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能夠體諒他人呢?
但如今很多家長過度寵溺孩子,以至於孩子小小年紀就不守規矩、經常惹禍,對此家長們也是沒少揍孩子。
雖然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家長們還是要注意影響,考慮一下這種舉動是否會對其他人造成影響。
一位寶爸被孩子氣得不輕,準備教育一下孩子,但考慮到教育孩子可能會影響鄰居休息,於是就在業主群裡發了一則「打人預告」,提前跟鄰居表達自己的叨擾之意。
原來,這位寶爸和孩子約定好八點半要回到家,沒想到過了10點還沒回來,事不過三,今天是第四次了,不揍他一頓,他不知道無規矩不成方圓。看得出來,這位寶爸確實非常生氣,就連這個「打人預告」都是強忍著怒火寫出來的,
即使生氣,依然能為街坊鄰居考慮,這位寶爸的行為瞬間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網友都稱這位寶爸是「超禮貌寶爸」。
在眾多評論中,有一條評論獲得了網友們一致的點讚認同,這條評論是這麼寫的:
「家長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以身作則做到按時完成某件事情,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就很少會養成不良行為習慣了。」
①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長作為孩子小時候接觸最久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比如說,想讓孩子按時回家,那家長就應該做到下班準時回家;想讓孩子遵守規則,家長首先就不能破壞規則,不能仗著自己是大人就可以有「特權」。
②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孩子討厭、不準時回家,多半是自控力不足,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想法。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先培養起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習慣。
比如強制要求自己寫作業,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工作任務等;出門在外,就算被事情耽擱了,也要想辦法準時回家或和家裡聯繫解決問題。
③用圖書繪本規範約束孩子
想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圖書繪本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方法。生動有趣的童話繪本,會比父母乾巴巴的說教有意思得多,孩子也會更有興趣地聽。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