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Pad Pro和筆記本電腦該選誰?深度使用一周後,我找到了答案

2020-12-18 魔鐵的世界

新iPad Pro自2018年10月底發布後,因為搭載A12X的強大性能而聞名平板界,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發布會上說「新iPad Pro有著超過市面上92%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表現」,潛臺詞是:在新iPad Pro面前,在座的絕大多數筆電都是渣渣。

有評測機構放出的跑分後也證明,A12X內部的100億電晶體確實讓新iPad Pro成為性能怪獸,甚至超過採用英特爾i5的MacBook Pro。

但對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跑分高不等於好用,很多人大概和我一樣,想從實用角度知道:

新iPad Pro是否真的能夠替代筆記本電腦?或者能替代多少筆記本電腦的功能?除了蓋泡麵和看片追劇,新iPad Pro還有哪些值得讓我們掏腰包的獨門絕技?新iPad Pro的槽點有哪些?除了設計師等專業人員,新iPad Pro還適合哪些人群?帶著這些疑問,我買了一臺12.9英寸深空灰的新iPad Pro,256GB存儲,WLAN版,深度使(zhe)用(teng)一周,寫出這篇文字。

為新iPad Pro打下手的,還有配件若干:

第二代Apple Pencil一支;

硬面保護套一個,背殼厚硬,專為對付傳說中的容易變彎,並帶有收納筆槽,媳婦兒再也不用擔心我把這支昂貴的筆弄丟了;

磨砂仿紙貼膜一張,據說專為書寫而生;

羅技K380藍牙鍵盤一個,手感和ThinkPad的相差無幾,碼字黨必備,每個鍵都圓乎乎的,像滾滾那樣可愛。

12.9英寸屏幕真的大到沒朋友

下單後一天到貨,這送貨速度和優惠幅度,基本上沒給線下專賣店多少生存空間。包裝是牛皮紙盒子,帶一次性防拆設計,撕開後露出12.9英寸新iPad Pro純白色打底的包裝盒,抽出來感覺是真大,不看上面印著的新iPad Pro圖片,讓人猜的話十有八九會猜成MacBook。

壓了壓小鹿亂撞的胸口,打開包裝盒,新iPad Pro露出寬闊無比的大臉盤:12.9英寸屏幕是真的大,比A4列印紙胖一點,矮一點,換算成面積,反而會大一些。

我量了量,新iPad Pro和MacBook的長度相等,都是28cm,但比MacBook寬5.3cm,由於MacBook的上下邊框較寬,而且屏幕比例是16:10,所以新iPad Pro的屏幕面積實際要比MacBook大23.5%,大約是兩個指頭的寬度。

和普遍採用16:9屏幕比例的Windows筆記本相比,新iPad Pro的3:2屏幕比例在顯示面積上佔有天然優勢。手頭碼字的主力擔當ThinkPad S5屏幕為15.6英寸,在寬度方面,反而被新iPad Pro佔了便宜——比新iPad Pro窄5mm。

換句話說,新iPad Pro的12.9英寸屏幕顯示面積輕鬆超過16:9的13.3英寸筆電。

警告:真的容易被掰彎,不要手賤,不要手賤

新iPad Pro的5.9mm的厚度數據不到MacBook最厚處的一半,不戴保護套,裸機拿在手裡,感覺是真的薄。不過,又大又凸起的後置攝像頭減了分,裸機放在桌面難免蹺蹺板的姿勢,所以最好為它配一個保護套,以免刮花攝像頭。

戴上保護套後,新iPad Pro可以平放在桌面,但明顯長胖了。

薄的同義詞是輕,MacBook的920克重量夠輕了,而12.9英寸版本的新iPad Pro顯示面積比它大23.5%,份量卻只有它的大約75%,裸機握在手裡,有飛燕掌中舞的感覺。

不過,新iPad Pro也為輕薄付出了代價。網上反映它特別容易被掰彎,尤其又大又薄的12.9英寸版本。打開包裝後,我特意檢查了,萬幸,是直的。

但被好奇心驅使,把手放在新iPad Pro的背部中間慢慢用力,可以明顯看到它變彎了。也就是說,新iPad Pro像所有細腰美女一樣,不抗重壓,所以千萬不要手賤。

國外網友實測如何掰彎新iPad Pro

這裡提醒一句,外出時最好將新iPad Pro放在寬鬆的包裡,防止重壓,坐地鐵公交一定不要用包當靠背,否則新iPad Pro大概率會被壓彎。總之,記住一句話:蘋果公司的產品都比較嬌嫩。

