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羅哥選擇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老父親說他這一生中還沒有見過活的老虎活的獅子,想去動物園看看。我突然感覺到很悵然,因為據說在爺爺那一輩,在山裡幹活,都可以看見老虎在撕咬,夜晚小孩子在外面洗澡的時候,還發生過狼群直接叼走的事故。這些故事真偽無法驗證,但的確近幾十年上百年由於人類的作用,使得物種的滅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中。
題目的這個問題啊,恐怕無人能答。因為首先,我們人類還真不知道如今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種生物。
「科學家1980年因在熱帶森林中發現大量昆蟲而感到震驚。在一項僅對巴拿馬19棵樹木進行的研究中,發現的1,200種甲蟲物種中有80%是之前科學界未知的……令人驚訝的是,比起到底地球上有多少物種,科學家更了解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恆星。」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
所以,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本來就有多少物種,我們又怎麼知道多少滅絕了呢?但是,從一些研究和數據可以推斷,假如地球上有1億個物種,按照每年0.01%的滅絕速度,每年消失的物種應該也有一萬種,至少。
為了說明我們所面臨的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程度,來看看科學家們的分析:
* 專家估計,我們今天看到的物種迅速消失,比自然滅絕速率(專家實際上將此自然滅絕率稱為背景滅絕率。這僅表示如果人類不在身邊,物種滅絕的速度。)高1000到10,000倍。
* 這些專家估計,每年所有物種中有0.01%至0.1%會滅絕。
* 如果對物種數量的低估是真實的-即我們星球上大約有200萬種不同物種(科學研究已經鑑定了140至180萬種)-那麼這意味著每年有200至2,000種物種滅絕。
* 但是,如果對物種數量的最高估計是真實的-我們星球上共有1億種不同物種與我們共存-那麼每年將有10,000至100,000種物種滅絕。
與地質歷史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不同,當前的滅絕挑戰是單個物種(也就是人類)似乎幾乎完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由於羅迪島蛇頸龜的非法買賣增加,該物種(印度尼西亞東部特有)已接近滅絕。Bonggi Ibarrando】
【一頭幼小,但是死的爪哇犀牛的照片在Ujung Kulon,印度尼西亞。 爪哇犀牛曾經是亞洲最廣泛的犀牛,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群島,整個東南亞以及印度和中國。 現在該物種正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態,在野生環境中只有兩個已知種群,而在動物園中則沒有。 它可能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Charles te Mechelen】
在地質歷史上已知的5次滅絕浪潮(可以自行百度)之後,這通常被稱為第六次滅絕危機。
所以在文章的最後,羅哥認為爭論確切的數字是多少已經顯然沒有意義,人類更應該把維護物種多樣性的責任承擔起來,拒絕「第六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