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作家收入冰火兩重天?中文在線四月天探索作家快速收入新路徑

2020-12-17 央廣網

  9月10日,中文在線旗下古風女頻原創小說網站四月天小說網新站上線。

  四月天小說網依託眾多資深編輯和大神作家資源的先發優勢,主打古風言情小說,對優質網文進行短劇、影視、文創周邊等同步開發,與創作者分享多元收益,探索網文連載+IP輕衍生同步開發的新模式,極大縮短了IP孵化進程。四月天總經理陳衝(方士)表示,在網文精品化、分眾化的趨勢下,四月天小說網新站上線,邁出了中文在線「站群」模式的第一步。

  在網文行業收入呈金字塔結構的背景下,四月天探索網文連載+IP輕衍生同步開發的新模式將有效且快速地增加作家收入,切實助力新生代作家崛起。

  獨闢蹊徑發力古言領域實現破局

  《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在2019網絡文學平臺年度點擊量Top10的作品中,古代言情題材點擊量佔比11.8%,2019年網絡文學IP改編作品題材分布中,古代言情題材佔比10.4%,僅次於都市職場和玄幻奇幻題材,無論是在網文用戶層面還是在IP衍生改編方面,古言內容都是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

  四月天小說網目前擁有作品20萬餘冊,駐站作者超過15萬人,名家作者以及獨家首發作品數以千計,匯聚了古言領域的眾多大神作家,如小魚大心、柳暗花溟、張廉、魚歌、越人歌、姽嫿晴雨等網文大神均已入駐四月天小說網。小魚大心的《豔客劫》、越人歌的《謝家皇后》、姽嫿晴雨的《農園醫錦》等古言作品廣受讀者歡迎,近期大熱的影視劇《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原著也始發於四月天小說網。

  優秀作品的打造不僅依賴於作者的悉心創作,也離不開資深編輯的專業指導和幫助,四月天小說網總編嵐子入行8年,2012年成為知名原創網站編輯,2015年加入中文在線,先後擔任17K女頻主編、17K女頻負責人,現任四月天總編,負責四月天內容和團隊的建設。先後主導籤約上千部作品,籤約多部爆款作品,策劃打造諸多大神IP。資深編輯阿盔、主編圓子等也都入行多年,挖掘培養眾多作者,打造出多部暢銷書。

  憑藉古言領域資深編輯與大神作家等資源,四月天小說網獨闢蹊徑,選擇優先發力古風言情領域,同時能夠以古言撬動古風圈,吸引更多讀者的目光。

  賦能行業探索網文開發新模式

  針對此次新站上線,四月天小說網推出全新作家福利體系,包括銷售激勵計劃、新人保障計劃、一鍵直籤計劃等福利計劃,鼓勵原創,保障作家安心創作。

  同時四月天小說網具有系統性的培育計劃和開發能力,幫助頭部作家及新人作家實現作品影響力的有效提升,為作者提供輕衍生開發助力,定製專屬IP文創周邊。

  同時四月天將把優質的古言作品以文學IP授權、聯合出品、自製等方式開發成影視、遊戲、動漫等多種形式的產品。全年綜合銷售第一的新人作家,還可獲得專屬衍生短劇、宣傳視頻、聯合大推、作家專訪,以及有聲、漫畫、遊戲、影視等優先改編機會。

  四月天將採用IP短劇的新玩法,在IP創作初期就進行衍生改編,大大縮短IP孵化進程。目前,四月天已有《律政佳人》《嫡女狂妃:王爺輕點寵》等多部作品進行了IP短劇改編。其中《我不想再陪仙二代渡劫了》為四月天大神級作者張廉的最新作品,該作品在發表三萬字後,微短劇就已開機,影視劇和動漫改編開發也在同步推進中。

  《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達到201.7億元,同去年相比增長了26.6%。隨著市場體量的增加,網文也逐漸進入到精品化、分眾化的階段。古言作品的讀者黏性較強,讀者付費率也較高,市場需要能持續提供優質古言作品的平臺,四月天小說網正致力於填補這一市場空白。

