼多多一家的事情,應該制定從上遊到下遊的更多規定,打假沒有終點。

媒體對於拼多多的報導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8 月 1 日早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密切關注媒體有關 " 拼多多 " 的報導,上海市工商局已開展調查。本文整合自每日經濟新聞、財經網

【該以窮人之名原諒拼多多的山寨貨嗎?】

識別下圖中二維碼,進入ZAKER超級話題,與Z友一起吐槽討論

相關焦點

  • 山寨貨不是假貨,拼多多的解釋你能接受嗎?你究竟了解多少?
    山寨貨不是假貨,拼多多的解釋你能接受嗎?你究竟了解多少?在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裡,網際網路公司成為了熱點,比如某科技公司發布希麼新產品等,都會在網上成為相關人點,近期關於拼多多的相關熱點不斷上升,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拼多多,就在前段時間裡作為快速崛起的拼多多上市了,就在上市首日創始人黃崢的身價高漲至140億美元,相信很多玩微信的朋友都有收到過拼多多砍價的相關連結而加入拼多多購物的吧,雖然拼多多在產品的質量方面有好也有壞,
  • 山寨不是假貨!網友調侃拼多多黃崢:這話可入選2018年度金句
    上市還不到一周,「假貨」「山寨」「劣質」等關鍵詞,就被貼在在拼多多——這家上線短短3年時間的電商平臺身上。風口浪尖之的拼多多,在上海總部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創始人黃崢的一句「山寨不是假貨」的澄清,不僅沒有滅火,反而為網友增添了新的段子素材。
  • 有錢人關心拼多多賣假貨,窮人還在拼多多拼單買東西
    最近備受關注的拼多多各式各樣的負面新聞撲面而來,雖然備受爭議,但它還是在美國上市了。接二連三的被爆出假貨,山寨貨。拼多多身邊很多都在用,都會在上面買一些生活日用品,確實比實體店和一些大型超市賣的便宜,有些吃穿的東西,也有很便宜的,十幾塊錢的衣服鞋子,一分錢一分貨,大家都知道,買了覺得不好就詆毀拼多多的人大有人在。而且,打假不僅僅是拼多多一家的事情,在中國,假貨見怪不怪了。
  • 山寨不是假貨?商品是否侵犯智慧財產權成焦點
    然而,還沒好好感受上市的喜悅,質疑拼多多售假、山寨、侵權的問題就接踵而來。8月1日,美股開盤後股價下跌16%。拼多多深陷「山寨」、「售假」漩渦。   山寨不是假貨?兩者有交叉   7月31日,拼多多在上海總部召開發布會,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在回應外界「假貨泛濫」質疑時表示,拼多多在打假方面一直特別認真,但今天其實是把山寨問題和假貨問題混在一起了,輿論進一步把所有的商家問題都變成了假貨問題。在拼多多上能夠定義為假貨的量肯定比媒體想像的要少。   山寨不是假貨!拼多多的「售假」回應反而引發了更多質疑。
  • 拼多多商家哭訴,平臺的山寨貨鍋,我們背了5年了
    我從5年前就開始在拼多多做商家,那會兒拼多多剛成立,想著新的機會要早下手,所以先去拼多多看看情況!不看不知道,看了立馬停了淘寶店,我當時也再開淘寶店,趕的電商潮,淘寶的經營情況很一般,幾個月過去,沒錢裝修店鋪,店鋪的等級和新手期一樣,做不起來!
  • 解密拼多多:定位低端消費市場=低門檻入駐山寨品牌?
    態度 在搭建的千億級市場背後,「山寨」「假貨」「次品」的標籤卻不斷被放大,對於假貨,拼多多的態度一直很鮮明,就是堅決打假。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劉建華 拼多多公司因為上市,之前累積的問題一併爆發。拼多多因為上市,之前累積的問題一併爆發。在搭建的千億級市場背後,「山寨」「假貨」「次品」的標籤卻不斷被放大,負面評論此起彼伏。近期,《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聯繫了多位拼多多的供貨商,採訪了數名習慣於拼多多購物的消費者,試圖進一步了解正在輿論風暴下的拼多多,拼多多究竟是什麼?
  • 因「山寨門」被約談 拼多多稱配合調查
    因「山寨門」被約談 拼多多稱配合調查  上海工商部門約談拼多多,要求其自查自糾;平臺仍有與海信小米等品牌相似產品在售在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等於7月31日站出來「回應一切」後,市場監管部門也對此事發聲,表示將對媒體及消費者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  受山寨門事件影響,8月1日,拼多多開盤價為19.48美元,下挫約14%,股價已經接近19美元的發行價。上市五個交易日,拼多多除了上市首日暴漲40%之外,其後四個交易日表現出持續走低的趨勢。
  • 361度公司起訴拼多多,商城內多家店鋪售賣假貨
    常陷「假貨」風波拼多多這個電商新貴,誕生不久後就在大眾眼裡貼上了「假冒偽劣」的標籤。一位消費者曾對媒體曝光,她曾在拼多多平臺購買某品牌手錶,到貨後發現保修卡未填寫,懷疑拼多多售假。於是,她就去多個平臺進行驗貨,然而商家稱,只認指定的驗貨平臺,該消費者將手錶寄去指定的平臺後,卻遲遲沒有收到答覆。
  • 整改近一個月 拼多多還有「山寨貨」嗎? 答案讓人扎心
