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符號之3」千千中國結——東方文化的巧妙神韻

2020-12-14 紐西蘭鄉音
網絡圖

「千千中國結,悠悠中華情」!中國結是一種古老的編織藝術。一根根五彩的絲線,懸垂在居室四周,古樸而風情流轉。自然濃鬱的生活氣息以及吉祥漂亮的中國結,既為主人祈福來年的平安富貴,同時也體現著主人不同的個性與審美觀念。

別看這小小的中國結,它還是近年來國際時尚潮流的重要元素。北京奧運和中國聯通對中國結的全新銓釋,象徵著團結和平的中國結給愛好和平的人們捎去友誼和希望。中國結就像中國的書畫、雕刻、陶瓷、菜餚一樣,深受各國朋友的喜愛。

網絡圖

中國結作為我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淵源久遠。悠久的文化積澱,使得古老的中國結流傳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

中國文化的形成階段,古人曾經崇拜過繩子。據文字記載:「女媧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又因繩像蟠曲的蛇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崇拜龍神的形象。在史前時代,先民是用繩結的變化來記事的。據《易·繫辭》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目契。」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千千中國結--東方文化的巧妙神韻小,小結其繩」。「繩」與「神」諧音,故古有對繩子崇拜記錄。

在漢文化中,「結」字是一個表示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眼。無論是結合、結交、結緣、結果,還是結髮夫妻,永結同心,「結」給人都是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結」與「吉 」諧 音,「吉」 有著豐富多彩的內容,福、祿、壽、喜、財、安、康無一不屬于吉的範疇。「吉」 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主題,「繩結」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也就自然作為中國傳統。

網絡圖

古人服飾上的繩結歷史也比較悠久。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古代先民腰間的「S」盤結;周朝的「綬帶」;南北朝的「綺帶」;盛唐的「披帛結綬」;宋的「玉環綬」;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盤扣」、荷包、香囊、玉佩、扇墜、髮簪,無一不顯示了「結」的存在。毫不誇張地說,繩結在中國傳統服飾中,被應用得淋漓盡致,無時不刻地在展示著「結」風情萬種的美。

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為它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如:如意結代表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餘等。因為中國結講究上下一致,左右對稱,正反相同,首尾可接。由一根絲線編織而成,以「結」表情,以「結」寓意,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延續至清朝中國結真正成為流傳於民間的藝術,當代多用來室內裝飾、親友間的饋贈禮物及個人的隨身飾物。深受民間人們的喜愛。

網絡圖

中國結包含著非常多變且豐富的結繩工藝,其工藝之精妙令人嘖嘖稱奇。中國結的編制大致可分為基本結、變化結及組合結三大類,它們具有共通的編結原理,可歸納為基本技法與組合技法。

基本技法是以單線條、雙線條或多線條來編結,運用線頭並行或線頭分離的變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結或結組。而組合技法是利用線頭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連的方法,靈活地將各種結組合起來,完成一組組變化萬千的結飾。

網絡圖

一件「結」飾不僅講究工藝技法,還要講究「結」飾的整體美。不僅要用線恰當、線紋平整、結形勻稱,結與飾物還要搭配協調。選線時要注意色彩搭配。中國結豐富多樣的圖案樣式常常包含著美好的寓意,如最常見的同心結寓意白頭偕老、永結同心,團錦結寓意花團錦簇、前程似錦,如意結寓意萬事稱心、吉祥如意,桂花結寓意高貴清雅、富貴無疆,雙喜結寓意雙喜臨門,雙錢結寓意財源廣進……那車前窗上掛著的紅紅的平安結寄託著家人溫馨的祈願,吉字結、馨結、魚結合成「吉慶有餘」的意思。在新婚儀式上裝飾的盤長結寓意一對相愛的人永遠相隨相依,永不分離。菸袋上的蝴蝶結因「蝴」與「福」諧音,寓意福在眼前、福運迭至。一根長長的絲線,曲曲折折中表達著人們的美好願望,一串中國結就是一串代代相傳的祝願。中國結所展現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的審美內涵,中國結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和豐富多樣的變化,充分體現了我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網絡圖

