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粉在這裡
在開箱之前先分享一下我們購買過的小熊bear品牌裡的小寶貝:鬆餅機/料理機/手持攪拌器,還有一個酸奶機和廚師機在舊家的房子裡,因為太遠了沒能回去拍。是真的熊粉在這裡~
選擇小熊這個牌子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家的產品真的物美價廉,顏值又高,設計又合理。對於身為女生又喜歡好看物件的我來說小熊品牌裡的好多廚房小機器配色又好看,形狀又可愛。講真,用好看的東西做吃的好心情會加倍~
這次收到了小熊蒸煮飯盒,平常偶爾會吃外賣的我感覺看到了新希望。因為我不願帶飯盒上班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公司並沒有熱東西的地方,帶過來涼了之後吃起來會有點難受,這次可以帶過來上班後按時間煮,午飯時間一到就可以吃到新鮮熱乎的食物,迫不及待去百色的東風菜市買菜體驗。
愉快的買菜之旅,在我們和老闆們各種邊走邊嬉笑的聊天中打卡完成。接下來就是開箱和揭密小熊(Bear)三層電熱飯盒裡頭到底有什麼神奇的物件,我們買的菜能不能順利做出讓我們心滿意足的美味。
開箱/外觀
按照國際慣例,先分享一個開箱視頻
shot on iphonex+No Scared 手機鏡頭
產品為乳白色的外觀,正面有熟悉的小熊萌寵形象和小熊bear的品牌logo,頂部有手提裝置,用的時候可以拉出,不用的時候放下。品牌logo下是蒸煮的開關按鍵,每層都有側扣,方便裡邊的飯盒統一收納。
打開第一層後是是0.65升的不鏽鋼飯盒。之前我買保溫水杯的時候,我媽都會問我選用的是不是304不鏽鋼健康材質,確認是之後才讓我下單購買。這次這款小熊(Bear)三層電熱飯盒選用的也是304不鏽鋼健康材質,至少在材質上能夠先讓大家安心。
上面四個圓圓的孔是蛋託,放雞蛋會十分方便。不會在蒸的過程中滾來滾去受熱不均勻。
一般我煮飯都會用量杯來勺米,兩個人吃的話1勺半,一個人吃的話半勺,三個人吃兩勺左右。這個量杯的另一種功能是根據蒸煮內容加水到底部。
小熊(Bear)三層電熱飯盒1.0升飯盒裡面還有一個0.35升的小飯盒。
小熊(Bear)三層電熱飯盒在包裝裡貼心地放置了一個可愛又便攜的環保袋,十分適合出行攜帶。三層分隔大小穿插的各種蒸煮空間讓我不斷思考,在每個空間裡,可以蒸煮什麼樣的食物,讓自己的每一天更健康豐富。接下來是我的使用體驗分享。
使用體驗
接下來是新手上路的做菜體驗,數字尾巴裡不乏烹飪大神。本豬們做得不好的地方太多太多太多,大家對我們的新手廚藝跟刀工什麼的,臣妾們只能說自己盡全力了。
第一次用盡全力做燜飯和蒸蛋
胡蘿蔔切丁、玉米剝粒是為了等會兒放到小熊(Bear)三層電熱飯盒最底層的米飯上。
我們把米淘好後,把臘腸切丁。依次把胡蘿蔔丁、玉米粒、臘腸丁鋪在米飯的最上層。做燜飯的前期準備。
怕會煮太幹所以我們又加了一點水,放了半個番茄背面開花刀進去,因為想享受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但是...最後吃起來,番茄的作用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總而言之白加了。
有一層我們是拿來做蝦仁蒸蛋,算是燜飯的一個佐菜。
當天我們蒸煮了大概1個小時左右,中間因為底部沒水飯盒自己跳閘關電了一次,雖然這是本著安全著想沒水就直接自動關電,但是飯到底熟了沒有我們也不懂,全靠猜測。一次次打開互相問到底熟沒有,並用勺子試吃猜測,這樣也挺麻煩的。
雖然賣相不怎麼樣,中途也歷經坎坷等了一個多鍾,但是吃起來味道還不錯~飯蒸得挺入味的,跟外面賣的蒸飯有得一拼,可能也是我太餓了,以至於吃什麼都非常好吃,或許用熟練之後做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吧。都說一回生二回熟來著。第一次新手上路在大家吵吵鬧鬧邊吃邊反思中落下帷幕。第二次新手上路正在安排ing。
第二次用盡全力做燜飯和蒸蛋
這次吸取了上次感覺有點失敗的教訓,買了各種配色並且自己喜歡吃的蔬菜。第一步的清洗工作準備完成。來到第二步驟。
把洗好的蔬菜切丁切塊分類放好之後,我們要進行下一個步驟,打蛋。
之前我蒸蛋的時候因為撈泡沫不乾淨和,沒有套保鮮膜的問題,總是蒸出蜂窩蛋。後來聽朋友說之後改進了蒸蛋方式,很少蒸出蜂窩的樣子了。雖然有也有一點,沒有以前那麼嚴重。
第二次做的比第一次成功超多。第一次我們放米太多,所以難熟,第二次放的米比較限量,所以熟得挺快。預計時間跟說明書的差不多,53分鐘左右。蒸出來的飯菜也不算太幹。我們沒有做湯是因為大家都不怎麼喜歡喝湯,對蒸蛋和燜飯的研究興趣更大。
總結
小熊這款電熱飯盒的價格不算太高,刷某寶的時候目前99塊就可以入一個。有時候在家弄好菜到公司直接熱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到熱乎的飯菜,不用老是點外賣,因為你也不知道外賣會添加什麼,活著是用什麼方式做出來的。
不過我覺得比較雞肋的就是這款電熱飯盒蒸煮食物的時間全靠意念拿捏。這讓我有點難接受。畢竟我比較喜歡電飯煲「叮」這樣響一聲我就知道它熟了,而不是我還要開來開去,試看到底熟了沒有。
實用性是真的差一點這款,如果你是覺得興趣愛好喜歡體驗各種廚具,你可以入一個摸索玩玩。如果要帶到公司煮飯之類的,沒有時間顯示,不知道什麼時候東西煮熟,水幹就會跳閘這個問題,真的要深思才行。畢竟像我這樣的懶人,即使不想吃外賣想自己做吃,也不希望過程太複雜懊惱。
我的新手煮飯做菜第一次就到這裡,希望我越來越猛,能夠做出更多好吃的東西分享。謝謝大家看到最後~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