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日本留學:2021日本留學市場將迎來新高峰

2020-12-12 巨豐投顧

編輯|LM

導語

一場疫情打亂了不少原定前往日本的留學生們的步伐,也擾亂了很多在日留學生的進學計劃。疫情之下,日本留學前景如何呢?2021年還值不值得去日本留學呢?

要點

中國內地學生為日本國際學生最大生源

放寬對外國留學生入境限制 入管局最新利好消息

日本留學性價比高費用低

高校新政策與新變化

中國內地學生為日本國際學生最大生源

2020年4月25日,啟德教育在線發布《2020日本留學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日本留學生人數(包括大學院、學部/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準備教育課程、語言學校)已連續7年保持增長,達312,214人,相比上一年漲幅4.43%。截止到2019年5月,日本國際學生前十大來源國均為亞洲國家及地區,亞洲學生佔日本整體國際學生總人數的93.63%。

日本的國際學生中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以124,436的人數位居榜首,佔比39.86%。在高等教育階段,中國內地學生人數為94,047人,在國際學生中佔比41.18%,位居第一。在語言學校就讀的學生中,中國內地留學生有30,389人,佔比36.26%,位列第一,其次是越南、尼泊爾和韓國。日本也是我國留學生的熱門留學地,對我國留學生還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放寬對外國留學生入境限制 入管局最新利好消息

據日本《朝日新聞》22日報導,日本政府計劃於本月內放寬對外國留學生的入境限制,並從9月起撤銷對所有具有臨時居住資格外國人的再入境限制。

據報導,日本政府將從本月起首先放寬對由日本政府資助留學生的入境限制,此後將研究放寬對「私費」留學生(即非日本政府資助留學生)的入境限制。日本文部科學省數據顯示,2018年秋季,約有3.5萬名海外學生赴日留學;2019年春季約有5.4萬名。但今年疫情以來,原定於今年春季前來日本的新留學生幾乎均未能入境。

目前,日本政府已經和16個國家或地區之間達成了放寬商務人員出入境限制的協議。《朝日新聞》認為,放寬對留學生的入境限制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放寬入境限制的措施。

原本準備在21年赴日留學的yukiko同學本來計劃7月參加能力考試,但因為今年7月的日語能力考試被取消,所以沒法拿到日語能力證書,正在為大陸還未公開考試及報名信息的12月的能力考試作準備。對此,她表示近日入管局發布聲明:針對受疫情影響無法提供日語能力證書的學生,在參與教育機構入學考試時,只要有能證明該學生具備留學所需日語能力的理由書,就可以當成日語能力證明材料。讓她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針對在留資格申請材料的準備延遲,2021年1月生的申請時間能否延遲的問題,入管局也給出了最新答案:申請明年1月入學的留學生,在留資格提交的申請時間可以適當的延長,具體需要參考目的地的地方出入國管理局官網。而針對由於疫情影響,很多證明材料無法提供原件的問題,入管局規定可以使用複印件代替。也可以使用過去申請時所提交過的材料。

日本留學性價比高費用低

除了教育水平高,文化習俗相近等優勢,日本留學普遍被大家認為費用遠低於歐美留學。為此我們採訪了幾位正在日本的留學生。

就讀於東京某私立大學的大二生masaki同學分享了他在東京三年來的留學費用。「我就讀了兩年語言學校,大約花費了140萬日元左右。(約9萬人民幣)」,不同的語言學校價格稍微會有點差別,但相差不會特別大,「我現在就讀的是私立大學,學費大概是一年100w日元,日本大學面向留學生的減免政策很好,私立大學大概可以減免0%-50%。相比而言國公立大學的學費本身就便宜,學費減免也多,大概一年在50w日元左右,學費減免可以達到50%-100%。費用上更划算一些。」「除了讀書的費用,東京物價較高,在飲食上的花費也較大。在東京吃早飯能選擇的種類很少,基本就是三明治,飯糰,麵包等,早上一般吃兩個飯糰也要花費300日元。中飯和晚飯如果自己在家做飯能節省許多,在外面吃基本每餐要6,700日元,加上飲用水或者其他的費用,每天在飲食上需要2000日元左右,一個月大概是6w日元(約4000元人民幣)。」「東京大部分的學生宿舍是學校買下一棟樓改裝成宿舍,然後租給學生住,房租也不會特別便宜,我當時住的是單人間,一個月大概4w日幣(約2500元人民幣。)整體上確實要低於那些在歐美留學的朋友們的花費。」

正在日本廣島留學的高同學表示,前往日本留學初期她花費了五萬元人民幣。包括學費、護照籤證和機票、前期租房和生活用品費用和來日本之後的第一個月的生活費用。「我個人是以交換留學生身份來到日本留學的,當時交換留學的費用為三萬元。」來到日本之後,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租房子,日本的一些住房在租賃之後需要交納1到3個月的房租作為押金和禮金,「我是租住的學校提供的房子,只需要繳納一個月的房租作為押金即可。」說到每個月的開支情況。她表示,廣島的物價雖然不如東京,但打工機會和收入也相對較少,日本各地的物價水平基本上相差不多。「以廣島為例,我每個月的生活費大概是六萬日元。上學期間,留學生每周可以打工28小時,即使按照當地的最低時薪來計算,每個月最多也可以掙到10萬日元左右,在假期期間更是能達到14-15萬日元。完全足夠我每個月的生活。」因此,她認為日本是一個對普通家庭的學子非常友好的國家。

