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珠江艾萊森數碼樂器進口一批義大利數碼鋼琴鍵盤,從企業申報到黃埔港電子閘口放行貨物,全程只用了10分鐘時間。讓該公司驚嘆的是,企業報檢人員全程都不需要去檢驗檢疫大樓,便完成了所有通檢手續。「貨車司機一滴卡,貨物通過電子閘口就直接放行。」企業如此快速通關,完全得益於檢驗檢疫全程無紙化的實施。記者從黃埔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該局從2002年率先實現船舶檢疫電子化以來,至2017年,已率先實現了檢驗檢疫全流程無紙化,為進出口企業減負增效。
據了解,黃埔檢驗檢疫局2002年探索探索無紙化通關,率先實現船舶檢疫電子化,2014年,又在廣東省內率先對11大項3000多種商品進行風險評估,試行入境非法檢貨物無紙化報檢。2017年,藉助上線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幹系統(簡稱ECIQ主幹系統)的契機,黃埔港開始全面推行從申報到放行的檢驗檢疫全程無紙化。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檢驗檢疫」,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讓口岸通關便利化再升級,真正實現了服務企業從「面對面」到「鍵對鍵」的轉變。
據黃埔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下半年,黃埔港便開始試行檢驗檢疫放行信息化,提前落實了質檢總局關於聯網放行工作的部署。通過ECIQ主幹系統與碼頭物流管理系統的信息對接,貨物實行電子閘口放行。外貿企業可隨時掌握進出口貨物的各環節信息,無需在檢驗檢疫部門與碼頭物流辦理中心來回往返。提起現在的流程,昊鏈科技的辦事員小吳笑容滿滿:「已放行、待查驗,一目了然,後續工作好安排,而且還給我們省了一筆錢。」國檢部門的查驗布控數據提前同步到了碼頭,貨物到達黃埔港時便可直接將待查的貨櫃調到查驗場地,避免了以前「翻箱倒櫃」、來回吊櫃的費用。據測算,在一個碼頭一年就可為企業節省400萬元的吊櫃費。同時,「低風險貨物直通放行」的實施,也使得黃埔港四分之一的貨物實現了「10分鐘」甚至以秒計算的超快速放行。
2017年3月開始,黃埔檢驗檢疫局報檢大廳已幾乎見不到報檢員的蹤影了,報檢無紙化全面推行。企業在線申報,檢驗檢疫部門在線審核受理並反饋信息給企業。「滑鼠輕點幾下就能完成報檢,幾分鐘就能拿到通關數據。」想起以前抱著一大疊紙質資料到報檢大廳排隊辦理手續的場景,企業報檢員小梁鬆了一口氣,她說:「這是飛一般的感覺,我們一家公司每年就節省報檢時間1.5萬個小時。」無紙化報檢省時省力還省錢,據估算,黃埔137家報檢企業每年可節省紙張、交通等成本費用600多萬元。
隨著放行信息化、報檢無紙化的逐步實現,全程無紙化的關鍵環節——查驗智能化也於2017年6月在黃埔港開始試點應用。查驗人員採用平板電腦,在查驗現場無線連接ECIQ主幹系統接收布控指令和施檢要求,核驗隨附單證,查驗完成後在平板上登記查驗結果並回傳至ECIQ主幹系統。據黃埔局廟頭辦事處負責查驗的小張介紹,查驗智能化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工作效率,「以前查一批貨物需要2-3小時,現在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同時,通過移動平板及時上傳查驗結果,也使得查驗過程、結果評定更規範,權責更清晰明確。
黃埔港率先實現檢驗檢疫全流程無紙化,為進出口企業減負增效,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記者 周羽 通訊員 宋婷婷 嶽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