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12月7日晚間,美版「拼多多」Wish更新招股書,本次IPOWish擬發行4600萬股普通股,另付予承銷商690萬股超額配售權,發行價為22美元到24美元。以發行價中間值計算,Wish將募資約10.58億美元,上市市值約130億美元。
截止2020年9月30日,Wish月活高達1億,已覆蓋超100個國家,有50萬+的活躍買家。近一年,已經成功交付6.4億件商品,實現營收23億美元。
Wish成立於矽谷,由華裔張晟和歐洲的PeterSzulczewsk創辦,前身為一家名為ContextLogic的技術服務公司,面向移動端廣告業務。
Wish在2013年進入外貿電商領域,主要出售「超低價格」的小物件,比如女裝、手錶、球鞋和首飾,平臺賣家大多數來自於亞洲。
雖然號稱美版拼多多,但WISH經營模式還是與拼多多差異很大。第三方平臺統計,Wish商家中有94%來自於中國,Wish其實更像是跨境電商,即中國商品+北美市場。
高效的生產力和極具競爭力的人工成本,使得國內的產品在海外性價比極高。大批海外電商的探索者,依靠跨境電商實現了財富自由。
對這些商家來說, 跨境電商巨頭亞馬遜,商家要入駐首先得有自己的品牌,不然很容易造成侵權。另外,在亞馬遜要想做好,還必須有FBA(海外倉),這無疑意味著成本的提升,對於初期做跨境電商的商家來說門檻太高。而Wish的試錯成本和風險比較低,很多小玩意兒都可以試著賣一下。
在做商品推薦時,Wish選擇降低了價格、用戶評價的權重、提升了銷量比重。如果說WISH與拼多多有哪些類似的話,更多的是用戶權重+爆款的邏輯。Wish為用戶和產品做得標籤非常細緻,數量也很多。匹配時分為幾個層次,一般是賣家給產品貼N個標籤,Wish系統再給用戶貼標籤,最終通過標籤的匹配程度將產品推送給消費者。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用戶不易因泛泛的推送產生反感,平臺也可在不影響購物體驗的情況下,展示出用戶期待看到的商品。
「一件產品,用戶買的多那就是好的,買的少就是不好,評論只是一個補充。這種思維和我們團隊技術出身有關,喜歡用數據去說話。」Danny在一次採訪中說道。
Wish正在通過移動優先、基於發現、深度個性化和娛樂化的用戶體驗來革新移動商務,其數據科學能力能夠在行動裝置上提供基於發現的購物體驗,從而反映出消費者幾十年來在實體店購物的方式。Wish高度個性化的產品信息源使用戶只需通過移動應用滾動瀏覽,就能發現他們想要購買的產品。在Wish平臺上,超過70%的銷售不涉及搜索查詢,而是來自個性化的瀏覽。
一、融資估值
2017年末,Wish融資估值為87億美元;2019年8月1日,Wish的估值為112億美元;本次IPO,Wish估值約為130億美元。
二、行業市場規模
全球電子商務是一個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2019年,全球電子商務是一個3.4萬億美元的市場,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近一倍,達到6.3萬億美元。不包括中國,2019年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為1.6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到2.7萬億美元。在電子商務內部,移動是明顯的主導力量,在2019年佔全球電子商務的63%,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到71%。雖然市場規模巨大,增長迅速,但現代電子商務並沒有發展到適合全球人口的期望和經濟能力需求。
具有價值意識的消費者在全球消費人口中佔了很大一部分,而且還在不斷增長,傳統的電子商務對他們的服務歷來不足。對於這部分全球人口來說,價格往往是購買時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因素。44%的美國消費者和85%的歐洲消費者的家庭收入低於75,000美元。除了中國和印度以外,估計全球有超過10億家庭的收入低於75,000美元。此外,在非洲、中東、拉美和東歐等新興經濟體,家庭平均收入約為1.8萬美元,對於首次在網上購物的用戶來說,經濟能力將是關鍵因素。Wish相信,下一個10億電子商務客戶將是這些具有價值意識的消費者。
這類價值意識的人群擁有巨大且極具彈性的購買力,這可以從折扣零售商的成功中得到證明。雖然傳統的實體零售業繼續面臨挑戰,但由於討價還價的消費者繼續在注重價值的商店購物,折扣零售商仍然具有彈性。2019年至2021年期間,美國的綜藝店零售商的數量預計將增加26,儘管這些折扣零售商的存在規模很大,但他們在將其低價位商業模式轉移到網上方面取得的成功有限。
三、競爭格局及競爭優勢
Wish的競爭對象是用戶和商戶。對消費者而言,Wish的競爭基礎是經濟性和用戶體驗。對於商家來說,Wish的競爭基礎是提供有利可圖的分銷、端到端平臺和全球影響力。
Wish線上競爭對手包括亞馬遜、阿里巴巴和Shopify等大型全球電子商務平臺,以及沃爾瑪和塔吉特等傳統折扣零售商;線下競爭對手還包括提供大量折扣和淡季產品的規模化折扣零售商,如Dollar General和TJ Maxx。Wish之所以能夠爭奪用戶,是因為其擁有海量的產品選擇、低價和每日折扣、數據科學驅動並針對行動裝置進行優化的深度個性化和差異化的購物體驗,以及由Wish平臺的各種參與性和互動性功能所衍生的娛樂性。
四、財務方面
Wish的收入由市場和物流收入組成。
市場收入:wish為商家提供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商家在這裡向用戶展示和銷售他們的產品。wish還提供ProductBoost服務,幫助商家推廣其產品。市場收入包括因用戶購買商家產品而收取的佣金費用。佣金費用根據用戶所在地、需求、產品類型和動態定價等因素而變化。當用戶的訂單被處理且相關訂單信息已提供給商家時,wish就會確認收入。佣金費用在扣除估計退款和扣款後確認。市場收入還包括市場中優先位置展示商家選定產品的ProductBoost費用。wish在商家的選定產品被展示時確認收入。wish的市場收入(不包括ProductBoost收入)稱為核心市場收入。
物流收入:wish在2018年推出的針對商戶的物流服務,是為了從商戶所在地到用戶的端到端單次直接發貨。物流服務包括商家產品的運輸和配送到用戶手中。商家需要按每個訂單預付物流服務費用。
2017、2018、2019年,Wish營收分別為11.01億、17.28億、19.01億美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31.4%;2020年上半年,Wish營收17.47億,同比增長31.85%。
2017、2018、2019年,Wish毛利分別為8.96億、14.5億、14.58億美元,毛利率分別為81.38%、83.91%、76.69%;2020年上半年,Wish毛利率為65.37%。
期間費用方面。以市場和銷售費用為主,2017、2018、2019年,Wish銷售費用分別為9.89億、15.76億、14.63億,銷售費用率為89.82%、91.20%、76.96%;2020年上半年,Wish銷售費用率為64.40%。
2017、2018、2019年,2020年上半年,Wish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分別為-1.35億、-2.11億、-1.27億美元,9900萬,美元,調整後虧損率為-12%、-12%、-7%、-6%。
2017、2018、2019年,2020年上半年,wish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分別為1.46億、-9400萬、-4400萬、2400萬美元。
五、股權結構
IPO前,管理層合計持有28.1%A類股票,74%B類股票,合計擁有68.7%表決權;此外,DST、GGV作為外部股東,持有超5%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