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磚就是一個故事,這裡的人們從古磚中了解端午節

2020-12-20 騰訊網

你知道什麼是「龍車磚」、「五毒磚」嗎?你知道它們和屈原、和端午節有什麼關係嗎?

古磚是歷史的載體,一塊磚就是一本書,一塊磚就是一個故事。6月24日、25日,嘉定菊園新區以「千磚萬磚粽是情」為主題,帶領市民走進明止堂中國字磚陳列館,通過看古磚、講屈原、溯端午等一系列活動,感受端午節所蘊含的中華民族人文精神和愛國情懷。

明止堂中國字磚陳列館坐落於漳浦路118號,館內陳列著來自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各類字磚、畫像磚三萬多塊,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展品最多、品種最全、質量最高的專題古磚博物館。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起於一磚。中國建築陶器的燒造和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商代早期。秦漢時期產生了極富特色的畫像磚和各種紋飾瓦當,有「秦磚漢瓦」之稱。古磚因燒造成的文字圖案而具有價值,他們曾經的主人,或者留下了年份、歲時,或者記敘了個人生平、家國興衰,或者描述了農耕、宴樂、祭祀等社會生活,這讓古磚成為中國傳統金石學中一個極具特色的文物品類,很早就受到金石學家的關注。

陳列館內,字磚以吉語磚與紀年磚為主,吉語磚如「永開發」、「壽畢金石」、「張氏福堂」、「去苦怒力相思」、「生則異室死則同穴」等。還有一類是記事磚,如磚上刻著「雍州北地郡靈州縣都鄉孝義裡傅」、「姓何君諱布字子思吳王將校尉居相裡立冢於三山小山背面北向山主姓厲」、「印光大師舍利塔銘文」等,以磚證史補史,著實有趣。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講人,明止堂中國字磚陳列館副館長顧鵬鴻身穿一襲古風漢服,將陳列館收藏的兩塊端午畫像磚——「龍車磚」和「五毒磚」呈現在市民們面前,以生動的語言講述古代人民對屈原的紀念。

據悉,「龍車磚」為東漢時期的畫像磚,出土於四川省德陽市黃許鎮。此畫像磚正是根據愛國詩人屈原寫的長詩《離騷》而刻畫的。詩中這樣寫道:「為餘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從該磚的畫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三條飛龍,拉著一輛車飛奔向前。由於龍的速度遠遠比馬快,龍鬚被風吹得向後飛揚,車輪也由於速度太快而看不清上面的軸。車上的兩人,一人駕馭龍車,另一個坐在龍車後座的就是屈原。據史料記載,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根據他的官位級別,當時出行時都是配有三匹馬的,在此畫像磚中就以三條龍替代了。

「龍車磚」上的圖案

隨後,顧鵬鴻對漢代的「五毒磚」進行了介紹,此磚是一塊警示磚。長期以來流行這樣一首民謠:「端午到,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意為端午節過後,天氣逐漸變熱,在農田裡有五種有毒的生物開始出來了,提醒路人必須要小心。在五毒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蛇、蠍子、毒蜂、蜈蚣和壁虎。其實壁虎本身並沒有毒,由於形象比較怪異,所以當時的百姓也將它作為「五毒」之一。

「五毒磚」上的圖案

活動現場,市民們還體驗了一番包粽樂趣,將翠綠色的蘆葦葉輕輕卷握在手中呈漏鬥狀,舀入泡好的糯米和赤豆,再用細線左纏右繞,一纏一系間,一個個稜角分明的小腳粽就成型了。