相關焦點

  • 中文在線第十三屆作家年會在三亞舉辦 以作家為核心打造網文精品
    中文在線第十三屆作家年會於11月5日至6日在海南三亞舉行,中文在線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17K事業部總經理馮娟、常務副總經理兼四月天總經理陳衝(方士)、總編輯餘乾萬(餘帥)、17K小說網與四月天小說網的作家代表們出席年會。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胡邦勝通過視頻發來賀詞,勉勵作家創作更多精品力作。
  • 中文在線斥資過億扶持創作 網絡文學大學助力作家新生力軍
    中文在線深耕數字內容,在扶持原創文學、提高網文內容質量方面有長期投入的決心,今年更是加大了對作家培養的投入,斥資過億扶持創作。  網絡文學大學,簡稱網文大學,是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指導下,由中文在線發起成立的中國首家培養網絡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擔任名譽校長。
  • 中文在線亮相第十六屆文博會
    本屆雲上文博會上,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文在線」)以「創作引領未來」為主題亮相,結合自身戰略和業務特點,重點展示公司在網文創作及改編上取得的創新與成績,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 艾媒報告:中文在線以作家為中心打造優質原創數字內容生態
    報告認為,原創作者是優質內容生產的主力軍,如何吸引和留住原創作者將是在線閱讀平臺新一輪競爭風口。在人才競爭激烈、版權意識提升的當下,原創化、差異化和多元化運營的在線閱讀企業日趨重視原創作者的吸納。中文在線提供以作家為中心的一站式服務,在原創作者吸納方面,作為頭部數字閱讀平臺,中文在線擁有駐站作者390萬人。中文在線升級作者福利計劃,上架保障金、全勤保障金等獎勵金制度,推出新秀打造計劃等,以作家為核心發展原創內容。
  • 2018作家收入排行榜發布 你最喜歡哪位作家的書
    中國古典文化的音頻課程一直都很受歡迎,特別是在《中國詩詞大會》大火之後,詩詞大會的兩位點評嘉賓的在線付費音頻節目也大火。蒙曼以765萬版稅榮登「音頻作家榜」的第二名,而她的老搭檔酈波也以490萬元的版稅排名第七位。蒙曼的《蒙曼品最美唐詩》節目打包售價為199元,已經有了2300多萬次收聽。
  • 中文在線(300364)前三季預盈3947萬元—4447萬元 文學+業務收入...
    10月12日晚,中文在線(300364)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預計歸母淨利潤為3947萬元—4447萬元;預計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00萬元-1900萬元,實現持續盈利。
  • 中文在線獲2020快手短劇最佳IP合作方 持續發力微短劇賽道
    相比此前網文IP影視化需要大量資金、製作複雜、製作周期長,網絡小說和短視頻結合的微短劇極大地縮短了熱門網文IP影視化開發的路徑。中文在線「文學+」業務正在從服務於UGC文字內容生產者向服務於PGC多元內容生產者升級,進一步豐富IP內容形態。17K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兼四月天總經理陳衝(方士)表示:「希望與影視製作方廣泛合作,打破文字與視頻的邊界,將純文學網站拓展成為面向整個IP產業鏈的服務者」。
  • 今年一季度33萬人成為網文作家,湖北人寫出1.3萬本小說
    「宅經濟」撐起了今年春季檔消費「半邊天」,宅家不出的日子,也刺激了大眾的創意寫作的靈感。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對愛讀書的和愛寫書的人來說,這天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近日,閱文集團發布了《一季度全國網絡文學生產及消費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33萬人選擇成為網文作家,並生產了52萬部網絡文學作品。
  • 冰火兩重天 IP改編劇難逃市場魔咒
    冰火兩重天 IP改編劇難逃市場魔咒 出處:北京商報
  • 高收入作家:熬夜、頭痛是常態
    他介紹,在網絡文學網站,確實分為籤約作者和駐站作家兩種。前者跟網站籤訂了作品版權協議,享受網站的福利待遇(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比如每日都更新等等),以及不同待遇的稿費收入。而後者享受不到上述待遇,就是作者自己「寫著玩兒」。董江波說,能否成為籤約作者,是由網絡文學網站的網文籤約編輯來挑選的。1700多萬網文作者,真正每年的籤約作者數,說百中選一毫不為過。
