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9月13日電 (林春茵)「這也不貴。一包四十,三包一百。」中共福州市委書記楊嶽參觀第八屆海峽(福州)漁業博會上的臺灣館時,笑呵呵地為產自海峽對岸的「建榮魚鬆」打起了廣告。
由國家農業部、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的海峽漁博會13日在福州啟幕,80餘位臺商入駐展會搶商機,1500平方米的展區佔據境外展區將近大半,風格多樣的臺灣魚產品伴手禮受到民眾熱捧。
記者在臺灣建榮食品的展鋪看到,建榮魚鬆單是種類就分三文魚、金槍魚、旗魚等十來種,口味也比尋常超市見到的要多。
行銷人員錢嘉琪告訴記者,建榮還沒正式進入大陸市場,電商代購要比原產地貴一倍,「大陸消費能力高漲,人口數量大,食品價格看好,所以我們打算通過漁博會觀察市場,下一步進軍大陸的百貨和超市。」
「臺灣注重發展精緻農業,大陸資源豐富、市場廣大,希望兩岸能攜手把產品做精緻,面向全世界把市場做大做強。」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理事長何玲玲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大陸的會展產業發展很快,對臺讓利政策令臺商趨之若鶩,尤其漁博會作為漁業專業展會很受歡迎。
何玲玲介紹,此次臺灣展商主要來自臺南的高雄港和漁港,漁業發展比較好,深加工技術、養殖、旅遊乃至深港建設都引為自傲,但限於運輸和貯存條件,展品多為伴手禮和零嘴。
「蜜汁櫻花蝦又甜又補鈣、海泥鰍脆脆的有點辣哦,」27歲的李文鴻在東港「人琴味」魚產品展鋪前,為逛展的陳依姆殷勤地做介紹,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到大陸來,看什麼都很新鮮,「發現大家講的話都一樣,做生意完全沒有溝通壓力。」
「臺灣四面環海,漁民很多,而福州是有名的遠洋漁業發源地之一,兩岸人親地親,血肉相同,一起做生意好做。」何玲玲說,「希望進入市場大陸免關稅、消費稅、增值環節稅,可以綠色通關。」
李文鴻對記者說,他家的店已經開了三代,父親正準備跟他交班,父輩時代一直主打臺灣島內市場,但現在大陸交通便利,政策釋放善意,「我想我做老闆後,一定要把生意做到大陸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