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25 寶寶知道

當孩子跟你說,別人打了他時,你會怎麼教他?教他告訴老師?還是教他委曲求全?這位父親告訴我們:打回去,被欺負要有反擊。也許,你不認同他的觀點,也許,你有更好的辦法。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爸爸,今天,王小紅又打我了!」

「啊,怎麼又打你了?!那她今天為什麼打你呢?」

「我玩積木,她也要玩,我不給她,她就打我。」

「誰先拿到積木的?」

「我先拿到的。我已經拿在手上玩了,她來搶,我不給她,她就打我。」

「她打你,你怎麼辦的?」

「她打我,我就哭了。然後,老師來了,我就告訴老師了。」

「老師怎麼處理的?」

「老師批評她,不許她再打人……」

「那你現在難過嗎?」

「難過!老師批評她,她也不改,她老打人。」

這算是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接著幫助她辨清是非對錯。

「你們倆這個事情,是誰不對?」

「是她不對!是她搶我積木玩,先動手打人的。」

「好,她不對,那你要不要報告給老師?」

「要!遇到麻煩找老師……」

「老師知道後,有沒有批評她?」

「老師批評她了!可是,可是她不聽,過一會兒她又打我,我心裡很難過。」

「你心裡難過,你想怎麼辦才能不難過?」

阿淘不言語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那時候她太小了,她的人生裡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麻煩。說到這裡,算是辨明了是非對錯,下面進入解決問題階段。

有人打你,你要立即還手

「那她打人,該不該打她?」

「該打!」

「她該打,那誰去打她?」阿淘又不言語了。

至此,我直截了當地告訴她:「好,爸爸教你:她再打你,你就打她。她打你,你要當時、立即就還手,這樣她就不敢再打你。

她打你的時候,你不要先哭,不要等哭完了再還手,也不要等老師來了再還手。因為錯過了時機你再去打她,往往大家只看到你打她,就會以為你先動手的。

她打過來,你要立即打過去。她踢你一腳,你立即還她一腳。另外,這種兩個小孩之間的小事情,也不要去報告老師。小孩打鬧,讓老師處理,老師也只能批評她幾句,安慰你幾句,解決不了你倆的矛盾。

所以,不要依賴老師,也不要依賴父母,要依靠你自己去解決兩個人之間的矛盾。」

阿淘吃驚地望著我,繼而又哭起來,眼淚汪汪地說:「爸爸,我不敢。」我笑起來,對阿淘說:「來!爸爸跟你先練習練習。你敢不敢給爸爸一拳?我給你一拳,你還我一拳;我踢你一腳,你再還我一腳……」這樣拳來腳往,我陪她練習了個把月,一直到她能夠條件反射般地反應才罷休。從那以後,阿淘被同伴欺負到哭的事情也少了。

當然,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一勞永逸,這種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方式,也只有在雙方力量相當、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所以,在平時的生活裡,家長還要跟小孩滲透各種自我保護方式。

譬如,當遇到力量懸殊的對手時,小孩就不能「硬碰硬」,而需要另外尋找各種各樣適宜的辦法。無論如何,首要考慮的總是保證自己不受到傷害,另外要告訴小孩,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向大人求救。

大人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阿淘小學四年級時,寫過一則小練筆《惡作劇》,從中可以窺見她與同學間那種既相爭又友愛的同伴關係:

平時與同學惡作劇一下,也是挺好玩的。有一次,我從外面回來,打算抄黑板上的作業,就順便借邱宗乾桌子一角抄。邱宗乾裝作撿橡皮的樣子,趁我不注意,順手把我的鞋帶解了,我哭笑不得,想去解他鞋帶,沒解成。我就叫他讓開,讓我坐到我的座位上去。

進去之後,我就順勢往牆上一倚,邱宗乾要坐下來,我心生一計,說時遲,那時快,我在邱宗乾屁股剛要坐上板凳的那一瞬間,腳在他椅子上用力一蹬,「嘭!」邱宗乾坐到了地上。我大笑一番,邱宗乾沒生氣,說了聲:「我嘈!」我說:「誰叫你解我鞋帶呢,惡有惡報哦。」

也許有人不同意我這種做法,認為這是教小孩使用暴力。我有個好朋友也曾為此糾結,她先生要教小孩「以暴抗暴」,她要教小孩「文明禮貌」,鬧了不少有趣的意見。有一次我們說到這事,我表示支持她先生,並把理由說給她聽,她說:「這下想通了。」

