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護理學生戴上燕帽 傳承抗疫擔當和專業精神

2020-12-15 人民網

一頂燕帽,一身白衣,一束燭光,一段誓詞,5月7日,一場特別的授帽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行。授帽儀式對於護理專業學生來說是神聖而又莊重的,在5.12國際護士節即將來臨之際,上海交大醫學院援鄂護士代表和第五屆「左英護理獎」獲得者為即將進入實習階段的2017級護理學專業學生授帽,同時分享了她們的戰疫故事和專業心得,給醫學生們帶來一場精神洗禮。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黃豆豆也受邀來到現場,他從文藝工作者的視角講述了自己的心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護逆行的故事溫暖感人,其中護理人員更是作為抗疫防控的中堅力量,彰顯了護理專業的重要價值。上海交大醫學院共有342名援鄂護士和近150名援公衛護士積極響應號召,白衣執甲,義無反顧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們憑著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出色地完成了醫療護理任務。

上海交大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表示,立德樹人是培養護理人才的關鍵。今年是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也是WHO確定的有史以來第一個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170年前,南丁格爾義無反顧奔赴戰地醫院,通過對戰地醫院的重新組織管理和對傷員的悉心照護,大大降低了傷員的死亡率,體現了現代護理的價值,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而今,在抗擊新冠病毒的「戰鬥」中,護士們衝在最前處,幹在最險處,醫護同心拯救了數萬生命,成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希望線上線下參與活動的醫學院護理學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要大力弘揚和傳承「南丁格爾精神」和「抗疫精神」,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能力水平,刻苦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成為一名有德有才的優秀護理人才。

授帽儀式現場,援鄂護士代表們探討了疫情中的護理精神和護理價值,她們各自分享了援鄂時的心路歷程。她們有的除夕出徵,火線入黨;有的援滇剛回上海,又揮別家人出徵武漢;有的在一線創造發明;有的在專科護理崗位上做出了重要貢獻……援鄂護士中「80後」「90後」佔了近90%,他們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年愛國擔當、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的英雄氣概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北部)護士長、主管護師、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黃波黎,被光谷院區的護士們都親切稱呼「黃姐姐」,因為她總能給大家一種安全感。年齡稍長的她,每次在進病房前都會提醒組員做好防護,檢查防護服是否穿戴正確,在病房工作的時候也會督促他們規範流程,做好消毒隔離,在特殊的壓力之下,帶領他們做好情緒調整。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護士、上海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梁曉紅髮現在取咽拭子時,患者經常會咳嗽嘔吐,而醫務人員就直接暴露在飛沫之下,氣溶膠產生操作風險很大,為讓患者多受益,讓醫務人員少吃苦,針對取樣流程的特點,她設計了一款既能有效取樣,又可防止患者飛沫噴濺的裝置,經過創新工作室老師的轉化,這款產品最終在武漢被推廣使用,而上海醫療隊也實現了零感染。活動中,大家都反覆強調護士的專業價值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護理工作早已不再是簡單地打針發藥,專科化發展已經成為優質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重症監護科、教學幹事、主管護師、上海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計文韜現場教學如何穿防護服。計文韜細緻地為體驗者從選取防護服的尺寸,到手術帽、醫用外科口罩、護目鏡、鞋套、手套等各個環節的穿戴順序和方法作了演示和指導,黃豆豆在體驗了穿脫防護服後,對醫護人員表達了感激之心和崇敬之情,他說:「醫治病,藝暖心,無論在哪裡,上海廣大青年文藝工作者擔負起文藝的使命,發揮文藝的力量,永遠同醫療工作者在一起,我們都是同胞兄弟!」疫情期間,黃豆豆在「新藝聯」群裡發出「聲援」倡議,消息一經發出,立即得到了許多新文藝工作者的支持,大家通過網際網路「雲合唱」,眾多新藝人首次「獻聲」,致敬默默無聞在一線奮戰的白衣天使。

授帽儀式上,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王曉寧和第五屆「左英護理獎」獲得者張寅、賈芸、劉立駿、黃波黎、常健、李蕊等為同學們依次佩戴象徵著白衣天使崇高使命的燕尾帽,並給予親切期許。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麻醉與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劉立駿帶領全體師生,莊嚴地許下了護士誓言。

戴上燕尾帽的護生們心中充滿喜悅及希望,陳唐瑜同學說:「很榮幸能夠參加學校舉行的護士節主題活動,聽了逆行天使們的感人分享,也親身經歷了授帽、點燈、宣誓這一神聖的儀式,再次感受到了身為一名護理人的自豪和驕傲。作為青年護生,我一定會傳承這份責任,努力變成明天的您!」

護士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護理的重要價值得到了充分彰顯,但同時也讓社會認識到了培養護理專科人才和護理管理人才的緊迫性。2019年底全國護士總數達到445萬,但總量依然不足。雖然每千人口擁有護士數達到3人,但與歐美發達國家10人左右相比差距很大。上海交大護理學院為此正在不斷努力,據介紹今年學院將擴招10名護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同時正在積極申報「護理學-行政管理」雙學位項目,以期培養更多社會所需的高級護理人才。

