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我的母親給我講的第一句有教育意義的話,是「子不嫌母醜,狗不怨家貧。」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聽懂了,並且與家裡的大黃狗結成了人生的第一段友誼。
在我記憶深處,小時候刻骨銘心的有兩樣。其一是奶奶。從小到大都是吃奶奶煮的飯。頭上長瘡是奶奶幫著洗幫著搽藥,開始是搽什麼軟膏,後來搽牙膏,一陣清涼,感覺很舒服。從兩歲開始到七八歲,一直都是隨奶奶睡。那時候家裡到處是蝨子,奶奶用一塊布包上「六六粉」,然後拿布包在手上拍,「六六粉」就撒在床單上面了,蝨子沾上「六六粉」就死了,晚上睡覺才會踏實。奶奶對我太重要了,有一次奶奶去姑媽家小住,我記得自己號啕大哭,晚上用大衣裹住自己睡在椅子上,後來母親是怎麼勸導的,確實不記得了。
這其實就是家裡的大黃狗了。它沒有名字,喊它的時候就大聲喊「西幹-哦喔。」大黃聽見喊聲馬上就來了。記憶之中大黃是我最好的夥伴,我不管到哪裡它都會跟著。小時候放牛,把牛從這座山趕到那座山,它會一直跟著。儘管那時候根本沒有豺狼虎豹,但是好像有傳言說,有一種兇猛的動物叫「驢頭狼」,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所以有大黃跟著就有了膽氣,大黃對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發出警示,發現對我有威脅的就會汪汪吠叫,那種護衛的勁頭,不比安倍的保鏢差。
大黃跟著我去花生地,去砍柴,去上河或者下河。沒事時它就座在地上,看著我。大約在我六歲時,一天母親不聲不響地把大黃賣了,我堅決不同意,不準收狗的人把大黃帶走。我記得母親還為此發火兒。別了,我親愛的大黃,那時我雖然只是一顆童稚之心,但還是趴在石碾子上號啕了一下午,最後聲嘶力竭。我人生中最純粹的最忠誠的一段友誼就這樣失去了。
家裡的寵物最大的作用是陪伴,排解孤獨。
狗狗活潑好動,在山裡就是狗狗的天堂。
它們時而跑到前面消失不見,時而又從後面追上來。
時而跑到左邊樹林,時而又從右邊鑽出來。
時而跑到你前面耍寶求撫摸,時而遠遠地吠叫幾聲。
在風中沙沙作響的山裡,看著這靈動的畫面,勞動者心裡不孤獨了,那一絲絲因「蟬噪林逾靜」而引起的害怕也消失了。
我突然想起了我家的大黑狗。
還想起《誅仙》裡大竹峰那隻大黃。
不管題主你信不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就是農村人養狗的樂趣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他不會背叛你,有了狗狗的陪伴,很多本來孤獨寂寞的人精神上會感到安慰。
農民進山勞動的時候,身邊往往會有一條狗陪伴。題目說得對,狗狗又不會幹活,則不能幫啥忙,為什麼要帶著它呢?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回答。
·養過狗的人都知道,狗喜歡跟著人出門,除非你硬把它關起來,否則的話,只要你一出門,它立刻會跑出去,先跑到遠處溜一圈,然後再回來等著你一塊走,如此循環往復,樂此不疲。
·狗愛跟主人,這是它的習性,無論是農村或城市,狗都有跟隨主人的習慣。至於它有多少智能,是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在城市,市民大多是拴養或籠養,出來遛狗時大多牽一繩,其用途是怕傷及無辜人群。它有邊走邊嚼跟撒尿的習慣,撒尿起記路設標,有時也許和狼一樣,起圈地盤佔山頭的作用,這是人們對它理解,誰知道它想幹啥!至於遛狗拴繩,別以為不拴繩就會把它弄丟了,其實不然,它比「老馬識途」的本領還強呢!有時你偶爾看到,肓犬帶著肓人穿梭於大街小巷,這就是後天訓練所為。這就不難理解了,農民進山勞作時帶狗了。我在農村,曾養過一隻狗,你開車或騎車出門,它緊跟其後猛追你,它累了還站在那裡,直到你的車影消失,它才可能洋洋而返。至於進山幹活,那它是不會掉隊的,有時衝到你的前面去守候,錯了方向,它會洋洋遠返。
· 看著狗狗那可愛的樣子,人的心情會立刻好起來。寂寞的路途也許有了一些樂趣。
· 人,狗,大山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圖畫。
·其次,在山裡勞動的時候,安全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山裡面會有蛇狼蟲虎豹等可能會危及人生命安全的動物。帶了狗狗,遇到情況它可以提前發出警報,並拼死保衛主人的安全!因為我們知道狗是非常機敏的動物。
· 而且,狗狗進山後會幫助主人捕捉獵物,比如野雞野兔之類,如果捉到的話,也算是種意外收穫,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也可以改善一下夥食,何樂而不為呢?
· 所以農民進山勞動的時候總喜歡帶著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