幾歲的小孩子能有什麼暴力呢?有小孩推你,你還手推他,有小孩踢你,你還踢之,傷不了的。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總之要回擊。有人侵犯你,你不還手,委曲求全,小孩子就容易陷入不安和鬱悶的境地。

如果受到侵犯,或者受到冒犯,當時當地就予以還擊,既可以憑實力與同伴建立平等的關係,又在當下就宣洩了壞情緒,保證心理健康。

父母不可能陪伴小孩一輩子,老師不可能時刻在小孩身邊,小孩子遭遇人際方面的麻煩,遲早得自己去應對。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大人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教育要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我們不推崇「以暴制暴」,也反對「委曲求全」,什麼是最好的方法,也許並沒有標準答案。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性教育」是大事
    文/樂樂媽(本文是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和分享)近些年,關於孩子被侵犯的新聞屢見不鮮,我們在為這些受傷的孩子感到痛惜和難過的同時,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保護好自己,畢竟我們無法24小時都陪伴在孩子身邊。有人統計過,10%的人童年遭遇過侵犯,20%在8歲前,90%是熟人,包含老師(27%),鄰居(24%),親戚朋友(12%),家人(10%)。
  •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三個方面對孩子很重要
    沒有人能夠永遠的順風順水,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難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善惡,孩子將來總要獨自行走社會,沒人能永遠陪伴和幫助他,教會孩子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3個方面,一定要教給孩子。
  • 教會保護自己很重要,培養孩子安全意識,家長試試從這些地方著手
    如果他們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很有可能就會讓危險傷害到他們,甚至危及到他們的性命。我們都知道教會孩子讀書,懂禮貌,卻很少人記得教好他要保護好自己,或者說,家長往往把他保護得太好了。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可能教會了他們怎樣讀書,怎樣學禮貌。但很少有家長會教會孩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保護。在大部分孩子的眼中,他們還沒有能夠全面地認識到實踐。對於生活中一些潛在的危險,還沒有及時的規避意識。
  • 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樂觀生活
    遇到緊急情況,如何保護自己?遭遇陌生人,如何避免傷害?沒有食物,用什麼可以充飢?受傷後,怎樣正確處理傷口?對於這些問題,沒有人比貝爾•格裡爾斯更有發言權了!狂鯊出沒的加勒比海域、怪鱷奔襲的澳大利亞河谷、猛虎藏身的印度尼西亞雨林……少年探險家貝克深陷絕境,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救援,面臨著重重危機,他該如何只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頑強求生?
  • 《女兒,你該如何保護自己》給孩子自我保護六大忠告
    作者潘麗傑為新書《女兒,你該如何保護自己》籤售。由此也引發了一場關於女孩應該如何自我保護的話題。  8月27日上午,由朝華出版社出版的《女兒,你該如何保護自己》一書,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舉行作者籤售會,同時一場「守護成長,靜待花開:讓孩子遠離傷害」的主題討論在此展開。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還比較關心孩子的安全,擔心孩子受傷、走丟或被陌生人帶走。
  • 如何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但是通過這件事情,讓我知道,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好自己,任重而道遠。如果是孩子長大了,上初中了,遇到被同學打,也還是打回去嗎?曾經看過,由於孩子雙方在遊樂場中發生了矛盾,而孩子家長雙方家長大動幹戈的新聞。因而一直反對教育孩子打回去的這種方式,因為這種教育看似保護了孩子,而實際上是將他們的未來置於不可控或者更大的風險之中。
  • 應教會孩子"不用善良",這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不然孩子也會累
    以前有很多家裡的人都會教育孩子一定要善良,好像善良的孩子才能夠跟討論喜歡一樣,但是家長在教會孩子善良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不能夠太過於善良,不然就成為了軟弱。有些孩子在外面被同學欺負的時候,回家告訴家長,有些家長會說打回去也有些家長會說吃一點虧,沒什麼事的,吃虧是福,那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到底怎麼樣的才是正確的呢?
  • 幼兒園之前 家長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幼兒園是孩子在正式上小學之前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地方,也是孩子開始集體生活的地方。親貝網小編最近了解到,現在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在跟同學的相處以及溝通和自我保護方面不是很強。所以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幼兒園之前,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 孩子的安全無小事,家長要做好安全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我保護
