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耳是「腎」外部表現 摩耳朵可健腎

2020-12-19 三秦網

核心提示: 中醫認為,耳是「腎」的外部表現,「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廓較長。耳垂組織豐滿,在一定程度上是腎氣盛健的一種徵象。因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中醫認為,耳是「腎」的外部表現,「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廓較長。耳垂組織豐滿,在一定程度上是腎氣盛健的一種徵象。因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人體各器官組織在耳廓上都有相應的刺激點,一旦器官組織發生病變,耳上的某個特定部位中醫稱之為「穴位」,就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和反應,因此當刺激某個耳穴時,就可以診斷和治療體內相應部位的疾病。下面是按摩耳朵來健腎的小方法:

■ 拎耳屏

雙手合指放在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法可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 掃外耳

以雙手把耳朵由後向前掃,這時會聽到「擦擦」聲。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 拔雙耳

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覆3次後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

■ 鳴天鼓

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扣擊頭後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不僅可作為日常養生保健之法,而且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療效。

■ 摩耳輪

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病變的可能,適度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點消失說明局部病變有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耳輪處主要有頸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應區。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疾病。

■ 按耳窩

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此部位有心、肺、氣管、三焦等穴,按壓15-20下,直至此處明顯發熱、發燙。然後,再按壓上邊凹陷處。此部位有脾、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穴,同樣來回摩擦按壓15-20次。

■ 提耳尖

用左手繞過頭頂,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同樣用右手繞過頭頂,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此處的穴位有神門、盆腔、內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關節以及肝陽穴、風溪穴等。

■ 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後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發熱發燙。耳垂處的穴位有頭、額、眼、舌、牙、面頰等穴。

■ 推耳後

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於兩耳後,沿翳風、瘛脈、耳殼後、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發熱。具有滋腎養肝、降低血壓的作用。

■ 養摩全耳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向後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覆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相關焦點