如今,中國結隨著華人的腳步走向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逢我國傳統佳節,都能看到紅紅火火的中國結。對身居海外的炎黃子孫而言,中國結更有著獨特的寓意。中國結繩線曲折迴環、緊密相連。它烘託著快樂,燃燒著熱情,它代表著祥和,代表著幸福,代表著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中國結是炎黃子孫的情意結,象徵著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象徵著海外華人緊密團結、心連一處。

美哉!中國結,因為掛起中國結的地方就是中國人的家。

網絡圖

文/周元吉(大白兔)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團結的信物.中國結
    先祖們在遙遠的山林裡狩獵,為了避免迷路,聰明的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在途經之地挑選一棵顯眼的草,然後打成結,回來的時候順著標記走就可以了。後來用結草繩的方法記錄生活瑣事,大事結大結,小事結小結,不同的形狀代表不同的意思,這是遠古祖先使用的文化符號,也是智慧的信物。
  • 千千結千千意——解讀中國結的寓意
    中國結, 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裝飾藝術形式, 它興於唐宋,盛於明清,> 是一種中國民間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 體現了中華古老文明中的精緻與智慧。
  • 道教文化就是最純正的中國符號!
    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教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尊道貴德、清靜無為、齊同慈愛、抱樸守真等理念不僅對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有著深遠影響,對於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問題也具有深刻的借鑑意義。從道教的基本教義中,我們看到最純正的中國符號。
  • 六桂福「福韻·故宮」古法黃金婚嫁新品,顏值高更顯東方神韻
    2020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年,六桂福珠寶再度攜手故宮文創推出福韻·故宮古法黃金婚嫁「宮廷嫁禮」系列,以皇家六韻古法制金工藝,復刻皇家經典吉祥圖案,再現帝後大婚時的吉服嘉禮,承百年禮儀,啟宮廷福運,締今世良緣。六桂福珠寶成立於2006年,由六桂家族後裔翁國強先生創辦。
  • 以當代的方式重新發現中國經典——東方文化在上,當代設計在下
    」之家、北京國貿精品店,和巴黎精品店之後,再次為「上下」操刀設計成都店,用「竹子」構建了一個充滿「自然意向」的寫意空間。隈研吾為上下在中國打造的第一個作品是位於淮海路一幢優雅法式建築的「上下」之家。當中國不同地域的珍貴工匠和店鋪即將從世界上消失時,「上下」在做的,是致力於通過創新的方式,讓中國傳統手工藝得到傳承和發揚。 因此,將看上去保持著原始狀態的素材,與天然的材質,融入21世紀亞洲現當代藝術之美,正是設計師想要在這首個空間中所表達的。
  • 中國筷子:筷子的文化符號
    還有餐叉,在甘肅青海地區發現了若干件史前餐叉,距今四千年之久,用骨頭做的,很精美,它比較大,有二十多釐米長,叉子、勺子和刀,那時候就都有了。中國西部地區,主要以放牧、畜牧為主要的經濟形態,所以吃肉食比較多,他用得著這東西。
  •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的歷程
    而即使是牟先生,他講中國哲學時,也僅將他對語言與邏輯之研究所得,施之於先秦名家墨家和荀子而已。其意蓋謂西方邏輯之類心靈與學問,中國固亦有之,名墨荀子等,即「一系相承之邏輯心靈之發展」;只不過後來中國不朝此走,儒道釋三教均別有所重罷了。
  • 深圳回品酒店設計 極簡主義空間裡的東方神韻
    深圳回品酒店設計 極簡主義空間裡的東方神韻設計說明:深圳回品酒店是由YAC與義大利LA PARGAY服裝品牌共同打造的時尚精品酒店。設計師從LA PARGAY品牌純粹的黑白風格中汲取靈感,在簡約現代的空間中融入東方文化元素,打造出時尚雅致的酒店空間。
  • 張國良新作 | 演繹文化符號,重新定義人和空間的「尺度」
    「思想 空間 生活」 經歷多個世紀的藝術被現代人吸納、傳承、演變...在接納新興思想的同時,找尋自己的精神內核,融合時下最恰當的表達方式
  • 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瓷器之美,釉色乾坤繪 華品春秋藏
    瓷器,是一種散發東方魅力之美所獨有光芒的華物,它更是中國文化特有一種充滿著美好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 我不是一個特別懂瓷器的人,但對於各種瓷器有著特別欣賞與喜愛。
