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留學每日談的第 933 篇文章
每年的秋季學期開學前後就是各大權威機構公布世界大學排名榜的時間。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剛剛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對於很多關注高等教育的家長和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了解世界大學的排名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麼,這一次的排名中,有哪些學校,或者是哪些國家地區的學校表現突出呢?我們通過軟科提供的官方數據來做一下分析。
排名對象
根據軟科官方的信息,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學校主要包括四大類:
1、所有曾經有教師或校友獲得過諾貝爾獎或菲爾茲獎的大學;
2、所有的有 「高被引學者」的大學(我們可以理解為學術界的大牛學者);
3、過去10年中所有在《自然》或《科學》雜誌上作為作者單位發表過論文的大學;
4、各個國家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論文數較多的大學。
和往年一樣,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大學超過1800所,發布的是位於前1000名的大學榜單。
排名方法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主要考慮了4個方面,與上文提到的排名對象選擇標準對應。
第一、教育質量,簡稱校友獲獎。主要考慮一所大學校友獲得的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數量。為了更客觀地反映一所大學的學術表現,統計的時候,對不同年代的獲獎校友賦予不同的權重,每回推十年權重遞減10%。
第二、教師質量,這個指標分為教師獲獎和高被引學者兩個部分。教師獲獎指的是一所大學的教師獲得的諾貝爾科學獎包括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經濟學和菲爾茲獎(數學)的數量。同樣,對不同年代的獲獎校友賦予不同的權重,每回推十年權重遞減10%。高被引學者是由科睿唯安公司研製發布的世界範圍內各學科領域論文被引次數最高的研究人員。這項指標考察一所大學的高被引學者總數。
第三、教研成果,這個指標分為N&S論文和國際論文。是指一所大學過去五年(2014-2018)在《自然》和《科學》上發表論文的折合數量,只統計研究論文(Article),不統計評論(Review)或快訊(Letter)等。國際論文是指一所大學過去一年(2018)被SCIE和SSCI收錄的論文數量。
第四、師均表現,是由一所學校的前五項指標得分之和除以該校全職(Full time equivalent)教師人數得出的數據。
排名分析:不同區域
本次上榜的學校有1000所,分別來自美洲、歐洲、亞太和非洲。美洲和歐洲的學校在全世界前100名中表現非常的突出。其中,來自美洲的有16所學校進入了前20名,歐洲學校搶佔了前20的剩餘四個席位。亞太地區的學校從前100名開始進入榜單,佔據了17個席位。非洲的學校非常少,進入排名的也非常之少,只有9所大學進入了前1000名。
排名分析:不同國家
比較不同國家的學校排名,不出意料,美國和英國領跑全球,美國有16所大學進入了世界前20名。英國有3所學進入了前20。瑞士和澳大利亞也緊跟他們其後。瑞士的大學有5所進入了全世界前100,澳大利亞有7所。之後,中國、德國、加拿大、荷蘭、法國和日本都有超過10所大學進入了排名的前500。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大學排名也有很好的表現,僅次於以上這四個國家,中國的大學有4所進入前100名,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20所進入前200名,排名101至200名的學校有: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還有33所進入前300名,66所大學進入了前500。總體上,中國有154所大學進入了前1000名。對於國內的大學生來說,中國的大學能與世界上的高校相互競爭,這意味著中國的高等教育正在朝著非常好的方向發展。只要學生高考考得好,可以在國內上「世界五百強」的大學啦!
對於想要到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留學的學生來說,世界大學的排名也非常值得參考。特別是美國的大學,軟科的排名中前20的學校與US.News美國大學排名比較的一致。我們可以看到前20名的學校中幾乎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校。
全世界排名前10的學校有: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大學幾乎有無法逾越的地位,不論是使用什麼樣的排名方法,好的大學簡直是「真金不怕火煉」。排名11至20名的學校也以美國的高校居多。
通過這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高等教育依然在引領全球。對於想要到美國留學的學生來說,這意味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他們可能需要跟全世界的學生激烈競爭高等教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