解決新iPad Pro容易變彎的路徑有兩條,一是在背部金屬殼內設置加強筋;

另一個是選用硬度更高的金屬材料。iPhone 6推出時,就被用戶吐槽容易被掰彎,後來蘋果在iPhone 6S上採用硬度更高的7000系列鋁合金,手機抗彎折能力上升不少,到iPhone X時,不鏽鋼中框的使用,基本解決iPhone容易被掰彎的問題。所以,個人猜測下一代新iPad Pro也可能會在材料和內部結構設計上做出改進。

接下來進入關鍵問題,新iPad pro能否替代筆記本電腦?

MacBook的工作,新iPad pro可以全包

新iPad pro的12.9英寸屏幕可以比MacBook多顯示23.5%的內容,加上PPI更高、晶片更強大,所以用新iPad pro辦公時,直接的感受就是,屏幕觀感更為細膩,刷網頁、碼字更為高效、順暢。

不得不說的是,MacBook還有一個先天劣勢,就是它的超薄鍵盤的手感真的很糟糕,蝶式鍵盤鍵程短,導致手指敲上去感覺是直接敲在木板上,如果連續碼字超過2千,我發現自己的手指尖居然會疼。鍵程稍長的Pro版,去體驗店試過了,手感也好不到哪兒去。這也是我將MacBook列為備胎的原因,主力擔當一直是屏幕素質(亮度較低時,屏幕居然有頻閃,液晶屏幕不用DC調光也是醉了)一般的ThinkPad S5。

新iPad pro很容易解決鍵盤手感問題,因為適配的藍牙鍵盤很多,不到200可以買款手感和ThinkPad相媲美的鍵盤,超過400就可以挑到既有個性,手感和顏值又佳的鍵盤。這就意味著,在新iPad pro上碼字會是一種享受,而在MacBook上很難找到這種感受。

有評測認為,用新iPad pro處理文字,最大的問題是它不支持自建文件夾,文件管理效率低。這個問題,我用WPS 輕鬆解決(需要繳費成為會員),WPS 支持在雲端建立文件夾,而且一個帳號可以做到手機、PC、iPad、MacBook無縫同步,個人認為這點比office365好用。

簡單來說,MacBook會幹的活,新iPad pro也能幹,但用新iPad pro能幹的比如繪畫、設計、看視頻(4喇叭系統不是吃素的)、遊戲、閱讀等,MacBook要麼做起來體驗一般,要麼根本做不了(繪畫、設計)。

可以說,專為便攜而生的MacBook在新iPad pro面前存在感很弱。有了新iPad pro後,MacBook有一種提前退休的感覺,花在主力擔當ThinkPad S5和手機vivo NEX S上的時間也明顯減少,我已經開始習慣用新iPad pro碼字、看視頻、塗鴉、遊戲、閱讀(原有的Kindle閱讀器扔在一邊,第一次出現忘記充電導致電池耗盡的情況)。

但新iPad pro也不是沒有短板,一周用下來,我感覺它最大的短板還是來自軟體。並不是說軟體適配有問題,實際上新iPad pro推出近半年後,已經不缺少適配的軟體,問題主要出在部分生產力軟體的功能簡化上。Office、WPS等辦公軟體(包括蘋果的辦公全家桶),功能大大簡化,沒有藝術字、版式設計、插入特殊符號公式等,也就是說你可以用新iPad pro寫作,簡單排版,如果想要更複雜的排版效果,就必須回到筆電/臺式機的懷抱。

另外,Adobe為新iPad pro打造的Lightroom CC同樣存在功能簡化,更複雜的修圖還是要通過桌面版。而且比較坑的是,要在新iPad pro上使用Lightroom CC,你必須有Adobe ID,換句話說,沒有購買正版Photoshop(桌面版)的話,你連Lightroom CC的界面都摸不到,只能使用功能寒磣到比美圖秀秀還少的PS Express。

這就好比能使用巴雷特大狙的神槍手,結果兵工廠只分給他一把AK47,還被閹割了連發功能。

為這支筆花一千元到底值不值?

