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紐倫堡審判催生「同聲同步傳譯

2020-12-25 澎湃新聞

盟國戰後於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在德國紐倫堡審德國戰犯的電影《劫後昇平》和《雄才偉略》,陣容鼎盛,「對白」精警,關心二戰的人很少沒看過;不過,知道紐倫堡審判催生了「同聲同步傳譯」這項專業的,相信不會太多。筆者是讀了蓋芭女士的專著《同聲同步傳譯的源起》(F. Gaiba:

The Origin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下稱《源起》),才知有此副產品。這本書1998年出版(渥太華大學),但1997年作者已因研究此問題有成而獲美國A.Schiavi基金會大獎。

《同聲同步傳譯的源起》

譯員在我國古稱」舌人」,據維基百科引《國語·周語中》:「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官也。」明王志堅的《表異錄·地理》:「譯語人曰象胥,又曰舌人。」口譯人員稱「舌人」,不難理解,何以正式職稱為「象胥」?據《辭源·象胥》:「古通譯官員;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說焉。」「象」是通少數民族語言(夷狄之言)的人,「胥(吏)」是職級低的事務官。

據《源起》的考證,大約在兩百年前,官方的專(職)業口譯員並未出現,當時在非正式國際聚會,各國代表各自以本國語言表述,「雞同鴨講」,他們的溝通,全憑秘書、外交官、軍官,或其他通「雙語」的官(職)員充當「舌人」,逐句在耳邊傳話。至於正式會議如1814至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The Congress of Vienna),根據當時的「國際法」,官方語言是法語,即與會者均說法語,毋須「舌人」作「中介」;1874年在瑞士伯恩召開的「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大會亦如是。可知參加這些會議的「各色人等」都通法語。法語在十五世紀,已是歐洲各國的流行語言,至「太陽王」路易十四治下(1667-1714),法國國力如日中天、威震寰宇,法語遂取代拉丁文,成為「外交語言」(The diplomatic language)。在此後大約一百五十年期間,正式外交場合都以法語為官方語言。

到了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國尤其是英美這兩個大國的代表,不少是未受到正規外交訓練的官員,不說法語,有關會議便只有由通英法雙語的與會者權充「解人」,逐句筆譯,費時失事,且不一定達意,引起不少麻煩,不在話下。1919年為大戰善後工作而召開的「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英國代表堅持並獲大會接納英文成為官方語言,讓大會法、英並用,同時開啟了法譯英及英譯法的先河。1919年「國際勞工組織」(ILO)及翌年的「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大會,由於與會者並非全部受過專業訓練,多為通法語或英語的勞工團體代表及非科班出身的外交人員,加上談及的問題涉及許多非政治如經濟術語,大會非僱用專職「舌人」不可。不過,在這些會議上,「舌人」坐於「受者」之旁,以「雞啄唔斷(喋喋不休)的口譯」(Whispered Consecutively)把發言逐句口譯成「受者」明白的語言。

非常明顯,「會」到如今,由於與會者來自非英、法國家的,愈來愈多,僱請專業實時傳譯員大有必要。然而,這種專長人才難求,遲至1941年,瑞士才於日內瓦開辦世界第一所「口譯員學校」(School for Interpreters),正式培訓「實時傳譯」人才;瑞士有此新猷,部分原因當然是「國聯」總部設於日內瓦。

戰後英、法和蘇聯經濟元氣大傷,國際事務由美國主導,不足為奇;紐倫堡雖在德國,但「主家」是美國!「主家」除要打點一切,出力之餘還要出錢,法庭僱請的「實時傳譯員」,費用幾乎悉數由美國「包銷」,便是一例。由於「實時傳譯」當時尚是新事,「舌人」能否準確且不偏不倚地傳譯,頗令當事人不安,《源起》扉頁印上一段話,說被告戈林(H. Goring)在獄中多次表示對能否找到合格譯員的憂慮;不難想像當年傳譯員嚴重供不應求。當然,要聘請合格譯員,控辯雙方都得付出較高薪酬。

紐倫堡法庭譯員的安排是法國和蘇聯負責法文和俄文翻譯,美國和英國兼顧把各種庭上用的語言譯為德文。《源起》闢專章介紹譯員的薪津及住宿以至日常消費,頗有參考價值。蓋芭女士以美軍一等兵月薪八十五(專供德國佔領區使用的)美元為基數,說明譯員年薪介乎四五千至與美國政府公務員頂級薪津相同的一萬二千元有多高(他們還享有房屋及在美軍商店購買如尼龍絲襪及須刨等「奢侈品」)。譯員的薪津不僅比軍人高出多倍,亦遠遠高於市場譯員每日三四十元的日薪。法、蘇、英均出不起這個價錢,最終俱由霸氣初現的「新發財」美國「承包」!四種(英法俄德)語言並用的紐倫堡審判,證明「實時傳譯」十分成功,其後的國際會議均採用此法。