  • 數位化時代以文化符號重構品牌 2020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暨「金象...
    原標題:數位化時代以文化符號重構品牌 2020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暨「金象獎」總決賽在滬舉行   在數位化時代,科技創新帶給商業更多的想像力,也在根本上改變著
  • 《時間告訴我·東方符號》勞倫斯·許打造不一樣的中國高定
    禮服在造型款式上採用的的是國際流行元素以及西式的剪裁方式,可紮根在勞倫斯·許心中的中國情懷,潛移默化地賦予了他這一系列婚紗和新品禮服中國氣息和東方神韻,這種中西合璧讓這一季禮服的設計不單只濃鬱的中國風更淋漓盡致的展現了中西結合的美感。勞倫斯·許表示這次大秀的主題和靈感來自中國古代的十二花神傳說。
  • ...使館與斯克萊瑞克翻譯公司、拉國際文化中心舉辦中國文化之夜活動
    各界來賓積極參與活動學打太極拳為了使活動的「中國味」更濃烈,主辦方和駐拉使館充分準備,對活動現場作了精心布置:場地中隨處可見的紅燈籠、中國結,輕鬆歡快的中國民樂,穿著中國傳統服飾的工作人員來賓們為中國元素所吸引,紛紛親身參與體驗中國文化。在品嘗中國各色傳統風味小吃的同時學寫中國字,畫中國畫,打太極拳,現場氣氛喜慶祥和,熱烈溫馨。介紹中國文化的相關書籍受到來賓的歡迎,被一搶而空。「文化之夜」活動現場「美麗的中國」照片展也引起來賓的關注與讚嘆。
  • HOPE180cm資訊|Nike、Jordan、Converse全新「CNY」系列發布
    新年一向是華人最重要的節日,而照慣例,Nike 也在今回揭曉了 2021 年的全新「Chinese New Year」系列,當中 Nike、Jordan Brand、Converse 皆有新作登場,結合了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與運動,從富有傳統中華文化色彩的民俗活動「廟會」汲取設計靈感,將「中國結」
  • 良渚文化的太陽符號
    太陽從東方升起,這是人類進化中最容易觀察的天體運行現象,儘管這是一種錯覺,人類誤以為太陽圍繞地球運行,但太陽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卻深深地影響著人類,以至人類在童年時期往往以刻劃符號記錄自己對太陽的崇拜。
  • 『走進蘭文化 解讀劉清湧』劉清湧——當代中國蘭花的文化符號
    貴州興義吳厚炎教授在其《蘭文化探微》一書的序言中寫道:「文化符號」的提出,雖然不始於韶關的劉清湧先生,但他以「蘭花」視之,也足見眼光之不俗」,對劉清湧教授「蘭花-一個文化符號」的精闢論斷表示嘆服。若僅憑「蘭花-一個文化符號」一句話,就將劉清湧教授定位為當代國蘭文化的大師,當然顯得過於簡單。但,透過對《蘭花-一個文化符號》這篇論文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劉清湧教授思想的深遂和學識的廣博。
  • 中國結工具詳解「中國結學習必備」
    中國結年代久遠,其歷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沉澱使得中國結 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蘊。「吉」 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主題,「繩結」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也就自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興盛長遠規劃,流傳至今。中國結根據繩子編制而成。
  • 「一社一品 | 勵志社之我心深深處,中有千千結」 傳統中國結教學分享會
    為了讓同學們對中國結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加強同學們課外信息的導入, 同時表達我們社團的愛國之情,對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感恩之情,獻禮建國
  • 日語中的文字&符號「〆」「〼」「卍」都是什麼意思?
    日本和中國同屬漢字文化圈,因此不少中國人即使不會日語還是能辨識一些文字及符號,但依然有一些看起來奇怪的符號,學過日語都不見得讀的出來
  • 香山會客廳「壹號書約」首發 以思想丈量文化之美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文化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魏新,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北京電視臺主持人向真,融創北京區域集團副總裁樓豔青齊聚香山壹號院,分享關於文化、閱讀、建築等優質好書,並通過話題探討、觀點碰撞等形式,開啟三山五園裡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