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行業:信心恢復 需求升級

2020-12-22 金臺資訊

今年是張淼做旅遊產品銷售的第10年,這一年旅遊市場的跌宕起伏是他此前從未遇到過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旅遊業按下「暫停鍵」,旅行社、旅遊景區、住宿、餐飲等相關市場主體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從最初的焦慮,到復工適應新變化,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很多。我相信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旅遊市場未來會越來越好。」

日前,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2020)》顯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後,我國依託國內旅遊市場,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暑期檔和國慶假期市場穩步復甦,旅遊消費信心已基本恢復,旅遊企業信心全面恢復。

張淼記得兩個時間節點,「3月省內團隊遊恢復後,行業信心開始集聚。7月跨省團隊遊恢復,再次為旅遊市場注入強心劑。」這以後,旅遊市場日漸活躍,「找我諮詢出遊的人開始多起來。」

旅遊市場的復甦離不開利好政策的積極引導。一方面,各地不斷出實招,切實幫助文旅企業解決復工實際困難,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另一方面,各地紛紛上線優惠大禮包,使盡招數促進旅遊消費。比如,最近就有「2020陝西文旅消費博覽會暨第三屆陝西旅遊消費節」開幕,市民和遊客可在線搶購預訂各景區、酒店等的半價特惠票;「冬遊廣西」活動將持續到明年1月31日,期間,廣西4A級以上景區面向全國遊客免費或五折開放,並推出了文化旅遊演藝、夜遊和主題公園項目優惠等多重文旅優惠措施。

為了進一步激活市場人氣,旅行社、在線旅遊平臺等商家抓住「五一」小長假、「十一」黃金周、「雙11」等時機,紛紛推出促銷活動,在跟團遊、景區門票、租車、一日遊等產品上優惠多多。

多重利好疊加刺激之下,老百姓被疫情壓制的旅遊需求開始慢慢釋放,再加上受到疫情影響,大量出境旅遊需求回流,國內旅遊市場的消費熱情被進一步拉動。「十一」黃金周是反映旅遊市場變化的重要晴雨表,據統計,今年8天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我們現在出門玩,已經習慣了事先預約,既能夠減少等候時間,又能夠錯峰出遊,方便又安全。」遊客王雨欣說。如今,新的旅遊消費習慣正在形成,預約、限量、錯峰、有序已經成為旅遊市場的常態。攜程門票玩樂平臺的數據顯示,國內已有1萬多家收費、免費景區可以在線預訂、預約。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發現,國慶中秋長假期間82.8%的遊客不同程度體驗了預約,僅有2.5%的遊客對預約體驗表現出負面評價。今年疫情後,一些平臺發起景區「雲旅遊」活動,方便遊客接收旅遊信息,享受語音導覽等產品。藉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現代科技,遊客正享受著更加便捷的旅遊服務。

隨著消費者收入的提高與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旅遊的需求本就出現了個性化、差異化的特點,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出行安全越發看重,因此,在今年的旅遊市場中,私家團、定製遊等小範圍團隊遊興起,自駕遊也更加受到追捧。

攜程跟團訂單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報名私家團的遊客量同比去年增長100%。超過2000多家旅行社開發上線了超過4萬條國內私家團產品。專家表示,隨著整體消費需求的升級,追求品質的旅遊消費成為趨勢。在旅遊形式上,之前的觀光遊將逐步向度假式旅遊、體驗式旅遊轉變,從消費層次上,將從大巴遊向私人專車和專導服務遊轉變。和團隊旅遊相比,自駕遊、房車遊具有小聚集、大空間的優勢,一般都是家人、朋友一起,在車上實現了自我服務,因此,在防控疫情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人願意選擇自駕遊,相關旅遊產品的銷量增長成為今年旅遊市場的一個亮點。