儀式上,上海翰鴻律師事務所向醫學院抗疫護士愛心捐贈法律諮詢服務卡,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童寬)

(責編:唐小麗、韓慶)

相關焦點

  • 年輕護理學生戴上燕帽 戰疫護聲 薪火相傳
    授帽儀式對於護理專業學生來說是神聖而又莊重的,在5.12國際護士節即將來臨之際,上海交大醫學院援鄂護士代表和第五屆「左英護理獎」獲得者為即將進入實習階段的2017級護理學專業學生授帽,同時分享了她們的戰疫故事和專業心得,給醫學生們帶來一場精神洗禮。  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黃豆豆也受邀來到現場,他從文藝工作者的視角講述了自己的心聲。
  • 一頂燕帽、一段誓詞,交大醫學院辦了一場特別的授帽儀式
    一頂燕帽,一身白衣,一束燭光,一段誓詞。在5.12國際護士節即將來臨之際,5月7日,一場特別的授帽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辦。授帽儀式上,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王曉寧和第五屆「左英護理獎」獲得者張寅、賈芸、劉立駿、黃波黎、常健、李蕊等為2017級護理學專業學生依次佩戴象徵著白衣天使崇高使命的燕尾帽,並給予親切的期許。
  • 山東大學共同抗疫:班團雲建齊舉力,山大學子顯擔當
    學工部、校團委積極組織各班級、團支部召開線上班會團課,幫助同學們堅定抗擊疫情的信念與決心,號召學習、弘揚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奉獻、擔當精神。郭新立參加成仿吾英才班線上主題團日活動,用「偉大」「優勢」「熱愛」三個關鍵詞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校長樊麗明參加經濟學院2017級金融一班班會,與同學們分享了三個令人感動的戰「疫」瞬間。
  • 繼承抗疫精神 擔當醫者使命
    2020年10月14日 07:57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梁 瑩 靳芳卉 編輯:王飛 繼承抗疫精神
  • 傳承鐵軍精神 做心懷責任勇於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在此期間,廣大青年積極響應號召,衝鋒在前、不畏犧牲,踴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展現了青年擔當、青春本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充分利用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將「鐵軍精神」和防控疫情的鮮活事例融入思政教育,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傳承新四軍「聽黨指揮、報國為民、英勇頑強、執紀嚴明」的「鐵軍精神」,做心懷責任勇於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 迎七一 • 頌英雄 抗疫精神永相傳
    6月30日下午3點,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浙大二院「迎七一·頌英雄」慶祝建黨99周年暨抗疫先進表彰大會隆重舉行。大會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表彰抗疫先進,激勵廣大黨員及員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抗疫精神與浙二精神相結合,牢記心中,久久相傳。
  • 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召開
    本次大會分為愛我中華、致敬英雄、青年擔當、人文護理、和諧醫患、老年照護、西遷精神、赤誠報國、共建共享、鏗鏘行動等十個篇章。在「愛我中華」篇章,高春芳、李宗芳、王明旭分别致辭。高春芳表示,人文護理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抗擊疫情也給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希望本次會議更好地推動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發展。
  • 金職院千名護理師生雲端齊聚宣誓 此生無悔從事護理
    5月12日晚,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舉辦紀念「5.1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採取「線上直播+線下觀看」雙結合的方式,近千名護理專業師生雲端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屬於白衣天使們的神聖節日。伴隨著莊嚴而隆重的樂曲,18位「準護士」學生代表面帶微笑、身著潔白的護士服,懷著對護理事業的崇高敬意,緩緩走到舞臺上,站在護理教師面前,接受前輩為自己戴上聖潔的燕尾帽和精緻的徽章,接過前輩傳遞的火種,傳承百年醫學的聖潔使命。薪火相傳,誓言錚錚。
  • 非洲教師武漢抗「疫」記:見證中國力量和擔當
    張萊 攝中新網武漢6月11日電 題:非洲教師武漢抗「疫」記:見證中國力量和擔當作者 馬芙蓉 陳凌11日一大早,來自喀麥隆的湖北工業大學外籍教師彼得像往常一樣,開始給兩個國際學生生活園區、7棟宿舍樓進行消毒消殺。他背著噴藥桶,在樓道來回噴灑,不放過一個角落。
  • 廣大護理師生暢談「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8級護理學研究生劉悅感言:此次會議思想交流充分,內容豐富,達到了總結交流、分享經驗、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的目的,聆聽學生代表的行動倡議使人收穫滿滿。抗「疫」中凝聚的精神非常寶貴,我們當代護理研究生應該走進護理、了解護理、熱愛護理、投身護理,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出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 抗疫英雄傳承南丁格爾精神 上海中醫藥大學224名護生同屏宣誓
