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手是寶寶的「第二大腦」哦!從出生時緊握的小拳頭,到學會抓放玩具,再到只用兩根手指捏起蘋果片……這每一次進步都預示著大腦發育的進程。
不僅如此,手還是寶寶探索的重要「工具」。手部控制能力提高,寶寶探索學習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從現在開始,家長要重視寶寶的手部鍛鍊哦。
這五個小遊戲,你一定用得上!
0-3個月寶寶
新生寶寶會反射性地抓住放入手中的物品;到第2個月時,他的手眼協調性會更強;到第3個月,他的兩隻小手就可以握在一起,長時間拿住小玩具,此時雙手將會是他最感興趣和最方便的「玩具」。
推薦小遊戲:拍拍手
讓寶寶舒適地平躺在媽媽身上。
媽媽舉起寶寶的兩隻手,在他視線正前方晃動,吸引寶寶對手的注意力;然後一邊念兒歌,一邊輕輕拍動、擺動寶寶的小手,讓寶寶的視線追隨手的運動。
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技能,促進小肌肉和運動能力的發展。
4-6個月寶寶
到了這個階段,寶寶的運動不再局限於剛出生時的反射行為,你會發現他的動作和姿勢更加協調一致,並且變得更有目的性。
例如:他會有意識地握住物品,並逐漸能把抓住的物品放入嘴中;能撕紙;能將蓋在臉上的毛巾扯掉等等。
這種通過手部能力達成一定目的(拿到遠處的玩具)的行為是寶寶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表現。
卓凡研究#顯示:
在嬰兒期攝入優良水平DHA,9月齡時解決問題能力更好。
DHA天然存在於母乳中,媽媽們應堅持寶寶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持續到2歲或以上哦。
推薦小遊戲:
① 拿取玩具
將積木、小車、小球、小動物玩具等放在桌子上,抱著寶寶坐在桌旁,指示他自己伸手去拿取玩具。
伸手夠取靜止不動的玩具,是初步鍛鍊寶寶手眼協調的一種方式。
② 看書翻頁
準備一本色彩豐富、簡單易懂的插圖紙板書,並和寶寶一起閱讀,每講完一頁就指導寶寶去翻頁,經過多次練習後讓他學會一次只翻一頁。
這不僅能訓練寶寶的手部技能、發展觸覺,而且有利於促進親子交流。
7-12個月寶寶
寶寶已經能自如地抓起玩具、互相敲打了,他喜歡用手指摳洞洞、按按鈕,還能用拇指食指捏起小物件,而不是「手掌一把抓」。
積木玩具比較適合這一年齡段寶寶,可以練習抓握、敲擊、搭建圖形,激發寶寶的想像力,發展手眼腦協調和立體感知。
推薦小遊戲:
① 玩具分類
準備幾個收納箱,給寶寶做示範:
將玩具按不同顏色一件一件揀起,分別放入不同的收納箱中,每揀一件就給寶寶看一下,同時配以解說「紅色的,綠色的……」。
重新把玩具混在一起,協助或提示寶寶把玩具分類放入收納箱中。
這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觀察思考能力。
② 壘高塔
寶寶能夠自己坐穩後,給他準備一些堆疊玩具(比如積木或圓環),鼓勵他在動手的同時保持坐立平衡。
寶寶最初的興趣可能在於把積木推倒,而不是把它疊起來;不過,到了9-12月齡左右,他就能夠將兩塊積木搭在一起了。
寶寶手部動作能力的每一次進步,其實都是大腦發育的重要表現。
DHA作為大腦細胞膜的重要構成成分,與腦細胞數量的增加、體積增大、腦細胞間的連接及信息傳導都有密切關係,需要科學地補充哦!
經科學研究證實:攝入低水平DHA1與未攝入DHA,貝利MDI指數2無顯著差異,而攝入達到國際權威優量DHA水平3時,貝利MDI指數比未攝入DHA組高7分。
美贊臣溫馨提醒各位媽媽:
哺乳期媽媽的日常飲食,可以選擇添加富含DHA的深海魚以及含高水平DHA的媽媽奶粉。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應繼續母乳餵養,並在輔食中適當安排富含DHA的深海魚(每周1-2次)。
若母乳不足或無法堅持母乳餵養的情況下,應為寶寶選擇科學添加DHA的配方奶粉作為補充。
本文為美贊臣中國首發,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