    整改近一個月 拼多多還有「山寨貨」嗎? 答案讓人扎心   浙江在線8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賈曉雯 吳越) 「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 7月底,電商平臺「拼多多」,成為眾矢之的。
  • 山寨是不是假貨?如今的拼多多和早期的淘寶一樣嗎?
    這幾天,身處輿論漩渦的拼多多,過得並不開心,破鼓萬人捶一般的被批評,就連股價也連續下跌。似乎批評兩句假貨總沒錯。不過,對於拼多多上備受輿論詬病的產品,其實是山寨貨。拼多多CEO黃錚在很多網友的認知中,山寨貨並不等於假貨。
  • 7塊5的奶粉、藍月殼洗衣液 拼多多說要全部解決掉
    拼多多:假貨是人性問題讓3歲的拼多多承擔不公平在溝通會現場播放的第一頁PPT左上角,有一行紅色加粗字:拼多多創業第一天就投身打假。拼多多似乎想用這段話回應外界對其打假的質疑。在達達看來,假貨是人性的問題。其言下之意是無法杜絕。
  • 感謝貧窮,不如感謝拼多多
    人們在感嘆80後創始人黃崢晉級百億美元身價電商新貴之餘,關於拼多多的上市爭議也持續不斷,核心的問題就是平臺銷售假貨。事實上,電商平臺售假一直屢見不鮮,被打假的不止拼多多。但當媒體的鎂光燈聚焦在電商新貴拼多多身上的時候,公眾自然會把目光投向拼多多。
  • 拼多多正式宣布超越京東,直逼阿里 這是一種值得我們思考的模式
    於是他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他率先選擇了在大佬們不太看重的三四線城市,並迅速擴大範圍,瘋狂進行輸出。獨特的發展思維拼多多是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商品。
  • 拼多多發聲:將整改,但給不了時間表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王靜  先從最受關注的山寨數碼下手整改  7月31日下午,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和業務部分負責人代表公司管理層參加了記者溝通會。  溝通會一開始,達達就對近日網上流傳的有關拼多多假貨的帖子做了回應。
  • 毒具與假貨正在圍剿拼多多
    註:本文首發自IT之家微信公眾號《毒具與假貨正在圍剿拼多多》,歡迎大家關注IT之家微信公眾號(ID:ithomenews)。但拼多多就不同了,隱私發貨幫助不法買家隱藏身份,社交購物模式幫助商家傳播商品,雖然拼多多主觀上也是第三方平臺,但在事實上卻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再加上一向糟糕的審核機制,拼多多的表現很有點幫兇的意味。不過,拼多多毒具事件之所以受到這麼高的關注,也不全是因為事件本身,上市、假貨、聲討等輿論也同樣起到了巨大作用。
  • 在下沉市場,重新反思拼多多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固執地認為,下沉市場到處充斥著假貨、山寨貨;下沉市場的消費者購買力都非常的有限,且對品牌抱有極端的偏見。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諮詢公司Prophet的數據,藉助於電商的滲透,今年戴森在下沉市場的業務增長達到了118%,而一線城市的貢獻率僅21%。
  • 紙尿褲黑作坊蠅蟲亂飛,商家放言:拼多多不敢怎麼著
    ,但不願意淘汰我們;它們要靠我們的價格低廉來維持客戶,如果我們被淘汰了,它就火不起來了,所以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面對最新輿情,拼多多反應也算迅速——平臺管理層及品控團隊感覺觸目驚心,已對視頻中所述商家先行進行封店和凍結處理
  • 除了「假貨」,拼多多還有什麼?
    二、兩個視角解讀拼多多接下來我們認真解讀一下這個案例,我們有兩個視角:視角一,拼多多的企業戰略。2015年,淘寶開始打假行動,這是淘寶升級過程當中一個必然的選擇。但是當年一鍵按下去,消失了24萬低端商家,他們去哪兒了?2015年5月份,淘寶打假。2015年7月份,京東開啟了同樣面對低端產品的拍拍。2015年9月份,拼多多上線了。
  • 拼多多觀察:列印無假貨 遍地是雷坑
    拼多多售假的問題關注度頗高。但是有個品類的產品,在拼多多上是沒有假貨的,那就是列印產品。但饒是如此,依舊有非常多的陷阱在等著拼多多的小夥伴們,識破這些陷阱是關鍵。列印為何沒假貨?列印設備要求高精度的光電-機械配合,屬於無法山寨產品一般來說,山寨產品基本都是模塊化的、精度要求不高的可以仿。純機械加工,如果要求高,國內即使正規大廠都有技術差距,更別說山寨廠。印表機的機械部分看著不那麼複雜,但是對精度要求高,是一個系統工程。
  • 電商打假:體量越大,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文章中有人懸賞同款爆品的淘寶總價,結果拼多多上的商品,淘寶一樣不落,56款爆品,不僅品牌、款式一樣,就連商品介紹也完全相同,但在價格上,拼多多卻比淘寶實惠不少,結算後在拼多多上5000元可以入手的爆款,在淘寶上沒有7000元根本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