  • 中文在線聯袂快手 內容渠道雙合作注入發展新動能
    就此次交易,一位接近公司的人士表示,同為網際網路平臺的中文在線與快手,因客戶端和移動端的區別,用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從粉絲經濟的角度來講,17K小說網的讀者會追隨自己喜歡的作家來到快手,增加作家用戶粘性的同時也為快手引流;而快手的用戶也會通過短視頻了解到17K平臺的作家及其作品,從而成為17K的新用戶。
  • 2020網文作家「十二天王」出爐,新人作家如何邁向封神?
    「上進肯學習,是網文寫手在入行以及進階的時候,一個非常必要的品質和能力。而手握寸關尺做的遠不止如此,從熱點分析,人物設定,到具體的劇情細節,節奏的把握,再到中期主線大方向,甚至於在更新之餘,還時常關注時下小說熱點,和編輯討論一些新方向和小說的寫法,另外還會平均每天更新最少一萬字。這樣的勤奮和努力即使是在職業網文作者裡面,也不多見。
  • 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視察數博會 肯定中文在線數字精品內容
    在「文學+」領域,中文在線旗下擁有17K小說網、四月天小說網、湯圓創作三大網絡文學原創平臺,駐站網絡作者超過390萬名。為了進一步培養網絡文學優秀作家,中文在線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指導下,發起成立中國首家培養網絡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網絡文學大學,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擔任首任名譽校長。
  • 解析2018網文江湖 年度網文作家影響力榜出爐
    除了作家本身實力、題材創新性外,平臺也成為提升作家及作品影響力的重要考量因素,越來越多網文作家趨向大平臺流動,網文平臺的「馬太效應」加劇。此外,網際網路及社交屬性的作用,讓互動性、創作性、創作頻率也成為新時代衡量作家價值的重要元素。
  • 今日頭條旗下番茄小說做免費網文,如何讓作家賺到錢?
    上周,閱文推出了新的分級合同,並發布"正版聯盟"公告,表示將對盜版網文開啟"零容忍"模式,承擔平臺上作家對作品維權的全部成本。打擊行動的背後,是網文行業的另一個世界:一個從未停止過運轉的盜版江湖。
  • 網文作者平均月收入5133元,網友吐槽:平均值沒啥意義
    網友吐槽:「平均數」無法反映現實的全部根據這份數據,我們好像可以得出網文作家每天只需工作4個小時,每月就能有平均5000塊的收入,這個數據,真的是不僅亮眼,而且震撼,可以說中國的網文市場已是一派火熱景象,但網友們看到這一個個的喜人數據似乎並不買帳,特別是這明晃晃擺在面前的人均月收入
  • 閱文集團總裁侯曉楠:構築網文作家起點,創意寫作人才搖籃
    文學行業新常態下,我們對平臺與內容創作者的新思考。的確,隨著商業模式的演化和技術媒介的創新,面對平臺與作家的「新關係」,我們必須升級以往平臺與作家的「老思路」。相信任何一個作家,這樣被帶著完成一本書後,無論是寫作能力、粉絲數量還是寫作收入,都有收穫。權威性方面,閱文可以自豪的說,我們在網文寫作上的經驗和資源都是最豐富的,我們的編輯團隊是最懂網文的,我們平臺的作家成績是最好的。在場的各位優秀的作家,都是學校的「師資力量」。何況,我們還有劉和平老師這樣不同領域的重磅專家顧問的支持。
  • 資本追逐的網文市場:半數寫手為兼職 受海外讀者追捧
    目前共有640萬位作家,包括像唐家三少、辰東、貓膩等。誕生大批網文作家的背後,網文商業化變現潛力近年與日俱增,網文作品改編不斷向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網路遊戲及動畫等行業延伸。閱文集團已輸出如《琅琊榜》、《盜墓筆記》、《鬼吹燈》、《擇天記》等改編影視作品。
  • 月收入平均5133元?網文作者:只看平均數沒有意義
    「95%有收入的作者都觸碰不到版權領域」資深網絡寫手小楚同樣認為月平均收入5000元的結論「沒有意義」,小楚表示,網文作家無法計算出平均收入水平,只能分層次測算,「例如在閱文平臺,月收入2000以上算入門新書,一萬以上算小神級別,二到五萬屬於中神,而大神的月收入應該穩定在七萬到二十萬區間,白金大神的稿費都是二十萬以上,而且上不封頂。
  • 最新作家富豪榜排行榜和中國網絡作家收入排行榜歷史榜單及代表作
    談及為何選擇近五年網絡作家總收入進行統計時,吳懷堯說,中國網絡文學興起差不多有十年,最初能拿到的收入並不多,網絡作家的收入與網站發展和讀者的網絡閱讀習慣發展是同步的,大家願意在網絡上付費閱讀是近三五年的事情。「就我了解到的信息,2012年算是網絡作家收入的爆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