高校新政策與新變化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日本留學生EJU考試,日語JLPT能力等級考,託福,雅思等許多重要考試已經相繼取消。今年很多國際英語的專業考試也沒有如期舉行,面對這些突發情況,各個學校都出臺了相關的應對政策。很多需要提交英語成績的專業也有了很多新的應對辦法。

此外,以下這些日本院校今年有了許多新的變化,也請還在擇校的同學還需要根據多方要素謹慎選擇,多多留意。

今年疫情的特殊性使得很多的學校開始接受TOEFL iBT Special Home Edition和Duolingo English Test等的英語成績,作為選考材料。學部,以及語言學校也是很靈活地來調節入學的政策。加上入境政策的逐步放寬,預計從8月份開始,留學生可以分階段入境日本,去日本留學指日可待。

而正如 2011年大地震後,很多人都放棄了赴日留學,但在災難過後留學市場迎來了反彈。這次也是一樣,2021年的留學市場在被疫情壓抑之後也會反彈。當疫情離我們遠去,留學市場會迎來另一個高峰。

來源:好股票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日本留學:2021日本留學市場將迎來新高峰
    編輯|LM導語一場疫情打亂了不少原定前往日本的留學生們的步伐,也擾亂了很多在日留學生的進學計劃。疫情之下,日本留學前景如何呢?2021年還值不值得去日本留學呢?據報導,日本政府將從本月起首先放寬對由日本政府資助留學生的入境限制,此後將研究放寬對「私費」留學生(即非日本政府資助留學生)的入境限制。日本文部科學省數據顯示,2018年秋季,約有3.5萬名海外學生赴日留學;2019年春季約有5.4萬名。但今年疫情以來,原定於今年春季前來日本的新留學生幾乎均未能入境。
  • 疫情下的日本留學新趨勢是怎樣的?
    今年 3 月以來,抗擊疫情的主戰場從國內轉到了海外,各國疫情的變化時刻挑動著留學生們緊繃的神經。而在境外防疫形勢日漸嚴峻的情況下,仍有大批中國學子毅然選擇前行。6月,教育部發文表示 「疫情對出國留學的影響是暫時的,國家今後將繼續通過出國留學渠道來培養各類人才」,這無疑給留學生們再打了一劑「強心針」。
  • 疫情下,如何做好日本藍帶留學規劃?
    藍帶咖啡廳將暫停營業直到進一步的通知為止,以減少校內人員與公眾接觸的機會和限制進入學校的外部人流。H.藍帶日本校希望學生不要冒險並且需要採取積極的防疫措施,因此,若出現任何與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症狀,藍帶日本校將在學生的缺席次數方面保留彈性空間。藍帶日本校正式授權將最高缺席次數從6次提高到10次。
  • 【疫情下的留學】日本留學還像以前那麼「熱」嗎?
    9月開學季已過,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留學的趨勢也在發生變化。疫情之下的日本留學還像以前那麼「熱」嗎?針對這一疑問,本報近日採訪到了留學中介業者,以及正在辦理日本留學的學生和家長。
  • 新冠疫情影響下,日本留學動向預測與分析
    進入4月1日,日本將邁入全新的年度。在此,名校志向塾作為日本院校留學升學專業指導機構,將對現狀做出簡要地分析,並為所有人注目的4月生和7月生的赴日考學作出相對合理的方案預估,對未來赴日留學產業的前景做出簡單判斷。
  • 疫情之下日本留學的前景
    我們都知道,世界各國正飽受疫情影響,每個國家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來緩解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對於外國留學生,日本有什麼相應的政策呢?天善國際小編帶您了解一下。2020年3月份的時候,日本入國管理局下發通知,將「在留資格認定書」的有效期由3個月延長至6個月。6月27日,日本入國管理局再次更新了一系列面向外國人的籤證政策,只要是2019年10月1日-2021年1月29日之間發行的在留資格認定書,有效期延至入國限制解除的6個月內或2021年4月30日,原定接收學校(或工作單位)出具「繼續接受函」即可。第二,每人發放10萬日元疫情補助金。
  • 疫情下,如何重新定義 「日本留學」(上)
    疫情下,對於出國留學,他又有著怎樣的看法?他又是如何定義日本留學的呢?那麼疫情是否會動搖甘泉學子選擇日本留學的信心呢?對此,楊雲校長持樂觀態度:總體來講,疫情確實對準備赴日留學的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並沒有改變同學們出國深造的決心,大部分學生會在確保個人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繼續學業。
  • 疫情下的高考,日本留學或許可以考慮一下
    疫情的影響讓咱們見證了高考推遲的歷史,人生僅此一次的高考,遇上了人生難得一遇的疫情,相信對各位高考生來說多少會有些影響,馬上就是高考放榜的日子了,最近諮詢去日本讀本科的高中生也越來越多,有不少學生在為升學準備著不同的途徑。 那麼高中生如何申請去日本留學呢?
