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第六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開幕式在中國兒童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中國兒童中心對外交流中心主辦,集結了國內外眾多戲劇教育權威專家與資深實踐者,是一場兼學術權威性、優秀文化品質和濃鬱藝術氛圍於一體的戲劇教育盛會。
戲劇教育是一種「互動體驗式學習」,將戲劇作為一種學習媒介,通過即興表演、角色扮演、互動遊戲等方式,引領學生融入戲劇情境,在彼此的互動關係中,增進溝通與表達技能,促進個人行為與人際關係,建立自我概念與社會角色認知,培養獨立意志與邏輯思維能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行,戲劇教育也展現出蓬勃發展態勢。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再次表明應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將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並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豐富藝術課程內容,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在教育變革的時代,戲劇教育作為一種素質教育方法被越來越多地應用,眾多戲劇教育工作者也在學術研究、思想創新和實務操作等各個方面為美育工作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各界專家雲集 多項合作落地
第六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匯集眾多權威專家,包括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人民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學術研究者以及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主管領導、中小學、幼兒園及校外教育機構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們。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首先上臺致辭,表達了對大會成功舉辦的誠摯祝福,以及對未來戲劇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殷切期盼。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致辭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席袁軍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方向日益清晰,戲劇教育作為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力量之一,為教育創新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思考。北外將繼續發揮國際教育交流的平臺作用,支持IDEC的深入探索。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席袁軍致辭
中國兒童中心與IDEC交換戰略合作備忘錄,預示著在未來漫漫前進之路上將會攜手並進、合作共贏。在隨後進行的「術語戲劇化課堂——中國兒童中心教學實踐與傳播基地」授牌儀式、「2020年度IDEC教學實踐園和實踐校」授牌儀式中,無不展現了大會匯聚天下英才,凝心聚力,積極繁榮我國戲劇教育創建的赤誠之心。
中國兒童中心與IDEC交換戰略合作備忘錄
同時,第六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首次開設「戲劇教育金面具獎」,作為國內首個戲劇教育專業獎項,「金面具」旨在鼓勵戲劇教育舞臺上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及團體,發現和培養戲劇教育人才,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戲劇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本次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75個優秀團隊和個人榮獲殊榮,頒獎典禮星光熠熠,掌聲經久不息。
藝術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戲劇教育
為期三天的會議包括主題演講、圓桌論壇、觀摩課展示、實踐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動。IDEC國際學術總監、英國華威大學教授喬納森·尼蘭茲教授、IDEC中方學術總監、中央戲劇學院麻文琦教授結合基礎藝術課程改革的大背景,分享了戲劇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東城區教育委員會復副主任尤娜以「戲劇悟道,涵養生命成長;美育修身,引領未來發展」為題展開匯報分享,詳細介紹了東城區數年來為戲劇理論建設和實踐發展所搭建的廣闊平臺。
在「戲劇教育邂逅傳統文化」的圓桌論壇環節,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秘書處負責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副總編輯章思英、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戲劇化課堂研發組組長麻文琦、東城區美育研究會秘書長姜婷、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學術委員王琳、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戲劇化課堂研發組成員李婧菡共同對話,並就「當戲劇教育邂逅傳統文化」這一議題,娓娓道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戲劇化課堂從課程研發、教學實踐到圖書出版的幕後故事。老師們以「仁者愛人」、年獸的故事為例,闡述並分析了傳統文化的戲劇性展現,將術語融入教學並為之服務,依託於經典的同時,也充滿當代性思考。
IDEC中方學術總監、中央戲劇學院教授麻文琦發言
聚焦師資建設,培育未來人才
在 「戲劇教育的師資培養與課程建設」版塊的主題演講中,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馬利文老師表示:「戲劇作為促進學習和發展的媒介,其聚焦點不在娛樂,不在展演,而在於過程,它是包容性的。 」整合性教育戲劇之於社會發展具備「種子的力量」,是關於智能、情感和精神的感化與療愈。廣西教育學院副教授高飛雁老師,以匯報的形式,為我們提供了民族地區英語戲劇教學新思路。海澱區教育科學院戲劇教育項目負責人林喜傑老師,分享了在區域內做好戲劇教育、戲劇教育師資培訓的實踐經驗,她認為「教師入戲是戲劇教育對世界戲劇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應將老師引向劇場,區域內倡導「同戲異構」,共享舞美資源,實現大、中、小、幼一貫性戲劇薰陶。
IDEA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主席Robin Pascoe以「從新手老師到戲劇高手,給戲劇教育工作者的成長建議」為主題展開演講,詳細介紹了教育中包括戲劇情境,聲音和動作,張力和焦點,時空,語言、情緒、氛圍和符號在內的基礎戲劇元素和故事原則。
IDEC特邀講師張迪(大魚)老師在主題演講中著重分享了在3至8歲兒童中的實踐與探索。大魚老師認為戲劇教育,既學習戲劇藝術本身,也通過藝術學習指向藝術之外的部分。 大魚老師分享了一系列促進戲劇教育在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發展的方法,並表示長路漫漫,只爭朝夕,最重要的是「起步」,像小鵝露西一樣,邁出那撲稜稜拍打翅膀的第一步。
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馬利文老師發言
深度體驗戲劇教育
為了更好的幫助老師們開展實踐,本次大會包含多場觀摩課與兒童劇展演,通過不同領域、不同年齡段的實踐者分享和展示,引發參會者共同思考與討論。同步開設了7個不同主題的工作坊,覆蓋傳統文化、英語學習、學科融合、兒童劇編導等多個領域。在工作坊上,IDEC講師團隊帶領著參會學院在故事中感受戲劇教育的方法以及教學實踐方法。
第六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落腳當下、放眼未來,借國際視野發揚戲劇精神,以人文氣質書寫教育情懷,為參與者帶來了一場視聽與精神的戲劇教育盛宴。相信在廣大戲劇教育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戲劇教育事業能夠銳意進取、踔厲奮發,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小學二年級觀摩課《雪孩子》
幼兒園小班觀摩課《古利和古拉》
兒童劇《我的朋友王二小》劇照
《大醫精誠·希波克拉底遇孫思邈》劇照
《夢想不打烊》劇照