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的知識,初一的時候相對要簡單,很多學生會誤認為「中考很簡單」,但是從初二開始,有些科目的考試成績開始「目不忍睹」,等到初三,「及格的科目總會及格,不及格的科目總也不及格。」一般來說,有哪些科目「不容易拿到高分」?
一、數學
數學老師說,青春很難,數學差的人青春更難。學生說,虐我千百遍,我待數學如初戀。對很多學生來說,「初戀的數學」最頭疼,背公式行不通,公式已經理解還是不會做題,數學考試就是噩夢,每當這個時候都會嚴重懷疑自己的智商。
例如,圓與三角形結合之後的幾何題,總是不知道該怎麼證明;二次函數成為壓軸題之後,從未能得到滿分,比如很多地區的「二次函數壓軸題」,偏偏喜歡「數形結合」,要求「在圖像上求出滿足圖形要求的坐標點」,想破腦袋也找不全。
數學要考高分,一是思維很重要,二是要擅於學習 「高手」的解題方法,三是要多總結消化。初中數學,畢竟「水不深」,多刷中考的真題,還是有可能拿到高分。
二、政治
今年下半年,一些地區的教育部門提出政治考試要求將會趨向嚴格,計劃由開卷考試變為閉卷考試,考試題的題量也會適當增多。許多學生平時「學政治」,基本就是「背提綱」,考試時政治的選擇題簡單,很多都是「對與錯」的常識性問題,得分容易。但是,看見大題的一刻,肯定是「笑容凝滯」。
很多時候,感覺「看著題很眼熟,好像都背過,可就是想不起來內容是什麼」,根本不知道該圍繞哪些方面回答問題,只能使出「洪荒之力」:只要和題目「搭點關係」的知識點全部寫到卷上,「答錯不扣分,答對就給分」,能「賺一分是一分」。結果大多是「濫答、誤答」,落筆千言,抵不過一句中心內容。
政治想拿高分,根本不能依賴「死背」,而是應當在平時學習時,要把握住課本的核心問題點,把學過的知識前後連貫起來,在回答問題時,要根據問題反映的內容,理論聯繫實際,從多角度進行論述。
三、物理
物理難嗎?相比數學,物理知識點分類比較明確,題目考查內容直觀,思考問題的深度要淺,感覺不難。但是,物理難在「對題設中反映的內容,做合理推判」,例如,2019年江蘇常州的物理壓軸題,考查「阿基米德定律」,卻偏偏閱讀量大、還需要對「聲吶」在每一個時間段進行「受力分析」。
物理的實驗題呢?考試題型平時基本都見過,但歸納的內容往往丟三落四,答不到要點,當然得不到分數。
其實,學習物理,要把牢「定理公式」,「用發展的思維進行分析,搞清楚事物變化的狀態」,尤其是「力學、運動和電學」這三個重點內容。
四、英語
只要考學,就離不開英語考試。英語,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成績差的同學,總是悲傷自己為什麼一天背不下十個單詞,語法滿腦子「懵」,英語閱讀和寫作完全是「睜大眼睛去瞎猜」。
初中的英語,其實遠比語文簡單,英語成績不高的同學,最大的原因是「厭煩英語」。所以,想提高英語成績,先從自身主觀找原因,然後從認真背單詞開始吧!
五、語文
初中階段,還有哪些科目不容易得高分?有同學認為是語文,事實的確如此:語文及格容易,想考高分很難。本校的中考語文平均成績,已經連續三年沒有超過九十分,個人成績超過一百分的學生,只有「級部的尖子生」。其中的原因,是「閱讀太少麼?」
初中知識看似簡單,但是,這五門功課要取得高分,尤其是在中考的時候,一點也不容易。你認為,初中階段,尤其是在中考的時候,是不是這五門功課最不容易拿滿分?歡迎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