  • 疫情助長中國留學日本熱升溫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整個世界的節奏,也直接影響到莘莘學子們赴日留學的腳步。櫻花盛開之時原本是他們開啟人生新旅程之日,可一紙籤證卻將他們擋在了東瀛國門之外,多年的留學夢還能繼續做下去嗎?秋雨連綿之時,日本政府向留學生們重啟大門,可家長還捨得將自己的寶貝送到疫情仍然「水深火熱」的日本嗎?
  • 聰明的人現在就開始準備2021年日本留學了!
    每個人都慢慢地感受到「疫情」帶來的痛感。美股熔斷?高考推遲?全球疫情?所以不怪乎有人調侃說「2020見證歷史「。那在疫情之下的日本留學現在的狀況如何呢?在三月份就很多人私信艾享君,」今年內還能去日本留學嗎?「,」日本籤證還能拿到嗎?「,」日本疫情到底什麼情況了?" 。
  • 出國留學行業「復工」,日本或將成為疫情後留學「新風口」
    託福、雅思考試暫停,海外大學停課,移民政策收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國內出國留學市場也受到嚴重影響。不過,在各個主要留學目的地國家中,一些疫情防控及時的國家或將成為出國留學行業的新「出口」。 其中,隨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詩詞大會」火遍朋友圈,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友好度」快速攀升。 據統計,日本獲諾貝爾獎項總數已位列全球第5位,僅次於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
  • 日本高中生受疫情影響只能「原地留學」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無法如期組織學生赴海外留學或進行修學旅行的日本高中開始積極尋找替代方案。有的高中舉辦「英語訓練營」,安排學生在日本「原地留學」。據《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導,這種「英語訓練營」再現外國場景,模擬機場入境審查、酒店辦理入住等流程,在外教的輔助下全程英語交流,吃飯時候的對話也不例外,24小時嚴禁使用日語。
  • 第24屆日本留學教育展-解讀後疫情時代日本留學的新趨勢
    在這段疫情期間,許多海外高校,以及各大國際考試,都推出了不少新政策,做出了很大改變。新幹線教育集團為大家提供最新的日本留學資訊,並邀請眾多的名校名師開展說明會,讓更多的同學成功踏上日本留學路。第24屆日本留學教育展將於2020年10月18日在瀋陽凱萊酒店正式舉辦。
  • ZQ日本留學:震驚!疫情下的日本高中留學生竟然如此……
    日本高中留學生們疫情下的學校生活好吧,終於騙你進來了。。。進來就別走了,吃下這顆定心丸!當下的日本,在宣布了「緊急事態宣言」後,整個社會有了稍許緊張氣氛。好吧,跟ZQ君想像中時下日本高中學校的情況出入有點大。。。安心的同時,竟然有些羨慕。。。
  • 疫情下的出國留學,2021年欲留學的孩子何去何從?
    根據全球高等教育諮詢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調查顯示,66%的中國學生認為自己的留學計劃受到疫情影響,更多的人選擇推遲到下一年出境留學。
  • 日本留學進行時,2021年日本語言學校申請時間規劃表來了
    2020年似乎還沒開始就已過半,轉眼又到了該規劃下一年的時候。對於想要申請2021年赴日本留學的同學來說,更是迫在眉睫。為什麼這麼說呢?讓名成君從語言學校申請時間和流程上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吧。而日本留學的籤證是採用反籤形式的,需要提前申請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然後再憑在留資格在各地日本駐中國使領館申請籤證。從準備申請材料到遞交申請,大約需要2-3個月的時間,還要預留時間給學校審核、修改你的申請材料;加上從遞交申請到在留資格交付,中間也大約需要等待2-3個月,因此從申請語言學校到正式入學需要提前至少半年時間。
  • 2021日本留學籤證應該如何準備?
    年初,由於日本國內疫情反覆,導致日本政府多次下達限制出入境的相關政策,不少同學的赴日計劃受此影響被打亂。
  • 2021年留學日本你準備好了嗎
    疫情之下,日本留學前景如何呢?2021年去日本留學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 高考後去日本留學利弊是什麼?
    因為疫情,高考日期不得不延期一個月,下周也即將陸續迎來各個省市的高考成績查分日,考慮到各位學生家長在成績公布之後,一定會為了選院校和專業苦惱,也會有相當大部分的同學會重新考慮其他升學途徑。 今天蔚藍留學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高考後去日本留學好不好,值得嗎?
  • 日本本科留學,2021年最新費用介紹
    被疫情打亂了升學計劃的2020年已經過去,進入2021年,很多即將赴日留學的同學已經開始準備起來了。這期來為大家重新盤點一下,日本本科留學的最新費用,到底需要多少!本次費用介紹是以升學為目的進行介紹,因此不包含任何半工讀或是勤工儉學的情況,換句話就是考學期間不打工的情況。此外,留學目的地以東京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