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初一新生楊宇童,今天去學校報到,除了領回一摞新課本,還意外收到一袋大米!小帥哥又驚又喜,說要捧回家跟爸媽分(xuan)享(yao)。
到底是什麼寶藏學校,竟然拿大米給初一新生當「見面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在杭州市拱墅區隱秀路333號,找到了小楊的學校——杭州師範大學文暉實驗學校,一所全新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由杭師大與拱墅區教育局聯合舉辦,屬於杭師大文暉教育集團。學校的初中部在新學期迎來首屆初一新生,小楊就是其中之一;小學部目前在籌建中,年底開工建設。
該校依託集團師資優勢,由杭州師範大學重點打造。2018年,基於共同的教育理念,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杭州師範大學與拱墅區籤署了教育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主城區家門口的高品質學校。
今天,杭師大基礎教育集團書記潘春雷在開學典禮上表示:「文暉實驗學校的開學,是雙方合作落地的重要一步,我們將努力把這所學校打造成高校與地方合作辦學的精品樣本和示範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學校由杭城知名校長傅一華擔任校長,並選調和招聘了首批優秀師資,設計了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學校實施小班化教學,每班30人以內,並將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落實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
校長傅一華
杭師大將選派不同學科領域的博士、教授參與拓展性課程的教學,與老師們一起探索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和合作式學習,帶領學生們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拓展視野。
而小楊同學之所以領到大米,是因為暑假參與社會實踐勞動練級賽,表現突出,獲得優秀個人獎。大米正是學校發的獎品。「考慮到是勞動實踐,獎品最好和勞動相關。孩子們從小就學過『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我們也希望學生能夠珍惜糧食,所以就將大米作為獎品。」
小楊的這包大米來得可不容易哦!因為從小喜歡樂高積木,小楊這次的作品是用樂高積木拼搭出各種勞動場景,然後製作成定格動畫:
看完小楊的動畫,是不是覺得勞動的人兒最可愛。
文暉實驗學校佔地約2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686平方米,東臨綠柳拂堤的嬰兒港河。在花木扶疏的濱河綠地掩映下,學校美得內斂而優雅。可愛的勞動者、建設學校的工人叔叔們臨別前悄悄在一間教室的黑板上留下一句話:「同學們好好讀書,不然我們工地見!」
文暉實驗學校的同學們看到留言後,回復超暖心:
「謝謝叔叔!您也是有價值社會工作人員,未來我會好好學習,和您一樣回報社會。」
「謝謝你們用自己的汗水建成了我們的新學校!」
「工人叔叔是你們在炎熱的天氣裡為我們建設美麗的校園,我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好意,會努力學習的!」
……
工人叔叔的留言和同學們的回覆,也是今天開學典禮的重要環節。
為何這樣設計?校長傅一華說:「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文暉實驗辦學價值所在。在這裡,每一個文暉實驗的孩子都會得到尊重。讓孩子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他人,在感受愛的同時學會關愛他人。一所好學校,在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人格的健全與人性的完善。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文暉實驗的孩子充滿人性的光芒。這樣的孩子才會變得更美,這樣的創新才有價值,學校社會也會因你而美!」
「因我而美,因我不同」,正是文暉實驗學校的辦學理念。
走,跟錢報小時記者去這所美美的學校實地看看——
文暉實驗學校地處申花板塊南側,位置優越。走進校門就能看見一個「光芒萬丈」雕塑,七年級2班凌子軒同學告訴記者:「這是我們的校徽,有多重寓意。」
校徽由16根線條組成,每根線條都向上延伸,寓意學子們朝氣蓬勃地成長,向著更高、更遠、更強的目標進步,也象徵著我們不斷向外發展,開拓視野,讓自己的人生擁有無數種可能。
其次,對稱的線條像一雙大手,暗示著老師用自己的雙手託著一代代學生,讓學生向著更遠的人生道路發展,既點明了老師的作用,又表達出了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的偉大。線條中的夾縫又像是一個大寫的「V」,預示著我們學習上的勝利。
校徽的形狀也像是一對翅膀,代表著學生對外界知識的嚮往與在知識的海洋中展翅翱翔、不懼風雨、不畏困難的精神。
校徽上的一條條線也像是舞臺上的一束束燈光,告訴了我們「我的舞臺我創造」的真理,也告訴了我們老師對學生自己把握人生,將來能為祖國的建設增添力量的無限憧憬與希望。
智慧品質新學校
學校將充分發揮杭師大的教育科研優勢,將最新最好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技術應用到學校管理與課堂學習中,拱墅區人民政府及杭州師範大學共同出資打造了一整套智慧校園系統,從智慧物聯、智慧教學、智慧辦公、智慧傳播、智創美空間五個維度進行設計建設,應用於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為學校發展提供現代化支持。
每個文暉實驗的孩子將擁有自己的智慧校園卡,從進入校門開始,數據實時跟蹤就會啟動,刷臉入校,當日體溫就上傳至學校醫務室,班級智慧班牌就會顯示學生到校名單,顯示該學生當日課程。
中午,孩子可以在食堂刷臉點菜,大數據也會收集學生飲食習慣。午餐後孩子可以刷臉進入閱覽室借閱圖書,瀏覽音像資料。下午活動課,孩子可以刷臉借用體育器材,使用運動場地。
自由美好新學生
學校秉承杭師大「勤慎誠恕、博雅精進」的校訓,以「因我而美,因我不同」為辦學理念,全面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在文暉實驗學校,學校和教師將著力培養學生自由獨立的精神和不斷創新的能力,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完善自身,實現夢想,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人格健全和人性完善的人。
學校將創建「成長之美」踐行體驗式德育課程,對學生三年成長進行規劃細分,進行全程美育,以美遷善,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自我之美,塗抹生命亮色。學校根據學生不同階段成長特點,分「習慣養成、夢想放飛、感恩情懷、健康運動、規劃選擇、心靈相約「六個板塊,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七年級是孩子完成初小銜接和初中良好習慣養成的階段,德育活動將主要圍繞「習慣養成」和「夢想放飛」兩個板塊開展。
開學典禮上每個孩子的畫夢想環節,讓文暉實驗的孩子畫出自己的夢想形像。班主任會給每個孩子貼上夢想翅膀……這些活動給予每一個文暉實驗的孩子展示體驗的機會,激發其內心向上的渴望,培養理想豐盈的個體。
小班教學新樣態
文暉實驗學校全面實施「小班化教學」(每班學生數保證在30人左右),學校現有教職員工30人,其中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教師佔47%,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8人。省市區優秀教師、骨幹教師佔50%以上。新入職教師均為著名高校碩士研究生及省優畢業生。現階段可做到一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的學生,並堅持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學習過程的全程關注。
學校將實施基礎課程學科標準化,將課程和教學環節一一落實到位,通過每一個環節的落實來抓教學質量。通過智慧校園系統,關注並追蹤每位同學的成長軌跡,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學生信息搜索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根據學生大數據,在具體教學上實施分層分類走班,為學生設計個性化課程,實現課程精品化,保證學生個性化成長。對於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學校將利用每天的整理課時間進行分層作業輔導,讓能力強的學生優化提高,能力較弱的學生跟上大部隊。學校成立藝術發展中心,對於每個學生進行音樂美術能力評估,根據不同特點為學生開設音樂美術分類課程,使得每一個孩子的特長得到良好的發展。
看到這裡,你想成為其中一員嗎?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