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對於這個世界他是一無所知的,所以很多時候寶寶並不知道什麼事情是危險的,什麼事情是安全的,經常就會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父母不可能24小時眼睛不眨一下的死死的盯著寶寶,只要稍微一不留神,寶寶就有可能遇到危險。
就在前不久,杭州的一個小寶寶,他就是在吃櫻桃的時候,由於不注意,不小心把櫻桃卡在了喉嚨裡,想吞吞不進去,吐也吐不出來。當時寶寶的狀態就已經很不對了,寶媽第一時間發現了寶寶的不正常,立即過來查看,發現了是吃櫻桃被卡住了。
在這種緊張的情況下,寶媽並沒有慌了手腳,相反她一邊開始給寶寶做起了急救,一邊讓丈夫帶著他們去醫院。到了醫院後,由於寶媽有及時做一些急救的措施,所以寶寶並無大礙。醫生在檢查完寶寶的身體後,連連誇讚這位寶媽她的一系列神操作,說正是因為她的這些急救措施做得及時,寶寶才並無大礙,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不難發現,寶寶由於沒有安全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碰到危險,因此父母都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嬰幼兒的急救知識:
第一:頭部撞傷
寶寶在還沒有學會走路的時候,喜歡到處爬來爬去,這時有一些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可一旦寶寶不注意,把頭撞傷了,那就是一件比較嚴重的事情,對於父母來說一定要重視,尤其是後腦勺這一塊。
寶寶的頭部是很脆弱的,而且在這時正是他大腦發育最快速的時候,撞傷腦袋的情況下,父母不重視的話,有可能會對以後寶寶的智力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當寶寶的頭部被撞傷的時候,父母要在24小時以內密切觀察寶寶的一個身體狀況,以此來判斷是否需要去醫院檢查。
一般頭部被撞傷以後,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情況,在24小時內寶寶可能會出現嗜睡和哭鬧的情況,這時就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在寶寶頭部被撞傷時,父母切記不可隨意去揉搓淤青的地方,防止皮下出血,其次不能去搖晃寶寶的頭部。
第二:遇到溺水的情況
寶寶在家裡玩耍的時候,如果一不留神掉進了浴缸或洗澡盆裡,發生溺水的情況時,家長應該怎麼去做急救呢?
面對孩子溺水的情況,急救一般分為了四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要把寶寶嘴裡的髒東西清理掉。有的孩子在河邊溺水救起來的時候,他的嘴裡,也就是呼吸道上可能會有一些泥沙和植物的殘渣,這時就需要家長先清理乾淨,保持呼吸道是沒有阻礙物的。
第二步就是雙手一上一下疊壓在寶寶的胸部,輕輕按壓,也可以讓孩子的腳部位置抬高,頭部位置放低,這樣水也能吐出來。
第三步是孩子醒過來以後,父母要觀察其身體狀況,是否有不適的地方,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頭暈、嘔吐或者是低燒的情況,這時父母要及時送到醫院治療。
第三:喉嚨被異物卡住了
寶寶吃東西被異物卡住的頻率是比較高的,因為寶寶的牙齒還都沒有完全長出來,不能很好的咀嚼食物,有時就會在吃東西的時候被卡住,因此學習急救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對寶寶被異物卡住的情況,家長可以採用海氏急救法,海氏急救法的要點就是利用寶寶腹部的衝擊力,對肺部形成一道氣流,從而把異物吹出來。
方法是寶寶正面放在家長的一隻手臂,臉朝下,下半身要高於頭部,形成傾斜的狀態。然後家長在他的肩胛骨中間拍打五到六次。緊接著把寶寶翻個身,再用手指按壓寶寶的腹部,通過形成的氣流,對異物形成衝擊,最後排除異物。
等到異物排出來以後,父母要及時送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確保寶寶的健康。
第四:寶寶被燙傷
如果寶寶不小心被開水燙傷了,父母要立刻把燙傷部位的衣物剪開,避免寶寶身上皮膚與衣服黏在一起。接著家長要學會判斷寶寶被燙傷的程度,一般分為三個級別。輕度的燙傷表現為皮膚有紅腫,但並無大礙。中度燙傷是皮膚的表層有潰爛的情況,而重度燙傷則是皮膚發硬或是發黑,這種情況就必須要儘快趕往醫院。
那應急的措施是什麼呢?面對寶寶的燙傷,父母可以用冷水緩慢地衝洗傷口處,儘快的進行降溫處理,其次不要隨便塗抹藥物在傷口處,接著可以用保鮮袋來保護傷口,最後就是送往醫院做手術。
寶寶在遇到危險時,第一時間的急救措施是非常關鍵的,父母如果懂得如何急救,將會大大的減少寶寶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