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四川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張兆學副教授,代表四川工商學院在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捧回了「2020年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榮譽證書。至此,由四川工商學院、西藏仁布縣德吉林鎮黨委和仁布縣中學三方協力的暑期「三下鄉」援藏「雲支教」實踐隊,在與全國1530個實踐隊的角逐中,以位列全國第38位的成績獲此殊榮,從而為期三個多月的活動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雪中送炭,校黨委書記結對義助孤兒
11月20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兆學老師撥通了西藏仁布縣中學初二(5)班班主任王遠玲老師和初二(3)班班主任央珍老師的電話,代表校黨委胡增軍書記對其所捐助的兩個孤兒扎西和加措姆進行了回訪。
扎西是仁布縣仁布鄉江達村的一名孤兒,現寄居在舅舅格桑郎加家。王老師表示,扎西同學在得到胡書記的幫助後,進步很快,被評上了班上的衛生委員,做事非常認真負責,也學會了待人熱情,樂於助人。她特代表扎西感謝胡書記的資助,讓他受到關愛,更加努力學習了。
加措姆是仁布縣然巴鄉卓達村的一名孤兒,從小失去雙親,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央珍老師說:「加措姆同學每一天都在進步。她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心中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加措姆身上,想她長大後考上一所好學校,學成後回鄉工作,報答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和胡書記的無私資助。」
張老師將情況匯報給胡書記,胡書記說:「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捐資助學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藏族學生因各種原因致貧,我們要多鼓勵,多幫助,同時多開展一些心理輔導,特別要鼓勵他們增強從心理上戰勝困難的勇氣。」
據悉,自本次活動開展以來,四川工商學院共募集到4000元人民幣捐助給仁布縣中學孤兒及特困生。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員教師也積極行動起來,王維院長、總支書記張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主任劉浩渤、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主任楊元芳、四川電影電視學院英語教學部張萌璇老師也加入了捐資助學行列,共資助了仁布縣中學8名孤兒及特困生。
●群團共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方向
四川工商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社」是在校團委領導下的唯一思政類社團,掛靠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接受學院的直接管理和指導。今年以來,受疫情的影響,按照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印發的《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做好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工作的通知》要求,四川工商學院校團委認真落實指示精神,多次協商指導「知行社」的社團活動,經商定,由張兆學老師組織以「知行社」為班底的「四川工商學院『三下鄉』援藏『雲支教』實踐隊」,從8月1日開始,正式開展「雲支教」活動。
學校黨委十分重視此項活動。胡增軍書記多次強調,鑑於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不能進行大規模聚集活動,而高原藏區8月份的開學,為雲端支教提供了最佳時機,因此,此項活動的創新開展非常有意義。在活動中要引導志願者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扶貧扶智,並以此為契機加強大學生的愛國勵志教育。
四川工商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組組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維副教授多次組織召開籌備會,要求實踐隊積極響應團中央的號召,創新思維,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和高校優質的教育資源,共建超星學習通平臺,為仁布縣中學扶貧扶智和均衡教育貢獻綿薄之力。
●援藏支教,為九年義務教育扶智接力
