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詞典已上線1398/10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537天
01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愛看懸疑劇,懸疑非常容易吊起觀眾的胃口,尤其跟著劇中人物一起剝繭抽絲解密真相,那感覺那過程簡直欲罷不能。
三年前的《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就是優秀懸疑劇的代表,豆瓣評分至今居高不下,無數劇迷依然期盼著第二季。
今年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更是一經播出,火遍全網。
最近更是有很多懸疑短劇接連播出,《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謀局》、《摩天大樓》等,在這個夏秋交替的季節,接踵而至。其中《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已高達9.2分,刷新了國產劇的分值標準!
撲朔迷離的案情,匪夷所思的動機,不可告人的秘密,表象與真相,警方與罪犯,嫌犯與真兇,證人與證據,偵查與反偵查,真與假,善與惡,重重迷霧,層層較量......既考驗邏輯力,又鍛鍊腦力,還普及了法律。可謂一舉多得。
迷霧重重之後,看到一個又一個真兇落網,真是大快人心。
02
懸疑劇大都以真兇被抓完美收官。
那麼,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破解不了的懸案?——肯定有的。
國內有十大懸案,包括大家熟知的南京學生碎屍案、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清華「鉈」中毒案、重慶紅衣男孩案、天上人間花魁遇害案...有些案件,案發距今已有二三十年,依然沒有告破,被稱為「世紀懸案」。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刑偵設備的完備,大大提升了破案的速度和破案率。一些陳年懸案,也在逐漸告破。
2016年8月27日,公安部刑偵局對全國發布正式公告,塵封28年、被民間列為「建國以來十大懸案」之首的甘蒙「8.05」系列強姦殺人殘害女性案(白銀連環殺人案)告破。
這個殺人狂從1988年6月開始,專門選擇「身穿紅色衣服」的年輕女子作為下手的目標。手段極其殘忍,姦殺之後還會將受害者的屍體不同身體部位的器官或者組織帶走。
追兇28年終落網,竟因遠房堂叔行賄DNA被錄入資料庫中,意外發現與當年命案留下的基因高度吻合。就因為這樣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刑偵人員利用基因家譜DNA-Y的檢測技術(一種基因技術)「順藤摸瓜」,找出這個隱匿了整整28年的殺人狂魔。
但誰也沒料到,這名殘忍的兇手,居然是一名外表和善的小賣部老頭。
就像大山誠一郎以「懸案」為主題的短篇推理小說《詭計博物館》中的懸案一樣:
當25年前的證據開口說話,才發現兇手一直就在身邊!
也應了我們經常說的那句話: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只要犯下了罪行,世上根本不可能有「天衣無縫」一說。
03
《詭計博物館》書中故事發生在專門收集無人能解的離奇懸案的犯罪資料館。
這些懸案可能過了十年,二十年,真相在時間的掩蓋下變得撲朔迷離,幾乎快被人放棄。
原警視廳的刑警寺田聰,因為工作失誤,被調到了這裡,變成了一名證物保管員。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各種證物貼標籤。
這裡除了館長,就只有一個清潔工阿姨和一個看門的大爺。
寺田聰在無聊的工作中,發現館長緋色冴子總是在研究這些被送過來的懸案、舊案資料。
原來,館長堅持「這裡是防止逃脫法網的最後壁壘」。
於是,一大批早已布滿灰塵的懸案資料,重新擺到桌面上:麵包贖金事件、復仇日記事件、交換殺人案、世田谷區滅門事件、模仿殺人事件……
每一個懸案都疑雲密布,懸念叢生。
而這些案子,在美女館長和寺田聰的重新調查下,真相就隱藏在我們所知道的證據中,兇手逐漸浮出水面。
比如「復仇日記事件」:
故事以當時的一本記錄了殺人事件校園日記開篇。
前女友麻衣子約高見恭一見面,聊一件「只能找他商量的事情」。可等他騎車到她家時,卻發現她已經墜樓身亡。
屍檢報告顯示,麻衣子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孕。另外,她家中有兩個杯子被使用過,其中一個在水槽裡,已經清洗了指紋。緊接著與麻衣子之有不倫關係的大學老師奧村被人殺害。
當警方通過記錄殺人日記追捕到最大嫌疑人高見恭一時,高見卻不幸被卡車撞死。人證物證齊全,證據鏈完整,麻衣子被奧村謀殺,高見為昔日戀人麻衣子復仇殺害了奧村。
可是,館長卻敏銳地發現了其中不合情理的部分,並通過重新調查還原了案件的真相——真正的兇手是麻衣子。
比如「麵包贖金事件」:
麵包裡的駭人鋼針,消失在廢棄別墅的社長,無人認領的巨額贖金。動用警力兩萬餘人,嫌犯至今下落不明。
當館長與寺田聰揭開真相的時候,原來幫兇就在警察局。
還有「模仿殺人事件」:
十年前的駭人慘案,十年後以同樣的手法重現了!同樣的拋屍地點、同樣的兇器、同樣的血跡、同樣年齡的被害人!兇手是誰,為何此時又突然出現?什麼樣的殺人動機?
當真兇露面時,你會想起武林外傳裡面一個測試題:姐妹倆參加完葬禮之後妹妹把姐姐殺了,為什麼?
「交換殺人事件」:
參與交換殺人的兇手之一突然車禍身亡,死亡前隻言片語牽扯出十幾年前兩起交換殺人案。可是共犯仍藏匿於茫茫人海,如何尋找?想要結案,就得發現毫無關聯的兩名兇手之間,那條看不見的線。
到最後,才驀然發現:原來交換殺人的另外一個兇手就是死者的妻子。
「世田谷區滅門事件」:
汽油和大火,氰化鉀和紅茶,面目全非的三具屍體。嫌疑人本是傳言中的神秘男人,直到疑點突然指向當年年僅5歲的女孩。
可是最後的最後,卻發現:原來兇手竟是三名死者之一。
5個推理案件,不讀到最後一頁,結局你永遠猜不到!
04
人性本身狡辯且複雜,我們無法以常人思維揣測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動和作案軌跡。
但是,證據永不會說謊。
伴隨一些新型技術的使用,刑偵手段的高明與智能化,更多的罪犯將無處可藏。
比如最近的杭州殺妻案,許某某的思維能力和反偵察能力很強,夜裡12點多妻子還在,5點多妻子就消失了,而且所有監控查不到妻子走出小區。辦案人員的第一反應就是熟人所為,但是許某某沒有一絲緊張,面對警察的詢問應對自如,另外還張貼懸賞,完全誤導了辦案方向。
但是最終還是在警方的努力下,從許某某買的東西及家庭用水量中找出了線索,終於在化糞池中找到DNA,抓到了兇手。
證據不會憑空消失,自然會有痕跡和歸宿。
正義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
莫作惡,作惡必被抓。
永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才能坦蕩蕩地過一生。
這就是《沉默的真相》告訴我們的。
作者:蘇雲,精讀讀友會會員。用時間換天分,越努力越幸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