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珠峰「量身高」 一定要人上去嗎?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如果成功,這將成為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

攀登珠峰要克服一系列天氣、地理地勢和個人身體反應的困難,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的任務。為珠峰「量身高」為什麼一定要人登頂測量?是否可以用無人機或機器人代替?相關測繪專家在大本營向記者表示,人,尤其是專業測繪隊員登頂,可使測量數據更可靠、更具說服力。而目前的技術手段尚無法確保測量型無人機或機器人在峰頂作業。

覘標必須由人帶上峰頂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副隊長、2020珠峰高程測量現場副總指揮張慶濤說,早期進行的珠峰測繪多無人登頂,傳統的交會和三角高程測量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出現偏差。

1975年,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雖無專業測繪人員登頂,但登山隊員將覘標帶上了珠峰頂峰。這也是人類測量史上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頂峰。當時,測繪人員從珠峰附近選擇了9個測站點,對準覘標觀測水平角和垂直角,確定珠峰的水平位置和各測站至珠峰的水平距離。根據三角高程測量原理,推算出珠峰高程為8848.13米。

「覘標必須由人帶上峰頂,有了它,我們在山腳下布設的觀測點,就能更精確地照準峰頂的測量目標,從而測得精確的角度和距離。」張慶濤說,珠峰峰頂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從山腳下的各觀測點瞄準峰頂測量,目標點難以一致,覘標的使用解決了這一問題。

專業測繪人員獲取數據更可靠

現在,珠峰高程測量已實現了由傳統大地測量技術到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的轉變。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說,在這種背景下,專業測繪人員登頂,有助於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多種測量技術更準確地獲得數據。

據了解,2020珠峰高程測量將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技術。其中,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峰。

「專業測繪人員對這些設備更熟悉,獲得的數據更可靠、嚴謹,也更有說服力。」李國鵬說,「另外,珠峰頂峰缺氧、氣溫低,人若長時間停留容易發生危險。專業測繪人員操作儀器更熟練,可減少人員在頂峰停留時間。」

李國鵬還表示,珠峰峰頂氣流不穩定、多大風、氣溫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尚無法在峰頂飛行,也尚無機器人登頂作業經歷。「不過,這在以後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