相信有部分新iPad pro用戶,感覺為了塗鴉買近千元的Apple Pencil二代會肉疼,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畫家和設計師。

可是,沒有Apple Pencil二代,新iPad pro很難擔當起「Pro」一詞,為這個原因,我忍住肉疼,入手了Apple Pencil二代。

在將Apple Pencil捏在手中的那一刻,心裡忍不住說,NM,蘋果你太會玩設計了,重量和一隻真正的鉛筆相當,純白色+筆尖的淺灰色+筆尾的深灰色Apple Pencil字體,給人感覺簡約而不簡單,類膚質材料的採用,握在手裡很有親和力,直白地說就是抓在手裡就不想放下了,重心靠近中心,平衡感很好,即使不塗不寫,在手裡轉著玩也是一種樂趣。

順便說一句,Apple Pencil二代自帶磁鐵,可以輕易吸附在鐵質物體上,出門在外,又多一種打發無聊的方式。

說實話,沒有這支筆,新iPad pro和筆電的較量中,存在感不算強;有這支筆後,新iPad pro即使在我們普通人手裡,也能爆發出小宇宙。

強調一下,官方說Apple Pencil可以達到像素級別的精度,別的廠家對手寫筆的宣傳通常是2048/4096級壓感,這些藝術化或工程師化的表述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沒什麼卵用,用起來和普通的筆體驗一致才是硬道理,這方面,蘋果還真沒吹牛。

無論是系統自帶的備忘錄,還是Paper等第三方軟體,Apple Pencil用起來和一支真正的筆沒什麼差距,配上最快120Hz的屏幕刷新率,無論我寫寫畫畫的動作有多快,筆跡始終在筆尖的正下方,跟手非常好。

而屏幕刷新率為60Hz的ThinkPad S5,筆尖運動稍快,筆跡就追著筆尖跑,筆跡和筆尖之間始終有一段距離(視頻中用手指模擬手寫筆)。

這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在PDF文件上簽字,快速筆記和畫素描時,筆尖運動都很快,筆跡和筆尖運動不合拍會帶來崩潰的感覺,如果感覺抽象,可以回憶在銀行用劣質手寫屏籤字的情景:快速寫完字,但半秒之後筆跡才會慢吞吞組成完整的字,很容易讓人懷疑:這是21世紀的科技?

除跟手優秀外,Apple Pencil對筆跡的模仿也十分到位,可完美模仿出籤字筆、鉛筆、鋼筆、水彩筆等筆跡,而且後三種筆跡會隨著你筆尖的力度大小、速度快慢、與屏幕的傾斜角度不同,產生濃淡、粗細不同的變化,感覺和一支真正的筆沒什麼差別。

加上Apple Pencil的ID設計和一支普通的筆相似,所以拿在手裡就有不停寫寫畫畫的衝動。

Apple Pencil+新iPad pro組合,能幹這些事

一周的折騰,我小結出Apple Pencil+新iPad pro組合能幹出筆電幹不了的事(記得貼一張仿紙貼膜):

草稿本。對的,讓新iPad pro化身草稿本。黑屏狀態下,用Apple Pencil點擊一下(點兩下進入解鎖界面)即進入備忘錄,可用原子筆/鉛筆隨便寫,對草稿紙消耗非常大的學生娃來說,可以節約草稿紙費用(一年下來,也不是小數目);

讓Apple Pencil兼職滑鼠,點擊、選擇、複製、粘貼,完成的比手指好,碼字或上網時,用它指指點點,既可以節省臂力,還能避免誤觸;

大學生上課記筆記神器。現在老師上課的PPT一般都不發給學生,用筆電聽課的同學常常抓瞎,有新iPad pro的同學可以現場將PPT拍下來,用Apple Pencil在上面添加筆記,邊聽邊拍邊記,下課後整理,效率甩筆電幾條街;

閱讀PDF文件,隨時批註,這個功能對上班族和學生黨都非常實用,因為公司文件和課本很多都是PDF格式;

