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4月5日左右。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因此,禁菸火、吃涼食、掃墓、祭祖先這些習俗也一併成為了清明節時的傳統習俗。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相信很多人都開始準備掃墓祭祖。
在這樣的傳統日子,就更要牢記一些老祖宗傳下來的禁忌,對自己、對身邊人都是有好處的。
清明掃墓禁忌
掃墓之前需注意
掃墓時間
因為清明當日或者小長假時,掃墓人數可能過多,也會有提前或者推後的情況發生。
不過無論是有些地方說的「前三後三」還是前後半個月,仍舊以單日掃墓最佳,時間上則以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時,陽氣正盛為佳。
掃墓順序
祭祖首先掃墓,打掃乾淨墓碑附近;再者對墓主表達哀思,與先人互通共感;
最後再焚香燃紙、撒錢插新枝。如若搞亂順序,先人很可能無法收到寄託的哀思和祭祀的東西。
注意儀表
掃墓之前,為表心誠與尊重,需要清潔自己,衣服應當樸素,佩戴的飾品也不宜過於喜慶鮮亮,切忌大紅大紫。
同時也要觀察自己面色如何,如果氣色太差也不宜上墳,這表明人正處於總體運勢低迷的狀態,易招來晦氣。若是必須上墳的,最好佩戴玉石闢邪化煞。
記住清明當天「發不遮額」,額頭是人體神燈所在,清明節原本陰氣就較重,遮住額頭容易招來厄運。
體弱及孕婦不宜去
體較弱或是孕婦都不宜前往人比較多的地方,以免擁擠造成不必要的後果,然後從精氣神上來說,墓地陰氣較重,容易對胎兒或是弱者造成影響。
掃墓之時要注意
墳頭長草需休整
修整墳頭草木事關家族成員風水、身體健康和氣運,乾淨、整潔的墳頭有利於順遂安康,不會生出旁枝末節的一些事。
不可嬉戲拍照或非議先人
既然是悼念先人,就應該懷有虔誠敬畏之心,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若是隨意打鬧嬉戲,或者拍照,則有不敬之感,可能會招致不好的運勢。
非議先人更不可取,屆時麻煩上身也不怨別人了。
掃墓之後要注意
忌掃墓後走親訪友
除了一同前去掃墓的親友之外,最好不要在掃墓之後去別人家裡探訪,以免氣息衝撞,帶來煞氣。
清明當天不買鞋
因為「鞋」同「邪」,所以稍微注意一點的朋友都知道,這天買鞋,非常不吉利。
清明必備 闢邪玉石
清明節這天,大家在外出掃墓時,可以選擇恰當的玉石,闢邪擋煞,護佑自身。
寶友們可以佩戴菩薩、佛公,也可選擇專門避邪的琢形,如貔貅、龍龜等瑞獸,或者護身的平安扣或者平安無事牌,也很不錯。
和田玉
和田玉可驅邪防身,自古便有淵源。
和田玉的溫潤與一直被皇家、權貴所喜愛,在人們心中,佩戴和田玉是有闢邪祈福的作用。
翡翠
作為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玉石,一直有著佩戴翡翠能夠逢兇化吉的說法。
翡翠通達靈性,避邪擋煞,甚至傳說可以碎玉擋災。
青金石
色相如天的青金石,在古代被稱為「帝王石」。濃豔的靛藍色彩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王者尊嚴,以王氣鎮煞各種妖魔邪氣,視為闢邪之石。
蜜蠟
蜜蠟不僅能定神安眠,更重要的是,具有靈性修行的功效。
在歷代的皇族中,都會將蜜蠟作為宗教加持的聖物,避開邪祟和災禍。清明掃墓,佩戴佛教七寶之一的蜜蠟,也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清明忌戴紅色玉石
紅色在中國代表吉祥,也代表喜慶。
因此嗎,清明掃墓上墳時最好注意,不宜佩戴南紅以及紅珊瑚。
結語說
清明掃墓,不僅是我們禮敬祖先的方式,同樣也是家族的傳承與親情的聯繫。
但同時,哀與樂並存,也不要忘記清明還有一系列如踏青、植樹、蹴鞠等風俗活動等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