    5月12日第109屆國際護士節之際,上海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邀請近60位在疫情期間馳援湖北一線的校友,寄語新生,身體力行,以身示範,引導上中醫護理學子成為傳承南丁格爾精神的優秀護理人,在戰疫中上好這堂生動的「育人大課」。為深入挖掘抗疫先進事跡中的育人元素,學院提前策劃,邀請部分援鄂校友從疫情一線發回視頻短片,錄製《援鄂抗疫校友風採集錦》,寄語護理學子。
  • 江漢大學開學第一課,激勵學校學生,發揚抗疫精神勇擔當
    在戰「疫」中我們依靠什麼? 我們看到了什麼? 我們學到了什麼? 江漢大學秋季開學以「在戰『疫』中成長在奮鬥中擔當」為主題,給全校學生上了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天 黨委書記張幸平與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附屬醫院的5名教師一起錄製江大版開學第一課,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學校師生投身抗疫的感人事跡,詮釋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激勵同學們做好自我防護,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 「抗疫情,話擔當」——浙海大青年學子線上主題團日活動
    》,根據團省委統一安排,全省高校團支部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以「抗疫情,話擔當」為主題的線上特別主題團日活動,充分展現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的擔當,充分發揮青年的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為堅決打贏防控阻擊戰和發展總體戰,貢獻青春力量。
  • 「學會抗疫風採錄」中華護理學會:佑護生命,向世界分享疫情防控經驗
    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科協改革進行時推出「學會抗疫風採錄」欄目,為您展示全國學會及學會幹部職工、會員的優秀事跡,敬請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中國科協、國家衛健委的指導下,中華護理學會理事會黨委帶領全國廣大護理工作者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義無反顧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 央視《故事裡的中國》走進戰「疫」中的青春 一展中國青年精神風貌
    12月5日晚八點檔,由·國窖1573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第二季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和戰"疫"精神的再度致敬。本期節目從青春視角切入,邀請"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張伯禮走上舞臺講述他們投身醫學的初心故事,分享在戰"疫"前線所親身感受到的年輕一代的精神風貌。
  • 帶著抗疫英雄的精神前進 ——抗疫英雄張素真走進廈門雙十中學高三班會課堂
    為了讓我校高三學生從抗疫英雄的事跡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提振學習信心,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校高三(5)班於4月27日舉辦名為《人生一課》的主題班會,聽英雄事跡,學抗疫精神,促自身成長。本次班會課的特邀嘉賓張素真,她是班級同學柯穎歆的母親,她是來自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張素真護士長,她更是援鄂醫療隊抗疫護理「百人團」的帶頭人之一。在班會上,張素真護士長聲情並茂地為班級同學講述了她在抗疫一線親身經歷的難忘的66天。她通過具體詳實的例子,為同學們講述了白衣天使們一場場與時間賽跑的驚心動魄,一回回與病魔戰鬥的震撼人心,一次次從死神手中挽救生命的可歌可泣。
  • 首批麻醉護理抗疫突擊隊奔赴一線
    抗擊肺炎責任與使命,首批麻醉護理抗疫突擊隊奔赴一線!疫情就是號令,武漢協和醫院麻醉科迅速抽調優秀護理骨幹,組成全國首批麻醉護理抗疫突擊隊,第一時間奔赴前線,以戰鬥的姿態,投入到支援武漢疫情定點醫院-武漢紅十字會醫院,他們用颯爽的英姿,無私的奉獻詮釋著麻醉護理人的仁心與大愛。此次疫情來的太突然,抗擊疫情的嚴峻形勢,給武漢市的醫療資源提出了巨大的考驗。
  • 重溫科學戰「疫」,學習擔當精神——江蘇中小學生熱議《開學第一課》
    2020年《開學第一課》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主辦,以「擔當」「團結」「科學」三個篇章展開講述,邀請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代表、堅守在不同崗位的平凡英雄、成果豐碩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作為主講嘉賓,讓莘莘學子重溫了抗擊疫情的重大時代背景,啟迪著孩子們對國家的赤誠熱愛。
  • ...從「堅守」危城到「逆行」抗疫,一場跨越83年的人道主義精神傳承
    在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之際,交匯點記者選取了鼓樓醫院這個特殊的交匯點,採訪昔日「堅守者」的後人、最美抗疫「逆行者」,記載這段跨越了83個春秋的人道主義精神傳承,也聽日本友人講述疫情期間中日友好互助的故事,謹以此向所有攜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人們致敬。
  • 抗「疫」戰場上不一young的90後、00後
    他們或是作為醫務工作者,不顧自身安危,拼命與時間賽跑,同死神較量,上演「生死時速」,為生命而戰;或是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志願者,奔赴前線,默默奉獻,用肩膀扛起希望,以行動踐行抗「疫」責任與擔當;或是履行人民警察職責,衝鋒在前,守護一方平安,以汗水鑄就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