耍帥利器。繪畫底子強的,可以用Apple Pencil做手繪風格的手帳;沒啥繪畫底子的,拍個照片,加點濾鏡,加上幾句手寫的畫龍點睛的文字,也能在朋友圈耍帥一把;

哄娃好幫手。因為不是實物顏料,媽媽再也不用擔心熊孩子把家變成塗鴉牆,孩子用Apple Pencil在新iPad Pro上想怎麼塗就怎麼塗,大人小孩開心得很,堪稱哄娃好幫手。

有槽點,但不算痛點

新iPad pro的接口從Lightining(閃電)轉為USB—C後,使用便利上升一個層級。照相機/安卓手機想傳圖片、視頻到新iPad pro,不用再通過電腦,繞道iTunes,一根USB—C線就可以完成;標配的18W快充頭給我的vivo NEX S充電,速度也是槓槓的,出門在外,新iPad pro的充電頭和USB—C線就可以填飽平板電腦和手機的肚子,不用像往常帶一堆充電頭和數據線。

娛樂方面,新iPad pro輕鬆碾壓MacBook,甚至不輸於MacBook Pro,4喇叭系統用來看電影、追劇,影音效果真不是蓋的,聽完後,再也懶得摸一個喇叭的iPad和手機了。

喇叭個子不大,嗓門不小,一個人聽音樂、看視頻,開到40%音量足夠,有一次開到80%音量,遭到另一個房間的家人的抗議。

音質也不錯,100%音量基本不破音,許多樂器也能表現到位,我用系統自帶的庫樂隊試了試,中高音表現完美,低音還不錯,但受限於喇叭體積,重低音肯定是弱到幾乎沒有。不過,做為可攜式家庭影院,新iPad pro堪稱優秀。

簡單說,辦公娛樂方面,新iPad pro可以做到輕鬆一肩挑。

新iPad pro也不是沒有槽點,這裡集中說一下:

不支持滑鼠。說實話新iPad pro配上鍵盤,個子已經超過MacBook和許多13.3英寸的Windows筆電,沒有滑鼠讓辦公效率打了8折(滑鼠滾輪輕鬆碾壓手指和Apple Pencil);專業軟體商留一手。微軟、金山軟體和Adobe這樣的專業軟體商,沒有將桌面版的所有功能移植到新iPad pro上,只提供了簡化版。軟體商為既有利益考慮而留一手,對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意味著增加開銷(只有購買了全功能版本軟體,才能在新iPad pro上使用簡化版本),結果新iPad pro在辦公方面不能完全取代筆電;部分APP適配不完美。淘寶、京東等電商APP撐不滿新iPad pro,留有一圈黑邊,從界面看明顯是手機版APP的拉伸放大版,但手機的屏幕面積和新iPad pro的明顯差了幾個數量級,結果界面看起來傻大黑粗,雷人感覺滾滾而來。不過,以上槽點不算痛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解決,如果蘋果有一天想通了,給iPad pro加上滑鼠,估計很多便攜筆記本包括MacBook都沒活路了。

新iPad pro適合哪些群體?

最後,說一說新iPad pro到底適合哪些人群:

設計師。用它打底稿、畫草圖非常方便高效;繪畫愛好者。用新iPad pro畫速寫、色彩寫生、小尺寸的素描,也可以完成的不錯;大學生。前面說了,新iPad pro就是記筆記、閱讀資料/課本的神器;手帳達人/小清新藝術愛好者;嫌手機屏幕太小音質渣的影音娛樂控,新iPad pro的4喇叭和大屏幕沒的說;塗鴉聖手。這個不分年齡層次,新iPad pro在手,想怎麼塗就怎麼塗,開心最主要;出於便攜考慮,打算入手MacBook/其它超級本的,可以考慮新iPad pro;攝影師,不用扛著筆電出外景,新iPad pro的高亮度,即使陽光直射,屏幕畫面也能清楚顯示,加上較高的色彩精度,可以保證在戶外完成部分後期修片工作。