據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6日電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
    原標題: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6日19點,測量登山隊到達第一站,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進行休整。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撤回6500米前進營地,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記者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獲得的最新消息,因天氣原因,海拔7790米以上區域,雪深過米,為保障隊員安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決定撤回6500米前進營地,休整待命。新華社資料圖延伸閱讀:2020珠峰衝頂測量開啟,專家解讀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新華社電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出發儀式6日在珠峰登山大本營舉行。
  • 一文讀懂珠峰測「身高」:測量工作已完成 珠峰新高度兩三個月後公布
    在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為何還要再次給地球測「身高」?大地測量學家陳俊勇曾打了個比方說,「父母要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是理所應當的。人類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然,中國人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己的國土。」實際上,地殼在不停地運動,珠峰的高程也正在跟隨地理板塊的變化而不斷地變動。比如說,地震就可能造成珠峰高度變高或變矮。
  • 徵服珠峰還不夠嗎,為何要重新測定高度,「量身高」的意義何在?
    徵服珠峰還不夠嗎,為何要重新測定高度,「量身高」的意義何在?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今年,我國測量登山隊隊員再次登頂,測得珠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 為珠穆朗瑪峰「量身高」:時隔十餘年,再次挑戰精準度
    同時,這也將是繼1975年和2005年後,中國第三次組織登山隊對珠峰高程進行精確測量。珠峰這個「大高個兒」的身高怎麼量?為何一定還要人扛著器材登頂測量?測量需用到哪些技術手段?懷著滿滿好奇心,記者跟隨專家的目光,探尋珠峰的秘密。
  • 給珠峰「量身高」,青島科技 「從頭到腳」發力 青島儀器精準測出...
    給珠峰「量身高」,青島科技 「從頭到腳」發力青島儀器精準測出珠峰山頂冰雪厚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12給珠峰「量身高」不是個簡單的任務,這其中,青島科研力量發揮了關鍵作用。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研製的雪深測量雷達精準檢測出珠峰山頂冰雪厚度,結合青島觀象山水準原點到山頂的高程傳遞測量,青島「從頭到腳」出力,還原了珠峰山體的真實高度。
  • 給珠峰「量身高」,青島科技「從頭到腳」發力 青島儀器精準測出...
    給珠峰「量身高」,青島科技 「從頭到腳」發力青島儀器精準測出珠峰山頂冰雪厚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12月8日,中國、尼泊爾兩國向全世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給珠峰「量身高」不是個簡單的任務,這其中,青島科研力量發揮了關鍵作用。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研製的雪深測量雷達精準檢測出珠峰山頂冰雪厚度,結合青島觀象山水準原點到山頂的高程傳遞測量,青島「從頭到腳」出力,還原了珠峰山體的真實高度。
  • 珠峰新「身高」官宣 聽各路大咖講述測量背後的故事
    1975年測量珠峰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為8844.43米,2020年為8848.86米。珠峰高程「忽高忽低」,腳底下裝彈簧了嗎?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 黨亞民:如果量身高的時候,一個站在臺階上,一個站在臺階下,就是不公平的,所以拿這幾個值直接比高低是不合理的。1975年及2005年的測量,是基於黃海高程基準。2020年的測量,是基於全球高程基準。測量珠峰的時候,它腳下那個面並不是一個眼睛能看得見的基準面。
  • 時隔十餘年再次挑戰精準度 為珠穆朗瑪峰「量身高」
    同時,這也將是繼1975年和2005年後,中國第三次組織登山隊對珠峰高程進行精確測量。  珠峰這個「大高個兒」的身高怎麼量?為何一定還要人扛著器材登頂測量?測量需用到哪些技術手段?懷著滿滿好奇心,記者跟隨專家的目光,探尋珠峰的秘密。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釋疑一:珠峰高程怎麼測?
  • 測量珠峰最新高程背後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測量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的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 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 2003年開始,國防科大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進行捷聯式航空重力儀的研製。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現已發展出三代四型重力儀。
  • 珠峰「身高」如何測定?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珠峰的「身高」究竟是怎麼測出來的?要使用哪些方法?測定珠峰的高程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日前專訪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請他用儘量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廣大讀者解疑釋惑。修路隊員前往海拔8600米處。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珠峰最新「身高」怎麼算出來的?專家告訴你
    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8848.86米。  這一數據是怎麼得來的?  在測量人員登頂珠峰測量、收集數據後,46名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對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珠峰高程測量數據計算總負責人郭春喜告訴中新社記者,像給孩子量身高一樣,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哪裡是量測的起始面。所謂的珠峰高程是指珠峰基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郭春喜表示,中國國家高程基準大致以黃海的平均海平面為準,而尼泊爾則以印度洋的海平面為基準,兩者有差異。
  • 中國尼泊爾官宣珠峰"新身高"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釋疑一:珠峰高程怎麼測?
  • 60年3次登頂,測量珠峰高度為什麼對我們如此重要?
    高科技很多但仍需「人肉測量」So……既然測量珠峰那麼重要,到底該怎麼測呢?實際上,給珠峰「量身高」並不容易。據說,科學家們採集到了大量數據,並還需要大概2到3個月時間進行計算,才會得出珠峰最新的精確「身高」。那麼,這次的測量和其他國家的測量相比,有什麼獨到之處嗎?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技術——GNSS衛星測量。
  • 【新華網獨家連線】珠峰「身高」為什麼算了這麼久?楊元喜院士告訴...
    12月8日,珠峰的最新「身高」公布——8848.86米。  珠峰最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為什麼要一次又一次地測量珠峰?測量成功後到公布結果期間都做了哪些工作?珠峰測量成果和數據有怎樣的價值?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網記者獨家連線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楊元喜。
  • 給珠穆朗瑪峰「量身高」為什麼這麼難?
    (經濟觀察)給珠穆朗瑪峰「量身高」為什麼這麼難?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和尼泊爾8日聯合公布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最新身高:8848.86米。爬上去給珠峰「量個身高」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事實並非如此,8848.86米的數字背後有很多艱辛。背著20公斤設備登珠峰5月27日,凌晨2時許,在海拔8300米突擊營地待命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準備開始攻頂。
  • 我們為什麼要測量珠峰?
    ▲ 尼泊爾側眺望珠峰。,登山家潘多用冰鎬測得峰頂冰雪深度為0.92米。此外,全球變暖也會影響到珠峰的積雪,若峰頂積雪融化,失去這層「帽子」,她的身高可能還會變動。怎麼測量珠峰?我們都量過身高,脫下鞋子,站到標尺下面,照著腦瓜頂一按,齊活兒!但給珠峰測量身高,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珠峰高程測量運用GNSS衛星測量、航空重力測量等技術;用時3個月完成數據處理和反覆檢核計算昨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與副研究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揭秘1 為何重測珠峰「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