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你真的可以「活到老學到老」

2020-12-15 騰訊大申網

30歲的黛博拉·阿瓦洛斯曾是一名私人教練,她為了當上老師去瑞典上大學。

「活到老,學到老」是瑞典人信奉的格言,相當比例的成年人在上大學或接受「非正式」教育。這和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為了增加擁有高等教育學歷人口的比例,美國政策制定者正努力推動更多成年人上大學,但大齡學生的數量不升反降。

「只要能付得起生活費就能上學,這是相當給力的特權」

當講師邀請接受教師培訓的學生分享他們童年記憶中的音樂時,英厄拉·希歐林選了「愛司基地」,但她的同學竟然「不知道他們是誰」。這個歐洲最富傳奇色彩的流行組合曾在全世界獲得巨大成功,堪稱瑞典音樂史上的國寶級組合,但那是上世紀90年代初,希歐林的同學們剛剛學會走路。

這提醒了30歲的希歐林,在斯德哥爾摩以北64公裡的烏普薩拉大學,她比大多數同學大了不止10歲。但她並不孤獨。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瑞典「大齡學生」的比例比其他OECD國家更高,25%的瑞典人25歲以後才大學畢業。25~64歲的瑞典人中,66%在上大學、接受在線課程或家庭課程等「非正式」教育。

「年紀大了再去上大學並不可恥。」在坐落在城市郊區的斯德哥爾摩大學讀書的阿格涅斯卡·布隆告訴美國《大西洋月刊》,「你和年輕學生坐在同一個教室裡,但沒有人會將你看作局外人,你不會被區別對待。」

此外,在瑞典,大齡學生擁有更多的特殊權利。除了和其他同學一樣享受學費全免,他們還有資格獲得育兒補貼、生活補貼和低息貸款。僱主必須為上大學的員工無限期地保留職位,儘管沒有薪水。學醫的瑞典大齡學生偏愛在醫院實習,因為這樣可以離家人更近。

「我們習慣了享受這些好處。」剛從瑜伽課課堂出來的希歐林愉快地說。她已經拿到了體育教學的學士學位,並在英國擔任私人健身教練。「我們不需要反覆考慮。只要能付得起生活費就能上學,這是相當給力的特權。」

在城市另一端的醫學院,31歲的卡爾·安德爾·倫達爾正在努力學習,希望成為一名醫生。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飛行員,在經濟的不斷起落中經歷過數輪裁員和聘用。「我受夠了。」已婚的倫達爾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不久前,妻子第二次懷孕,「所以我開始看大學介紹目錄」。

僱主允許他保留職位到2019年,政府提供額外的資金支持,彌補他失去的收入和撫養孩子的費用,且廉價的兒童保育基本不花什麼錢。在烏普薩拉一家著名醫院實習時,倫達爾拿到了自己的第一筆收入,家庭經濟狀況不那麼緊張了。

「在瑞典讀大學,你是40歲還是20歲無關緊要。」他說,「我不認為自己和其他大齡學生特別、孤立。當然,我們周三晚上沒法和同學一塊去酒吧,但我們不覺得這很奇怪。」

美國:重返校園前應仔細權衡風險和回報

30歲的黛博拉·阿瓦洛斯曾是一名私人教練,她為了當上老師去瑞典上大學。

走進大學校門時,黛德麗·羅密歐40歲,帕梅拉·門羅42歲。懷著「教育改善生活」的希望,她們相繼攻讀學士和碩士學位,但結果截然不同。

結束了在墨西哥為期一周的愜意假期後,羅密歐回到她在跨國公司公關部總監的職位上。由於僱主為她支付了大部分大學費用,羅密歐還上學生貸款毫無壓力。

「這(上大學)相當瘋狂,但它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決定之一。」今年45歲的羅密歐告訴美國廣播公司(ABC)。

相比之下,背負著4.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6萬元)學生貸款的門羅,銀行帳戶裡只有兩美元(約合人民幣12.7元)。她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找回上學前的工作——在「維多利亞的秘密」門店裡做兼職導購。