文中圖片、視頻除特別聲明外,均為「魔鐵的世界」拍攝。

相關焦點

  • 可以當作電腦使用的ipad pro 你喜歡嗎?
    關注我不迷路就在昨天蘋果商城突然上架了最新款的ipad pro,真的是讓人猝不及防,按照蘋果官方消息來看,將會於近日發售,最低 售價也是達到了6229元,下面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兩部ipad pro 2020
  • 蘋果新版ipad、iPad Air2,、ipad pro三者評測對比,你選擇誰?
    打開APP 蘋果新版ipad、iPad Air2,、ipad pro三者評測對比,你選擇誰?不過從2013年開始蘋果iPad系列平板電腦熱度開始下降。下面我們來看看新版ipad、iPad Air2,、ipad pro它們三者之間存在的差別。
  • 新的iPad Pro真的能替代PC電腦嗎?
    早在第一代iPad的發布時賈伯斯曾說過,iPad的出現將會填補手機和電腦直接的空白,是介於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第三種設備。這麼多年過去了,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賈伯斯的想法是正確的。就娛樂而言,iPad的確做到了。
  • 【裝X利器】我的另類裝備 【設備清單】筆記本電腦:小米15.6pro...
    【裝X利器】我的另類裝備【設備清單】筆記本電腦:小米15.6pro增強版magic keyboard平板電腦:ipad pro10.5二代 512g蜂窩版搭配官方鍵盤ipad pro12.9二代 512g蜂窩版搭配官方鍵盤ipad mini5 64g蜂窩版ipad pencil 1代行動電話:iphone11 64G/iphone8
  • 平板電腦取代常規筆記本?新款iPad pro可讓電腦使用率更低!
    那麼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下新款iPad pro,真的能取代常規筆記本嗎?有哪些亮點!說道iPad平板電腦,可以追溯到2010年距離現在有10年的時間,也推出了很多系列的平板電腦,那個時候小編覺得iPad真的很神奇,畢竟不用拿著沉重的筆記本,在幾乎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進行娛樂和視頻觀看,而現在新的iPad pro也做了很多改變,讓小編覺得現在的平板電腦遠超傳統的筆記本。
  • 2020年蘋果ipad該怎麼選?看完你就清晰明了
    最近簡評菌看到很多小夥伴問我,現在想買一臺ipad,不知道該怎麼選,主要糾結在聽說今年蘋果馬上要開發布會了,準備發布支持5G的新ipad還有全新ipad pro,怕現在買了老款到時候就落伍了,問要不要等等在買;其實有這個擔心的小夥伴真不少,因為一句數碼設備買新不買舊所影響,但是簡評菌認為,不管買什麼數碼設備,真的不是一句買新不買舊就能說清的
  • iPad Pro 2018,有史以來最好的平板電腦,比筆記本電腦更好?
    蘋果還推出了一項名為Pro Motion的新技術。簡單地說,它使屏幕響應更快,滾動也更流暢。這一點非常明顯(特別是滾動),尤其是如果你使用的是舊的iPad設備。這款新的iPad Pro還有一個真色調顯示器,可以根據周圍環境的光線調整亮度和色溫。
  • 蘋果的平板電腦到底怎麼樣呢?為什麼一直叫新ipad
    蘋果的平板電腦到底怎麼樣呢?為什麼一直叫新ipad,最近這兩年不知道拼過是怎麼了,ipad界命名雜亂,ipad、ipad mini、ipad air、ipad pro、new ipad讓人著實有點摸不到頭腦。
  • 關於iPad Pro具體優秀在哪裡?iPad Pro2018全面解析!
    2010年第一代iPad發布,它被這幾個關鍵詞包裹,瀏覽、通訊、音樂、視頻、圖片、遊戲以及閱讀,它被定義為手機和電腦之外的第三塊屏幕,更重要的是基因裡注入了IOS系統。2018年新款iPad pro發布,它以強悍的性能和頂尖的工業設計,立刻吸引了眾多的關注,只可惜他依然是一個iPad。
  • 適合Ipad pro 做閱讀、學習筆記的APP及使用
    我堅持使用iPad作為學習工具,並一直持續至今,在中國和美國的大學課堂都有嘗試,果斷認為iPad+筆記應用提高了我的筆記效率,並且降低了整理筆記和負重的負擔。在使用期間我也一直在嘗試更有效率的使用方法,今天對於大家提出的一些問題,再次分享操作經驗:一、可不可以把PDF Expert上的圖片複製到Goodnotes中?
