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在當年可是最頂級的汽車品牌,畢竟也有很長的品牌歷史,也有很強的研發實力。最初的S80可是一代神車,有幾年在國際市場上比A6L的銷量還好,可是後來大家都知道,沃爾沃被福特收購,又賣給吉利。然後沃爾沃在SPA平臺上重新研發車型。如今中國市場早已經是BBA的天下,給沃爾沃的機會就不是很多了,由於沃爾沃的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不如BBA,所以S90上市之後的定價就沒有BBA高,如今,沃爾沃S90全系都有很大的優惠幅度,最大優惠有8萬左右,但是銷量還是不溫不火,不免讓人思考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首先就是S90的產品力方面,S90的隔音是它的硬傷,一個車的高級感第一來源就是隔音,雖然沃爾沃宣稱是使用了更環保的材料,但是環保材料帶來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而好的隔音會讓駕乘有一個很大的感官升級。
其次是底盤方面,缺乏高級感,可以看出沃爾沃的調教水平還是弱了一些,調教水平主要指的就是針對中國市場優化。沃爾沃的懸掛前雙叉臂後多連杆,彈簧針對中國市場降低了K值(勁度係數,也稱為倔強係數,彈性係數,它描述單位形變量時所產生彈力的大小。)但是下擺臂和副車架還是用橡膠襯套,你可以說是定位的問題,也可以說是調教的問題,但是我覺得既然都降了K值,不如做個液壓襯套的優化。沃爾沃S90的底盤感覺就是偏硬的,而且在激烈駕駛時會帶來多餘的晃動,因此在高級感方面有些缺失。在轉向方面,沃爾沃S90從左往右是三圈的方向,說明調教是舒適設定,但是配合比較硬的懸架,感覺就有些不倫不類。
在底盤方面,S90是塑料護板面積不大,其他地方用的塗層,這個也可以說是本土化不夠,畢竟中國的使用環境對小石頭打到底盤上的聲音非常敏感的,這個也是削弱了高級感的一個原因。其次低配還簡配了剎車盤,後面用的實心盤,雖然這對於制動成績不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底盤的用料還有剎車盤的縮水,就註定了S90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和BBA的A6和5系硬碰硬,就是要打錯位競爭的。
第三是品牌的競爭力方面,豪華車是肯定要看牌子的,特別是在中國這種很容易一車多用的環境,比如家用還要兼顧商務,還得考慮二手保值和4S店,很多時候根本就不是為自己一個人買車。BBA耕耘了這麼久,產品線這麼豐富,根本就不可能有品牌能挑戰過。BBA的車型裡,有負責門面的,有負責性能的,有負責走量的,有負責割韭菜的,如此豐富的產品,深入人心的品牌力,較高的保值率,導致了大家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了。
一個品牌的車,甚至一個車型高配低配有可能都是兩個水平的車,但是消費者並不會這麼了解,就像很多人覺得德國車結實一樣,其實邁騰,途觀,寶馬3系的碰撞測試也沒有特別好,奔馳C也偷工減料,安全水平和進口的比都差多了。
但是大家都會相信德系車的安全可靠,這就是品牌的力量。所以即便沃爾沃競爭力超過BBA也無濟於事,只能靠一定性價比來滿足那些了解自身真實需求的人群,這樣的人群又有多少呢?
普通人並不了解車,買車基本都靠對品牌的認知,就像很多人買沃爾沃繞不過去的優點就是安全。沃爾沃安全不呢?安全,但是並不是你想像中的誇張的優勢,只是說沃爾沃全系車型的安全配置很高,單看碰撞成績的話,同價位的BBA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整體而言,沃爾沃S90還是有不少優點適合家用的,空間足夠大,新車也沒有什麼異味, 但是停車是個小問題,S90作為一款中大型轎車,一般小的停車位是停不進去的。除了停車問題外,S90的底盤是有一點偏硬的,在過減速帶或者經過狀況不好的路面時,車身會有明顯的震動感。如果手頭上預算不多,又想買一個空間大一些的C級車,二線豪華品牌裡,沃爾沃S90也是一款繞不過去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