「我如今一貧如洗。」54歲的門羅說,「我認為再次接受教育實際上傷害了我。」許多美國人認為回到大學是個好主意,他們相信花時間、金錢來提高受教育水平,意味著更高的工資、更好的機會和更幸福的生活。美國喬治敦大學教育和勞動力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生中,大學畢業生平均比只有高中文憑的人多賺84%的錢。

美國《赫芬頓郵報》稱,許多中年美國人成為經濟衰退的受害者,許多人為學習新技能、轉行或得到更高的學位重新走進大學課堂,也有人認為,這是重塑自我的一種方式。

重新接受教育能夠幫學生打開事業局面、得到高薪工作或在原本的公司升職,也可能帶來重大的風險,比如沉重的債務、未獲得更高收入等。隨著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學生人數增加,越來越多人因此失業。專家認為,成年人在重返校園前應仔細權衡潛在的風險和回報。

「我能給出的建議是,這真的取決於個人。」喬治亞州金融理財規劃師克裡斯蒂娜·布裡伯納裡亞告訴ABC,「你必須認真考慮自己的年齡、花費,以及畢業後能賺多少錢。」

上大學前,門羅主要從事收入很低的零售業,她認為擁有大學學位可以讓她找到更好、更有安全感的工作,於是辭職,學習阿肯色州大學修辭和寫作專業。她希望成為一名作家。

畢業後,門羅開始申請專業對口的工作,但始終沒有被聘用。2009年,她決定攻讀語言病理學碩士學位。這一次,她有了更具體的職業規劃——臨床語言病理學家年收入超過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萬元)。但幾個學期後,家人生病讓她被迫輟學。如今,她發現自己陷入了比上大學前更糟的境遇——失業,且負債纍纍。過去幾個月,門羅的母親幫她支付租金。

相反,羅密歐的僱主為她報銷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學費,她自己也積極申請獎學金。學歷的提升讓她在公司快速晉升,收入也大幅提高。「上大學帶來了財務回報和個人滿足感,」她說,「我一點都不擔心如何支付帳單。」

46歲的伊迪·查爾斯即將從俄亥俄州立大學刑事司法專業畢業,她供職的俄亥俄州交通部為她報銷所有學費和教科書費用。她希望新拿到的學位能幫她在退休後找到刑事調查員的工作。

因為沒有學生貸款,這個過渡將容易得多。「作為單身母親,我很幸運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過體面的生活。」她告訴美國雅虎新聞網,「但我不知道,如果必須償還債務,自己是否還會回到大學。」

政府資助幫助大齡學生「回爐」

瑞典

「我們面臨熟練工人短缺的問題,而且無法用剛畢業的年輕人來替代。這是一種解決方案,但無法改變問題的根本。」芝加哥成人職業教育委員會(CAEL)主席兼執行長帕梅拉·泰特告訴美國《大西洋月刊》。

《今日美國》報認為,網絡課程的發展幫許多成年人圓了大學夢。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稱,許多大學正通過安靜的宿舍、晚上或周末上課、通勤休息室、兒童保育服務等,吸引年長的學生。

然而,與瑞典不同,美國政府幾乎沒有為25歲以上、想回到學校的成年人提供任何支持。

要得到聯邦政府的資助,美國學生必須每學期修至少兩門課,但很少有公司能給員工假期去上課。一些州的資助項目徹底向24歲以上的學習者關上了大門。

沒有政策規定美國僱主應該為想上全日制大學的員工保留工作,希望平衡學習與家庭的父母也無法獲得幫助。即使他們足夠幸運地在僱主那裡報銷了學費,也必須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用於繳稅。更何況,經濟衰退以來,許多公司已經削減了這部分經費。

「每個公司都需要擁有更高技能的員工,但我們沒有付出任何努力使其成為可能。」泰特說,「看到別的國家做得這麼好,真令人沮喪。」

雖然美國和瑞典對待大齡學習者的態度差別相當大,但布隆認為它們有共同之處:日益複雜的工作要求勞動者擁有更高學歷和技能,因而希望成年人回到學校接受再教育。「對美國和瑞典兩國而言,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讓那些已經擁有較高學歷的人回到大學,改善他們的技能。」