  • 2018年蘋果新ipad詳解(一)
    正如我們多年來所看到的那樣,消費者對於將平板電腦作為日常驅動程序取代傳統筆記本電腦作為移動計算的主要形式,一直沒有那麼熱情。而消費者興趣已經減弱,平板電腦銷量有所下降。儘管經歷了所有動蕩的下滑,但蘋果ipad仍是最受歡迎的產品。
  • 筆記本電腦怎麼選?
    我這篇文章一些常識性問題這裡就不多說了,從我這裡得到的不應該是已經滿天飛的參數,更多的是乾貨。這裡針對選購筆記本時常見五個問題和三個誤區做出一些個人掌握的知識解答(後期有新的探討會繼續更新)。內容個人覺得相比於單純的推薦筆記本型號,讓人陷入更大的困惑要好得多。
  • 學習黨選擇安卓平板還是iPad
    平板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當然更適合考研黨,因為考研黨有平板的話你不用背的很重,筆記本電腦你到處背著從寢室到圖書館到處亂跑。
  • 宏碁(Acer)新蜂鳥Fun 11筆記本電腦開箱使用
    購買理由目前的主力電腦是一臺臺式機,雖然性能還可以,但是出差和會議是有些內容必須需要一臺筆記本電腦,為此我想選擇一套性能足夠,而且便攜的輕薄辦公筆記本,Intel 11代酷睿筆記本電腦是我目前的首選,最終我選擇了宏碁(Acer)新蜂鳥Fun 11代酷睿i7-1165G7筆記本。
  • Ipad+Duet Display=筆記本擴展屏+touchbar屏幕+液晶數位板
    但是說到工作上,IOS的局限性導致ipad作為生產力工具依舊雞肋,遠遠比不上surface pro,售價卻又高得嚇人。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將這塊Liquid視網膜顯示屏當做自己Mac或者PC的擴展屏幕?將ipad作為擴展屏幕真是好處多多。省去了再買顯示器的花費。
  • 蘋果2020款iPad Pro體驗,堪比電腦的速度
    在今年3月,蘋果公司正式推出了2020款iPad Pro平板電腦,這款平板電腦可是吸取了不少熱度。無論是它升級的配置還是新增的技術都值得大家關注,作為蘋果的忠實粉絲,這一次我也入手了iPad Pro 2020 ,體驗真的很獨特,它擺脫了傳統的平板設計,採用了更趨向於電腦的設計,使用起來也更舒暢。外觀iPad Pro 2020保持了蘋果一貫來的簡約風格,輕薄纖巧的機身搭配蘋果logo,高級感和專業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 學術型ipad pro配置分享
    來源:Paperi作者:我有榴槤味兒廣大科研狗們日常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文獻,除非超大屏的臺式機,不然怎麼看文獻怎麼不爽。還有做筆記、整理提綱等等需要輸入的活動,要在幾個窗口切來切去,還要花心思給筆記分類分級……在沒有ipad pro以前,這些工作對我來講就像左手拿筷子,不是不能用,就是很不爽。而現在!
  • 猶豫買IPad還是Surface?看完這個使用報告你就知道了
    上周趁著京東搞活動,就買了pro7,配置是i5+128,帶了筆和鍵盤。下面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一周以來的使用心得吧,包括一些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這裡我找到了GestureSign,顧名思義手勢設計。這個軟體的功能是自己設置一些有關軟體使用過程中如何關閉,開啟,返回的手勢。
  • 【平板電腦怎麼選】對比2019款iPad mini和ipad Air
    ipad air首先要說的是:我最後買了ipad air,原因是自己用ipad不僅僅是娛樂,同時還要考慮做一些輕度的工作,ipad mini雖然在配置方面與ipad air一致,當時它的小屏幕限制了很多用法,這就是我選ipad air的原因。
  • 蘋果2020iPad Pro仍然是最好的平板電腦
    在Android權威機構apple2020ipadpro的評論中,我們評估了對於那些已經完全沉浸在谷歌生態系統中的人來說,它是否是一款平板電腦。 蘋果iPad Pro 在平板電腦方面,消費者並不缺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