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3歲的雯雯(化名)比男孩還「野」,走路基本不看道,摔一跟頭哭完又勇往直前。是性格如此,還是……不久前,父母帶著疑惑抱孩子到醫院檢查,終於發現女兒「勇敢」的秘密:原來是眼睛有問題。
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專家洪朝陽提醒:幼兒無法講述自己有何不適,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視力問題,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雯雯活潑可愛,但行為舉止與同齡女孩截然不同,她出奇地勇敢。會走路不久,她就橫衝直撞,即使前面有個坑,提醒了她還是無所畏懼地往前走,因此總摔跤。她還吃苦不記苦,摔倒磕了碰了哇哇大哭,沒多久又「重蹈覆轍」。
前些天,外婆對雯雯媽媽趙女士說,孩子走路時,有時雙手會不由自主抬起,似乎向前摸索什麼東西,「會不會是眼睛或其他方面有問題?」趙女士聽了越想越怕,當晚同丈夫一起將孩子帶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檢查。不幸被言中,雯雯被確診患有先天性白內障。
「小小年紀眼前的世界、親人,一切都是雲裡霧裡,影影綽綽。」趙女士想像著孩子的「世界」,淚水不斷。
術後,還需長期弱視訓練
「先天性白內障多在出生前後即已存在,白內障能導致嬰幼兒失明或弱視,失明兒童中有22%~30%為白內障所致,是一組嚴重的致盲疾病,嚴重影響兒童的視力發育,已成為兒童失明的第二位原因。」洪朝陽介紹,先天性白內障大約有1/3的病例有遺傳因素,最常見的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承。非遺傳性白內障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由於局部或全身障礙引起的晶狀體混濁,包括孕期胎兒宮內病毒感染。營養不良及代謝障礙是兒童白內障的另一主要原因,如母體妊娠期糖尿病、甲亢、貧血、低鈣、低維生素A、晚期缺氧等,以及新生兒代謝紊亂如低血糖、甲狀旁腺功能低、半乳糖血症等。
雯雯雙眼晶體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混濁,只能通過手術治療提高視力。洪朝陽為雯雯做出了具體治療方案,這讓焦灼不安的夫婦倆稍稍鬆了口氣。
醫院為雯雯實施了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效果良好。不過,洪朝陽也遺憾地告訴趙女士夫婦,因為發現得晚了些,孩子的雙眼已經出現了嚴重弱視,手術後還需要長期的弱視訓練。
▲洪朝陽在為患者做手術
0-6歲是視力發育關鍵期
洪朝陽介紹,雯雯這樣的病例並非個例。0-6歲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小孩如果因為斜視、遠視、近視、散光或者先天性白內障等看不清物體,視覺功能將會停止發育,導致視力低下,形成弱視,喪失立體視覺等,從而影響今後的生活。有關資料顯示,約每700個新生兒中就有1例發生先天性白內障,4%的兒童患有斜視,3%-4%的兒童患有弱視。「一般而言,孩子眼病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比如弱視,8歲以後弱視治療效果差,10歲以後治療就非常困難了。由於幼兒無法講述自己有何不適,所以要想早期發現孩子的眼病,做到早防早治,家長就一定要細心觀察孩子的眼睛發育情況的蛛絲馬跡。」
洪朝陽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觀察:看電視習慣走到電視跟前;經常出現眨眼睛、揉眼睛的情況;看人看物的時候喜歡斜看;經常眯眼看東西,經常側著頭看東西等。」
同時他也提醒,當經常出現以上情況中的某一種或者幾種時,家長就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以確定孩子是否有視力損傷情況。此外,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以及有眼疾家族史的孩子,更需要做眼病篩查,即使初篩通過,也需要嚴密隨訪觀察。
來源:科技金融時報(通訊員 宋黎勝)
編輯: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