作為網絡電話Skype和音樂播放軟體Spotify的發源地,瑞典信息技術行業從業者的比例,在OECD國家中成為僅次於芬蘭的第二名。而在美國,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意味著,到2020年,65%的工作將要求求職者接受過某種形式的大學訓練。根據喬治敦大學教育與勞動力中心的數據,以目前的增長速度,屆時職位缺口將達500萬人。如今,大約40%的美國人和36%的瑞典人擁有大學學歷。

「這就是為什麼如此多的人關注招收大齡學生的問題。」泰特如是評論美國的高等教育現狀,「這是個奇怪的謎題,在我們迫切需要成年學生的時候卻有這麼多政策和體制障礙,難怪很少有大齡學生申請『回爐』。」

在布隆看來,國家的慷慨解囊是許多年長的學生回到學校的原因之一。但他補充道,文化原因同樣不可小覷,在瑞典,人們普遍信奉「活到老,學到老」的格言。

轉播到騰訊微博

在魔都上學掃 我就對啦~

回復「幼升小」、「小升初」獲取入學攻略

回復「中考」、「高考」了解最新資訊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大申教育微信:上海升學攻略

升學、留學、育兒、職場……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2017上海小學初中報名入學問答 附流程圖

預測:2017上海教育八大變化 高考錄取將有新規

「非滬籍」高考的八條出路

九類非滬籍學生可參加2017年上海高考

2017上海中考報名 8類非滬籍生可在滬中考

相關焦點

  • 【教育】在瑞典,你真的可以「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是瑞典人信奉的格言,相當比例的成年人在上大學或接受「非正式」教育。這和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 活到老,學到老
    而且有目標的學習,你會發現,下班後的業餘生活可以特別充實,不會在手機上蹉跎了歲月,迷失了自我。同時考試成績是最能檢驗學習成果的。平常付出越多,不僅考試時胸有成足,而且分數也會讓人驚喜。 每次考試時,看到那麼多比你年輕或者比你年長的人都那麼上進,內心就會格外的充滿動力。
  • 「活到老,學到老」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活到老,學到老, 這個短語的含義是: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A: "I really regret not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A:"我真後悔高中時沒有學第二語言。"
  • 論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知識就是力量,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學習,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這對我們的成長和事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價值的。人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中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學習,一生的事業,學習之於心智,就像食物之於身體一樣。攝取了適量的營養食物,我們的身體得以生長而肌肉得以發達。
  • 這句英語怎麼說—「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中國有句俗話叫  「活到老,學到老」英語中其實也有相同的一句諺語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句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字面的意思就是「學習永遠不會太晚」如果我們要勸人家說「去道個歉吧,道歉,什麼時候都不晚」那我們就可以說
  • 活到老學到老的五大生肖
    在你面前表現得多遊手好閒 TA們就在背後有多努力學習 要是你成績不如人家 那是正常事 生肖牛 屬牛人的座右銘就是 只要學不死
  • 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一定記住。上學時期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畢業後才會有更好的職業選擇。多少人現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拿著微薄的薪水。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好好上學。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理解的太晚了,讓人後悔不已。上班以後放棄了學習,等於放棄了未來。現在網絡信息這麼全面,你想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只要用心學習,任何知識都可以獲得。但是大多數人在自己的猶豫和徘徊中度過一聲。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活到老學到老!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不得不說,我國古代文化是博大精深,很多道理古人為我們捋得清清楚楚。在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快,生存壓力大,所以如何讓自己增值是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 活到老學到老!93歲老人說英文秒殺大學生