相關焦點

  • 從訂單一夜清零到市場信心恢復,旅遊從業者如何困境求生?
    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陸續探訪各地各行業市場主體,探尋疫情之下,面對「危與機」的應變與選擇。今天推出的調查報導,聚焦此次受疫情衝擊巨大的旅遊行業,面對一度「停擺」的嚴峻形勢,旅遊企業如何尋找未來的應對之策。
  • 橫琴:減稅降費助力旅遊島景區升級行業復甦
    4月30日,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部分園區正式恢復開放。橫琴稅務助企團主動送政策送服務上門,黨團青年深入園區了解企業經營和復工復產情況,對企業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個人所得稅彙算、疫情防控稅費優惠政策進行專項輔導,傾聽企業訴求,及時解決企業大額發票核定申請,保障企業用票需求。
  • 「十一」旅遊市場有望恢復往年水平2020年全國旅遊行業發展預測(圖)
    日前,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如果疫情防控不出現大的反覆,相信到」十一「整個市場就可能會恢復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了。今年的端午節和五一節兩個假期已經恢復到了53.5%的水平了,這已經很好了。但也要注意廣大的遊客不會因一紙通知,恢復了跨省遊馬上就加入到市場中。
  • 「十一」黃金周下沉市場增長亮眼 旅遊行業全面恢復在即
    根據文旅部的數據,國慶黃金周八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全國多個省市黃金週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均表現出了強勁復甦態勢,整體恢復情況普遍在八成左右。  儘管尚未完全恢復,但這一喜人的成績顯然已經給了旅遊行業足夠的信心與鼓勵。
  • 兩會圓桌·減稅降費|旅遊企業:政策支持增強復甦信心
    報告中提到的「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要點,讓身處受疫情重創的旅遊企業深受鼓舞,也讓公司在展開生產自救、推動戰略轉型升級的步伐更加堅定,有信心走出困境。吳志祥:疫情對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很多行業亟須系統的政策支持。
  • 閆衍:疫情發展仍有不確定性 市場需求和信心短期難恢復
    但他還指出,隨著經濟秩序的逐步恢復,貨幣政策最寬鬆的階段或已過去,債券市場利率在4月底達到階段性低點後,5月、6月又大幅回調,最近在股市大幅上漲背景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更是突破3%。他預計,市場利率仍有一定上行壓力,但經濟恢復仍需要低成本資金支持,利率上行空間有限。
  • 希爾頓攜手招商銀行與美國運通 協力助推中國旅遊行業加速恢復
    原標題:希爾頓攜手招商銀行與美國運通 協力助推中國旅遊行業加速恢復   近日,希爾頓集團攜手
  • 洋河股份渠道信心恢復、夢6+銷售符合預期 嚴格執行限量促銷政策
    來源:五穀講壇雖然業績也在下滑,但是,洋河股份在疫情期間以及後疫情時代的表現,明顯優於行業平均水平,且渠道、產品調整已經接近尾聲,經銷商信心逐步恢復,機構認為洋河股份依然牢牢佔據中國白酒行業三強的位置。
  • 住宿行業 積極自救轉型升級
    2月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幫扶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並要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相關行業企業應如何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如何應對疫情考驗、加快轉型升級?近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企業、專家和消費者,推出「降低疫情影響 穩定居民消費」系列報導,敬請關注。——編 者新冠肺炎疫情對住宿行業帶來不小衝擊。
  • 青島旅遊住宿業打響"復甦戰" 補償性消費需求顯現
    文/圖 半島記者 王好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前期遭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旅遊住宿業正在轉入「嚴格防控、開業復工」的戰疫新階段。半島記者走訪青島部分恢復營業的酒店、民宿了解到,體溫檢測、健康摸排成為目前辦理入住的「前置程序」。與此同時,疫情防控所積蓄的出遊需求正在顯現,有嶗山民宿經營者告訴記者,近期客人的諮詢量比往年同期增長了兩倍。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發布
    選擇目的地時重點考慮的因素、疫情後旅遊活動恢復時間等問題進行系統調研。  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近代以來全球旅遊業面臨的最大衝擊,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各級政府部門出臺了諸多扶持旅遊企業的政策,對於行業紓困、穩定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同時,要有序引導旅遊市場的恢復,就需要對旅遊者的心理、預期和行為進行準確把握。
  • 希爾頓助推中國旅遊行業加速恢復
    此舉是希爾頓集團積極助力中國旅遊行業加速恢復,推動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有力舉措。  信用卡是典型的與旅遊消費天然綁定的產品,自誕生以來便與旅遊服務密不可分,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旅遊產品的生產與消費方式,美國運通更是以服務享譽全球的支付品牌。
