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江 四川在線記者 蒲南溪
「柑橘樹葉發黃的問題要引起注意,明天我就找農技員來』診斷』一下。」近日,在南充閬中市河溪街道白堡村柑橘園內,白堡村駐村工作隊隊員趙軍和白堡村黨支部副書記蒲榮芬商量著防治病蟲害的事,顯得憂心忡忡。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南充市委宣傳部定點聯繫幫扶白堡村。在駐村幫扶幹部和全村百姓共同努力下,2017年白堡村實現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脫貧不脫鉤、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做好脫貧後半篇文章,是脫貧攻堅的題中之義。2018年7月,南充市監獄派遣趙軍到白堡村參與駐村幫扶工作,與其他幫扶幹部一起鞏固脫貧成效,帶動村民持續增收致富。
從點亮120盞路燈開始 初心始終不變
兩年前,白堡村的夜晚特別黑,工作隊在走訪群眾時,不少村民透露出希望村裡安裝路燈的想法。
「如果村民出錢,一定會增加他們的負擔,這種方法不可取。」趙軍告訴記者,他當時就想,一定要努力給村民帶去實實在在的便利,點亮鄉村的道路。
通過多次跑部門、向上爭取,並制訂可行性的實施方案,這個想法得到上級部門支持。2018年10月,120盞太陽能路燈安裝在白堡村村道上,覆蓋了全村12個村民小組。
自從有了路燈,白堡村村民夜晚的活動便豐富了起來。「安裝路燈後,我每天晚上都要在廣場和朋友一起跳壩壩舞。」白堡村1組村民王玉芬對村裡安裝的太陽能路燈讚不絕口。
在駐村工作中,深入群眾,服務群眾,幫助群眾,趙軍和幫扶幹部們一直堅守的初心。他們利用各種途徑,架起了社會愛心人士與村民之間的愛心「橋梁」。不久前,趙軍聯繫了在西安的愛心人士,為白堡村村民捐贈400套保暖衣服。「雖然現在村民不愁吃、不愁穿,但是愛心捐贈可以讓村民真切感受到社會溫暖,增強致富信心。」
柑橘產業立村 鄉村振興立新功
扶貧不僅要給貧困戶「輸血」,還要增強他們的「造血」能力。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效,駐村幹部們從白堡村實際出發,主動與村幹部、農業專家、農戶溝通,共同商定把晚熟柑橘作為立村產業。
記者在白堡村脫貧奔康產業園看到,一排排柑橘樹整齊排列,長勢喜人,產業路沿著灌溉水渠在園區延伸。「目前,柑橘種植面積達100畝,全村28戶脫貧戶全部入股,通過『保底分紅+務工收入+收益分成』模式實現增收。」趙軍說,接下來將持續引導村民做好產業園管護工作,爭取實現長效增收。
經過兩年多的駐村工作,幫扶幹部們見證了白堡村的變化:村組公路拓寬,產業園柑橘樹茁壯成長,村民獲得感更強。蒲榮芬說:「如今白堡村百姓人心齊、錢包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駐村工作給予我生命新的活力,也讓我的人生更加充實精彩。」趙軍表示,將繼續紮根農村,為老百姓多做實事,繼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