紐倫堡審判終審後,以法庭外還有許多未完即「戰勝國和戰敗國」須要交涉、溝通的事,因此不少通德語的英、法、俄譯員,留在當地工作,但首席譯員杜斯多特(Leon Dostert 1904-1971)則受聘前赴紐約創設聯合國的傳譯組。「同聲同步傳譯」從單對單的「耳語」到一名譯員可為無限量「受眾」服務,有賴IBM致力於種種相關音響設備的開發(IBM製造這類設備,人所共知,但是否原創者,學界有不同看法,見《源起》30頁),而將之貫徹到現實層次的重要人物,正是原籍法國的杜斯多特,母語之外,他尚精通德語英語。杜斯多特早歲移居美國,於華盛頓州佐治城大學考獲博士學位後,留校教授法文;1941年歸化美國並應國務院之邀,於戰時赴歐擔任軍方翻譯,1945年授上校銜並負責紐倫堡審判「通譯」……

杜斯多特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還,「同聲同步傳譯」無處不在,所有國際及區域性會議,均用此法,「有趣」的是,世界各國包括香港法院的「口譯」,仍用「口耳相傳」的傳統方法!

相關焦點

  • 揭秘高大上的英語口譯工作,同聲傳譯是怎樣煉成的?
    會議口譯中的交替傳譯要求口譯員能夠聽取長達五至十分鐘連續不斷的講話,並運用良好的演講技巧,完整、準確地譯出其全部內容。交替傳譯被許多人看成是口譯的最高端形式,超過同聲傳譯,因為它要求在形成譯語階段之前就要完成理解源語階段,絕大多數話語至多在幾秒鐘後會從記憶中消失,被其他內容所取代。
  • 合肥同傳設備租賃公司,華立翻譯,銅陵同聲傳譯設備,蕪湖翻譯公司
    華立翻譯分析指出,在眾多的翻譯方式中,同聲傳譯因為獨有的高效性以及同步性獲得了人們的關注,所以在很多的國際會議場合中都可以看到這種設備的影子;同聲傳譯能夠適應語言眾多,人數複雜的場合,對於使用者而言選擇合適的合肥同聲傳譯商家顯得很重要,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哪些細節呢?
  • 撫順縣同聲傳譯設備價格租賃價格優惠多多
    撫順縣同聲傳譯設備價格租賃價格優惠多多同聲傳譯設備租賃適合景區、博物館、展館等自助參觀使用,常見的款式有耳掛式同聲傳譯設備租賃和胸掛式同聲傳譯設備租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感應,就可播報預先錄入的語音內容,讓遊客體驗到語音講解!夜半臨深池。
  • 上外成立高級翻譯學院 培養頂級同聲傳譯人才
    上海外國語大學從今年開始,將不惜重金打造一批世界級的同聲傳譯頂尖人才。昨天,上外高級翻譯學院正式成立。轉自搜狐  首批招生20人以內轉自搜狐  實行嚴格淘汰制轉自搜狐  據該學院負責人柴明教授介紹,該學院下設口譯系、筆譯系和翻譯研究所。由於將培養目標瞄準在傳譯一類的拔尖外語人才,所以從招生開始,要求就非常嚴格。
  • 同聲傳譯+同步轉寫,多語言翻譯?搜狗AI智能錄音筆E1 測評
    同聲傳譯+同步轉寫除此之外,這款搜狗AI智能錄音筆E1還可以當作翻譯機使用,它支持同聲傳譯功能,能讓語言不互通的中國人和外國人,直接現場收錄中文/英文語音,並高效的互譯,雙方能夠面對面無障礙交流。尤其是對於很多外企等經常需要用英語交流的地方,它能夠幫你省去很多麻煩。
  • 職業說:同聲傳譯員
    01發展前景同聲傳譯人才屬於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難培養的人才之一。全球專業的同聲傳譯人員總共也就2000多人,中國同聲傳譯人才更是緊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專業的同聲傳譯人才30人左右,至於國際上流行的在經貿、科技、政法等各個領域學有所長的專業型同聲傳譯人才仍是一片空白。
  • 【聚焦】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的重大歷史意義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主任朱文奇教授就紐倫堡審判及東京審判的有關問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朱文奇認為,紐倫堡審判及東京審判奠定了現代國際刑法發展的基礎,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對東京審判及後來國際刑事法庭的司法實踐,都作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 怎麼判斷同聲傳譯是否專業呢?知行翻譯:從這3個角度判斷
    什麼叫同聲傳譯?所謂同聲傳譯就是指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講話的情況下,不間斷地將內容口譯給聽眾的一種翻譯方式。它一般適用於大型的研討會和國際會議,因為它具有非常強的學術性和專業性,因此同聲傳譯的門檻是整個翻譯行業最高的,被譽為翻譯行業的「金字塔」。
  • 什麼叫同聲傳譯,同聲傳譯設備組成
    首先,我們得清楚認識,什麼叫同聲翻譯。同聲翻譯俗稱同步口譯,是翻譯者在不打斷演講人的情況下,不間斷的將所聽語言翻譯成另一種需要的語種給所需人聽的一種翻譯方式。同傳譯員通過專用的會議設備提供即時的同步翻譯。這種翻譯方式,適用於大型的研討會、峰會論壇和國際性會議。