  • 正在恢復中的酒店行業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劉雨辰消費升級會為中高端酒店發展提供新的契機。隨著疫情的消退,一些受損較大的行業正在逐步恢復,《每日財報》近期將會對一些處於反轉期的行業進行解讀。目前正值國慶出遊之際,今天剖析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酒店業。
  • 跨省團隊遊恢復,玉林旅遊行業聞風而動!
    7月14日晚間,文旅部官網發布《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稱,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這一消息讓旅遊從業者們不禁高呼:春天來了!跨省團隊遊恢復,旅遊業迎來春天根據《通知》,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中、高風險地區不得開展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
  • 2020中國國際健康旅遊高峰論壇舉辦 探索健康新需求
    本屆高峰論壇以「健康新需求、旅遊新發展」為主題,邀請對健康旅遊產業有深入研究和前瞻觀察的專家學者、健康旅遊產業內有豐富運營經驗的企業家,以及健康和旅遊管理機構負責人圍繞論壇主題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重點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健康旅遊面臨的新機遇,學界出現的新理念,市場新需求以及由此催生的新產品,並將在擴大市場對接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和行動路徑,助力健康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論壇搭建起中國健康旅遊頂級智慧平臺攜手傳統中醫藥之鄉的平臺,將促進疫後健康旅遊產業新發展,推出更適合遊客參與和體驗的健康旅遊產品,提升遊客的安全感和獲得感。
  • 巔峰智業舉辦、中國旅遊景區疫後恢復振興十大行動計劃啟動儀式
    委員會推出「中國旅遊景區疫後恢復振興十大行動劃」。該項目旨在引領廣大旅遊景區克服困難,化危為機,齊心協力,抓住機遇,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努力實現景區行業的全面振興。中國旅遊景區協會理事長,華僑城集團董事、總經理姚軍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中國旅遊景區疫後恢復振興十大行動計劃」,將從疫情防控標準編制推廣、員工培訓、投融資對接、規劃設計和營銷對接、創新發展、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廁所再升級以及景區線上化等方面,搭建起為景區疫後恢復振興全方位的項目服務平臺,凝聚多方力量,齊心共渡難關,幫助景區儘快走出困境,重樹旅遊行業發展信心。
  • 途家十一報告重塑行業信心:國內民宿房源突破230萬 訂單量同比恢復...
    據途家發布的《中秋國慶假期民宿出遊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十一黃金周期間,國內民宿整體預訂量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1%,其中10月4日民宿下單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150%;鄉村民宿表現異常搶眼,平臺預訂量達到去年同期的120%;成都、重慶、北京以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多元化人文特色優勢,持續蟬聯國慶期間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前三;用戶更放心在國內旅行,家庭、多人出遊依舊是主流
  • 民宿主:期待暑期恢復元氣
    「我們不但調低了價格,還推出了非常寬鬆的預定政策和預售預付,允許客人隨時取消,即便這樣也只恢復了35%。」為了適應疫情帶來的需求變化,堯瑤把防疫與服務升級做了個全套。除了日常消毒外,還根據疫情期間宅家辦公的需求,特別增加了電腦桌等面向疫情需求的改變。雖然投入增加了,但堯瑤相信,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七月初才行業就能完全恢復。
  • 旅遊行業全面恢復生機活力
    近日,三大旅遊平臺同程藝龍、美團、攜程相繼公布財報。記者梳理後發現,旅遊OTA多項核心數據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如同程藝龍月活躍用戶提升至2.46億,已超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增長5.0%,環比增長40%,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保持盈利。
  • 旅遊市場率先恢復,9座歐睿受熱捧
    五一小長假剛過,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5月1-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由此可見,旅遊業防控型復工取得了新進展,旅遊市場和消費信心正在穩步恢復。由於跨省旅遊業務尚未恢復,五一旅遊市場以自駕遊、周邊遊、本地休閒遊為主。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勞動節期間選擇自駕出遊的遊客比例達到64.1%,創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預約、分餐、適度、健康、綠色已成文明旅遊新風尚。伴隨旅遊業的逐步復甦,年輕人旅遊更加注重旅遊體驗,高品質小團遊將成為主流旅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