    ,學到老活到老,學到老沒有一本萬利的知識,未來社會的競爭,必將逐漸從知識競爭轉向學習能力的競爭。人要想不斷地進步,就得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上不能有滿足之心,無論你正在學習什麼...(93歲老人通過學習,掌握多門外語,甚至還可以「搭訕」外國人)隨著發展和我國對外日益開放,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外語學習。研究表明0-12歲是孩子學英語的最佳年齡。
  • 我的母上大人,是個「活到老,學到老」的時尚女人
    就像很多人口中說的,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不要因為年齡的限制,而退而求其次,或者乾脆選擇放棄。我的母上大人,也就是我的婆婆。是個非常好學的女人。她年輕的時候,有很多夢想。但都因為家裡貧窮的緣故,而受到限制。小的時候,她有個夢想。那就是和其她女孩子一樣。
  • 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很多英漢詞典提供這樣的譯文,甚至奉為「佳譯」。其實這是一個想當然的錯誤套用。『添加』—— brandy and water 兌水的白蘭地『Live and learn. 』and 表示一種時間關係,整個句子的意思是「只要活著就能學到東西」,但往往作為一種感嘆
  • 爸媽English-第358期-《活到老,學到老-learn》
    爸媽English節目自2014年始在《寧波廣播電視周報》連載,語音版在寧波經濟廣播FM102.9《天南海北》節目,每周一至周五14:35播出,敬請關注!學了live和life,今天的單詞也是l打頭,learn,意為學習,可以諧音為能,學會了就能。各位爸媽English的朋友們就可以說,I am learning English. 我在學英語。中國有句老話叫活到老,學到老,在英語裡可以說Never too old to learn.
  • 慕課,讓你活到老,學到老
    幾乎每一門慕課都能從一間教室延展到城鄉無數學生的電腦屏幕、手機屏幕上。尤其是在缺少優質師資的中西部地區,學生能夠共享北大、清華、人大等頂尖高校的教學資源,隔著屏幕與名師交流,較好地解決了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一個慕課,託起M所學校,支撐N個課程班。大規模應用實踐說明,這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慕課應用之路,創新了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實現了不同地區高校的協同發展。
  • 活到老,學到老,千古不變的定律
    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那時還沒有修公路,簡直是山路十八彎,到鎮上也得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兩條腿,長大後,跟著同村人,外出務工,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就是不一樣,人家的路是大路,有的騎自行車,摩託車,電動車,開小轎車,但我卻只會走路,連最簡單的自行車都不會騎,心裡很低落
  • 全國年齡最大的在讀研究生:活到老學到老(圖)
    59歲上大學64歲去讀研 全國年齡最大的在讀研究生李文超來豫演講,表示要活到老學到老  貴州省退休幹部李文超在年近花甲之時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高考新聞,高考說吧),成為當年全國錄取的年齡最大的大學生;獲得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後,他又更進一步,成了全國年齡最大的在讀研究生
  • 65歲大一「新生」報名,活到老,學到老!!
    ,老人由衷感嘆自己老了,不過他說「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小時候,因為家裡窮沒能繼續上學,一直覺得很遺憾,後來亳州學院開設了本科專業,就想著什麼時候能到這裡來上學,今天終於實現了」。李仁忠是一名退伍軍人,初中畢業後就入了伍參軍到了部隊,眼看著學歷高的戰友選擇了考軍校,自己因為文化水平低不能考,覺得非常遺憾!!
  • 過去的心靈雞湯,現在活下去的秘訣,打工者為何要活到老學到老?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就不再是一句心靈雞湯了,而是我們必須要真真切切面對的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說? 但是現在如果還按照老的方法來種植,不僅沒有收益,有可能虧錢。因為在新的環境下,種植的方法技術都有了革命性進步,如果你不去學習,你不去實驗,你不去鑽研,你就會被淘汰。
  • 91歲老大爺用流利英語向外國人介紹西安!活到老學到老!
    楊爺爺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榜樣呀!點擊播放 GIF 0.1M別忘了趕緊點「在看」支持下小白並分享給你最好的朋友哈
  • 社區學院讓居民樂享「活到老,學到老」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劉薇)9日一大早,61歲的周豔萍就來到了位於湖東社區的蒲公英社區學院,跟著街坊鄰居一起學唱歌曲。 記者跟隨著周豔萍來到了蒲公英學院。
  • 馬來西亞63歲中醫考取博士 堅持「活到老 學到老」
    63歲的許海在馬來西亞新山士姑來皇后花園開業經營中醫館,從最初的治療皮膚問題,到如今的治療骨科、醫治不育不孕,都是許海在不同年齡進行不同專科專研所得到的「學」與「術」。  他說,「我想一生中磨好一把劍,這把劍說的就是要將中醫藥精髓學得更多,再將它用在臨床看診上幫助病人,我的博士導師徐力說過,『病人以生命託付予醫師,身為醫師必將全力以赴』,這句話,我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