今後,菊園新區將進一步結合明止堂中國字磚陳列館的館藏資源,推出「古磚文化講壇」、「古磚直播課堂」、「古磚館一日館員」等特色活動,帶領市民在古磚文化中了解歷史,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外」提筆記述中國故事 期待端午節「五彩線」
    期待端午節「五彩線」  中新社記者 蒼雁  兩位常居吉林省吉林市的「老外」,近日分別提筆講述在中國工作、生活的故事,並在當地媒體上發表,引來大批讀者點讚。一座在洪水中被衝垮的大橋,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就被人們變魔術一樣重建於松花江上。」  尼克森在自己的文章《吉林市,我的第二故鄉》中寫到,她看到在那個冬天,工人們在零下23攝氏度的天氣下種樹,她難以置信,這些樹可以存活?然而,等到第二年春暖花開,休眠的樹木甦醒過來,令尼克森很感慨,她把這個故事無數次地向加拿大朋友分享著。
  • 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起源是一個節令,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農業社會,生產生活會受節令的變化而影響,端午是天氣由冷轉熱的節令,在這段時間人們由於天氣原因容易生病,所以端午節最初誕生是源於人們用很多活動來祛除邪祟,來避免生病。
  •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
    關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端午節作文300字 關於快樂的端午節作文範文200字400字
    因為這一年裡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裡,才會有不同於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江了。後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裡。後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
  • 端午節英語作文:屈原的故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端午節英語作文:屈原的故事 2012-06-20 16:24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端午節還有一個別稱——女兒節
    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在農曆五月五日,又稱「端陽節」「粽子節」「詩人節」「龍舟節」「女兒節」等等。「端午」一名,源於古代幹支紀年,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後來人們開始使用數字計時方式,便用「重五」取代了「重午」,但是仍然保留了「端午」這一名稱。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這部著作是周處給後世中國人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
  • 【又是一年端午時】詩詞中的端午節
    原標題:【又是一年端午時】詩詞中的端午節  導語:榴花吐芳日,艾粽飄香時。一年行將半,端午節又欣然而至。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佳節。《風土記》中說:"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思是五月開始的第一個五日。由於五月五日兩"五"相重,所以又名"重五"或"重午"。
  •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A Chinese holiday is gaining worldwide popularity 一個逐漸受到全球歡迎的中國節日   Some holidays are so much fun that they catch on outside of their
  • 2016端午節活動方案大全
    來這裡看看,太平洋電腦網下面就為大家整理提供一份2016端午節活動方案大全。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一、 活動宗旨。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粽子飄香,古風流長,為進一步引導廣大少先隊員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鎮安小學在端午來臨之際,開展「尋根溯源   粽葉飄香」端午特別活動,旨在提高隊員們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隊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10篇
    因為這一年裡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裡,才會有不同於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江了。後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裡。後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
  • 端午去哪玩?去這裡過陝西最全的端午節!
    又是一年五月五期待有這麼一個地方把人帶回童年的時光去過一個原汁原味的端午節... ...喝端午茶用中國儀式,喚醒元氣之夏端午節期間,永興坊·茶肆、永興坊茯茶館呈現端午茶藝表演,在這裡品端午茶、嘗「端午糕」。
  • 2020發簡訊微信朋友圈的溫馨端午節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快樂
    5.端午節在這裡。我給你一個餃子。友誼是皮膚,第一層是祝福,第二層是幸福,第三層是願望!順便說一句,第四層是您寫的欠款,請儘快還我!祝你端午節快樂!     6.端午節在這裡。我會送你一個餃子。第一層是香rice子,代表情意。第二層是糯米,代表友誼。第三層是美味的餃子,代表著愛。祝大家生活愉快!
  • 端午節作文1000字(精選4篇)
    相傳人們是為了用龍舟驅趕江中的魚蝦,以避免傷害屈原的身體。賽龍舟逐漸形成了一種比賽—龍舟大賽,男女老少後為了喜慶報名踴躍。隨著中國文化的流行,賽龍舟活動在外國得到認可,無數外國人在五月初五的當天來中國慶祝。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一些新的慶祝方式也接踵而至。如在端午節發祝福語。
  • 純手工香包:把一塊布頭變成可愛的葫蘆,讓這個端午節充滿溫情
    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有佩戴香包這一說發是避邪,一說是為討吉利。傳說屈原投江時正值夏天,蚊蟲四飛,民眾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紛紛用艾草點燃,以煙燻蟲,後有人建義,何不以布包檀香。後來,人們用針線縫好香包後,再串以布繩,緊掛頸間,人人一串,蚊蟲汙物不敢近,相傳下來,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國傳統習俗。早期的香包作法簡單,造型單調,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後來為了美化,開始講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涵意的粽子形狀發展成各式動物,葫蘆等等造型。
  •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端午節教案
    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端午節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安康,粽情飄香!
    端,古語中有開頭、初始之意,「五」與「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在漫長的歷史中,端午節文化內涵不斷豐富,深受百姓追捧與喜愛,逐漸形成了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菖蒲等民俗。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在世界範圍產生了廣泛影響。從歷代詩詞中,不乏端午節民俗作品,可以體驗傳統文化之美。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月有三個五日,第一個五日就是「端五」。
  • 好茶美器:端午節說端午茶
    端午節又叫重午節,其名稱還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屈原日、詩人節、當五汛、夏節、五月節、龍舟節、菖節、蒲節、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二十多種稱謂,可見端午在中國文化中的受重視程度。
  •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你了解多少?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吃粽子成了中國人千年不變的傳統,那麼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你了解多少呢?
  • 端午節作文(精選五篇)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人們都要在脖子、腳踝和手腕上戴上由各種顏色的細線編織在一起做成的五彩繩。  在端午節那天,人們都要吃粽子。粽子是用竹葉、糯米、蜜棗做成的,先將糯米放入竹葉中,然後放入蜜棗就做成了粽子。同時人們還要用艾蒿水洗臉和用艾蒿掛上各種各樣的葫蘆,據說是為了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