  • 按摩耳朵也能補腎 6個耳朵按摩方法
    按摩耳朵健腎養身  腎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乃先天之本。腎臟功能是否正常,對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內經·素問》早就闡述了人體衰老原因:「腎氣衰,精氣虧,天癸竭。」並強調「腎氣有餘,氣脈常勇」是延年益壽的首要條件。  中醫學說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醫治腎臟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
  • 【養生】按摩耳朵穴位,早起做這事提神醒腦延壽二十年
    經常按摩耳朵,可以健腎壯腰,增強聽覺,清腦醒神,養身延年。中醫認為,按摩耳朵養生不僅可以健腎,而且對於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有一定的保健效果。此按摩耳朵養生的方法可有效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拔雙耳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覆3次後,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按摩耳朵養生方法可使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對於神經衰弱、健忘等疾病有一定療效。
  • 按摩耳朵的10大方法 推耳後滋腎養肝降血壓
    下面中醫教你按摩耳朵的十大方法,讓你健腎壯腰、增強聽覺、清腦醒神、養身延年!按摩耳部助養腎醒神、開竅長壽耳朵是穴位、經脈的重要聚集部位,對耳部的外力刺激也是中醫治病的方法之一。如果你經常感到特別疲乏、精神不振的時候,可以每天早晨、晚上各做一次「搓耳操」。
  • 睡前黃金10分鐘,對耳朵做「4個動作」,你將有令人羨慕的好身體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耳朵與養生的相關問題,一起來看看吧![摩耳養生,輕鬆防百病!]中醫認為,耳朵的形狀非常像倒過來的人形,耳朵上有人體五臟的反射區。並且認為,「腎開竅於耳」,因此按揉耳朵,可以通五臟,養腎氣,從而起到健腎,防病的功效。下面我們來看看,按摩耳朵具體都有哪些功效?
  • 按摩耳朵穴位 早起做這事提神醒腦延壽二十年
    按摩耳朵穴位經常按摩耳朵,可以健腎壯腰,增強聽覺,清腦醒神,養身延年。中醫認為,按摩耳朵養生不僅可以健腎,而且對於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有一定的保健效果。1.鳴天鼓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叩擊頭後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
  • 腎開竅於耳,耳朵有3個異常表現,可能是腎不好了,需儘早養腎
    從中醫上看,腎為先天之本,腎好不好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大。但現在很多人的腎臟都出現了亞健康的現象,跟長期熬夜、不健康飲食、憋尿等不良習慣有關,尤其是男性,其實腎已經出現故障了,但自己還渾然不知,每當身體出現不適,會以為是工作累的。
  • 吃東西為什麼耳朵疼 這些傷耳行為要注意
    摩耳的具體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掃外耳以雙手把耳朵由後向前掃,這時會聽到「擦擦」聲。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2、拔雙耳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覆3次後,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
  • 從耳垂薄厚看腎好壞 摩耳朵10法強腎健身
    原標題:從耳垂薄厚看腎好壞 摩耳朵10法強腎健身   7、提耳尖:   用左手繞過頭頂,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同樣用右手繞過頭頂,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
  • 中醫養生之——小雪養生
    表現為口舌生瘡、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苔黃膩或舌紅無苔、鼻腔乾燥,嚴重者可能出現發熱、咳嗽(乾咳或陣咳痰多)、咽喉腫痛,引起支氣管炎或肺炎。日常護理重點:1.生活有規律,居住環境應通風透氣,過於乾燥時可使用加溼器。2.注意勞逸結合,多喝水,補充維生素。3.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急躁、焦慮、憂思等不良情緒。
  • 「養生堂」耳靈腎好,臟腑健康晴雨表
    耳靈腎好,臟腑健康晴雨表 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 陳興華主任中醫師 老人報記者:張斯琪 通訊員:鎖卓琪 中醫認為,耳廓較長、耳垂豐滿,是腎氣充沛的象徵。腎氣充足者多健康長壽,耳廓異常則是有病的表現。
  • 腎好的六個表現,有兩個以上,說明腎還好
    腎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髒,主管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腎是一個人的根本,腎好不好,看看平時的表現就知道,腎對於人們來說非常重要,不分男女,腎都決定的了人是否能夠長壽! 腎好的六個表現,有兩個以上,說明腎還行,常吃三物,腎會越來越好!
  • 介紹五種按摩耳朵的養生法
    此按摩耳朵養生的方法可有效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3.摩耳輪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病變的可能,適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點消失說明局部病變有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
  • 耳朵健康腎臟就沒毛病!這些方法用來保護耳朵更好
    例如,耳朵。通過觀察耳朵,了解耳朵健康,能明白腎臟是否健康。  可能有人會說耳朵和腎臟的形狀很像,所以通過保健耳朵,能夠保護好腎臟。  中醫如何理解腎臟、耳朵關係  在中醫看來,腎臟和耳朵聯繫非常緊密,在中醫上有腎開竅於耳的說法。通過觀察耳朵,對保護腎臟非常好。
  • 堅持按摩6個耳朵穴位,可補氣強身
    《內經》上曾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之地。」認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人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另外,中醫認為「腎藏精,開竅於耳」,耳是「腎」的外部表現,因此,經常按摩雙耳,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可以起到減輕耳聾耳鳴症狀、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1、提拉耳尖法:
  • 按耳朵這個穴位,堅持了一個月竟然這樣了.........
    位於耳朵耳廓的上方,當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處。耳尖穴,屬於經外奇穴。「耳」,指耳朵。「尖」,指高或頂端的意思。耳尖穴位於耳朵耳廓的上方尖端處,故名「耳尖」. 清熱祛風,解痙止痛,消炎祛火。《內經》上曾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之地。」認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人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
  • 腎,先天之本,身體出現4個體徵時,說明你的腎正在壞掉
    中醫講,有諸內必形諸外,腎病「有跡可循」,出現下面幾個異常,及時檢查。腎,先天之本,身體出現4個體徵時,說明你的腎正在壞掉1:耳朵發黑、耳鳴《黃帝內經》有講,黑屬腎,腎色黑。如果,耳朵發黑,眼圈變黑,都是腎氣衰敗,腎不好的表現。此外,聽力下降,甚至出現耳鳴,則需警惕腎臟受損,出現腎陰虛。2:尿液異常尿液,是腎臟健康的「晴雨表」,是反應腎功能的重要指標。
  • 日常五步按摩耳朵 六種方法保養聽力
    事實上,耳的作用還不止這些,早在公元前,我國第一部醫學著作《內經》上曾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之地。」認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另外,中醫認為「腎主芷精,開竅於耳」,耳是「腎」的外部表現,「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廓較長,耳垂組織豐滿,在一定程度上是腎氣盛健的一種徵象,所以經常進行一些雙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 堅持按摩6個耳朵穴位,居然有這麼多好處!
    認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人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另外,中醫認為「腎藏精,開竅於耳」,耳是「腎」的外部表現,因此,經常按摩雙耳,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可以起到減輕耳聾耳鳴症狀、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 耳朵出現這些特徵,說明你有「長壽耳」,註定長壽!看看你有嗎?
    中醫認為,人體的器官是由經脈連通著的,當器官出現問題時,經脈就會不通暢,於是就會從身體的表面顯示出來。耳朵、眼睛、手、腳都是我們身體健康的投影,通過觀察這些部位的變化,就可以知道人健康與否 ,長壽與否。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耳朵與健康長壽的關係,一起來看看吧。【耳朵與健康】在中醫全息學中,耳朵和眼睛、手一樣是機體全部信息在局部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