    最近,經常報導關於兒童安全的事故來,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畢竟孩子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要教會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課便是人身安全是第一要任。培養孩子的安全教育是每個家長的責任,這才能讓孩子學會珍愛生命,保護自己。而對於孩子來說,學會自我保護要從三到六歲開始,從這階段孩子就已經開始就應該知道自我保護的意義,同時應該學會相應的應對方案了。
  • 湖南學校門口持刀行兇案件,家長要警惕了,如何教會孩子保全自己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校園附近行兇事件了,對於這種針對無辜學生的惡性傷害事件,我們除了呼籲加強學校周邊的安保力量,到底該做些什麼,來保護我們手無寸鐵的孩子呢?我們應該怎樣教會孩子面對危險的時候保全自己。在恐怖襲擊、或者其他惡性事件發生時,如何保護自已,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非常重要。
  • 昆明挾持人質案 | 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每當看到這種新聞,代入感總是非常強,生怕哪一天這些事情就發生在自己身邊,那個受傷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雖然這些事情都是不可預測,但是我們家長能做的一定是交給孩子保護自己的方式,和正確的人生觀。保護好自己,也不去做傷害別人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正義就有邪惡,就像是漫威電影中,每個超級英雄都要面對不同的反派。
  • 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良好溝通的開始
    通過這件事情,我想說的不僅僅是在課堂上Seven哥哥學會了表達情緒,更多地是想說對當家長的大家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要教育他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什麼樣的動作行為代表了什麼樣的心情,如何準確地把自己的想法傳達出來,以保證和他對話的人能接收到他想表達的信息。
  • 國際失蹤兒童日|保護兒童最好方法就是教會他們自我保護
    國際失蹤兒童日|保護兒童最好方法就是教會他們自我保護 2020-05-26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面對校園暴力,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她說:孩子沒辦法,就動手把校霸打了;然後把自己的手弄傷了。校霸185cm,他才1米7幾。 我說:孩子做得對。家長要去找學校,必須學校嚴肅處理,要對方孩子和家長道歉。 她說:我知道。我問兒子,為什麼不克制點,還出手那麼重。
  • 5歲女童被鄰居抱走,當今社會,我們該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
    大家在為這個孩子感到心痛的同時,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在當今社會,由於某些道德敗壞的人,引發的兒童侵害問題時有發生。作為家長,我們無法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教會孩子自我保護,面對侵害時能進行自救,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給孩子的網絡生存手冊》:網課時代,如何教會孩子安全上網?
    為規避風險,我們必須學會保護自己。那如何在我們一進入網絡的時候,就有意識地保護自己呢?首先是要做好設備防護,讓它避免把我們的信息外洩,可以為設備添加打開的密碼或識別方式,這樣就算設備遺失,也可保證我們的信息不會被洩露,並更容易讓我們在其他設備上打回自己的信息。
  • 《給孩子的網絡生存手冊》:網課時代,如何教會孩子安全上網?
    那如何在我們一進入網絡的時候,就有意識地保護自己呢?首先是要做好設備防護,讓它避免把我們的信息外洩,可以為設備添加打開的密碼或識別方式,這樣就算設備遺失,也可保證我們的信息不會被洩露,並更容易讓我們在其他設備上打回自己的信息。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面對暴力,三步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阿霞把果果拉到身邊來,幸好孩子沒有受傷,只是胳膊上有一點點紅印。但這已令到她很擔憂了,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時,果果既不懂得還手,也不知道逃跑,阿霞很擔心她會再次受到欺負。 其實小孩子打打鬧鬧都是正常的,父母不必過於擔心。但因為現實中確實有一些愛欺欺霸霸的孩子存在。所以父母有必要教會孩子,面對暴力要學會保護自己。
  • 十種方式,讓你教會孩子如何愛惜自己的身體!父母必讀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愛自己、保護自己,若是沒有這些,再多的知識、技能也無法支撐他的生活。而父母能教會孩子的,就是讓他們真實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體。一些國外教育專家分享了10種方式,教孩子怎麼愛護自己。
  • 【安全教育】公安大學犯罪學教授:比起保護孩子,更應教會孩子保護...
    「 精彩導讀 比保護孩子更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從孩子開始學會走路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該逐漸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當遭遇不測而父母不在身邊時,如何讓自己轉危為安。   」 最近,著名安全教育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教授王大偉的一篇文章火了!文章標題是《告訴女孩,身邊也有大灰狼》。王大偉教授講述了三起小女孩慘遭性侵或傷害的案例,以此警示人們一定要「告訴女孩,身邊也有大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