  • 影響同聲傳譯收費標準的因素有哪些?知行翻譯:這3點要知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設立在德國的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在審判法西斯戰犯時,首次採用同聲傳譯,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型國際活動中採用同聲傳譯。同聲傳譯又稱「同聲翻譯」和「同步口譯」,是指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講話的情況下,不間斷地將內容口譯給聽眾的一種翻譯方式,同聲傳譯員通過專用的設備提供即時的翻譯。
  • ...上海 劍橋 傳譯 石興良 副會長 同聲 英國 翻譯 楊浦區-上海...
    在上海一名同聲傳譯員一天可賺到普通白領一個月的工資。然而,上海專業口譯人才缺口卻比較大。  昨天,第四屆「劍橋口譯學習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期論壇主題為「口譯在中國、口譯在美國」,主講嘉賓為著名中英同傳譯員、彭志平博士。主講者通過精彩的演講和零距離互動,為口譯愛好者打開跨國口譯的一扇窗口。  口譯即口語翻譯,是指譯員以口語的方式,將譯入語轉換為譯出語的方式。
  • Sweetalk同聲傳譯耳機VS小豹AI翻譯棒 深度詳細測評
    19年10月1日,豚音科技團隊歷時三年,精心打磨的黑科技人工智慧產品---Sweetalk同聲翻譯耳機預售上線。由Google、Microsoft提供技術支持,將可穿戴和自動語音翻譯技術集成到耳機中。一經發布,名聲大噪。18年7月19日,獵豹移動正式發布基於社交場景的翻譯新品小豹AI翻譯棒。因價格低廉、操作簡便、外形時尚引發了一股熱潮。
  • 官方答疑:同聲傳譯考試相關問題解答
    根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中國外文局關於深化翻譯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10號),現就同聲傳譯類翻譯專業資格考試相關問題解答如下
  • 英國留學:同聲傳譯日進鬥金,收入最高的「鐘點工」
    這種職業是同聲傳譯,楊冪和黃軒在2016年主演的電視劇《翻譯官》講述的就是同傳領域的故事。同聲傳譯是當今世界流行的一種翻譯方式,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專業性,常常被稱為外語專業的最高境界。其不僅廣泛應用於國際會議,亦可廣泛應用於外交外事、商務活動、新聞傳媒、電視廣播等諸多領域。
  • 我是某跨國公司中國總部的同傳譯員,關於同聲傳譯、交替傳譯等翻譯...
    我是某跨國公司中國總部的同傳譯員,關於同聲傳譯
  • 口譯 同聲傳譯
    同聲傳譯,又稱同步口譯,是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演講的情況下,不停地將其講話內容傳譯給聽眾的一種口譯方式。
  • 《翻譯官》現實版上演 湖南英語同聲傳譯精英展開高端PK
    湖南省第五屆英語同聲傳譯大賽開幕式。比賽現場。評委老師。全體合影。紅網時刻長沙12月6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黃宇馳)在大型的研討會和國際會議上,他們坐在服務對象的旁邊,不停地說著什麼,這種職業就是同聲傳譯,楊冪和黃軒在2016年主演的電視劇《翻譯官》講述的就是同傳領域的故事。在「非全日制就業人員工資指導價位」表中列出的54種行業裡,同聲傳譯更是以每小時最高20000元人民幣的價格拔得頭籌,被稱為最貴「鐘點工」。
  • 同樣是口譯,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翻譯分為筆譯和口譯,而在口譯裡,又主要有著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的區別。交替傳譯,簡稱「交傳」,就是發言人說完一段,譯員翻譯一段。我們熟知的兩會期間總理記者會就是採用這種形式。同聲傳譯,簡稱「同傳」,譯員戴著耳機,邊聽邊翻譯。
  • 同聲傳譯服務的現狀是什麼樣的?知行翻譯公司分析了3點
    對翻譯行業有所了解的話,肯定都知道同聲傳譯是翻譯行業中收費最貴的,門檻也是最高的,想要進入同聲傳譯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語言功底,成熟的會議經驗之外,還需要有很強的求知慾望,因為職業的需要,譯員在做翻譯的同時往往要與很多領域的知識打交道,掌握廣博的知識也是做好同傳的重要前提。
  • 銳參考|從同聲傳譯設備到中國詞彙,聯合國裡那些悄悄變化著的中國...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文/馬建國)陳峰已經在聯合國擔任同聲傳譯專家近30年,他是中國恢復高考後第一批大學生,成為中國第一代同聲傳譯,並且曾擔任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英文翻譯。日前,《參考消息》記者就改革開放主題通過電話採訪了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