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行腔宛轉的崑曲表演,一臺活潑又不失莊重的美式入學儀式,崑山杜克大學甫一揭開面紗,就迸發出中西碰撞的意味。20日,崑山杜克大學迎來首批新生,全球招聘的師資團隊亦在開學典禮上隆重亮相。這標誌著繼上海紐約大學之後,我國第二所中美合作大學亦揚帆起航,開始了創建新型大學的另一種探索。
42名新生,要的就是「小而精」
隨著崑山杜克的藍綠色校旗進入崑山保利劇院小劇場,首批新生與眾人見面——42人!這堪稱中外合作大學或任何一所中國大學的「最低新生人數」紀錄。
一如崑山杜克此前公布的招生方案,首次招生僅限3個碩士項目:全球健康理學碩士、醫學物理學碩士、管理學碩士。其中,管理學碩士項目的近20名新生已於7月在位於美國北卡羅萊州達勒姆市的杜克大學本校提前開始了學習,將於明年1月回到崑山進行學習。
對於這群新生,崑山杜克大學常務副校長瑪麗·布洛克博士直呼他們為「先鋒」。談及選擇這樣一所全新大學,美國學生金妮·德拉克魯茲亦毫不諱言來崑山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我被美國好幾所大學錄取,之前我在韓國呆過,我知道面對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那種緊張感,美國對我來說是『安逸場』,但也有一句諺語說,很舒服的地方開不出美麗的花。所以,我來了!」
和德拉克魯茲一樣來崑山「冒險」的40多名學生,來自美國、中國、俄羅斯、阿根廷、肯亞和新加坡等11個國家。其中,57%為中國學生,43%為國際學生,美國學生佔新生總數的19%。現階段在完成碩士階段學習後,他們將獲得杜克大學頒發的碩士學位;一如此前披露的信息,一年學費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
崑山杜克計劃2015年左右再開設環境政策、生物倫理學與科學政策、視覺與媒體研究項目碩士;積累一段辦學經驗後,2018年左右推出以博雅教育為特色的本科生學位項目;最後,第三建設期推出博士學位項目。
「這種碩士-本科-博士的學科規範和專業設置路徑也反映出杜克的學術嚴肅性和嚴謹性,以及辦一所高起點新大學的具有突破意義的嘗試。」崑山杜克大學校長劉經南強調,崑山杜克將堅持「穩步走,小而精」的辦學模式,最終在校生不超過3500人。
杜克教授亮相,加盟「博雅大課堂」
亮相開學典禮的還有一批「學生面孔」。哈拿捏·哈拉涅,來自新疆阿勒泰的哈薩克族男孩,來自北京大學醫學部本科,9月要來崑山杜克修醫學倫理、全球衛生研究方法等課程。張佳婕,南京大學金融專業大三學生,她選擇了崑山杜克的水資源、認知科學、美國歷史等課程。還有遠道而來的杜克大學政治科學與中文雙專業本科生塔克萊爾,將在崑山杜克度過一學期。
這基於崑山杜克又一個教學新探索——「本科第二校園」項目。崑山杜克大學將於8月25日正式開學,屆時校園將迎來62名29個不同專業的在校本科生。他們來自全球22所大學,包括美國杜克大學、印度希夫納達大學、中國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學生在完成課程後,將獲得杜克大學授予的學分,並將學分轉回自己所在的大學。該項目旨在推進博雅教育,據此可窺見崑山杜克多樣化教學團隊帶來的全新課堂體驗。
崑山杜克大學的29名教職人員悉數亮相,首批教職團隊具有十分深厚的「杜克印記」——其中,22人來自美國杜克大學,從希臘文明到生物能源,從大腦探索到商業研究,都是業內響噹噹的學者,他們將加盟崑山杜克的「博雅大課堂」,課程將貫穿本科第二校園與碩士項目。
「我們希望能共同探討對於『通識博雅』一詞的新認知,因為不管是在英語中還是漢語中,大家對這個詞的理解都不夠到位。」常務副校長瑪麗·布洛克稱,他們試圖重新定義博雅教育,並開始實踐一種新課程體系:有創新性、合乎道德、跨學科,且能解決問題。
堅持學術正直,每名新生「立字為證」
為了實現這種全新的課程體系,崑山杜克學校構建也有別於國內傳統高校:建立學校理事會、學術委員會、顧問委員會、行政體系等扁平化管理架構。
「在這裡沒有學院,只有一個個中心!我們突破了當前大學傳統的面向學科、面向專業、面向職業的院系學術構建方式,直接以面向需求、面向問題、面向未來的思維建立若干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協同研究中心,實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緊密結合於一起的教學模式。」主政武漢大學多年後,劉經南這名我國著名高等教育專家,希望在崑山杜克實現新的教育夢。
為此,他甚至在開學典禮上鼓勵學生「質疑校長」。「大學,在拉丁文裡的本意就是學術共同體,即教師、學者和學生的共同體。在崑山杜克這個學術共同體裡,追求學術純潔和真實就是我們共同的價值理念,在此期間,它們需要被質疑、被檢驗、被重新考慮以推動知識進步。因此,我鼓勵學生質疑教師,質疑學校,質疑校長。」
很意外,在這所新大學,「追逐古老學術之傳統」被創校者反覆提及,以至於開學典禮上出現了一個特殊環節:每一名學生都被邀請走上演講臺,在巨大的「社區道德守則」上簽字。這由杜克大學演變而來,大學被視作一個多文化社區。而在短短數行的道德守則上有這樣一段話:「我承諾不在我的學術活動中撒謊、作弊或剽竊,我承諾維持自身品行的端正,我承諾在發現相應違反社區準則的時候採取相應標準……」
學生挨個籤署「社區道德守則」
「我們談創新、談改變,但學術正直、合乎道德是所有一切中至關重要的……今天,無論是在學界還是商界,堅守道德準則都需要極大勇氣。」常務副校長瑪麗在典禮上致辭,強調了對真理的追求,道德標準及以「知識服務社會」的理念。
中美教育者在崑山杜克的全新教育實踐已經開始「播種」,能開出什麼樣的果實令人期待。「並不是說崑山杜克一定是最好的,但卻是一種實踐,現在不少人在探索新型大學,探索各種模式,這是好的現象。」劉經南始終不忘外界對崑山杜克這類大學的期待:做出一些在美國的大學一時做不到,在中國的大學一時也做不到的事情來。
本帳號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文匯教育(微信號wenhui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