仁布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日喀則市東部,平均海拔3900多米,全年平均氣溫低,有雪域高原之稱。由於地理位置偏遠,經濟條件較為落後,長期以來,學校的教學條件也一直較差。但是,隨著近幾年政府加大了對邊遠、落後地區學校的扶持力度,以及社會各界的多方援助、支持,仁布縣中學的教學條件也在逐步改善中,不僅擁有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塑膠體育場等,而且學生們也有了更多接觸外界,學習豐富知識的機會。
本次活動的隊長和指導教師張兆學副教授,自2012年成立了「『火鳳凰』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隊」,先後赴青海省玉樹州八一孤兒學校和曲麻萊縣民族中學、西藏仁布縣中學開展暑期「三下鄉」短期支教和捐資助學活動,多次獲得仁布縣教育局和仁布縣中學的表彰,2018年獲得了團中央學校部表彰的「優秀指導老師」榮譽稱號。2019年,在仁布縣中學建立了被稱為「雲朵上的大學生實踐基地」,定期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先後為仁布縣中學募集了10多萬元的資金和物資、3000多冊圖書,其活動多次在日喀則電視臺、人民網和中國青年網報導。
按照支教計劃,「雲課堂」為實踐隊結對仁布縣中學貧困生的「網際網路+」課堂,同時也是仁布縣中學信息化教學的探索平臺,由兩校共建。主要包括課程輔導、愛國勵志故事會、捐資助學、舞林風、家訪、指導教師風採、志願者風採等專題。其中,「課程輔導」為「雙輔式教育」,即由仁布縣中學指導教師指導志願者備課,由志願者錄製相關課程視頻,經審查後上傳至雲課堂,供仁布縣中學貧困生遠程學習。「愛國勵志故事會」分為「龍門陣」和「三蘇文化」兩部分,依託於四川工商學院位於府河源頭和三蘇故裡的獨特文化底蘊,和仁布縣中學貧困生一道進行愛國勵志教育。「舞林風」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音樂舞蹈學院共同開展的課程思政活動,也是四川工商學院和仁布縣中學共同的語言表達,通過民族音樂舞蹈的微視頻拍攝,架起川藏兩地友誼的橋梁。
據統計,志願者上課63節,自助錄製課程120節,受眾學生為仁布縣中學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志願者真正體會到了教書育人的重要性,能力也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同時通過和學生的溝通,了解了藏族貧困生生活的艱辛、學習的不易,對志願者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三觀塑造是一次極大地提升。
●扶貧家訪,基層黨建共築川藏小康夢
伴隨著「雲支教」的順利進行,一次跨越兩千多公裡的「雲黨建」活動也有序開展起來。活動由仁布縣中學黨支部提供建檔立卡的貧困學生名單,德吉林鎮黨委副書記王東海帶隊進行「雲家訪」。家訪過程中,王書記現場連線四川工商學院,並拍攝了視頻,上傳到四川工商學院「雲課堂」網站,供四川工商學院大學生志願者隨時隨地感受藏族學生生活的艱辛,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苦的學習環境。
本次活動,王書記代表四川工商學院慰問了仁布縣中學貧困生家庭兩戶,分別為德吉林鎮塔傑村達夏戶次仁羅布家和林吉戶巴桑家,共捐助了慰問金600元。通過「雲家訪」,王書記了解到,如果不是黨中央對貧困戶的「兜底」政策和社會各界的資助和關心,可能很多同學會過早地輟學了……這個直觀對比,令大學生志願者深受教育。四川工商學院眉山校區知行社社長楊明建同學也是此次活動的志願者,他深有感觸地說:「看了家訪內容以後,為藏族貧困家庭學生的後續教育感到擔憂,同時也感覺到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太好了。正像視頻中王書記所說的那樣,我們對待每一個藏族貧困生及貧困家庭不拋棄不放棄,讓他們不落伍不掉隊,不輸在起跑線上,同時對我們大學生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四川工商學院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正是我們發奮圖強的好地方。無努力不青春,無奮鬥不勵志。」
11月10日,在公示結束後的部門匯報會上,該校分管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的校領導張曉舟副校長表示,該項目精心準備、周密策劃,採取了四川工商學院和西藏仁布縣中學、仁布縣德吉林鎮政府黨組成員兩地三家聯動模式,力求將活動落地。「從實施效果來看,形式新穎,成果豐碩。」
黨委書記胡增軍認真聽取了活動負責人的匯報後認為,本次活動有兩大特點:一是創新性。志願者利用信息化手段,足不出戶,既在兩地指導老師指導下,完成目標任務,又讓志願者本身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鍛鍊,契合了學校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二是實效性。微課視頻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仁布縣中學教學信息化教學的探索,克服了目標學校學生網絡信息的不足,通過對四門課程微課學習,隨時隨地汲取知識的營養,有助於提高結對中學的信息化教學水平,這正是當前在全面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新形勢下,落實「理實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一大有力舉措。(王俊 通訊員 張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